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很好地展示课堂教学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他们能生动活泼地学习,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教学中对课堂的引入尤其花了较多的心血,但对于课堂教学结尾的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就不那么深刻,存在重引入轻结尾的现象。有时课堂节奏没有控制好就草率结尾,有时甚至忽略小结的环节,这种“虎头蛇尾”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其实课堂引入和课堂小结都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好的开头需要好的结尾和它前后呼应。课堂结尾是一门艺术,好的结尾如画龙点睛,能使整堂课的内容在归纳中得到升华,在练习中得到巩固,使学生在悬念中得到启发,在答疑中拓宽视野。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理论抽象、内容繁杂、逻辑条理性差,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课堂结尾方法来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思路、巩固知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探讨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下面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结尾方法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供同行参考。
一、归纳总结法
这种方法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类专业课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一堂课结束时,教师以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归纳小结该堂课的重点内容,使所授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便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有时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既巩固知识,又锻炼能力;也可以师生一起共同进行归纳总结。例如,笔者在讲授“碳素钢的牌号及其用途”一节时,这样总结:这一节主要要求大家掌握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及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大家巩固知识时,应先熟悉各种钢的牌号表示方法,然后再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由牌号推知其成分,由成分推导其性能和用途。这实际上已经指出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是钢的牌号表示方法,利于学生在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学生对每一种牌号的钢的性能和用途的死记硬背。
二、学以致用法
教师在授完新课后,出题让学生练习,巩固知识,这也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结尾方式。但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教师绝不能简单而随便地出几道题应付了事。而应该注意:第一,题目要选准、选好。可采用难易程度不同、题型不同的题目,课前用小黑板或幻灯机准备好;第二,题目要尽量再现教材内容,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道;第三,要注意形式多样,或边练边讲,或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等等。例如,笔者讲完钢的“淬火与回火”后,用小黑板出示两道题:一是淬火的目的是什么?回火的目的又是什么?二是现有T12钢制造的丝锥,成品硬度要求HRC60以上,加工路线为:轧制—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机加工。试写出上述热处理工序的方法及其作用?一般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第一道题,但第二道题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懂,而且还要会用才能回答出来。这样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三、无为而治法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对讲授时间进行适当压缩,留出几分钟的空白,让学生自由利用,这对教师来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正如老子所言:“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表面上教师好像“无为”,但其落着点却是学生“有为”。课堂教学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教师自己的讲授上,捆在作业练习上,推进题海里,而是要尊重其个性的自由发展。课堂上留有“空白”,学生便可在空白时间里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和消化教师所讲内容,也可以讨论解疑……。当然,在课堂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自己掌握,一定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几分种是老师特意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他们可以自我表现。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对知识、能力的不满足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因此,这几分种绝不是放任自流。例如,笔者在讲完“合金结构钢”这一节后,留出5分钟让学生自己识别教材上没有介绍的钢的牌号,有同学说钢的牌号这么多,如何知道它是哪类钢。笔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他们自己看书、互相讨论、归纳总结。后来同学们自己弄清楚了,主要是根据牌号中前面的数字,即含碳及特征符号来区别钢种。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消化或讨论得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刻,记忆起来比教师直接给出的结论要容易得多。
四、巧设悬念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课堂结尾时,通过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制造悬念、预示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节课打下埋伏,使本堂课的结尾变成下一堂课的开头,从而将两堂课有机地衔接起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有些章节内容有时很难在一两堂课内讲完,这就要把该部分的教学任务分成几个课时来讲解,分配课时时不一定要完全依照参考书的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合适的“节骨眼”,像章回小说那样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刹车”,“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造成一种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例如,笔者在讲完“钢在加热时的转变”后,是这样结尾的:我们知道热处理时对钢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均匀细小的奥氏体组织。现有用45钢制成的三根相同的轴,一起加热到840℃后,第一根放在空气中冷却,第二根放在机油中冷却,第三根放在水中冷却,冷却完后发现第三根轴硬度最高,第二根轴硬度中等,第一根轴硬度最低。根据今天所讲的知识,我们知道:用同一种钢制成的轴在相同的温度下加热,得到的组织性能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冷却后其性能却相差如此之大呢?请大家课后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下堂课一起找答案。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为下堂课埋下了
伏笔。
五、解疑答问法
对专业课来说,解疑答问法是一种很好的,也是较常用的一种课堂结尾方法。南宋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学习不可无疑,每一堂课如果教师能启发学生对所授知识,因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而提出问题,及时解疑答问,则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学而无疑。讲完课后叫学生提问题,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学习的难点在什么地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二来可以通过学生的提问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三来通过学生的提问和教师的答疑,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当然,在解疑答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学得较好的学生,重点要拓宽他们的视野,促進他们的提高;给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讲解辅导,主要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和勇气。
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堂教学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故事结尾法、布置任务法等,运用不同的方法时应该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结尾方法,一定要简明扼要。“婆婆妈妈”、不着边际的“啰嗦”,既浪费时间,又无法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感觉乏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千万不要讲得兴起,下课铃声已响,教师还在“滔滔不绝”,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反感,久而久之,学生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对抗情绪。
