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北京车展即将开幕之前,我们走访了几位汽车企业的高管,他们或上任不久、或履职多年,深谙中国市场与政策。这些在车市的发展中充当着决策者和领航者的老总们,以专业和权威的眼光,审视2014车展的新车与主流技术,也透露了各品牌在中国下一步的发展和计划。对爱车族来说,这无疑是解读汽车行业新气象、新战略、新趋势的一次极好机会。
编辑:欧阳婷 撰文:谢涛 李沐航 摄影:王卓 美编:齐旋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汽车厂商对于2014年车市增长的预测,大部分企业比以往表现得乐观一些。虽然一线城市等限购令加剧,但三、四线以下的区域市场蓬勃发展的速度来得更快,这也是车企的信心来源。最有意思的是,这次车展上,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等新的汽车科技的出现成为一大新趋势。
小型SUV崛起
过去几年,SUV细分市场—确切地说是紧凑级SUV细分市场,也就是大众途观、东风本田CRV所在的SUV细分市场—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在这之下的小型SUV细分市场和之上的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的市场容量很小。2014年,SUV细分市场毫无疑问仍将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不仅如此,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已经从去年开始萌芽,在今年必然也将完全壮大崛起,这就是小型SUV细分市场。
在这次北京车展上,东风标致2008、北京现代ix25、基于本田飞度平台的小型SUV以及雪佛兰创酷等小型SUV齐亮相,在车展上刮起了一股小型SUV的风。
小型SUV以小型轿车的平台为基础,拥有比紧凑级SUV更小巧的车身,比传统两厢轿车拥有更高的底盘通过性和更高的坐姿,同时又拥有较低的价格,深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2012年年底,别克昂科拉的上市拉开了国内合资品牌在小型SUV细分市场的竞争,这款小型SUV上市初期,在市场上甚至难觅竞争对手,以至于上海通用“顺水推舟”地将其拔高了一个级别—对外宣称昂科拉定位为紧凑级SUV。
直到几个月后,长安福特也非常迅速地推出了定位为小型SUV的翼搏,成为别克昂科拉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不过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一直都没有一款小型SUV面市与这两款“先行者”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厂商没有看到这即将崛起的“大蛋糕”。可以预见,2014年,受制于油耗及价格因素,中大型SUV市场的增长将乏力,小型SUV会成为紧凑级SUV之后另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
车联网普及
从这次北京车展上我们不难看出,移动互联网正在加速侵入汽车产业,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市场的趋势。2014年,中国车联网技术和设备将迎来大范围的应用,中国4G移动网络的商用和普及,也为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车联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数年前,通用OnStar安吉星、丰田GBook就已经率先搭载在国产车型上,后来荣威又成为第一个将车载互联系统装载在汽车上的自主品牌。在这之后,诸如宝马互联驾驶、观致云等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的车联网系统都相继被装载在汽车上。
以往的车联网设备,更多的是将目光集中在汽车安全或导航方面,而现在,它把汽车变成了移动终端:签到、发微博、上大众点评……这些往往需要通过智能手机才能完成的社交娱乐,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被汽车接管了。
以宝马互联驾驶为例,除了依靠呼叫中心实现远程解锁、远程启动、紧急救援等传统功能外,与手机同步导航、听豆瓣FM等都不在话下了。
另外,目前上海通用旗下的MyCadillac、宝马的BMW互联应用等手机软件已经能实现对车辆的控制,这当然是得益于汽车的联网,在未来,手机终端控制汽车会越来越普遍。
除了汽车厂商自己独有的车联网技术,另一家科技公司也在努力的进入汽车内—苹果公司,虽然传统汽车企业都不愿意让强大的苹果统治其车内软件,但已经有包括雪佛兰等品牌官方推出了集成苹果siri功能的汽车了。
量产新能源车井喷
2014年,北京将首次新增2万个新能源车号牌配比,此前上海市已经宣布购买新能源车无需“拍牌”。这次北京车展上,新能源车型的数量几乎达到了历史之最。大众、宝马、通用、丰田等全都展出了最新的电动车产品,而上汽、长安、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
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7533辆,比上年增长39.7%,其中纯电动汽车14243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290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7642辆,比上年增长37.9%,其中纯电动汽车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038辆。
早在几年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先后出台过刺激鼓励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车的销售政策,但是实际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随着限购政策的严厉和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可能促使更多的个人购买新能源车。
不过,虽然汽车厂商已经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但截止到目前,电动车等新能源车依然存在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短等诸多问题,有多少消费者会为尚未完全成熟的产品买单呢?这一切恐怕仍然需要市场的检验。
日系品牌抢风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系车在2012年以来遭遇了严重的市场下滑,虽然日系品牌采取了各种办法,都没能挽救他们丢掉的市场份额。这种低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了去年的8月份,在这之后,日系品牌的复苏迹象明显。这次北京车展,日系品牌全部发力,吸引了众多媒体和观众的注意力,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丰田汽车在中国全球首发了一款紧凑级中级车,这款产品将在广汽丰田实现国产,其所在的细分市场,是中国汽车行业销量容量最大的细分市场。与此同时,本田汽车也发布了一款将在广汽本田投产的全球首发车。
根据车展上各大企业透露出的信息,本田汽车是所有日系品牌中野心最大的—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13年本田汽车的实际销量是75万辆,2015年的销量目标是130万辆。如果今明两年能够保持同样的增长率,本田每年都要取得超过31%的增长率,今年的销量目标也将达到100万左右。巨大的增幅来自于其对产品的信心:2014年,本田要在中国推出全新SUV,以及多款重要的换代和改款车型。 丰田汽车的目标也相对激进,2014年丰田计划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本地化战略,计划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史上最高的110万辆以上,即2014年丰田在中国大陆目标为同比增长20%。2013年,丰田在华推出了多款全新或改款车型,其中就包括全新为中国市场开发的新威驰和新致炫,不过这两款车刚刚上市不久,尚未完全放量。2014年,丰田计划引进更多车型。
东风日产由于基数较大,其2014年的销量将挑战100万的目标,预计增长率为10%左右。与丰田和本田一样,东风日产今年也将推出包括全新奇骏、逍客等多款换代和改款车型。
日系三大品牌的复苏,对中国消费者是极大的利好,日系品牌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某些德国厂商的狂傲。毕竟,充满竞争的中国汽车市场才是对消费者有利的。
北京现代:
有客户,
才有一切
北京现代利用短短11年的时间,做到了中国汽车企业销量第一阵营的位置,达到了年产销百万辆的级别,不愧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现代速度”。而在销量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北京现代的品牌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这样评价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
从一个后来者讲,做到跻身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再到即将实现年销百万辆目标,在这11年中,北京现代取得飞速的发展速度,刘智丰认为北京现代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精准的品质战略、产品策略和品牌建设。
品质方面,北京现代“品质经营”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生产环节的保障,是北京现代品质经营的基础,以去年投产的第三工厂为例,该工厂是现代汽车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外生产基地,工厂所应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不仅领先于现代全球的制造工厂,也走在国际汽车制造领域的前列。
产品策略方面,北京现代坚持深耕细分市场,并获得了丰厚回报。在A0级车、A级车、B级车和SUV四个容量最大、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北京现代均实现了组合式覆盖与市场份额领先。
品牌建设则是2013年北京现代的战略重心。北京现代“D+S”(即中高级车和SUV)车型占总销量比例极大提升,这是品牌提升的重要标志,它表明北京现代的产品结构已经明显改变,品牌形象也极大提升。
北京现代品牌提升的另一个例证是,近年来北京现代新车的成功概率几乎是100%。从瑞纳到朗动,从第八代索纳塔到全新胜达,几乎是发布一款火爆一款,这也从侧面表明,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已显著提升,继而带动了整体销售。
名图是北京现代在新十年之初推出的又一款全新中高级车,它的上市不仅关乎北京现代中高端产品线的战略布局,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力也是意义重大。第八代索纳塔偏重于时尚、动感,名图则更偏重于时尚、大气稳重,两者一静一动,相辅相成,组成北京现代中高级车的双子星,共同提高在中高级市场的影响力。作为北京现代在“品牌元年”推出的一款重量级车型,名图将与第八代索纳塔一同构成中高级车的强大组合,完善北京现代的产品布局,对传统中高级轿车市场发起强有力的冲击。同时,名图的加盟,也将进一步扩大D级车市场份额,丰富了北京现代的“D+S”车型阵营,将为北京现代新十年发展和品牌提升提供新的强劲动力。
名图的推出,也再一次体现了北京现代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消费者日益丰富的个性化需求的努力探索。名图上市后,将延续第八代索纳塔的成功,在中高级车“新兴价值市场”这个新的细分领域里,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和空间。而北京现代将通过这两款中高级车,瞄准不同细分市场和客户群体,形成差异化的布局和集团作战能力,大大增强在中高级市场的竞争力。
对话刘智丰:
名汇:名图是北京现代推出的一款全新车型,这款车上有哪些部分是特别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
刘智丰:名图这款车是在欧版索八的平台基础上开发的,为什么这款车拿到中国来?我们强调是为中国专门打造的。拿到中国来,我们做了很多特别的改进,比如说凝聚了全新胜达具备的三段式柔性转向系统。名图的柔性转向系统分为舒适、普通、运动三个模式,可以按照需要选择不同模式。采用成本较高的多连杆独立式后悬挂技术,改善车辆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同时,有效提高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2770mm的超大轴距是考虑了中国消费者喜欢宽敞的后排空间而设计,而座椅是根据中国消费者喜好选用了包裹式座椅。所以说名图是特别为中国消费者贡献的一款新时代的车。
名汇:北京现代现在客户保有量是500多万辆,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北京现代未来怎样提高客户满意度?
