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工作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jh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民越来越多,而大学生是网民的主要队伍之一。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将会影响整个网民的看法,特别是影响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冲锋在网络舆情前线,有时能够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但有时也会被事件所误导,做出一些消极的网络行为。基于此,将研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出现恶性群体事件,培养活跃、积极的舆论领袖。
  [关    键   词]  大學生;网络舆情;管理;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118-02
   在信息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在网络上迅速形成网络舆情,然后不断发酵传播。基于此,充分认识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能够有效减少不和谐、消极的舆情引导。大学生是新时代网民标杆,如果能够做好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能够为维护国家公共秩序提供重要保障。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概述
   网络舆情指的是网络上网民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应,能够综合反映出该群体的意见与要求。大学生网络舆情就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对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及问题表现出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态度、意见的总和。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1.即时性和突发性
   当网络上出现重大新闻和突发性事件时,各大网络媒体会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滚动报道,网民就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表达意见,突破时空限制。大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期,且非常喜欢讨论热门话题,这意味着当发生重大事件时,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网络上的新闻事件,而且大学生也喜欢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表达出来,迅速形成校园舆情和网络舆情。
   2.内容多元且分散
   网络舆情的内容具有任意性,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主题和话题,也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造成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随意性和内容多元化。在网络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下降,而且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且传播的想法受到法律约束较低,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这就会造成网络舆论的活跃,使得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3.互动性强、影响广
   互联网具有双向传播的功能,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可以交互式传播信息,这是与传统传播渠道最大的不同之处。大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经常会在网上就事件发表意见,而且会就网民的观点和看法发表意见和进行评论,导致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而且,大学生群体在线上线下都会讨论事件,使其范围不断扩大,然后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都产生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
   1.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向
   大学生的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的直接体现,能够体现出大学生的思想激进程度,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思想的特点、变化及个人需求。如果能够掌握大学生群体对相关事件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动向,就能了解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及思想追求,进而为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提供方向。
   2.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大学生网络舆情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给高校舆情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网络舆情涉及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网民的意见带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且互联网上存在网络谣言,会导致在事件真相被澄清前存在具有倾向性的网络舆论,搅乱网络秩序。高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度,思想的波动性较大,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都可能成为舆情的激发点,进而诱发不良舆情,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需要以四项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管理方向,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指导,积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公民道德,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维护网络秩序稳定中。
   2.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有关学校安全的系列讲话,以相关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新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健全学校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校园安全防线。另外,将《高校网络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作为指导思想,提高学校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健全高校网络舆情集中,增强高校舆情回应效果。
   (二)原则
   1.主动出击、及时控制
   互联网世界鱼龙混杂,不仅存在虚假的不实信息和具有导向性的错误信息,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散布非法言论,通过谣言、虚假信息扰乱网络秩序。大学生作为网络活跃群体和知识代表人群,要加强对网络的把控能力,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舆情的引导,在各大热门话题中主动出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2.疏堵并举
   要想提升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高校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多管齐下,既要做好抑制不良信息、非法信息的传播,又要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提高大学生自觉抵触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同时,高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拓宽大学生诉求表达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发表与回应相关看法,做到疏堵并举。    3.建设舆情管理队伍
   高校要积极建立专业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深入大学生群体生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将优秀的大学生纳入高校舆情管理队伍中,提高学生的舆情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机制
   (一)建立舆情预防机制
   要想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引导预防机制,做好舆情预防管理。
   1.预测网络舆情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高校,高校要积极建立舆情采集组织机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深入大学生生活,负责校园内网络舆情的专项监测工作。要明确舆情监测部门的工作职责,选择合适的大学生担任校园舆情监测工作,及时了解身边学生的关注事件,在各个教学院系都设置专业的信息采集队伍,就能有效预测网络舆情。
   2.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
   在收集到相关舆情信息后,高校要及时监控网络舆情的发展,在各大新闻门户网站、校园贴吧、微博、抖音等信息发布平台全面、系统地收集资料。同时,高校要积极培养相关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及信息鉴别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捕捉能力,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
   3.分析网络舆情
   对收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能够提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分析网络舆情是高校管理舆情的关键,高校相关人员通过对舆情相关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和数据深入挖掘,能够有效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本质,进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4.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处理
   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后,高校相关管理人员能否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件扩大很重要。高校管理人员要主动引导舆情方向,在相关网络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如果校园内的网页上出现不良信息,管理人员要立即进行技术干预,屏蔽、删除相关信息,并组织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处理,发布一些主流话语,巧妙化解矛盾。
   5.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跟踪反馈
