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名片风波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香港,一件“小事”显出名片的“新用途”。
  
  交换一张名片,交往一个朋友。人们为联系方便,似乎都有自己的名片。
  说起名片,就想起央视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坐火车公干,两人闲得无聊,就拿出各自保存在身边的名片,玩起“比大小”的游戏。在普通人手中,名片或许是一种资源和财富;在商家手中,名片或许是给当权者送礼的工具。
  在香港,一件“小事”显出名片的“新用途”。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苏锦梁,凭一张小小名片,代替入息(收入)证明,于4月中旬引发香港政坛乃至社会一场大风波,扰攘一时,只是后来甲型H1N1流感袭港,喜新的香港人才将话题转移。
  2个月前,苏锦梁家中的菲佣要续期留港工作,于是向香港入境处申请,按规定,雇主必须向入境处递交自己的纳税单、薪俸结算书、银行存款证明等文件,以表明自己有足够支付外籍佣工的工资。苏锦梁却交给那位菲佣一张自己的名片。入境处竟然也接纳以名片作雇主的一系列证明文件。有人将此事向香港传媒报料,结果引起社会一片哗然。
  苏锦梁2008年8月加入香港政府工作,月薪为22.3万港元,加入政府工作前夕,发生过“隐瞒加拿大国籍”事件,后又发生“找政务官写讲辞”事件,一再引来社会舆论的非议,被称为“惹火尤物”。这次名片事件,再度引火上身。其实,入境处需要的数据,政府一个副局长都是公开的,在网上都能查到,在内地人看来,香港人似乎是小题大做。但香港人却认为,这位官员有滥用政府高官特权之嫌。
  有学者说:“都什么年代了,号称国际大都会的香港,还有什么比发生这种事情更匪夷所思呢?三四十年前,仍是特权横行的时代,一张权贵的名片,令人望而生畏,继而后门洞开,手续畅通无阻。今天居然还有官员以名片招摇,享用特权,高层官员竟然还为其掩饰说项,把政府的声誉全押了上去。”
  有媒体评论说:“副局长上任七八个月,每月都收到入息单据,这样的证明有七八张了,何须动用那张尊贵的名片。舍入息证明而用名片,是要体现权力背后的虚荣。以名片代替入息证明,肯定超乎操作层面,而涉及原则问题,特别是官拜副局长,此举一定予人摆款、摆官威的感受,因此招来非议。香港是法制社会,凡事讲究章法,无论达官贵人抑或贩夫走卒,都要遵守,没人能享有特权而凌驾法律之上,这是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
  有读者调侃说:“特区政府应就此事发出指引,教导属下高官如何正确使用名片。名片一般派给跟你有业务来往的机构,不能派给政府部门作身份证明文件用。名片可以当签名用,例如留给你所欣赏的食店,以示到此一游,但不能当会员卡之用。名片不能作为银行户口存款证明,除非是精子银行。名片代表阁下服务的机构,名片滥用是政府的尴尬。”
  50岁的苏锦梁,是香港建制派民建联的要员,有舆论认为,这是一次反建制派找准机会向亲政府力量的抨击。其实,这原本就是一处软肋,被抨擊有理。事后,苏锦梁多次公开道歉,承认“处理粗疏”。这一认“错”,又引发新一轮批判潮。苏锦梁不懂避嫌,如果只是政治敏感度不足,事态还算单纯,如果以为凭借官员名片就能得到方便,事态就令人担心了。因此,不在于是否“粗疏”,而是完全不应该这么做。
  入境处高层事后解释,只是以酌情权处理苏锦梁的申请,并没有不妥。这一荒谬解释更引起市民不满,不少市民讲述自己的经历,说入境处处理他们的申请时,对文件证明的要求极其严谨,稍有不足,就要一次次回家补取。入境处处理申请肯定有酌情权,但为什么普通市民无法享受,副局长却能凭名片得到酌情权?这就违背人人平等的原则,运用酌情权的原则,不应该凭高官的名片来判断,否则就显示了高官凌驾规章制度之上。
  香港政府多位官员对笔者说,这一事件给官员一个警钟,就是问责制官员在处理私人事务时千万留神,绝对不能与自己的职权攀上任何关系,以免被指有利益冲突;政府部门在处理官员私人事务时,万万不能出现官官相护而放水的情况。社会对问责制官员期望颇大,即使官员并没有想到特权,但会让人产生误解的,也要力求避免。
  这件“小事”值得内地官场中人细细咀嚼,正是见微知著:“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其他文献
第一次听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听到李翰祥《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原声带,竟是如此接近的年月——前者14岁,后者15岁,那是刚从台北住读一个学期回归香港后的我。之前并没有太了解“蝴蝶情侣”是什么,是当协奏曲的音符初次飘进耳朵,继而直闯心扉,才找来民间故事书翻查究竟。一读之下,神为之摧——竟有与先驱隔空交谈之感。之后遇上李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电影院隆重上映,戏未看,先把卡带中每段黄梅调听得滚瓜烂熟
