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三尺讲台都是教师的主战场,被教师理所当然地把控着,成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舞台。教学活动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练、背等。哪怕是在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也很少有教师真正把讲台交给学生。一些所谓的有效互动场面显得苍白无力,主要表现在教师过于预设安排,学生展示活动有一定局限性;表面形式“动”得多,思维本质“动”得少。这种课堂的互动,可以说是“形”动而“神”不动。久而久之,就会和传统课堂一样失去它应有的魅力,不能起到发展学生思维和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也就达不到课堂高效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还须进一步改变教学方法,要从“教”的位置上再退后一步,加大课堂教学的开放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得知识,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生互换式”教学的实践
根据教学实际,笔者大胆尝试了“师生互换式”教学,将师生角色互换,让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的角色,并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学大比武。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首先,巧选课文,大胆放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的课文,并不是每篇都适合采用“师生互换”的教学模式,笔者一般会选择相对容易把握、以鉴赏与拓展为主的课文。
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诗三首》即《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如果全部由教师一首首按部就班地带领学生分析鉴赏,就算教师再怎么妙语连珠,也难免导致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教师只是选择一首或两首诗进行示范性的教学鉴赏,多给学生留点鉴赏空间,那么就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也有很多的诗词适合交给学生。笔者就曾选择了《虞美人》和《苏幕遮》这两首词尝试让学生自教自学。除了这些诗词之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还有许多自读课文,或者是某篇课文的部分内容,笔者认为都可以大胆交给学生,进行“师生互换式”教学。如《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很有可能学生分析贾宝玉和林黛玉,比教师更生动,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因此,只要教师目光敏锐,适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并且选对课文,就可以大胆放手将讲台让给学生。
其次,分组比拼,精选设计。选对课文只是实行“师生互换”的第一步,到底怎样让学生走上讲台?由哪一个学生走上讲台?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实践,笔者发现采用小组合作,相互PK依然是屡试不爽的好方法。
比如,在选定《虞美人》和《苏幕遮》这两首词之后,由8个学习小组抽签决定本组的教学篇目,每篇就有4个组来负责。各组拿到自己的任务后,就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头进行教学设计了。各组将在规定的时间内(这一般就是教师布置的周末作业)完成各自的教学设计并上交老师,由老师选出最佳教案和课件各一份作为最终课堂教学教案。对于其它落选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给出评语,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入选的教案,在教师适当指导修改后,就可以由本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了。至于组内安排谁上课,怎么上课?由各组成员自行决策,因为教师还有课堂评价机制来应对各组学生的教学成果。
最后,教学比试,及时鼓励。每次实行“师生互换”式教学时,笔者一般会采用“主题式教学比武”的形式,将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交给不同的组,再由各组学生自行设计上课形式,关键是他们的教学要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才行。
下面笔者以一堂主题为“词作鉴赏大赛”的课堂教学为例,来谈谈具体操作。此次教学大赛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堂课是学习李煜的词《虞美人》,学生小鲁用3分钟的精彩演讲拉开了这堂课的序幕,紧接着全组同学在组长小宁的精心安排下,轮流走上讲台,落落大方地带领全班同学一起鉴赏这首经典词作。这些“小老师”组织同学进行朗诵、讨论和课堂探究活动,还真是有板有眼。课堂最后,优美的音乐响起,全班同学还一起把《虞美人》唱了出来。第二堂课是学习宋朝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佳作《苏幕遮》,负责这堂课的学习小组真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和上一堂课相比,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别具一格,颇有创意。全组8名同学,由学生小刘担任课堂主持人,另7名同学担任嘉宾主持,硬是将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变成了一场诗词鉴赏交流会。再看看听课的同学们,都显得异常兴奋,五十几双眼睛炯炯有神,提问、答问、朗诵、讨论……一点都不含糊,和“小老师”配合十分默契,气氛是相当活跃。两堂课下来,每位同学都显得意犹未尽。
学生上完课后,教师的点评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笔者主要是以颁发小奖状的形式来鼓励。笔者所执教班上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宣传栏,贴的小奖状越多就越优秀。每个月进行一小结,并给予加分,还能参与班级和学校的优秀小组评选,这一连串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们干劲十足。
“师生互换式”教学的优点
