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当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绿肥红瘦”现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出现了“绿肥红瘦”现象,具体表现为突出传奇淡化传统、重视还原历史忽略诠释革命、爱国旋律响于爱党旋律,这种现象既有其合理之处,又留下了一些缺憾:它在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新的历史之窗的同时,又使他们背对另一扇历史窗口。
  關键词:革命 历史 影视创作 现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那些取材于革命历史、革命战争,至今仍然以“革命”为关键词之一的电视剧作,其标志性色彩是红色,代表着革命、阶级斗争、集体英雄主义、爱国爱党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颜色有所淡化,已不复往日的耀眼灼目,而过去处于映衬地位的各种色彩则越来越浓,本文姑且称之为“绿肥红瘦”现象,这种现象既有其合理之处,又留下了一些缺憾。
  
  一 “绿肥红瘦”的几种表现
  
  1 突出传奇,淡化传统
  在政治语境淡化和商业语境强化的创作环境中,当下电视剧创作越来越突出传奇色彩。并隐含着一种由张扬个性到突出个体,由宣扬革命英雄主义到允许个人英雄主义熠熠生辉,由允许正面形象不再完美到以各种缺点作为英雄形象的性格点缀的倾向。2002播出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赢得了大量观众,巨大的成功效应引来了无数后继者,启动了一轮持续至今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热潮,其轰动效应首先得益于主人公石光荣身上的传奇色彩和个性魅力。石光荣个性还只是对革命者传统性格的放大:勇敢到“疯”的程度,要强到饭量也得争第一,恋爱像打仗,战斗情结保持终生。2004年播出的《历史的天空》则更进一步,主人公姜大牙身上多了些离经叛道的东西,满口脏话,误投新四军,因迷恋东方闻樱的美色才留了下来,后来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赢得美人心,然而革命的改造使他最终由“另类”回归传统。
  此后的《亮剑》则更大幅度地远离传统,李云龙的突出特点是胆大、抗上、不服从纪律,为警卫员“和尚”的死,可以违纪剿灭已经被收编的土匪;为救妻子秀英,可以率本部和兄弟部队在没有上级同意的情况下打一场毫无把握的攻坚战。他的取得不凡战绩往往与抗上不从纠缠在一起并得益于此。《亮剑》获得了“飞天”大奖,更是树立了此类创作的榜样,过去被边缘化的人物现在开始唱主角,过去拥有正统地位的东西如“牺牲自我”、“服从纪律”、“依靠集体的力量”、“甘做铺路石”等传统观念不再成热点甚至被边缘化。
  2 重视还原历史,忽略诠释革命
  革命历史在文艺作品中曾经被人为净化,一切杂色都被过滤,没有复杂的心理和多元的性格。而在当下的影视剧作中,创作者十分注重还原历史真相,写出人的复杂性,写出历史的偶然性。他们告诉观众国民党人也有信仰、人格和美德(如楚云飞),共产党人也可以有种种杂念,有人性的弱点(如朱一刀);国民党内有相互倾轧,共产党内也有冤屈和不公;烈士的牺牲并不都是重如泰山,也可能是由于自己人不知情的误伤,让人觉得冤枉和不值(如《敌营十八年》中的地下工作者)。应当承认,创作者的态度是严谨的,他们注意到了历史大势和政治底线,描写了国共两个阵营的区别,表现出国民党内腐败更多,漏洞更多,给有心的观众思考历史成败背后的内在原因提供了依据。
  但是对更深一层的问题,这些影视剧作则鲜有涉及。如:为什么国民党内腐败就更多,漏洞更多?为什么国民党内人心越斗越散,而共产党人蒙冤受辱还要继续干革命?要讲清这些问题就需要诠释“革命”,表现革命的召唤力、凝聚力、铸造力,革命信仰不是符咒,不是致幻剂,它是如何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燃起激情,如此强烈地影响了一个人的?我们当然不能说“革命”已经不是当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主题,但作品中实际得到表现的主要是革命斗争过程而不革命的意义、价值和必然性、正义性。
  3 爱国旋律响于爱党旋律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是主旋律作品,主旋律的基本内容既有爱国,又有爱党。当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作成功奏响了爱国主义旋律,但爱党旋律并不同样响亮。一是“两党相争,各为其主”的观念像影子一样附在一些剧作中,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各自忠实于自己的信仰,都做得理直气壮,天经地义,对政治是非在一定程度上作了模糊处理。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党的育人作用表现弱化。虽有《狼毒花》、《历史的天空》等剧作成功描写了草莽英雄如何在党的教育下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但也有一些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较浓的剧作注重了写英雄,却忽略了能培养大批英雄的先进政治组织。即便是《狼毒花》、《历史的天空》这样的剧作,写党的约束作用多,写党的先进性的感召力则不足。通过杨廷辉、甄一然等特定环境下的具体代表人物体现出来的党的力量,还只是能镇住莽汉的威慑力和迁就浑人的灵活性,而不是一种先进思想、道德的光彩。观众会感到常发、姜大牙是被甄一然、杨廷辉制服了,而不是被他们身上的政治魅力吸引了,感化了。
  