“5·12”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一个在美国读书的朋友发来一份调查——关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作用。一年前她去念新媒体的博士,可这个调查还是关注“老媒体”——它在多大程度上担负了社会正义的使命,它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建设,它在多大程度上让每个人都有了表达的自由。回答完这份问卷,我有些恍惚。  一年前,我在读一本书,叫《天有荒年》,其中,德国学者安特利雅·扬库在解读清代灾荒的一篇论文中
这年头,走走路就会送命已经不再让人意外。  继杭州阔少撞车案后,又接连发生一死五伤的“悍马车祸”、撞飞一家三口的“宝马车祸”和撞死11岁男童的“‘特照’车祸”,像是约好了的,雄赳赳你方撞罢我再撞,肇事的车辆都很牛,不是名车就是“特种牌照”,颇具“毁车乎,不问人”的强势。  但是,公众也不是好惹的,网上一人振臂,万人“人肉”,直把那些不可一世的飙车族“肉”得崩溃脱水,眼泪鼻涕一把把地作揖讨饶,就连杭
历史有时候真的没有想象复杂,没有那么多的权谋阴招,就是太子爷的脾气来了,文学家们爱说的“历史长河”便折向而行。    唐德刚是华人历史学家中难得的聪明人。依据谁钱多跟谁走的报酬法则,大多数聪明人都去金融界祸国殃民了,留在学术圈的聪明人特别少,历史研究又是一门要下苦功夫笨功夫的学问,尤其养不住聪明人。有一个唐德刚,已属幸事。  搞历史讲究知人论世。唐德刚胜在知人,他看人看得准,看得深,能揆情度理,不
图书馆进入了电影,意味着所有的谜团都能揭开。    公元前3世纪,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建造过一座包罗万象的图书馆。现代社会能够和他的雄心相媲美者,美国不可不提。尼古拉斯·凯奇在《国家宝藏2》中与朋友潜入美国国会山图书馆偷地图的一段,是我第一次看到这座号称民主社会缩影的现代图书馆。该馆于1800年建立,影片中出现的场景恰是该馆的主阅览室,位于杰弗逊楼内。作为美国最古老的文化机构,美国人对它有一个相对标
淮河又处危急中!  它最先以“洪”著称,接着以“污”著称,如今学着黄河,将以巨量的泥沙把河床高高举起……  泥沙来自“淮源”、来自淮河众多支流的源头——在人们斩断了淮河入海的尾闾后,这条多难的、全程落差不到200米的大河,又被无数的摩托锯、短柄斧与砍柴刀痛击头部——地处淮河源头的桐柏山林木资源正面临丧心病狂的盗伐,包括淮河防护林和国家公益林在内的森林成片成片地被砍去,触目可见濯濯童山,到处都是草木
桐柏山大面积毁林调查  从光秃的漫坡望下去,淮河源的水浩浩荡荡,想象中的情景却是滂沱大雨之下,无数泥沙碎砾从这广袤的没有植被的漫坡上滚滚而下……    “河南通往湖北随州的公路两旁,到处是堆积如山的木材,到处是黑麻麻的香菇架和木耳架,天一擦黑,狂热的木材交易就开始,一晚上就可以卖掉几座山!在询问木材的来源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假思索地指向桐柏、指向河南……”——摘自淮河源头生态考察团团员的日记。  
地处淮河源头的桐柏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曾荣获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但就在这样一个以植树造林为荣、以“绿色生态为命”的地方,却发生了如此明目张胆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原因何在。    淮河正源见闻    淮河真正的源头在哪里,曾经也有过争议。  教科书说,淮河流域由淮河与泗、沂、沭河两大水系组成。淮河干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
越來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生存环境依然在不断退化,淮河生态的现状可以说是一个极端化的例子。    什么是伦理?  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规范的总和,或者说就是一种道德约束。  什么是环境伦理学?  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在强调人际平等、代际公平的同时,试图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伦理对象从人类圈
甲型H1N1流感来势凶猛,中国四川确诊一例病人。  对于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专家认为,像季节性流感一样,会随着北半球夏季的到来而衰退减弱但也有专家认为,夏季高温阻止不了这种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温暖的天气似乎并不敏感”,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病毒有相似之处当年的西班牙流感分为两波,相对温和的第一波就发生在春夏两季更有媒体报道,北半球的夏季减缓不了疫情蔓延,理由是:数据表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