刘智丰:说到满意度,我可以说北京现代的满意度是大家公认的,这几年大家能看到北京现代一个质的发展。因为北京现代从过去单一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达到了现在整个体系目标的完整。我们的销售满意度从过去的第19名,达到现在的行业第2名。CSI,我们过去应该基本上是第30多名,到19名、17名、13名,今年我们很幸运,排到第4名。我们最自豪的IQS,在所有合资品牌排在第一位,超过了广汽本田、东风本田。所以应该说在整个体系能力方面,北京现代在这几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客观来讲,北京现代在长期不懈地跟进满意度。我们既有第三方神秘顾客的调查,来要求经销商必须做到,又有对经销商的现场辅导,告诉他们哪儿是弱点,必须在哪儿加强。有神秘客户的到店采访,又有电话的回访。通过对经销商立体化的考核,加强对经销商、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管理。
包括我们对经销商实施的VOC工程管理,一旦顾客有抱怨,打北京现代800,24小时内必须关闭,否则一定给你重罚。所以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的就是24小时的解决率,给经销商建成一个很标准性的指标。我强调北京现代这几年不断加强整个结构工程的调整,包括产品结构的调整、客户结构的调整、区域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调整。满意度方面一定要不断加强经销商、CSI、SSI等指标工程。我们将继续持续推进这些满意度的工程,因为有客户,才有北京现代的一切。 “混合动力是最复杂的,把它的核心技术攻破了,未来无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还是插电式电动车,后续的发展会比较顺利”,董长征认为,“我想丰田人知道,科学是没有捷径的,只能是一步一步的去走。”
对话董长征:
名汇:丰田汽车在这次北京车展上的亮点有哪些?
董长征:此次丰田将携多款中国首发车型及主力市销车型共计38辆亮相北京车展,其中,丰田将为紧凑车型家族增添重要的新成员,它是丰田为坚持逐梦的中国年轻消费者提供的触手可及的“新选择”,体现了丰田持续关注年轻人的生活轨迹与汽车梦想。
此外,两款中国首发的概念车—FV2智能概念车、FCV燃料电池概念车将展示丰田对于未来移动社会的全新提案。丰田展台还特别设置了“双擎剧场”,将通过3D全息影像,使到场来宾身临其境的感受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技术的魅力。
名汇:在当前环境下,您对北京车展主题“汽车让未来更美好”怎么看?
董长征:环保问题是影响汽车社会发展未来的一大课题,因此,丰田的“云动计划”中明确指出“环保技术”是其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丰田基于“只有使环保车得到普及才是真正对环境做出贡献”的理念,在中国一直致力于成为真正普及节能、新能源技术的汽车厂家。2015年前后,丰田将履行承诺实现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型在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国产,使更多中国消费者真正体验到混合动力的优越性。
本次丰田展台中,不仅有电动概念车“FT-EVⅢ”、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NS4”,氢燃料电池车FCV以及市销混合动力车型“PRIUS 普锐斯”、“CAMRY HEV凯美瑞 尊瑞”等车型的展示,此外,紧凑车型家族也是丰田展台的重点。混合动力+紧凑车型的全方位亮相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环保、睿智的选择。
名汇:丰田去年在中国市场开始的小型车战略目前进展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董长征:2013年,丰田成功导入了为中国年轻消费者专门打造的两款专属车型—全新VIOS威驰与全新YARiS L致炫, 它们是丰田专为中国开发的车型,在进行了大量调研,充分听取了顾客的声音的基础上进行了研发,得到了众多消费者好评,市场反响强烈。紧凑车型作为丰田未来在中国事业发展的基石,在北京车展上将继续为紧凑车型家族添丁,为广大年轻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进而更进一步推进小型车战略。
名汇:丰田汽车一直都在研发各类福祉车,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董长征: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丰田以“为每个人提供舒适的移动自由”为目标,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汽车所带来的便利与自由,开展了福祉车的研发和普及工作,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和残疾人社会参与度的提高,社会对于福祉车的需求不断增加,丰田进一步丰富了福祉车在车型、构造和配置方面的多样化。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44亿,占总人口的11%,同时有8000多万残疾人,行动不自由的人在我们身边也随处可以见到。这些人是不是需要关注?他们是不是也有权利享受轻松,便利的汽车生活?作为车企我们是不是要关注他们?
在中国,去年,丰田向上海市民政局和理爱(北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无偿提供了5辆的Alphard埃尔法和Hiace海艾士福祉车,目前正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试验性的用于相关福利机构接送日托受护者等方面,希望借此验证福祉车在中国的实用性和使用需求,积极探索不久的将来福祉车事业在中国的可能性。
名汇:丰田计划在2015年之前在中国实现混合动力车的国产化,目前这一计划发展到哪一阶段了?
董长征:长期以来,丰田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营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并且基于“只有使环保车得到普及才是真正对环境做出贡献”的理念,积极致力于混合动力车等环保车型的研发与推广普及。
2013年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竣工开业,作为丰田全球重要的最先进关键技术研发基地,也是丰田全球研发体系中最大规模的研发中心。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节能、新能源车的零部件现地化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汽车及发动机研发以及为顺利开展上述业务而培养本地人才。目前,丰田正在充分利用这一研发基地,积极推进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组件—电池、逆变器、变速驱动桥的研发,其现地化生产也即将开始。丰田希望通过真正的现地化研发、采用现地供应商以等环节降低成本,以尽快成为真正国产、普及节能新能源车,且产品阵容最丰富的汽车厂商,为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目前,负责电池组装相关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引进的新中源丰田汽车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已经成立并计划于2015年内投产。负责驱动桥生产的丰田汽车(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将于今年开始投产。
英菲尼迪:
中国市场
非常重要
可以说英菲尼迪这个年轻的豪华品牌,是与《爸爸去哪儿》同时在中国一起成名的。这种改变的契机,是从戴雷掌舵英菲尼迪中国开始。这个具有丰富豪华品牌和中国市场经验的“年轻人”,在执掌英菲尼迪8个月后,用一系列“组合拳”,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英菲尼迪和戴雷。
好运气的降临
尽管戴雷和英菲尼迪中国的员工都承认,眼下的英菲尼迪,仍未达到尽人皆知的地步,但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深度植入,使得这个品牌公众认知度的急剧提升已是不争的事实。
能够搭上《爸爸去哪儿》这趟顺风车,被许多人解读为英菲尼迪和戴雷的“运气”。甚至戴雷和这一合作背后的操刀人刘旭也称自己很幸运。但是如何在机会降临的时刻能够认清它并且紧紧抓住,显然不是“幸运”二字可以概括的。
“戴雷到来之后,一直在打造一种更年轻更开放的公司文化,许多年轻力量以及不同背景的新鲜血液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谈到这几个月的变化,刘旭和他的营销团队显然最有发言权,“我们的团队架构得到了优化,并且设立了一些新的职能,比如活动赞助和驾驶体验,这两部分在之前并没有专门的职能分工,而现在都有专人来负责。” 除此之外,能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有如此多“效果震撼”的大动作,在以前的英菲尼迪也是不敢想象的,如今总部给予了戴雷团队更多的授权是前提条件。对于营销团队甚至经销商而言,戴雷的到来不仅树立了目标,更重要的是提振了士气,“拿营销团队来说,之前英菲尼迪的营销团队给人的印象是默默无闻的,而现在我们要塑造行业的标杆”,刘旭说道。
品牌的塑造是前提,但不是唯一工作。对于受众来说,最先感受到的变化来自营销的效果,而其实在这背后,还有许许多多细致繁杂的工作是大家看不到的,但是这些工作却真正带来了销量的提升。