  二 面对历史又背对历史
  
  “绿肥红瘦”的影视作品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新的历史之窗,同时又把观众带到一个特殊的位置,使他们背对另一扇历史窗口,它揭示了一些前所未知的历史真相,同时又引发出另一种虚假。
  我们应当承认“绿肥红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是艺术创作的成功突破,它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和一段段真实可感的历史,在某些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同时也使观众获得了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背景下应有的审美愉悦。但另一方面,突出传奇淡化传统,实际上是将观众的眼光吸引在历史的一个局部。完整的革命斗争历史不仅仅是由传奇构成的,传奇仅仅是其中的华彩乐章,革命者虽然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但为了胜利他们的确在追求高度的步调一致而不是个性纷呈,追求融入革命队伍、融入历史从而完成个人命运的成长历程,革命队伍的战斗力主要不是来自天才式的任意发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作用远比几个英雄的不按规矩出牌来得重要,邱少云、黄继光式的英雄原本就是甘做铺路石的普通一兵。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抗美援朝战后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说道:“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可见革命斗争的胜利靠的是遍地英雄,而众多普通一兵变成英雄靠的都不是我行我素。所以,当银幕和荧屏上书写个人传奇成为常态的时候,影视作品对革命历史的反映就已不再完整、全面和真实。
  忽略对“革命”的诠释,模糊对共产党的认识,也会妨碍观众理解历史和理解影视艺术形象。在硝烟散尽半个多世纪后,“革命”对当下青少年而言只是一种概念,他们对此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他们可以体会还珠格格们为什么要与荣嬷嬷、皇后乃至皇上对着干,却很难体会那么多农民为什么一定要暴动。即便是曾经长期接受革命教育的中老年人,在一些关于革命的粉饰被抹掉之后,他们心中对革命历史的固有认识也受到冲击,产生困惑。
  不能深刻地理解革命本身,就不能真正走进革命者的内心世界,那么革命者形象的感染、教育力量也就大打折扣。同样是坚定勇敢,放在革命者身上就是美德,放在反革命者身上就产生历史的恶行,不能清晰地认识革命者的正确和反革命的错误,又如何真切地感受美德之美和恶行之恶呢?于是一些幼稚的疑问和误解就真实而广泛地存在着,新版的电视剧《敌营十八年》热播之后,有的大学生问:何坤那么正直、坚定、敏锐,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如果只有共产党才算得上好人,让高波把他拉入共产党行列不行吗?更典型的实例是互联网上出现的“恶搞”革命先烈和红色经典的现象,董存瑞、杨子荣、《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都曾遭受肆意羞辱,这种羞辱就是建立在曲解基础上的。
  由此可见,以青少年观众为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要做到使他们像理解时尚那样理解革命,像理解青春偶像那样理解革命者,其艺术感染力和教化作用才能完全发挥出来。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影视创作提出的新要求,其内在原因是:观众是影视艺术审美链条的重要环节,观众变了,艺术创作也要随之发生合理的适应性变化,适应性变化不是一味迎合,而是积极引导。有些东西过去似乎讲滥了,过时了,但今天却成为容易被遗忘而不该被遗忘的内容,必须旧话重提。
  综上所述,“绿肥红瘦”也是一种美,但“绿”不可过“肥”,“红”不可过“瘦”。
  
  参考文献:
  [1] 周全星:《当代英雄形象的大众叙事——电视剧〈亮剑〉〈历史的天空〉和〈狼毒花〉中主人公人物解析》,《电影评介》,2008年第12期。
  [2] 杨泉:《历史叙事的审美创新——论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狼毒花〉的审美价值》,《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 杨文、裴小敏:《被历史忽略的历史》,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
  
  作者简介:朱,男,1963—,山东临沂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工作单位: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
其他文献
<正>课文(教学的文本)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是教学的基本素材。发掘教学资源并将其开发成适宜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必做的功课。而现有的教学内容重参考资料轻文本,重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