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自产生以来,就被纳入中国伦理之道,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哺育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林之人应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内涵——武德。
武德是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虽然所讲的是对诸侯用兵道德的要求,但与武林的“武德”仍有渊源关系。
武德的伦理很丰富,其萌芽、形成、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春秋战国时期是武德理论形成时期,并且深受儒家等伦理思想的影响。如孔子的“仁”为核心的伦理体系,《礼记》倡导的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道德理想,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人格,孟子的善、信、美、大、圣等道德观等,正是在这些传统道德观和民族精神滋润和培育下,武德理论形成并不断充实、完善:而且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和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
武德伦理观念的中心是儒家思想核心,“仁”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从不同角度阐述“仁”的内容,并将“仁”与“爱”联系起来,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同时孔子特别强调“仁”就是“爱”,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进而罗列出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一系列内容,显然“仁”是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武德”观念恰恰以这些内容为主而构成。
“艺无德不立”是历代武林宗师挂在口边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儒家人学伦理的具体体现。由于武林重德,中国武术众多的流派。其拳道家法开章明义几乎无例外地阐明武德,历代大师在择徒授艺之际,从来都要从天姿、根骨和德行上苛求。要求承传人习练武艺时首先要有高尚的武德。这不只是在一般道德规范中存在,更多的则反应在拳派的门规戒律中,少林《剑经拳法备要》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之人”。《峨眉枪法·戒谨篇》说:“不知者不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永春白鹤拳·拳谱》说:“不信者不传,无礼者不教。”《昆吾剑箴言》更具体规定了十种人不传:“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孝者不传、人无恒者不传、不知珍贵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拳脚行不传,何也?恐有玷昆吾之高尚也。”没有合适的传人,甚至“宁可失传,也不轻传。”可见武林人置武德于首位,态度极为鲜明。也正是这个缘故,学艺就是求道,艺人至境即道之所在,拳与道合,艺与心合,最后达到拳道合一,拳心合一,这是武德最高境界。历史上,不少武林人士习武重道,立身正直,堪称师表。
尊师、谦和、忍让,这是儒家人伦规范下所形成的武林各门各派,共同尊奉的又一道德标准。武林历来师门规矩甚严,很讲究师徒之间、朋友之间的礼仪。《少林戒约》说:“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从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早已成为武林的传统,在为人处事方面,武林则遵循“见利思义”、“舍己从人”等儒家要义,提倡谦和忍让。《永春白鹤拳·檩十戒》强调处世作人“戒私斗、戒好胜、戒好名、戒好利、戒骄、戒诈、戒浮夸逞能、戒弄虚作假、戒挑拨离间、戒为非作歹”等等。武德蕴含着多么明了而深刻的处世做人的道理。
见义勇为是中国传统武德之一,孔子讲:“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品格正直、嫉恶如仇,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人,必须在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因此,见义勇为是武林中人显示自我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重义轻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锄强扶弱”等等即是这一方式的不同表达。
武德内涵深层最宝贵的爱国意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传统美德在武林中体现尤为突出。每当河山破碎,神州沉沦,凡是具有民族感的武林人皆悲国士之沦亡,痛异族之压迫,敌忾同仇,击楫中流。仗剑抵御,舍身保国。著名明代爱国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自幼痛恨倭寇横行,“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立志保卫祖国海防:少林宗派曾将“恢复河山之志”作为第一目的。少林寺曾在抗倭卫国战争中奋力杀敌,其英勇事迹至今在东南沿海传颂。可见爱国、忧国被视为至要武德。
武德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国武术的核心是搏击、功防格斗。要格斗、搏击,自然就意味着暴力、流血乃至丧命。然而,就是这般拳脚横飞、刀光剑影、性命相搏的武术攻防格斗中,同样“仁爱”伦理影响颇深。金恩中《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载少林拳妙兴大师言:“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接着又载:“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己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之打而非打不可之打,而分筋截脉之道出焉。圣人之用心苦也。夫所谓截脉者,不过截其血脉,壅其气息,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武术技击战术的运用,同样体现仁道,这就是非伤害对手,只是制服对手。金恩中又指出:少林阴劲、轻功、一指禅、朱砂掌和仙人掌功等,因为“着人必死,无可救药,似太嫌狠毒,有乖仁道”,因此规定,练习这些功法,“最宜左手,盖恐右手练成,于无意中伤人也”。武术流传的“八打”与“八不打”同样是本着“仁爱”之道而对具体技击技术的使用加以限制,适可而止,不可太过。正是由于受这种儒家伦理的影响,中国武术家多表现为大义服人,先礼后兵,比武较技时采取“点到为止”,即便是像武术套路这一特殊形式,中国武术家也十分注重“仁”与“礼”的道德规范。
总之,中国武术与中国伦理源远流长,武德伦理观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可谓是中国“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缩影。(作者简介:盛松芬,中国武术七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哈尔滨市武术协会办公室主任、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市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日中传统武术协会分会长、日本太极健身学舍特别顾问,哈尔滨市盛世武馆馆长。)