“师生互换式”教学,笔者已尝试进行了一年多。并不是每天都进行,最多每周一次,如果有两周不举办,学生们竟然还会急切地要组织这样的活动。看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当然,笔者除了为自己大胆课改的成功感到欣慰外,还应及时总结反思才能更好地完善教学方法。虽然“师生互换式”教学依然有其不足之处,如学生对课堂的把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如教师;课堂流程的实际操作有时可能不够严谨;“小老师”和同学们一旦互动过头,教学時间就会有所拖延等。但是,其优点更是显而易见的,大致总结如下。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教师上课改为学生上课,让学生成为讲台的主人。这样学生有新鲜感,大部分同学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自己能轻松自主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理念,不要一味研究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去学。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互换后,学生在课堂上对“小老师”没有顾虑,能进行平等对话交流,不像平时教师上课时,学生有看法也不太敢与教师争辩,或回答问题时也有所顾忌。此外,“小老师”在备课时,更容易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知道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课,这样就共同创建了和谐的教学环境,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充分拓宽学生的视野 上课前,笔者会让学生去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备课、写教案,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对此,学生们热情很高,都乐意去收集资料;即使未被选上当“小老师”的角色,大家也都会热心为“小老师”提供各类资料、出谋献策。这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既提高了他们课外积累的热情,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以前讲台是教师的舞台,这样或多或少影响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在把课堂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潜力。教师们不可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時,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也让一旁听课的笔者耳目一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想说、会说、敢说的口头表达能力。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虽然让学生走上讲台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前3分钟演讲、讲故事、辩论会、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等,但是笔者还觉得“师生互换”给学生的独特体验更丰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更广泛,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到老师的辛苦。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真正实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如对学生的教案编写进行指导,提供有关资料;在上课时,教师既要进入学生的角色,要听课、回答问题,也要记下学生上课时存在的不足以及知识的缺漏,以便在学生上课结束后,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对于“小老师”上课时出现为难之色时,教师还应审时度势,为之排忧解难,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暗示的动作等,就能让“小老师”心领神会、增强自信心;课后与学生重新探讨,让上课的学生谈感受、写体会,让其他学生评价这节课的优劣,共同寻找不足,扬长避短,提高“小老师”上课的教学技巧,同时也促进其他学生的共同成长。
结束语
由此看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固然十分重要,但钻研教法则更加重要。有时,教师适当地变换一下教学方法,就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和激情。对于“师生互换式”教学的尝试运用,笔者认为,其实教师在指导中的任务并不轻松,但是可以看到更为精彩的课堂,看到学生的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六中学)
“师生互换式”教学的实践
根据教学实际,笔者大胆尝试了“师生互换式”教学,将师生角色互换,让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的角色,并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学大比武。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首先,巧选课文,大胆放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的课文,并不是每篇都适合采用“师生互换”的教学模式,笔者一般会选择相对容易把握、以鉴赏与拓展为主的课文。
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诗三首》即《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如果全部由教师一首首按部就班地带领学生分析鉴赏,就算教师再怎么妙语连珠,也难免导致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教师只是选择一首或两首诗进行示范性的教学鉴赏,多给学生留点鉴赏空间,那么就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也有很多的诗词适合交给学生。笔者就曾选择了《虞美人》和《苏幕遮》这两首词尝试让学生自教自学。除了这些诗词之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还有许多自读课文,或者是某篇课文的部分内容,笔者认为都可以大胆交给学生,进行“师生互换式”教学。如《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很有可能学生分析贾宝玉和林黛玉,比教师更生动,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因此,只要教师目光敏锐,适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并且选对课文,就可以大胆放手将讲台让给学生。
其次,分组比拼,精选设计。选对课文只是实行“师生互换”的第一步,到底怎样让学生走上讲台?由哪一个学生走上讲台?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实践,笔者发现采用小组合作,相互PK依然是屡试不爽的好方法。
比如,在选定《虞美人》和《苏幕遮》这两首词之后,由8个学习小组抽签决定本组的教学篇目,每篇就有4个组来负责。各组拿到自己的任务后,就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头进行教学设计了。各组将在规定的时间内(这一般就是教师布置的周末作业)完成各自的教学设计并上交老师,由老师选出最佳教案和课件各一份作为最终课堂教学教案。对于其它落选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给出评语,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入选的教案,在教师适当指导修改后,就可以由本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了。至于组内安排谁上课,怎么上课?由各组成员自行决策,因为教师还有课堂评价机制来应对各组学生的教学成果。