在塑造“最感性的豪华品牌”这一过程中,经销商与渠道层面的变革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戴雷接手之前,2012年上半年英菲尼迪的库存系数一度以6.16的数字高居榜首,超出高库存警戒线2.5的标准。而上任之后,戴雷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帮助经销商优化库存,同时通过一系列活动鼓舞投资人低沉的士气。“比如我们调整了车辆预付款的政策,还有金融政策,来帮助经销商恢复。而营销活动的增加也为经销商获得更多的订单提供了支持。”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经销商逐渐恢复盈利。产品层面,英菲尼迪也将在2014年迎来6款新车的投放,包括两款国产车型,规模与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尤其是重中之重的Q50车型,被寄予了厚望,这款车是F1冠军车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Sebastian Vettel)作为英菲尼迪的车辆性能总监,参与研发及性能调校的一款车,“这款车在广州车展上还没有公布价格的前提下,就已经收获了许多订单,对Q50我很有信心,它会真正打破这个级别的格局。”
“整个2013年英菲尼迪的销量达到了17108台,增长了54%,对这个结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戴雷显然不会止步于此。英菲尼迪对未来的语气是持续超过50%的年增速,1%的市场份额,不过是其对中国市场“野心”的生发之地。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戴雷也坦言,持续为了一个更清晰、更知名的英菲尼迪品牌奋战,会是未来几年内对整个营销团队的核心目标。
变革的重要性
“我一直觉得英菲尼迪这个品牌很好,也有很好的产品,它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还不知道个品牌。”戴雷对英菲尼迪品牌复苏的第一要务,就集中在认知度。
在戴雷看来,英菲尼迪的好,需要让更多人了解。英菲尼迪中国市场营销及公关部总监刘旭也表示,“品牌知名度和英菲尼迪的差异化定位,这是我们急需传播的重点”。
1989年成立,2007年正式登陆中国的英菲尼迪,是豪车市场名副其实的“后来者”。没有传统豪华品牌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能著书立传的品牌故事,英菲尼迪更多的像一张白纸,其1%的市场份额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事实上,在戴雷上任之前的2012年,对英菲尼迪而言是五味杂陈的一年。这一年全球总部移师香港,中国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也是在这一年,豪车市场价格战打响,令所有品牌都始料未及;日本大地震的余波未平,钓鱼岛争端又令日系品牌雪上加霜。这一年,英菲尼迪经历了进入中国市场后最大的危机。
2012年的危机,也令英菲尼迪的高层意识到了变革的重要性。相比竞争对手,英菲尼迪进入中国的时间还不长,品牌本身的历史积淀不足,在过去6年间,不仅销量不尽如人意,连品牌认知度还没有能够做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因此任何其他层面的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并直接在销量上有所体现。
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常说的一句话是,“品牌优于销量”。在戴雷执掌英菲尼迪中国后,打造品牌也自然成为了公司的战略重点,知名度和差异化定位是这一战略的两大支柱。
戴雷的首个“中国任务”,就是优先提升品牌才能破局:“相比销量更重要的是品牌,英菲尼迪一定要在品牌影响力上比肩德系三强”。戴雷的目标是在5年内,将英菲尼迪打造成最感性的豪华品牌,区别于强调功能、科技、精密机械和冰冷的其他品牌。
为此,戴雷带领他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找到“敢·爱”这个主题,以此来明晰地表达,一个感性的英菲尼迪品牌,究竟该如何让消费者认知并接受其独有的品牌基因。继这一主题之后,戴雷开始为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英菲尼迪准备一系列“组合拳”式的营销动作。
与发展品牌同步走的是国产化,这也是英菲尼迪实现愿景的重中之重。戴雷坦言:“品牌要做好,必须本土化。”针对凯迪拉克、沃尔沃已实现国产化的挑战,戴雷表示,继2013年4月售价全线调整后,英菲尼迪在成都车展上还会调整多款车型售价。“我希望英菲尼迪的定价,从新车上市起就非常合理并保持稳定,这才是豪华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到2018年,英菲尼迪的目标销量要突破10万辆,国产车型将超过50%。明年,首批投产的英菲尼迪Q50和QX50就将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下线。
按照英菲尼迪的规划目标:2020年要在中国市场比肩奔驰、宝马、奥迪,成为全球第四大豪华品牌。而2013年上半年,英菲尼迪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2万辆,同比虽有下跌,但在5-7月的中国市场,销量却同比增长近40%。
对话戴雷:
名汇: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普通车主,是通过《爸爸去哪儿》的第一季,对英菲尼迪有更具体的认识。我想知道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真人秀,作为未来宣传很重要的方式?
戴雷: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做到真实,不要让大家感觉这是一个特别商业性的赞助,而是要形成品牌与消费者的共鸣。《爸爸去哪儿》赞助为什么这么成功,是因为这个节目理念,与我们的产品定位—“给自己和爱的他们多一些时间和空间”,以及品牌方向—打造“最感性”的豪华品牌是非常契合的。《爸爸去哪儿》不只是让大家觉得有意思,它也是一个社会话题。英菲尼迪虽然作为一个小部分出现在节目里,但是我们也成为了这个话题的主体。我们当时最需要的是品牌和产品知名度,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应该算是非常成功的。 这个节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有非常真实的情感。这些父母和孩子没有办法作假。我们有时候能看到的东西不一定真实的,但是这个节目是非常真实的。我们正好也要做最感性的豪华汽车品牌。我们不要把这个作为广告语,而是真正地让大家来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大家可以感受到英菲尼迪是怎样的品牌。
未来这档节目是更侧重于表现果敢的节目。我们很有信心它在中国会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节目。这个节目不只是一个挑战和比赛,这个节目也会讲故事,也会讲人和他们自己怎么来应对挑战的这种故事。这个和我们的品牌精神是非常一致的,所以我们觉得非常看好它。这次我们不只是赞助,而是要一起打造这个节目。这是一个比较创新的方式,我们希望会成功。
名汇:戴雷博士您对第一季度的销量表现有什么看法?经销商的盈利水平怎样?
戴雷:我们对第一季度的表现很满意。英菲尼迪一季度销量达到6158台,实现153%的同比增长。这不仅超越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也超越了整个豪华车市场的平均增速。英菲尼迪的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0.9%到2013年的1.2%,这个成绩是非常不错的。
我们的经销商在2012年遇到困境,受当时中日关系危机的影响,经销商有较高的库存,平均销量也比较低。但我们在去年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到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了非常健康的库存水平。通过销量的稳步提升,我们现在是非常健康的情况,所以平均来讲我们整个网络是回到盈利。
名汇:新的经销商拓展英菲尼迪有什么举措?
戴雷:我们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网络拓展。到今年年底,我们经销商数量会扩大到80多家。规模较大的网络扩展肯定是明年和后年,现在很多项目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建设。我们还有很多空白地区市场的网络要扩大,所以未来几年我们网点数量肯定会增加,明年会有20家到30家新店。在潜力大的城市,我们会考虑建第二家店和第三家店。
名汇:跟东风日产的合作,新的国产成立之后产品跟英菲尼迪中国这边是怎样一个合作关系?
戴雷:现在投产准备工作非常顺利,我们对国产化项目非常看好。英菲尼迪本土化生产对于我们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十分关键。我们的首批两款国产车型也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它们都是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这两个车型所在的细分市场加起来,占到整个豪华汽车市场的40%左右,而且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因此我们对国产后英菲尼迪的发展很有信心。
名汇:现在英菲尼迪有没有确定在Q50和QX50之后接下来进行国产的车型?您提到在2018年国产的车型占整个国内的车的销量占比是50%,这个占比是不是有点保守呢?
