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川隆昌古牌坊群是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历史文物,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选择四川隆昌古牌坊群的保护与开发问题作为社会实践考察对象,力图说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四川隆昌及周边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遗产 隆昌 古牌坊
一、隆昌古牌坊群概况
四川隆昌素有“中国古牌坊之乡”的美誉,其庞大的古牌坊群自明弘历九年(公元1496)开始兴建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停工为止,最久者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现存的古牌坊群从北到南呈念珠式排开,分别是郭陈氏节孝坊、禹王宫山门坊、除莠安良碑、牛树梅德政坊、孝子总坊、刘光第德政坊、肃庆德政坊、郭玉峦功德碑、舒承湜百岁坊、节孝总坊一、节孝总坊二、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坊、觉罗欢德政坊、郭玉氏功德坊等。
隆昌古牌坊群浮雕每一件都采用驰名中外的当地青石雕刻而成,既大气又厚重,既精美又古朴。例如高达四米、宽至两米的“除莠安良”碑,其厚重的质地与材质因其上书俊秀的“恭为钦加按察使司衔分巡川南永宁道恩秋舫大人德政除莠安良。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九月下浣隆邑绅民公颂”,四十几个大字而显力度不凡。又如牛树梅的德政坊,上书“民之父母乐之君子”,颇显周公气度,刘光第的“德成化洽仁心善政”以及肃庆的“子思困穷政在养民”而更加彰显儒家淑世情怀。其中,牌坊之极品要数“郭玉氏功德坊”。
该牌坊群在总体上有“高”、“精”、“理”三大特点。高,即要求讲究气势,高大胜人;精,是指其雕刻工艺务求独特精到,刻画传神;理,则指牌坊上所刻写的文字既要有深邃的思想文化内涵,还要有意蕴深远的生活哲理。
二、隆昌古牌坊群存在问题
通过对隆昌古牌坊群的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环境的变化与天灾。近年来,隆昌县城新建了许多工厂企业和居民区,人口逐渐增多,加上气温变暖等原因,酸雨等气候异常现象经常出现。酸雨对古牌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牌坊表面长青苔,青石颜色发黑,这些都会给古牌坊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加速古牌坊群的风化过程。今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对隆昌古牌坊群也有一定的影响。地震导致了部分石牌坊底座土质松动和一些牌坊连接处的开裂,一些牌坊存在倒塌的隐患。例如南街的一座牌坊出现了明显的根基不稳现象,所幸该县文物保护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和加固,现在该牌坊已没有倒塌的危险了。
二是人为因素破坏。据隆昌县县志记载:自明清到民国年间,隆昌共计修建的古牌坊共有70余座,但到目前为止仅剩余13座,且大小不一,残缺不全。⑵民国时期,由于连年兵祸战乱,当地政府已无力对古牌坊进行修缮,许多古牌坊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文革”时期,由于错误思想的指导,隆昌县城许多高大雄伟的牌坊群则被当作“四旧”加以推倒。长期以来,由于当地政府和居民保护意识不足,有人经常将牌坊作为房屋的骨架,任意拆迁。在当地房屋修建和街道改造的过程中,一些古牌坊也被殃及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近年来,这问题已引起当地政府有关部分的高度重视,下令将牌坊群附近的民宅工厂纷纷迁走。但遗憾的是,一些现存牌坊已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不少活灵活现的动物浮雕以及篆刻的精美书法现在已再难看见。
三是时至目前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仍显不足。隆昌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文物保护和开发的经验也略显不足,走了很多弯路,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对古牌坊群的保护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南街的古牌坊群刚刚完成整改,修建了全新的仿古步行街道。而北街的牌坊群不久之前还是隐没于众多低矮瓦房之中,最近才开始拆迁,但几座高大牌坊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三、隆昌古牌坊群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目的,在于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具体表象进行保存,确保历史城镇,街区和文物整体的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⑶针对隆昌古牌坊群所凸显的上述重重问题,依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第一,建立以县委县政府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摸清家底,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统一指挥各职能部门(如园林、环卫、旅游、街道、城管等),明确权责,促进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避免相互推诿,“大家都管的事无人管”的现象发生,将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由单位再落实到个人,建立层层问责制。
第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争取广大民众的支持。充分发挥各种传媒的作用,加大对古牌坊群的保护宣传,以提高民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广泛持久地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法》及该县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开展优秀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宣传。不但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也要向各级、各部门领导宣传,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动员全县全城参与古牌坊群的保护工作,让“保护古牌坊,造福千万家”的意识转化为巨大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起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第三,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应对古牌坊群进行保护性更新。