最后,教学比试,及时鼓励。每次实行“师生互换”式教学时,笔者一般会采用“主题式教学比武”的形式,将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交给不同的组,再由各组学生自行设计上课形式,关键是他们的教学要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才行。
下面笔者以一堂主题为“词作鉴赏大赛”的课堂教学为例,来谈谈具体操作。此次教学大赛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堂课是学习李煜的词《虞美人》,学生小鲁用3分钟的精彩演讲拉开了这堂课的序幕,紧接着全组同学在组长小宁的精心安排下,轮流走上讲台,落落大方地带领全班同学一起鉴赏这首经典词作。这些“小老师”组织同学进行朗诵、讨论和课堂探究活动,还真是有板有眼。课堂最后,优美的音乐响起,全班同学还一起把《虞美人》唱了出来。第二堂课是学习宋朝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佳作《苏幕遮》,负责这堂课的学习小组真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和上一堂课相比,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别具一格,颇有创意。全组8名同学,由学生小刘担任课堂主持人,另7名同学担任嘉宾主持,硬是将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变成了一场诗词鉴赏交流会。再看看听课的同学们,都显得异常兴奋,五十几双眼睛炯炯有神,提问、答问、朗诵、讨论……一点都不含糊,和“小老师”配合十分默契,气氛是相当活跃。两堂课下来,每位同学都显得意犹未尽。
学生上完课后,教师的点评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笔者主要是以颁发小奖状的形式来鼓励。笔者所执教班上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宣传栏,贴的小奖状越多就越优秀。每个月进行一小结,并给予加分,还能参与班级和学校的优秀小组评选,这一连串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们干劲十足。
“师生互换式”教学的优点
“师生互换式”教学,笔者已尝试进行了一年多。并不是每天都进行,最多每周一次,如果有两周不举办,学生们竟然还会急切地要组织这样的活动。看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当然,笔者除了为自己大胆课改的成功感到欣慰外,还应及时总结反思才能更好地完善教学方法。虽然“师生互换式”教学依然有其不足之处,如学生对课堂的把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如教师;课堂流程的实际操作有时可能不够严谨;“小老师”和同学们一旦互动过头,教学時间就会有所拖延等。但是,其优点更是显而易见的,大致总结如下。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教师上课改为学生上课,让学生成为讲台的主人。这样学生有新鲜感,大部分同学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自己能轻松自主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理念,不要一味研究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去学。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互换后,学生在课堂上对“小老师”没有顾虑,能进行平等对话交流,不像平时教师上课时,学生有看法也不太敢与教师争辩,或回答问题时也有所顾忌。此外,“小老师”在备课时,更容易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知道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课,这样就共同创建了和谐的教学环境,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充分拓宽学生的视野 上课前,笔者会让学生去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备课、写教案,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对此,学生们热情很高,都乐意去收集资料;即使未被选上当“小老师”的角色,大家也都会热心为“小老师”提供各类资料、出谋献策。这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既提高了他们课外积累的热情,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以前讲台是教师的舞台,这样或多或少影响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在把课堂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潜力。教师们不可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時,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也让一旁听课的笔者耳目一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想说、会说、敢说的口头表达能力。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虽然让学生走上讲台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前3分钟演讲、讲故事、辩论会、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等,但是笔者还觉得“师生互换”给学生的独特体验更丰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更广泛,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到老师的辛苦。
“师生互换式”教学能真正实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如对学生的教案编写进行指导,提供有关资料;在上课时,教师既要进入学生的角色,要听课、回答问题,也要记下学生上课时存在的不足以及知识的缺漏,以便在学生上课结束后,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对于“小老师”上课时出现为难之色时,教师还应审时度势,为之排忧解难,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暗示的动作等,就能让“小老师”心领神会、增强自信心;课后与学生重新探讨,让上课的学生谈感受、写体会,让其他学生评价这节课的优劣,共同寻找不足,扬长避短,提高“小老师”上课的教学技巧,同时也促进其他学生的共同成长。
结束语
由此看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固然十分重要,但钻研教法则更加重要。有时,教师适当地变换一下教学方法,就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和激情。对于“师生互换式”教学的尝试运用,笔者认为,其实教师在指导中的任务并不轻松,但是可以看到更为精彩的课堂,看到学生的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