戴雷:我希望到明年再说这个数字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当时是保守的。我们说的这个数字是50%以上。现在还没有确定这两款车型以后还有哪些车型,但是我们肯定会考虑,并且也会按中国市场的豪华车市场情况来做,考虑哪一些细分市场比较大,或者未来增长有比较大的空间。同时我们也会按照我们自己的一些产品的周期进行考虑。
目前,英菲尼迪在全球发起非常大的产品攻势,我们目前产品线会在未来的五年之内扩大60%,而且我们还会推出一些真正的旗舰产品,比如像在英菲尼迪Q70级别以上的产品。我们也会在Q50级别以下推出一些新的紧凑型车型,比如说像Q30这样的产品,也包括新的紧凑型车型。从我们去年的一万七千多台销量到五年内十万台,这个目标是很有挑战的。
我们现在一定要把这个基础打好,我们一定要看长远。中国的豪华汽车市场销量今年大概150多万,很有可能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现在所有新产品的研发,都会把中国的市场需求放在首位。我们希望以后不一定说哪个产品是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我们希望每个产品在研发的时候,中国市场的需求都会被考虑。现在我们已经有三款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包括英菲尼迪Q70L和长轴距版的Q50和QX50。三个德系豪华品牌在过去是非常成功的,现在它们在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份额接近80%。而在美国市场这个比例才占45%,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未来会有很大的机会。
名汇:我们也想听听英菲尼迪对未来科技的一些观点?比如在日内瓦车展上面,都在关注一些新的技术,我想问一下您怎么看待这个Carplay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戴雷:现在这种颠覆性的新技术在汽车行业当中有三个很大的趋势。
一个是跟Carplay的功能是一致的,就是车辆互联。IT行业怎么融入汽车行业以及未来的发展?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需求,希望通过iPhone得到进行网络互联互动,并可以在汽车里面来使用,这是非常大的需求。英菲尼迪也非常关注这一点。我们其实两三年前已经开始研发英菲尼迪自己的InTouch平台。英菲尼迪Q50就是第一款搭载InTouch人机交互系统。这是同级别唯一的双触屏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手机和U盘,可下载、升级和同步个人应用软件,为车主提供媲美iPad的触控体验和升级能力。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我们肯定也会继续关注这方面的技术,谁在这方面能稍微领先一点,它就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现在很多的年轻消费者都会追求这种很前沿的科技。
第二趋势是零排放,电动车的趋势。在这个方面,大家也知道有很多人在讨论纯电动车的时代什么时候到来?我还是相信谁在这个方面能领先,以后肯定会赢得市场。我们英菲尼迪也非常关注这个领域。当然我们也有三款非常不错的混合动力车型。我们的母公司日产是纯电动车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企业,我们也准备在英菲尼迪品牌下面推出电动车。
第三个方面是智能驾驶的趋势。这个很多车企也认同,可能五年或十年以后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我们拥有很多智能驾驶的领先技术,包括运用在英菲尼迪Q50身上的线控主动转向(DAS)和超视距前端碰撞预警系统(PFCW)技术等等,这些是帮助未来实现自动驾驶的技术。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五年会有一些很大的转变,我们的母公司日产以及其他的车企已经开始跟苹果合作。 名汇:一季度的时候奥迪和奔驰猛推了紧凑型的豪华车,会不会因为其他品牌加速紧凑型豪华车的市场推广而把Q30计划提前?
戴雷:我们一直强调英菲尼迪要成为主流豪华汽车品牌阵营的重要成员,这是在品牌知名度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比肩德系三强。但是在销量和车型方面,我们不一定完全模仿它们。虽然我们的产品线也会扩张,德系品牌可能是20多到30多款的产品,这是英菲尼迪不会走的路。我们还是针对关键的细分市场,然后推出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我个人判断,如果是太多产品,太多跨界车型以后会有一个风险。可能有两款产品,但是只有一个用户,这个我们肯定要避免。我们特别关注某款产品,它一定要像英菲尼迪Q50一样,做一个真正可以在这个级别堪称完美的产品。英菲尼迪Q30非常不错,它的设计语言非常好。最近我看一个市场调查我觉得很有意思,在中国随便找一个买轿车的消费者,考虑买豪华车的人中60%是80或者90后,这个比例非常大,说明豪华车消费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这是第三方公司做的调查,非常有代表性的。
其次,70后购买汽车第一考虑因素还是安全,80后第一个考虑的是性能,而90后第一个考虑的是外观设计。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不是说我们在性能或者安全方面不好,但是在设计方面大家非常认可我们是特别突出的。虽然我们只有1%的市场份额,但是在路上一出现英菲尼迪的车,就会有很多人关注它。因为它的设计非常漂亮。所以我认为Q30的目标客户就是90后包括一些80后,它的设计绝对是很关键的制胜因素。
名汇:Q50的预售价格非常有竞争力,你们长期的策略是怎样的?
戴雷:定价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市场、竞争对手、成本、产品本身的竞争力,然后还有品牌价值、服务等因素。如果我们看产品本身,英菲尼迪Q50的竞争力完全不输宝马、奥迪的产品。我们肯定希望推出性能、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但我们产品价格不一定会低于竞争对手,因为我们产品本身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寻找2014年
汽车行业新趋势
对于汽车业而言,行业规模年增30%以上、厂家有车不愁卖、经销商躺着就能赚钱的“美好时代”确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尽管年初的预测普遍忐忑悲观,但2013年的汽车行业还是走出了一波好行情。2014年汽车行业的走势又将如何?众多研究机构的预测是,至少可以保持12%的总体增长,其中,轿车、SUV等热点细分市场依然会跑赢大市。
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
2014年是不确定性因素最多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中国将经历政策密集的酝酿、调整,也因为政策的变化,将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因素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限购政策或席卷更多城市,2014年中国将可能有更多的城市,效仿天津等城市对汽车市场限购的做法,制定汽车限购政策,从而让汽车市场在一二线主要城市遭遇到行政力量预制的增长“天花板”;二是低速电动车或被认可。此外,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框架体系都会出台,在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是否会有飞跃性发展就看今年了。
2014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可能会迎来以下调整:一是国有汽车企业改革将提上日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到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作为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汽车产业,也必然将成为改革的重点行业;二是产业重组更加激烈,中国汽车市场饱和程度将不断升高,特别是限购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汽车市场增长的空间。
至于自主品牌,由于外资品牌价格下降以及渠道的下探,外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自主品牌在2014年的市场增长以及市场份额方面将承受更多压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
今年车市会延续去年的好势头,但预计增速会有所减缓。今年依然是汽车流通领域转型的一年,《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将推动二手车市场逐渐向透明化方向发展。新车销售渠道上也会出现转机,对《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至于何时出台,让我们拭目以待。
今年3月,汽车市场开始明显好转,随着部分地区车展及促销活动的展开,虽然仍受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但全国市场需求将有所增长。进入3月,厂商的市场活动逐渐展开,价格优惠较1-2月有所增加。而随着车价出现松动,价格的吸引力也促进了成交率的提升。另外,3月部分新车的上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重新活跃起来。
虽然4月不是传统的旺季,但随着“清明”、“五一”的临近,一些节前车展的举办和新品上市也将使4月汽车市场会有良好表现。预计在4月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将有所降低,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升温,经销商应保持理性判断,合理调控库存量。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
业内对2014年的北京车市则表现担忧,北京新车交易量很可能难以突破50万辆,二手车交易量或降3%—5%。
如果2014年政府及厂商不出台较大力度的以旧换新、以废换新政策,不解决二手车车牌分离等问题,北京或将出现新车市场交易量负增长10%,二手车市场交易量缩减3%—5%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2014年北京11万辆汽油车摇号量的减少,令北京今年新车销量在今年58万辆的基础上刚性减少了近20%。即便以旧换新、以废换新能大力促进车辆销售,恐怕也难以弥补11万辆的缺口。2014年年北京新车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激烈,可能连2008年50万辆的销量都达不到。
建议汽车厂家一定要关注未来4年北京17万辆新能源车的指标。北京是非常大的示范城市,传播性非常强,而且北京是用配置指标倒逼这些特别刚性需求的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这比其他城市更加给力,如果说汽车厂家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好,口碑传播一定会是很快的,这是对厂商的一个挑战,更是给商家提供了一个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良好机遇。
这些领域可能成为投资热点
车载APP
投资指数:★★★★★ 操作难度:★★★★
不仅是汽车与IT行业的资深人士言必谈车联网,就连很多业外人士也都知道这个前景无限的大蛋糕了。要赶搭车联网的热潮,无人驾驶、人车对话、车车对话这些技术含量高深的姑且先让老外玩着,但是国内投资者也不能总拿车载导航、车载显示屏当车联网,一个新的机会就是车载APP。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智能手机上的APP应用已经司空见惯,但是能够应用到汽车上的APP还是新鲜事物。比如,在车联网方面持开放态度的汽车巨头福特,已经开设了专门的网站和项目,吸引程序员开发能够应用于汽车的APP软件。
公众服务号
投资指数:★★★★ 操作难度:★★★★
微信、易信等针对智能手机推出的即时通讯工具,不亚于当年QQ、MSN等聊天软件的轰动效应,以致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都坐不住了。尤其是在微信也开通支付功能后,支付宝也急了。
面对这一占领智能手机终端、功能强大的市场,无数企业与个人想从中寻找商机。如今,开设微信、易信服务号或公共号,也在成为企业的一种潮流。因此,只要手里有资源,不管是技术资源,还是人脉资源,都可以尝试针对这些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开发服务号的业务。
个性化改装
投资指数:★★★★★ 操作难度:★★★★★
如果到现在还认为汽车改装只针对汽车发烧友,是门极其小众的生意,那你已经OUT了。随着汽车普及以及汽车文化的快速发展,个性化改装的风潮也越来越盛行。