总之,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说精彩的开头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前提的话,那么巧妙的结尾,优秀的小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使知识系统化,教学前呼后应、浑然一体,真正达到教有所得、学有所获的双重效果的作用。
(作者单位:佛山市三水区工业中专技工学校)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理论抽象、内容繁杂、逻辑条理性差,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课堂结尾方法来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思路、巩固知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探讨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下面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结尾方法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供同行参考。
一、归纳总结法
这种方法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类专业课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一堂课结束时,教师以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归纳小结该堂课的重点内容,使所授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便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有时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既巩固知识,又锻炼能力;也可以师生一起共同进行归纳总结。例如,笔者在讲授“碳素钢的牌号及其用途”一节时,这样总结:这一节主要要求大家掌握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及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大家巩固知识时,应先熟悉各种钢的牌号表示方法,然后再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由牌号推知其成分,由成分推导其性能和用途。这实际上已经指出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是钢的牌号表示方法,利于学生在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学生对每一种牌号的钢的性能和用途的死记硬背。
二、学以致用法
教师在授完新课后,出题让学生练习,巩固知识,这也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结尾方式。但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教师绝不能简单而随便地出几道题应付了事。而应该注意:第一,题目要选准、选好。可采用难易程度不同、题型不同的题目,课前用小黑板或幻灯机准备好;第二,题目要尽量再现教材内容,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道;第三,要注意形式多样,或边练边讲,或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等等。例如,笔者讲完钢的“淬火与回火”后,用小黑板出示两道题:一是淬火的目的是什么?回火的目的又是什么?二是现有T12钢制造的丝锥,成品硬度要求HRC60以上,加工路线为:轧制—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机加工。试写出上述热处理工序的方法及其作用?一般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第一道题,但第二道题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懂,而且还要会用才能回答出来。这样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三、无为而治法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对讲授时间进行适当压缩,留出几分钟的空白,让学生自由利用,这对教师来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正如老子所言:“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表面上教师好像“无为”,但其落着点却是学生“有为”。课堂教学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教师自己的讲授上,捆在作业练习上,推进题海里,而是要尊重其个性的自由发展。课堂上留有“空白”,学生便可在空白时间里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和消化教师所讲内容,也可以讨论解疑……。当然,在课堂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自己掌握,一定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几分种是老师特意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他们可以自我表现。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对知识、能力的不满足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因此,这几分种绝不是放任自流。例如,笔者在讲完“合金结构钢”这一节后,留出5分钟让学生自己识别教材上没有介绍的钢的牌号,有同学说钢的牌号这么多,如何知道它是哪类钢。笔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他们自己看书、互相讨论、归纳总结。后来同学们自己弄清楚了,主要是根据牌号中前面的数字,即含碳及特征符号来区别钢种。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消化或讨论得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刻,记忆起来比教师直接给出的结论要容易得多。
四、巧设悬念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课堂结尾时,通过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制造悬念、预示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节课打下埋伏,使本堂课的结尾变成下一堂课的开头,从而将两堂课有机地衔接起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有些章节内容有时很难在一两堂课内讲完,这就要把该部分的教学任务分成几个课时来讲解,分配课时时不一定要完全依照参考书的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合适的“节骨眼”,像章回小说那样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刹车”,“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造成一种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例如,笔者在讲完“钢在加热时的转变”后,是这样结尾的:我们知道热处理时对钢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均匀细小的奥氏体组织。现有用45钢制成的三根相同的轴,一起加热到840℃后,第一根放在空气中冷却,第二根放在机油中冷却,第三根放在水中冷却,冷却完后发现第三根轴硬度最高,第二根轴硬度中等,第一根轴硬度最低。根据今天所讲的知识,我们知道:用同一种钢制成的轴在相同的温度下加热,得到的组织性能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冷却后其性能却相差如此之大呢?请大家课后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下堂课一起找答案。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为下堂课埋下了
伏笔。
五、解疑答问法
对专业课来说,解疑答问法是一种很好的,也是较常用的一种课堂结尾方法。南宋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学习不可无疑,每一堂课如果教师能启发学生对所授知识,因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而提出问题,及时解疑答问,则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学而无疑。讲完课后叫学生提问题,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学习的难点在什么地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二来可以通过学生的提问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三来通过学生的提问和教师的答疑,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当然,在解疑答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学得较好的学生,重点要拓宽他们的视野,促進他们的提高;给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讲解辅导,主要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和勇气。
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堂教学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故事结尾法、布置任务法等,运用不同的方法时应该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结尾方法,一定要简明扼要。“婆婆妈妈”、不着边际的“啰嗦”,既浪费时间,又无法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感觉乏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千万不要讲得兴起,下课铃声已响,教师还在“滔滔不绝”,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反感,久而久之,学生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对抗情绪。
总之,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说精彩的开头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前提的话,那么巧妙的结尾,优秀的小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使知识系统化,教学前呼后应、浑然一体,真正达到教有所得、学有所获的双重效果的作用。
(作者单位:佛山市三水区工业中专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