武德是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虽然所讲的是对诸侯用兵道德的要求,但与武林的“武德”仍有渊源关系。
武德的伦理很丰富,其萌芽、形成、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春秋战国时期是武德理论形成时期,并且深受儒家等伦理思想的影响。如孔子的“仁”为核心的伦理体系,《礼记》倡导的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道德理想,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人格,孟子的善、信、美、大、圣等道德观等,正是在这些传统道德观和民族精神滋润和培育下,武德理论形成并不断充实、完善:而且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和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
武德伦理观念的中心是儒家思想核心,“仁”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从不同角度阐述“仁”的内容,并将“仁”与“爱”联系起来,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同时孔子特别强调“仁”就是“爱”,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进而罗列出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一系列内容,显然“仁”是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武德”观念恰恰以这些内容为主而构成。
“艺无德不立”是历代武林宗师挂在口边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儒家人学伦理的具体体现。由于武林重德,中国武术众多的流派。其拳道家法开章明义几乎无例外地阐明武德,历代大师在择徒授艺之际,从来都要从天姿、根骨和德行上苛求。要求承传人习练武艺时首先要有高尚的武德。这不只是在一般道德规范中存在,更多的则反应在拳派的门规戒律中,少林《剑经拳法备要》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之人”。《峨眉枪法·戒谨篇》说:“不知者不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永春白鹤拳·拳谱》说:“不信者不传,无礼者不教。”《昆吾剑箴言》更具体规定了十种人不传:“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孝者不传、人无恒者不传、不知珍贵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拳脚行不传,何也?恐有玷昆吾之高尚也。”没有合适的传人,甚至“宁可失传,也不轻传。”可见武林人置武德于首位,态度极为鲜明。也正是这个缘故,学艺就是求道,艺人至境即道之所在,拳与道合,艺与心合,最后达到拳道合一,拳心合一,这是武德最高境界。历史上,不少武林人士习武重道,立身正直,堪称师表。
尊师、谦和、忍让,这是儒家人伦规范下所形成的武林各门各派,共同尊奉的又一道德标准。武林历来师门规矩甚严,很讲究师徒之间、朋友之间的礼仪。《少林戒约》说:“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从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早已成为武林的传统,在为人处事方面,武林则遵循“见利思义”、“舍己从人”等儒家要义,提倡谦和忍让。《永春白鹤拳·檩十戒》强调处世作人“戒私斗、戒好胜、戒好名、戒好利、戒骄、戒诈、戒浮夸逞能、戒弄虚作假、戒挑拨离间、戒为非作歹”等等。武德蕴含着多么明了而深刻的处世做人的道理。
见义勇为是中国传统武德之一,孔子讲:“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品格正直、嫉恶如仇,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人,必须在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因此,见义勇为是武林中人显示自我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重义轻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锄强扶弱”等等即是这一方式的不同表达。
武德内涵深层最宝贵的爱国意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传统美德在武林中体现尤为突出。每当河山破碎,神州沉沦,凡是具有民族感的武林人皆悲国士之沦亡,痛异族之压迫,敌忾同仇,击楫中流。仗剑抵御,舍身保国。著名明代爱国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自幼痛恨倭寇横行,“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立志保卫祖国海防:少林宗派曾将“恢复河山之志”作为第一目的。少林寺曾在抗倭卫国战争中奋力杀敌,其英勇事迹至今在东南沿海传颂。可见爱国、忧国被视为至要武德。
武德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国武术的核心是搏击、功防格斗。要格斗、搏击,自然就意味着暴力、流血乃至丧命。然而,就是这般拳脚横飞、刀光剑影、性命相搏的武术攻防格斗中,同样“仁爱”伦理影响颇深。金恩中《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载少林拳妙兴大师言:“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接着又载:“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己而为之,而短打宁可轻用乎?故即不得不打,仍示之打而非打不可之打,而分筋截脉之道出焉。圣人之用心苦也。夫所谓截脉者,不过截其血脉,壅其气息,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武术技击战术的运用,同样体现仁道,这就是非伤害对手,只是制服对手。金恩中又指出:少林阴劲、轻功、一指禅、朱砂掌和仙人掌功等,因为“着人必死,无可救药,似太嫌狠毒,有乖仁道”,因此规定,练习这些功法,“最宜左手,盖恐右手练成,于无意中伤人也”。武术流传的“八打”与“八不打”同样是本着“仁爱”之道而对具体技击技术的使用加以限制,适可而止,不可太过。正是由于受这种儒家伦理的影响,中国武术家多表现为大义服人,先礼后兵,比武较技时采取“点到为止”,即便是像武术套路这一特殊形式,中国武术家也十分注重“仁”与“礼”的道德规范。
总之,中国武术与中国伦理源远流长,武德伦理观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可谓是中国“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缩影。(作者简介:盛松芬,中国武术七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哈尔滨市武术协会办公室主任、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市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日中传统武术协会分会长、日本太极健身学舍特别顾问,哈尔滨市盛世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