从一年比一年热的改装车展上不难看出,虽然不像汽车发烧友那样喜欢对爱车进行由内而外的大改装,但很多普通车主也开始尝试外部灯光、大包围以及内部音响、内饰等局部改装。对于年轻且注重个性的消费群体来说,开的不是车,而是感觉和心情。正如他们选车不只注重实用性能,更注重品牌形象、产品定位等是否和自己对路一样,买了车之后,他们也会愿意投入时间与金钱,把车子打造成标榜自我个性和理念的移动工具。
编辑:欧阳婷 撰文:谢涛 李沐航 摄影:王卓 美编:齐旋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汽车厂商对于2014年车市增长的预测,大部分企业比以往表现得乐观一些。虽然一线城市等限购令加剧,但三、四线以下的区域市场蓬勃发展的速度来得更快,这也是车企的信心来源。最有意思的是,这次车展上,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等新的汽车科技的出现成为一大新趋势。
小型SUV崛起
过去几年,SUV细分市场—确切地说是紧凑级SUV细分市场,也就是大众途观、东风本田CRV所在的SUV细分市场—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在这之下的小型SUV细分市场和之上的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的市场容量很小。2014年,SUV细分市场毫无疑问仍将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不仅如此,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已经从去年开始萌芽,在今年必然也将完全壮大崛起,这就是小型SUV细分市场。
在这次北京车展上,东风标致2008、北京现代ix25、基于本田飞度平台的小型SUV以及雪佛兰创酷等小型SUV齐亮相,在车展上刮起了一股小型SUV的风。
小型SUV以小型轿车的平台为基础,拥有比紧凑级SUV更小巧的车身,比传统两厢轿车拥有更高的底盘通过性和更高的坐姿,同时又拥有较低的价格,深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2012年年底,别克昂科拉的上市拉开了国内合资品牌在小型SUV细分市场的竞争,这款小型SUV上市初期,在市场上甚至难觅竞争对手,以至于上海通用“顺水推舟”地将其拔高了一个级别—对外宣称昂科拉定位为紧凑级SUV。
直到几个月后,长安福特也非常迅速地推出了定位为小型SUV的翼搏,成为别克昂科拉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不过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一直都没有一款小型SUV面市与这两款“先行者”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厂商没有看到这即将崛起的“大蛋糕”。可以预见,2014年,受制于油耗及价格因素,中大型SUV市场的增长将乏力,小型SUV会成为紧凑级SUV之后另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
车联网普及
从这次北京车展上我们不难看出,移动互联网正在加速侵入汽车产业,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市场的趋势。2014年,中国车联网技术和设备将迎来大范围的应用,中国4G移动网络的商用和普及,也为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车联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数年前,通用OnStar安吉星、丰田GBook就已经率先搭载在国产车型上,后来荣威又成为第一个将车载互联系统装载在汽车上的自主品牌。在这之后,诸如宝马互联驾驶、观致云等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的车联网系统都相继被装载在汽车上。
以往的车联网设备,更多的是将目光集中在汽车安全或导航方面,而现在,它把汽车变成了移动终端:签到、发微博、上大众点评……这些往往需要通过智能手机才能完成的社交娱乐,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被汽车接管了。
以宝马互联驾驶为例,除了依靠呼叫中心实现远程解锁、远程启动、紧急救援等传统功能外,与手机同步导航、听豆瓣FM等都不在话下了。
另外,目前上海通用旗下的MyCadillac、宝马的BMW互联应用等手机软件已经能实现对车辆的控制,这当然是得益于汽车的联网,在未来,手机终端控制汽车会越来越普遍。
除了汽车厂商自己独有的车联网技术,另一家科技公司也在努力的进入汽车内—苹果公司,虽然传统汽车企业都不愿意让强大的苹果统治其车内软件,但已经有包括雪佛兰等品牌官方推出了集成苹果siri功能的汽车了。
量产新能源车井喷
2014年,北京将首次新增2万个新能源车号牌配比,此前上海市已经宣布购买新能源车无需“拍牌”。这次北京车展上,新能源车型的数量几乎达到了历史之最。大众、宝马、通用、丰田等全都展出了最新的电动车产品,而上汽、长安、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
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7533辆,比上年增长39.7%,其中纯电动汽车14243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290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7642辆,比上年增长37.9%,其中纯电动汽车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038辆。
早在几年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先后出台过刺激鼓励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车的销售政策,但是实际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随着限购政策的严厉和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可能促使更多的个人购买新能源车。
不过,虽然汽车厂商已经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但截止到目前,电动车等新能源车依然存在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短等诸多问题,有多少消费者会为尚未完全成熟的产品买单呢?这一切恐怕仍然需要市场的检验。
日系品牌抢风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系车在2012年以来遭遇了严重的市场下滑,虽然日系品牌采取了各种办法,都没能挽救他们丢掉的市场份额。这种低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了去年的8月份,在这之后,日系品牌的复苏迹象明显。这次北京车展,日系品牌全部发力,吸引了众多媒体和观众的注意力,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丰田汽车在中国全球首发了一款紧凑级中级车,这款产品将在广汽丰田实现国产,其所在的细分市场,是中国汽车行业销量容量最大的细分市场。与此同时,本田汽车也发布了一款将在广汽本田投产的全球首发车。
根据车展上各大企业透露出的信息,本田汽车是所有日系品牌中野心最大的—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13年本田汽车的实际销量是75万辆,2015年的销量目标是130万辆。如果今明两年能够保持同样的增长率,本田每年都要取得超过31%的增长率,今年的销量目标也将达到100万左右。巨大的增幅来自于其对产品的信心:2014年,本田要在中国推出全新SUV,以及多款重要的换代和改款车型。 丰田汽车的目标也相对激进,2014年丰田计划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本地化战略,计划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史上最高的110万辆以上,即2014年丰田在中国大陆目标为同比增长20%。2013年,丰田在华推出了多款全新或改款车型,其中就包括全新为中国市场开发的新威驰和新致炫,不过这两款车刚刚上市不久,尚未完全放量。2014年,丰田计划引进更多车型。
东风日产由于基数较大,其2014年的销量将挑战100万的目标,预计增长率为10%左右。与丰田和本田一样,东风日产今年也将推出包括全新奇骏、逍客等多款换代和改款车型。
日系三大品牌的复苏,对中国消费者是极大的利好,日系品牌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某些德国厂商的狂傲。毕竟,充满竞争的中国汽车市场才是对消费者有利的。
北京现代:
有客户,
才有一切
北京现代利用短短11年的时间,做到了中国汽车企业销量第一阵营的位置,达到了年产销百万辆的级别,不愧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现代速度”。而在销量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北京现代的品牌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这样评价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
从一个后来者讲,做到跻身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再到即将实现年销百万辆目标,在这11年中,北京现代取得飞速的发展速度,刘智丰认为北京现代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精准的品质战略、产品策略和品牌建设。
品质方面,北京现代“品质经营”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生产环节的保障,是北京现代品质经营的基础,以去年投产的第三工厂为例,该工厂是现代汽车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外生产基地,工厂所应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不仅领先于现代全球的制造工厂,也走在国际汽车制造领域的前列。
产品策略方面,北京现代坚持深耕细分市场,并获得了丰厚回报。在A0级车、A级车、B级车和SUV四个容量最大、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北京现代均实现了组合式覆盖与市场份额领先。
品牌建设则是2013年北京现代的战略重心。北京现代“D+S”(即中高级车和SUV)车型占总销量比例极大提升,这是品牌提升的重要标志,它表明北京现代的产品结构已经明显改变,品牌形象也极大提升。
北京现代品牌提升的另一个例证是,近年来北京现代新车的成功概率几乎是100%。从瑞纳到朗动,从第八代索纳塔到全新胜达,几乎是发布一款火爆一款,这也从侧面表明,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已显著提升,继而带动了整体销售。
名图是北京现代在新十年之初推出的又一款全新中高级车,它的上市不仅关乎北京现代中高端产品线的战略布局,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力也是意义重大。第八代索纳塔偏重于时尚、动感,名图则更偏重于时尚、大气稳重,两者一静一动,相辅相成,组成北京现代中高级车的双子星,共同提高在中高级市场的影响力。作为北京现代在“品牌元年”推出的一款重量级车型,名图将与第八代索纳塔一同构成中高级车的强大组合,完善北京现代的产品布局,对传统中高级轿车市场发起强有力的冲击。同时,名图的加盟,也将进一步扩大D级车市场份额,丰富了北京现代的“D+S”车型阵营,将为北京现代新十年发展和品牌提升提供新的强劲动力。
名图的推出,也再一次体现了北京现代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消费者日益丰富的个性化需求的努力探索。名图上市后,将延续第八代索纳塔的成功,在中高级车“新兴价值市场”这个新的细分领域里,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和空间。而北京现代将通过这两款中高级车,瞄准不同细分市场和客户群体,形成差异化的布局和集团作战能力,大大增强在中高级市场的竞争力。
对话刘智丰:
名汇:名图是北京现代推出的一款全新车型,这款车上有哪些部分是特别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
刘智丰:名图这款车是在欧版索八的平台基础上开发的,为什么这款车拿到中国来?我们强调是为中国专门打造的。拿到中国来,我们做了很多特别的改进,比如说凝聚了全新胜达具备的三段式柔性转向系统。名图的柔性转向系统分为舒适、普通、运动三个模式,可以按照需要选择不同模式。采用成本较高的多连杆独立式后悬挂技术,改善车辆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同时,有效提高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2770mm的超大轴距是考虑了中国消费者喜欢宽敞的后排空间而设计,而座椅是根据中国消费者喜好选用了包裹式座椅。所以说名图是特别为中国消费者贡献的一款新时代的车。
名汇:北京现代现在客户保有量是500多万辆,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北京现代未来怎样提高客户满意度?