积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在保证对古牌坊的整体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对其底座进行加固,对其外表进行美化处理,修补破损之处。⑷同时,还应该让相应的监管部门定期检查、严格监管,加大对各类违章建设的惩治力度。另外,由政府主导全面改造新建,吸引商家参与投资,以牌坊群为中心,修建商业街,店铺的外形均统一采用古典风格。修建的时候需要政府人员到场监管,防止对其传统风貌的破坏,尽量减少这些建设活动对牌坊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尽快编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应法规,做到有章可循,提供法律保证。抓紧编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点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专项保护法规划。只有将其纳入县城总体规划或乡镇总体规划,有了“保护伞”,才能做到有规可循,依法保护。
第五,多渠道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提供资金保证。一是以国家投入为主;二是实行“企业化”,呼吁民营企业参与保护,引导旅游业,以获得“双赢”;三是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维护、维修、展览和科研,吸收境内外企业、团体、个人捐资赞助,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
第六,培养或引进一些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人才保证。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一味的开发而不保护,我们将失去这一珍贵的财富,一味的保护而不开发,则会造成政府财政负担,拖累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将二者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历史文化遗产为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其应有的潜在价值,是当今社会各界正普遍关注并力图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今年七月底对四川隆昌古牌坊群一周的实地考察,认为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开 发还可以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进一步整合隆昌旅游资源。隆昌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该县境内拥有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古宇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县级风景旅游区(大佛坎风景旅游区,黑水凼风景旅游区)。古宇湖风景名胜区由金鹅镇景区、古宇湖景区、云顶风景区和圣灯山景区四组风景名胜襟连而成,合称“一城一湖两架山”。主要景点有:川南明珠古宇湖;石化圣地圣灯山;梦幻奇峰云顶山;立体史书牌坊群。
二是继续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在旅游发展的同时,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也不能放松,主管部门可以考虑规划出几个文化保护街区,全面协调整个街区的拆迁与再建。本着修古如新、新建仿古的原则,重点突出,分批对几个分散在城市内部的几处古牌坊群进行保护开发。例如可以将现存2 处古牌坊群进行分批整治,以南街牌坊群为范本,对北街牌坊群进行整改,首先对牌坊本身进行翻修,尽量恢复以前的雄伟外形,对存在隐患的牌坊应及时维修加固。将牌坊群划为步行街,修建相应的沿街仿古外形的商业店铺,配备相应的旅游公交汽车,连通隆昌各旅游风景点,以古牌坊群为中轴打造一条集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与娱乐为一体的黄金路线。
三是大力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整治。对城市中脏乱街道,违章建筑应下大力度整改,开辟专用旅游公交,指定专门的旅游酒店、游客就餐点、商品购买地等。减少城市垃圾,增加对市政和城市形象的资金投入。以一个整洁干净、秩序井然的形象迎接八方来客,给游人展现一个发展、文明、和谐的新形象。
四是大力发展当地交通运输。隆昌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川渝两省市交界处,古有“北接秦陇、南通滇海、西驰叙马、东达荆襄,以弹丸而当六路之冲,扼川南而通四面八方”之称,是川、滇、黔、渝重要物资集散地。⑸今有成渝高速公路,隆纳高速皆经过隆昌,游客从成都到隆昌仅需2 小时的车程。为了充分利用这个丰富的资源,首先应开辟县内旅游交通,用旅游巴士连接县城内2 处古牌坊群,以及县内其他风景点,以形成一个内部环形结构。其次,县内各主要城镇都应用公交车联通,淘汰所有老旧车型,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人员的文明素质,这样对隆昌的整体形象将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五是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隆昌自身优势产品很多,例如壮丽坚固的青石,丰富多彩富的知名小吃,各类风格独特别具一格的手工小饰品等,都是游客到隆昌不可不看的瑰丽奇特之物。目前,省内很多人还不知道隆昌古牌坊群,外省人能知道的则更加稀少。这是隆昌目前旅游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加大对隆昌古牌坊群这一旅游优势资源的宣传力度,才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如果能将宣传工作做的更好,隆昌的知名度一定会有得到很大的提升,接待的游客数量也将大大增加。
六是加入四川旅游网,扩大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客源共享的目的。吸取对方对历史文化保护的优秀之处,甚至可以和周围的几个城市共同打造旅游路线,努力将隆昌古牌坊群的形象向外推广,让隆昌和全国联系起来,让全国知道隆昌,记住隆昌。总之,只有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才能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适合隆昌、适合四川乃至适合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之路。