   对网络舆情进行持续跟踪关注,能够及时了解舆情是否发生新的变化,进而能够及时进行相关舆论引导,避免出现舆论反转、事态扩大的情况,并及时将最新情况反馈给学生,有效化解学生的疑惑。
   (二)构建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与校园网络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高校能够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就能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使其尽可能正面看待事件,做出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
   1.高校要积极发挥校内党团组织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要构建将服务性、趣味性、思想性集为一体的校园网络平台,为校园学生提供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就自己的疑问在网络上进行提问,学生间、师生间都能在平台上交流、沟通,让高校成为宣传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这样,就能让校园网成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的重要载体,在校园网中积极宣传体现大学生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
   2.扩大校园网络覆盖面
   网络是学生上网的必要条件,高校应提高校园网络覆盖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上网条件,这样能够降低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不满度。另外,高校要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结合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信息需求构建校园网络文化,主动创办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的论坛和专题报告,使校园网成为宣扬高校网络文化的主阵地,给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载体。
   (三)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
   造成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因此需要提升网民素质,也就是校园内大学生的素质。
   1.高校要积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作为教育主要内容,使高校变成提升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主要阵地,积极引导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高校要深入学生内部进行调查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能够正确认识到社会现象的本质,就能在遇到网络舆情时正确应对,做出正面、积极的引导。
   3.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
   大学生经常涉足网络,喜欢将自己的看法自由表达出来,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帮助大学生明白哪些意见和看法属于可表达的,哪些涉及政治敏感事件,并引导大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做出违法事件,让大学生自己约束自己,建立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信息辨别能力,正确对待网络舆情,建立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效果,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
   (四)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为了促使每项与网络舆情相关的政策及措施能够有效落实,高校要积极建立制度保障机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学校安全的系列讲话,确保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加大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
   2.加强校园各部门联动
   建立网络舆情保障机制不只是网络部及宣传部的工作,还需要教务部、后勤部、政务部各部门共同参与,积极建立多部门、全方位联动机制,这样就能提升高校对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统筹效率,做到全方位校园舆情大格局。
   3.加大资金投入
   高校要加大对先进技术及设备的投资力度,增加舆情监管软硬件设备,加强对原有设备的维护工作。
   4.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改善网络校园环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上网条件和沟通渠道。
   5.加大对高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績效管理机制,提升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王贤卿,吴倩倩.全媒体时代重大舆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3):102-106.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 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在很多人眼里,医生是一个十分理想的职业,不受社会和经济波动的各种因素所影响,不被时间和地位所淘汰,因此,历年在高考填报相关志愿的时候,医学都是热门专业。随着我国医学院校教育的迅猛发展,每年毕业人数众多,从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就业发展情况来看,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关 键 词] 医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摘 要] 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有助于维护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稳定,可以保障学校的民主决策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主人翁精神。研究并分析了大学章程中学生参与治理的有关规定,明确我国大学生参与治理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大学章程有关规定的缺失和个人能力的不足是造成学生参与治理成果不佳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基于原因分析,提出完善大学章程各项规定和提升学生治理能力的建议。  [关 键 词] 大学章程;学
特色小镇与地方高校文化教育传承方面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双方的协同发展可以使双方优势互补,把特色小镇与地方高校文化教育建设结合研究,可以使高校文化理论课程
[摘 要] 學生在大学期间通过不断的学习、成长、生活、历练,会有不同的学习收获和不一样的经历。一部分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学习和生活以及以后的职业规划进行妥善的安排。但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总是处于盲目的状态,不能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学生来说,职业生涯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进行规划之前,一定要以兴趣探索为主要前提。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职业选
[摘 要] 轻重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经济理论,包括轻重之学、轻重之势、轻重之术,通过利用货币与商品的比价关系,最终实现国富民强、称霸天下的目的。国家干预经济在特定的时期确实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时至当下,经济发展纷杂多变,在经济新常态下,轻重论对于认识当前的经济问题、理解政府的经济决策、分析经济形势、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有许多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摘 要] 教育教学的开展是离不开教材的,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和重要的依据,而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教材会对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对本科层次职业教材编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按照配套新资源、构建新体系、推进新模式、适应新学情以及反映新标准与新技术的模式来完善本科职业教育教材,得到了各地职业院校的普遍认可。  [关 键 词] 本科层次;教材建设;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广西瑶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相对较多,为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性,确保学生思想素质水平可以得到切实提升,广西瑶族地区各中等职业学校均加大了对学生德育的关注力度,并对教育实效性相关内容展开了研究。  [关 键 词] 瑶族;德育;网络平台;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四川某医学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语音语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能够意识到学好英语语音语调的重要性,但由于学生缺乏对基本语音知识的了解,所以在语音语调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这与当今英语教学强调听说和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语音语调的系统训练,对语音语调的重视也应该纳入大学英语教
[摘 要] 厦门市翔安职业技术学校由弱转强,得益于学校创新育人机制,建构了“泛课程协作,构建多层级育人体系,提升育人的深度;工学融合,打造一体化协育环境,提升育人的广度;家校配合,营造爱心共育家园,提升育人的温度”的三维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学校由弱转强的质变。通过分析模式的背景、内容及取得的成效,对三维协同育人模式进行经验总结。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三维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摘 要] 校园环境中,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因素较多,大多危险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较难在短期内发现,但影响深远。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辅导员、医疗保健人员以及生活老师等工作人员。卫生部会同国家教育委员会共同编制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来保障学生安全,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通过近年来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工作人员对目前学校卫生守则的了解程度仍较欠缺。根据该条例,旨在总结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