刘智丰:说到满意度,我可以说北京现代的满意度是大家公认的,这几年大家能看到北京现代一个质的发展。因为北京现代从过去单一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达到了现在整个体系目标的完整。我们的销售满意度从过去的第19名,达到现在的行业第2名。CSI,我们过去应该基本上是第30多名,到19名、17名、13名,今年我们很幸运,排到第4名。我们最自豪的IQS,在所有合资品牌排在第一位,超过了广汽本田、东风本田。所以应该说在整个体系能力方面,北京现代在这几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客观来讲,北京现代在长期不懈地跟进满意度。我们既有第三方神秘顾客的调查,来要求经销商必须做到,又有对经销商的现场辅导,告诉他们哪儿是弱点,必须在哪儿加强。有神秘客户的到店采访,又有电话的回访。通过对经销商立体化的考核,加强对经销商、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管理。
包括我们对经销商实施的VOC工程管理,一旦顾客有抱怨,打北京现代800,24小时内必须关闭,否则一定给你重罚。所以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的就是24小时的解决率,给经销商建成一个很标准性的指标。我强调北京现代这几年不断加强整个结构工程的调整,包括产品结构的调整、客户结构的调整、区域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调整。满意度方面一定要不断加强经销商、CSI、SSI等指标工程。我们将继续持续推进这些满意度的工程,因为有客户,才有北京现代的一切。 “混合动力是最复杂的,把它的核心技术攻破了,未来无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还是插电式电动车,后续的发展会比较顺利”,董长征认为,“我想丰田人知道,科学是没有捷径的,只能是一步一步的去走。”
对话董长征:
名汇:丰田汽车在这次北京车展上的亮点有哪些?
董长征:此次丰田将携多款中国首发车型及主力市销车型共计38辆亮相北京车展,其中,丰田将为紧凑车型家族增添重要的新成员,它是丰田为坚持逐梦的中国年轻消费者提供的触手可及的“新选择”,体现了丰田持续关注年轻人的生活轨迹与汽车梦想。
此外,两款中国首发的概念车—FV2智能概念车、FCV燃料电池概念车将展示丰田对于未来移动社会的全新提案。丰田展台还特别设置了“双擎剧场”,将通过3D全息影像,使到场来宾身临其境的感受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技术的魅力。
名汇:在当前环境下,您对北京车展主题“汽车让未来更美好”怎么看?
董长征:环保问题是影响汽车社会发展未来的一大课题,因此,丰田的“云动计划”中明确指出“环保技术”是其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丰田基于“只有使环保车得到普及才是真正对环境做出贡献”的理念,在中国一直致力于成为真正普及节能、新能源技术的汽车厂家。2015年前后,丰田将履行承诺实现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型在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国产,使更多中国消费者真正体验到混合动力的优越性。
本次丰田展台中,不仅有电动概念车“FT-EVⅢ”、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NS4”,氢燃料电池车FCV以及市销混合动力车型“PRIUS 普锐斯”、“CAMRY HEV凯美瑞 尊瑞”等车型的展示,此外,紧凑车型家族也是丰田展台的重点。混合动力+紧凑车型的全方位亮相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环保、睿智的选择。
名汇:丰田去年在中国市场开始的小型车战略目前进展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董长征:2013年,丰田成功导入了为中国年轻消费者专门打造的两款专属车型—全新VIOS威驰与全新YARiS L致炫, 它们是丰田专为中国开发的车型,在进行了大量调研,充分听取了顾客的声音的基础上进行了研发,得到了众多消费者好评,市场反响强烈。紧凑车型作为丰田未来在中国事业发展的基石,在北京车展上将继续为紧凑车型家族添丁,为广大年轻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进而更进一步推进小型车战略。
名汇:丰田汽车一直都在研发各类福祉车,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董长征: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丰田以“为每个人提供舒适的移动自由”为目标,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汽车所带来的便利与自由,开展了福祉车的研发和普及工作,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和残疾人社会参与度的提高,社会对于福祉车的需求不断增加,丰田进一步丰富了福祉车在车型、构造和配置方面的多样化。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44亿,占总人口的11%,同时有8000多万残疾人,行动不自由的人在我们身边也随处可以见到。这些人是不是需要关注?他们是不是也有权利享受轻松,便利的汽车生活?作为车企我们是不是要关注他们?
在中国,去年,丰田向上海市民政局和理爱(北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无偿提供了5辆的Alphard埃尔法和Hiace海艾士福祉车,目前正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试验性的用于相关福利机构接送日托受护者等方面,希望借此验证福祉车在中国的实用性和使用需求,积极探索不久的将来福祉车事业在中国的可能性。
名汇:丰田计划在2015年之前在中国实现混合动力车的国产化,目前这一计划发展到哪一阶段了?
董长征:长期以来,丰田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营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并且基于“只有使环保车得到普及才是真正对环境做出贡献”的理念,积极致力于混合动力车等环保车型的研发与推广普及。
2013年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竣工开业,作为丰田全球重要的最先进关键技术研发基地,也是丰田全球研发体系中最大规模的研发中心。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节能、新能源车的零部件现地化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汽车及发动机研发以及为顺利开展上述业务而培养本地人才。目前,丰田正在充分利用这一研发基地,积极推进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组件—电池、逆变器、变速驱动桥的研发,其现地化生产也即将开始。丰田希望通过真正的现地化研发、采用现地供应商以等环节降低成本,以尽快成为真正国产、普及节能新能源车,且产品阵容最丰富的汽车厂商,为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目前,负责电池组装相关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引进的新中源丰田汽车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已经成立并计划于2015年内投产。负责驱动桥生产的丰田汽车(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将于今年开始投产。
英菲尼迪:
中国市场
非常重要
可以说英菲尼迪这个年轻的豪华品牌,是与《爸爸去哪儿》同时在中国一起成名的。这种改变的契机,是从戴雷掌舵英菲尼迪中国开始。这个具有丰富豪华品牌和中国市场经验的“年轻人”,在执掌英菲尼迪8个月后,用一系列“组合拳”,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英菲尼迪和戴雷。
好运气的降临
尽管戴雷和英菲尼迪中国的员工都承认,眼下的英菲尼迪,仍未达到尽人皆知的地步,但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深度植入,使得这个品牌公众认知度的急剧提升已是不争的事实。
能够搭上《爸爸去哪儿》这趟顺风车,被许多人解读为英菲尼迪和戴雷的“运气”。甚至戴雷和这一合作背后的操刀人刘旭也称自己很幸运。但是如何在机会降临的时刻能够认清它并且紧紧抓住,显然不是“幸运”二字可以概括的。
“戴雷到来之后,一直在打造一种更年轻更开放的公司文化,许多年轻力量以及不同背景的新鲜血液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谈到这几个月的变化,刘旭和他的营销团队显然最有发言权,“我们的团队架构得到了优化,并且设立了一些新的职能,比如活动赞助和驾驶体验,这两部分在之前并没有专门的职能分工,而现在都有专人来负责。” 除此之外,能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有如此多“效果震撼”的大动作,在以前的英菲尼迪也是不敢想象的,如今总部给予了戴雷团队更多的授权是前提条件。对于营销团队甚至经销商而言,戴雷的到来不仅树立了目标,更重要的是提振了士气,“拿营销团队来说,之前英菲尼迪的营销团队给人的印象是默默无闻的,而现在我们要塑造行业的标杆”,刘旭说道。
品牌的塑造是前提,但不是唯一工作。对于受众来说,最先感受到的变化来自营销的效果,而其实在这背后,还有许许多多细致繁杂的工作是大家看不到的,但是这些工作却真正带来了销量的提升。