参考资料:
⑴游镜良:《隆昌牌坊群》,《乐山日报》2005年1月16日。
⑵《隆昌县志》。
⑶建设部城乡规划司编:《城市规划决策概论》,第76页。
⑷耿毓修编著:《城市规划管理》,第173页至174页。
⑸《隆昌县志》。
⑹李津逵:《城市经营的10大抉择》,第一节。
【关键字】:遗产 隆昌 古牌坊
一、隆昌古牌坊群概况
四川隆昌素有“中国古牌坊之乡”的美誉,其庞大的古牌坊群自明弘历九年(公元1496)开始兴建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停工为止,最久者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现存的古牌坊群从北到南呈念珠式排开,分别是郭陈氏节孝坊、禹王宫山门坊、除莠安良碑、牛树梅德政坊、孝子总坊、刘光第德政坊、肃庆德政坊、郭玉峦功德碑、舒承湜百岁坊、节孝总坊一、节孝总坊二、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坊、觉罗欢德政坊、郭玉氏功德坊等。
隆昌古牌坊群浮雕每一件都采用驰名中外的当地青石雕刻而成,既大气又厚重,既精美又古朴。例如高达四米、宽至两米的“除莠安良”碑,其厚重的质地与材质因其上书俊秀的“恭为钦加按察使司衔分巡川南永宁道恩秋舫大人德政除莠安良。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九月下浣隆邑绅民公颂”,四十几个大字而显力度不凡。又如牛树梅的德政坊,上书“民之父母乐之君子”,颇显周公气度,刘光第的“德成化洽仁心善政”以及肃庆的“子思困穷政在养民”而更加彰显儒家淑世情怀。其中,牌坊之极品要数“郭玉氏功德坊”。
该牌坊群在总体上有“高”、“精”、“理”三大特点。高,即要求讲究气势,高大胜人;精,是指其雕刻工艺务求独特精到,刻画传神;理,则指牌坊上所刻写的文字既要有深邃的思想文化内涵,还要有意蕴深远的生活哲理。
二、隆昌古牌坊群存在问题
通过对隆昌古牌坊群的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环境的变化与天灾。近年来,隆昌县城新建了许多工厂企业和居民区,人口逐渐增多,加上气温变暖等原因,酸雨等气候异常现象经常出现。酸雨对古牌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牌坊表面长青苔,青石颜色发黑,这些都会给古牌坊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加速古牌坊群的风化过程。今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对隆昌古牌坊群也有一定的影响。地震导致了部分石牌坊底座土质松动和一些牌坊连接处的开裂,一些牌坊存在倒塌的隐患。例如南街的一座牌坊出现了明显的根基不稳现象,所幸该县文物保护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和加固,现在该牌坊已没有倒塌的危险了。
二是人为因素破坏。据隆昌县县志记载:自明清到民国年间,隆昌共计修建的古牌坊共有70余座,但到目前为止仅剩余13座,且大小不一,残缺不全。⑵民国时期,由于连年兵祸战乱,当地政府已无力对古牌坊进行修缮,许多古牌坊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文革”时期,由于错误思想的指导,隆昌县城许多高大雄伟的牌坊群则被当作“四旧”加以推倒。长期以来,由于当地政府和居民保护意识不足,有人经常将牌坊作为房屋的骨架,任意拆迁。在当地房屋修建和街道改造的过程中,一些古牌坊也被殃及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近年来,这问题已引起当地政府有关部分的高度重视,下令将牌坊群附近的民宅工厂纷纷迁走。但遗憾的是,一些现存牌坊已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不少活灵活现的动物浮雕以及篆刻的精美书法现在已再难看见。
三是时至目前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仍显不足。隆昌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文物保护和开发的经验也略显不足,走了很多弯路,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对古牌坊群的保护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南街的古牌坊群刚刚完成整改,修建了全新的仿古步行街道。而北街的牌坊群不久之前还是隐没于众多低矮瓦房之中,最近才开始拆迁,但几座高大牌坊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三、隆昌古牌坊群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目的,在于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具体表象进行保存,确保历史城镇,街区和文物整体的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⑶针对隆昌古牌坊群所凸显的上述重重问题,依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第一,建立以县委县政府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摸清家底,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统一指挥各职能部门(如园林、环卫、旅游、街道、城管等),明确权责,促进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避免相互推诿,“大家都管的事无人管”的现象发生,将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由单位再落实到个人,建立层层问责制。
第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争取广大民众的支持。充分发挥各种传媒的作用,加大对古牌坊群的保护宣传,以提高民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广泛持久地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法》及该县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开展优秀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宣传。不但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也要向各级、各部门领导宣传,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动员全县全城参与古牌坊群的保护工作,让“保护古牌坊,造福千万家”的意识转化为巨大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起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第三,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应对古牌坊群进行保护性更新。积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在保证对古牌坊的整体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对其底座进行加固,对其外表进行美化处理,修补破损之处。⑷同时,还应该让相应的监管部门定期检查、严格监管,加大对各类违章建设的惩治力度。另外,由政府主导全面改造新建,吸引商家参与投资,以牌坊群为中心,修建商业街,店铺的外形均统一采用古典风格。修建的时候需要政府人员到场监管,防止对其传统风貌的破坏,尽量减少这些建设活动对牌坊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尽快编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应法规,做到有章可循,提供法律保证。抓紧编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点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专项保护法规划。只有将其纳入县城总体规划或乡镇总体规划,有了“保护伞”,才能做到有规可循,依法保护。