在塑造“最感性的豪华品牌”这一过程中,经销商与渠道层面的变革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戴雷接手之前,2012年上半年英菲尼迪的库存系数一度以6.16的数字高居榜首,超出高库存警戒线2.5的标准。而上任之后,戴雷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帮助经销商优化库存,同时通过一系列活动鼓舞投资人低沉的士气。“比如我们调整了车辆预付款的政策,还有金融政策,来帮助经销商恢复。而营销活动的增加也为经销商获得更多的订单提供了支持。”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经销商逐渐恢复盈利。产品层面,英菲尼迪也将在2014年迎来6款新车的投放,包括两款国产车型,规模与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尤其是重中之重的Q50车型,被寄予了厚望,这款车是F1冠军车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Sebastian Vettel)作为英菲尼迪的车辆性能总监,参与研发及性能调校的一款车,“这款车在广州车展上还没有公布价格的前提下,就已经收获了许多订单,对Q50我很有信心,它会真正打破这个级别的格局。”
“整个2013年英菲尼迪的销量达到了17108台,增长了54%,对这个结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戴雷显然不会止步于此。英菲尼迪对未来的语气是持续超过50%的年增速,1%的市场份额,不过是其对中国市场“野心”的生发之地。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戴雷也坦言,持续为了一个更清晰、更知名的英菲尼迪品牌奋战,会是未来几年内对整个营销团队的核心目标。
变革的重要性
“我一直觉得英菲尼迪这个品牌很好,也有很好的产品,它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还不知道个品牌。”戴雷对英菲尼迪品牌复苏的第一要务,就集中在认知度。
在戴雷看来,英菲尼迪的好,需要让更多人了解。英菲尼迪中国市场营销及公关部总监刘旭也表示,“品牌知名度和英菲尼迪的差异化定位,这是我们急需传播的重点”。
1989年成立,2007年正式登陆中国的英菲尼迪,是豪车市场名副其实的“后来者”。没有传统豪华品牌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能著书立传的品牌故事,英菲尼迪更多的像一张白纸,其1%的市场份额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事实上,在戴雷上任之前的2012年,对英菲尼迪而言是五味杂陈的一年。这一年全球总部移师香港,中国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也是在这一年,豪车市场价格战打响,令所有品牌都始料未及;日本大地震的余波未平,钓鱼岛争端又令日系品牌雪上加霜。这一年,英菲尼迪经历了进入中国市场后最大的危机。
2012年的危机,也令英菲尼迪的高层意识到了变革的重要性。相比竞争对手,英菲尼迪进入中国的时间还不长,品牌本身的历史积淀不足,在过去6年间,不仅销量不尽如人意,连品牌认知度还没有能够做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因此任何其他层面的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并直接在销量上有所体现。
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常说的一句话是,“品牌优于销量”。在戴雷执掌英菲尼迪中国后,打造品牌也自然成为了公司的战略重点,知名度和差异化定位是这一战略的两大支柱。
戴雷的首个“中国任务”,就是优先提升品牌才能破局:“相比销量更重要的是品牌,英菲尼迪一定要在品牌影响力上比肩德系三强”。戴雷的目标是在5年内,将英菲尼迪打造成最感性的豪华品牌,区别于强调功能、科技、精密机械和冰冷的其他品牌。
为此,戴雷带领他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找到“敢·爱”这个主题,以此来明晰地表达,一个感性的英菲尼迪品牌,究竟该如何让消费者认知并接受其独有的品牌基因。继这一主题之后,戴雷开始为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英菲尼迪准备一系列“组合拳”式的营销动作。
与发展品牌同步走的是国产化,这也是英菲尼迪实现愿景的重中之重。戴雷坦言:“品牌要做好,必须本土化。”针对凯迪拉克、沃尔沃已实现国产化的挑战,戴雷表示,继2013年4月售价全线调整后,英菲尼迪在成都车展上还会调整多款车型售价。“我希望英菲尼迪的定价,从新车上市起就非常合理并保持稳定,这才是豪华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到2018年,英菲尼迪的目标销量要突破10万辆,国产车型将超过50%。明年,首批投产的英菲尼迪Q50和QX50就将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下线。
按照英菲尼迪的规划目标:2020年要在中国市场比肩奔驰、宝马、奥迪,成为全球第四大豪华品牌。而2013年上半年,英菲尼迪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2万辆,同比虽有下跌,但在5-7月的中国市场,销量却同比增长近40%。
对话戴雷:
名汇: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普通车主,是通过《爸爸去哪儿》的第一季,对英菲尼迪有更具体的认识。我想知道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真人秀,作为未来宣传很重要的方式?
戴雷: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做到真实,不要让大家感觉这是一个特别商业性的赞助,而是要形成品牌与消费者的共鸣。《爸爸去哪儿》赞助为什么这么成功,是因为这个节目理念,与我们的产品定位—“给自己和爱的他们多一些时间和空间”,以及品牌方向—打造“最感性”的豪华品牌是非常契合的。《爸爸去哪儿》不只是让大家觉得有意思,它也是一个社会话题。英菲尼迪虽然作为一个小部分出现在节目里,但是我们也成为了这个话题的主体。我们当时最需要的是品牌和产品知名度,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应该算是非常成功的。 这个节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有非常真实的情感。这些父母和孩子没有办法作假。我们有时候能看到的东西不一定真实的,但是这个节目是非常真实的。我们正好也要做最感性的豪华汽车品牌。我们不要把这个作为广告语,而是真正地让大家来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大家可以感受到英菲尼迪是怎样的品牌。
未来这档节目是更侧重于表现果敢的节目。我们很有信心它在中国会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节目。这个节目不只是一个挑战和比赛,这个节目也会讲故事,也会讲人和他们自己怎么来应对挑战的这种故事。这个和我们的品牌精神是非常一致的,所以我们觉得非常看好它。这次我们不只是赞助,而是要一起打造这个节目。这是一个比较创新的方式,我们希望会成功。
名汇:戴雷博士您对第一季度的销量表现有什么看法?经销商的盈利水平怎样?
戴雷:我们对第一季度的表现很满意。英菲尼迪一季度销量达到6158台,实现153%的同比增长。这不仅超越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也超越了整个豪华车市场的平均增速。英菲尼迪的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0.9%到2013年的1.2%,这个成绩是非常不错的。
我们的经销商在2012年遇到困境,受当时中日关系危机的影响,经销商有较高的库存,平均销量也比较低。但我们在去年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到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了非常健康的库存水平。通过销量的稳步提升,我们现在是非常健康的情况,所以平均来讲我们整个网络是回到盈利。
名汇:新的经销商拓展英菲尼迪有什么举措?
戴雷:我们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网络拓展。到今年年底,我们经销商数量会扩大到80多家。规模较大的网络扩展肯定是明年和后年,现在很多项目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建设。我们还有很多空白地区市场的网络要扩大,所以未来几年我们网点数量肯定会增加,明年会有20家到30家新店。在潜力大的城市,我们会考虑建第二家店和第三家店。
名汇:跟东风日产的合作,新的国产成立之后产品跟英菲尼迪中国这边是怎样一个合作关系?
戴雷:现在投产准备工作非常顺利,我们对国产化项目非常看好。英菲尼迪本土化生产对于我们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十分关键。我们的首批两款国产车型也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它们都是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这两个车型所在的细分市场加起来,占到整个豪华汽车市场的40%左右,而且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因此我们对国产后英菲尼迪的发展很有信心。
名汇:现在英菲尼迪有没有确定在Q50和QX50之后接下来进行国产的车型?您提到在2018年国产的车型占整个国内的车的销量占比是50%,这个占比是不是有点保守呢?