第五,多渠道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提供资金保证。一是以国家投入为主;二是实行“企业化”,呼吁民营企业参与保护,引导旅游业,以获得“双赢”;三是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维护、维修、展览和科研,吸收境内外企业、团体、个人捐资赞助,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
第六,培养或引进一些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人才保证。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一味的开发而不保护,我们将失去这一珍贵的财富,一味的保护而不开发,则会造成政府财政负担,拖累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将二者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历史文化遗产为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其应有的潜在价值,是当今社会各界正普遍关注并力图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今年七月底对四川隆昌古牌坊群一周的实地考察,认为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开 发还可以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进一步整合隆昌旅游资源。隆昌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该县境内拥有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古宇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县级风景旅游区(大佛坎风景旅游区,黑水凼风景旅游区)。古宇湖风景名胜区由金鹅镇景区、古宇湖景区、云顶风景区和圣灯山景区四组风景名胜襟连而成,合称“一城一湖两架山”。主要景点有:川南明珠古宇湖;石化圣地圣灯山;梦幻奇峰云顶山;立体史书牌坊群。
二是继续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在旅游发展的同时,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也不能放松,主管部门可以考虑规划出几个文化保护街区,全面协调整个街区的拆迁与再建。本着修古如新、新建仿古的原则,重点突出,分批对几个分散在城市内部的几处古牌坊群进行保护开发。例如可以将现存2 处古牌坊群进行分批整治,以南街牌坊群为范本,对北街牌坊群进行整改,首先对牌坊本身进行翻修,尽量恢复以前的雄伟外形,对存在隐患的牌坊应及时维修加固。将牌坊群划为步行街,修建相应的沿街仿古外形的商业店铺,配备相应的旅游公交汽车,连通隆昌各旅游风景点,以古牌坊群为中轴打造一条集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与娱乐为一体的黄金路线。
三是大力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整治。对城市中脏乱街道,违章建筑应下大力度整改,开辟专用旅游公交,指定专门的旅游酒店、游客就餐点、商品购买地等。减少城市垃圾,增加对市政和城市形象的资金投入。以一个整洁干净、秩序井然的形象迎接八方来客,给游人展现一个发展、文明、和谐的新形象。
四是大力发展当地交通运输。隆昌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川渝两省市交界处,古有“北接秦陇、南通滇海、西驰叙马、东达荆襄,以弹丸而当六路之冲,扼川南而通四面八方”之称,是川、滇、黔、渝重要物资集散地。⑸今有成渝高速公路,隆纳高速皆经过隆昌,游客从成都到隆昌仅需2 小时的车程。为了充分利用这个丰富的资源,首先应开辟县内旅游交通,用旅游巴士连接县城内2 处古牌坊群,以及县内其他风景点,以形成一个内部环形结构。其次,县内各主要城镇都应用公交车联通,淘汰所有老旧车型,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人员的文明素质,这样对隆昌的整体形象将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五是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隆昌自身优势产品很多,例如壮丽坚固的青石,丰富多彩富的知名小吃,各类风格独特别具一格的手工小饰品等,都是游客到隆昌不可不看的瑰丽奇特之物。目前,省内很多人还不知道隆昌古牌坊群,外省人能知道的则更加稀少。这是隆昌目前旅游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加大对隆昌古牌坊群这一旅游优势资源的宣传力度,才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如果能将宣传工作做的更好,隆昌的知名度一定会有得到很大的提升,接待的游客数量也将大大增加。
六是加入四川旅游网,扩大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客源共享的目的。吸取对方对历史文化保护的优秀之处,甚至可以和周围的几个城市共同打造旅游路线,努力将隆昌古牌坊群的形象向外推广,让隆昌和全国联系起来,让全国知道隆昌,记住隆昌。总之,只有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才能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适合隆昌、适合四川乃至适合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之路。
参考资料:
⑴游镜良:《隆昌牌坊群》,《乐山日报》2005年1月16日。
⑵《隆昌县志》。
⑶建设部城乡规划司编:《城市规划决策概论》,第76页。
⑷耿毓修编著:《城市规划管理》,第173页至174页。
⑸《隆昌县志》。
⑹李津逵:《城市经营的10大抉择》,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