戴雷:我希望到明年再说这个数字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当时是保守的。我们说的这个数字是50%以上。现在还没有确定这两款车型以后还有哪些车型,但是我们肯定会考虑,并且也会按中国市场的豪华车市场情况来做,考虑哪一些细分市场比较大,或者未来增长有比较大的空间。同时我们也会按照我们自己的一些产品的周期进行考虑。
目前,英菲尼迪在全球发起非常大的产品攻势,我们目前产品线会在未来的五年之内扩大60%,而且我们还会推出一些真正的旗舰产品,比如像在英菲尼迪Q70级别以上的产品。我们也会在Q50级别以下推出一些新的紧凑型车型,比如说像Q30这样的产品,也包括新的紧凑型车型。从我们去年的一万七千多台销量到五年内十万台,这个目标是很有挑战的。
我们现在一定要把这个基础打好,我们一定要看长远。中国的豪华汽车市场销量今年大概150多万,很有可能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现在所有新产品的研发,都会把中国的市场需求放在首位。我们希望以后不一定说哪个产品是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我们希望每个产品在研发的时候,中国市场的需求都会被考虑。现在我们已经有三款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包括英菲尼迪Q70L和长轴距版的Q50和QX50。三个德系豪华品牌在过去是非常成功的,现在它们在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份额接近80%。而在美国市场这个比例才占45%,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未来会有很大的机会。
名汇:我们也想听听英菲尼迪对未来科技的一些观点?比如在日内瓦车展上面,都在关注一些新的技术,我想问一下您怎么看待这个Carplay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戴雷:现在这种颠覆性的新技术在汽车行业当中有三个很大的趋势。
一个是跟Carplay的功能是一致的,就是车辆互联。IT行业怎么融入汽车行业以及未来的发展?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需求,希望通过iPhone得到进行网络互联互动,并可以在汽车里面来使用,这是非常大的需求。英菲尼迪也非常关注这一点。我们其实两三年前已经开始研发英菲尼迪自己的InTouch平台。英菲尼迪Q50就是第一款搭载InTouch人机交互系统。这是同级别唯一的双触屏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手机和U盘,可下载、升级和同步个人应用软件,为车主提供媲美iPad的触控体验和升级能力。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我们肯定也会继续关注这方面的技术,谁在这方面能稍微领先一点,它就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现在很多的年轻消费者都会追求这种很前沿的科技。
第二趋势是零排放,电动车的趋势。在这个方面,大家也知道有很多人在讨论纯电动车的时代什么时候到来?我还是相信谁在这个方面能领先,以后肯定会赢得市场。我们英菲尼迪也非常关注这个领域。当然我们也有三款非常不错的混合动力车型。我们的母公司日产是纯电动车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企业,我们也准备在英菲尼迪品牌下面推出电动车。
第三个方面是智能驾驶的趋势。这个很多车企也认同,可能五年或十年以后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我们拥有很多智能驾驶的领先技术,包括运用在英菲尼迪Q50身上的线控主动转向(DAS)和超视距前端碰撞预警系统(PFCW)技术等等,这些是帮助未来实现自动驾驶的技术。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五年会有一些很大的转变,我们的母公司日产以及其他的车企已经开始跟苹果合作。 名汇:一季度的时候奥迪和奔驰猛推了紧凑型的豪华车,会不会因为其他品牌加速紧凑型豪华车的市场推广而把Q30计划提前?
戴雷:我们一直强调英菲尼迪要成为主流豪华汽车品牌阵营的重要成员,这是在品牌知名度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比肩德系三强。但是在销量和车型方面,我们不一定完全模仿它们。虽然我们的产品线也会扩张,德系品牌可能是20多到30多款的产品,这是英菲尼迪不会走的路。我们还是针对关键的细分市场,然后推出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我个人判断,如果是太多产品,太多跨界车型以后会有一个风险。可能有两款产品,但是只有一个用户,这个我们肯定要避免。我们特别关注某款产品,它一定要像英菲尼迪Q50一样,做一个真正可以在这个级别堪称完美的产品。英菲尼迪Q30非常不错,它的设计语言非常好。最近我看一个市场调查我觉得很有意思,在中国随便找一个买轿车的消费者,考虑买豪华车的人中60%是80或者90后,这个比例非常大,说明豪华车消费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这是第三方公司做的调查,非常有代表性的。
其次,70后购买汽车第一考虑因素还是安全,80后第一个考虑的是性能,而90后第一个考虑的是外观设计。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不是说我们在性能或者安全方面不好,但是在设计方面大家非常认可我们是特别突出的。虽然我们只有1%的市场份额,但是在路上一出现英菲尼迪的车,就会有很多人关注它。因为它的设计非常漂亮。所以我认为Q30的目标客户就是90后包括一些80后,它的设计绝对是很关键的制胜因素。
名汇:Q50的预售价格非常有竞争力,你们长期的策略是怎样的?
戴雷:定价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市场、竞争对手、成本、产品本身的竞争力,然后还有品牌价值、服务等因素。如果我们看产品本身,英菲尼迪Q50的竞争力完全不输宝马、奥迪的产品。我们肯定希望推出性能、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但我们产品价格不一定会低于竞争对手,因为我们产品本身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寻找2014年
汽车行业新趋势
对于汽车业而言,行业规模年增30%以上、厂家有车不愁卖、经销商躺着就能赚钱的“美好时代”确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尽管年初的预测普遍忐忑悲观,但2013年的汽车行业还是走出了一波好行情。2014年汽车行业的走势又将如何?众多研究机构的预测是,至少可以保持12%的总体增长,其中,轿车、SUV等热点细分市场依然会跑赢大市。
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
2014年是不确定性因素最多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中国将经历政策密集的酝酿、调整,也因为政策的变化,将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因素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限购政策或席卷更多城市,2014年中国将可能有更多的城市,效仿天津等城市对汽车市场限购的做法,制定汽车限购政策,从而让汽车市场在一二线主要城市遭遇到行政力量预制的增长“天花板”;二是低速电动车或被认可。此外,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框架体系都会出台,在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是否会有飞跃性发展就看今年了。
2014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可能会迎来以下调整:一是国有汽车企业改革将提上日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到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作为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汽车产业,也必然将成为改革的重点行业;二是产业重组更加激烈,中国汽车市场饱和程度将不断升高,特别是限购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汽车市场增长的空间。
至于自主品牌,由于外资品牌价格下降以及渠道的下探,外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自主品牌在2014年的市场增长以及市场份额方面将承受更多压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
今年车市会延续去年的好势头,但预计增速会有所减缓。今年依然是汽车流通领域转型的一年,《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将推动二手车市场逐渐向透明化方向发展。新车销售渠道上也会出现转机,对《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至于何时出台,让我们拭目以待。
今年3月,汽车市场开始明显好转,随着部分地区车展及促销活动的展开,虽然仍受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但全国市场需求将有所增长。进入3月,厂商的市场活动逐渐展开,价格优惠较1-2月有所增加。而随着车价出现松动,价格的吸引力也促进了成交率的提升。另外,3月部分新车的上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重新活跃起来。
虽然4月不是传统的旺季,但随着“清明”、“五一”的临近,一些节前车展的举办和新品上市也将使4月汽车市场会有良好表现。预计在4月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将有所降低,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升温,经销商应保持理性判断,合理调控库存量。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
业内对2014年的北京车市则表现担忧,北京新车交易量很可能难以突破50万辆,二手车交易量或降3%—5%。
如果2014年政府及厂商不出台较大力度的以旧换新、以废换新政策,不解决二手车车牌分离等问题,北京或将出现新车市场交易量负增长10%,二手车市场交易量缩减3%—5%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2014年北京11万辆汽油车摇号量的减少,令北京今年新车销量在今年58万辆的基础上刚性减少了近20%。即便以旧换新、以废换新能大力促进车辆销售,恐怕也难以弥补11万辆的缺口。2014年年北京新车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激烈,可能连2008年50万辆的销量都达不到。
建议汽车厂家一定要关注未来4年北京17万辆新能源车的指标。北京是非常大的示范城市,传播性非常强,而且北京是用配置指标倒逼这些特别刚性需求的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这比其他城市更加给力,如果说汽车厂家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好,口碑传播一定会是很快的,这是对厂商的一个挑战,更是给商家提供了一个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良好机遇。
这些领域可能成为投资热点
车载APP
投资指数:★★★★★ 操作难度:★★★★
不仅是汽车与IT行业的资深人士言必谈车联网,就连很多业外人士也都知道这个前景无限的大蛋糕了。要赶搭车联网的热潮,无人驾驶、人车对话、车车对话这些技术含量高深的姑且先让老外玩着,但是国内投资者也不能总拿车载导航、车载显示屏当车联网,一个新的机会就是车载APP。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智能手机上的APP应用已经司空见惯,但是能够应用到汽车上的APP还是新鲜事物。比如,在车联网方面持开放态度的汽车巨头福特,已经开设了专门的网站和项目,吸引程序员开发能够应用于汽车的APP软件。
公众服务号
投资指数:★★★★ 操作难度:★★★★
微信、易信等针对智能手机推出的即时通讯工具,不亚于当年QQ、MSN等聊天软件的轰动效应,以致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都坐不住了。尤其是在微信也开通支付功能后,支付宝也急了。
面对这一占领智能手机终端、功能强大的市场,无数企业与个人想从中寻找商机。如今,开设微信、易信服务号或公共号,也在成为企业的一种潮流。因此,只要手里有资源,不管是技术资源,还是人脉资源,都可以尝试针对这些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开发服务号的业务。
个性化改装
投资指数:★★★★★ 操作难度:★★★★★
如果到现在还认为汽车改装只针对汽车发烧友,是门极其小众的生意,那你已经OUT了。随着汽车普及以及汽车文化的快速发展,个性化改装的风潮也越来越盛行。
从一年比一年热的改装车展上不难看出,虽然不像汽车发烧友那样喜欢对爱车进行由内而外的大改装,但很多普通车主也开始尝试外部灯光、大包围以及内部音响、内饰等局部改装。对于年轻且注重个性的消费群体来说,开的不是车,而是感觉和心情。正如他们选车不只注重实用性能,更注重品牌形象、产品定位等是否和自己对路一样,买了车之后,他们也会愿意投入时间与金钱,把车子打造成标榜自我个性和理念的移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