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生学会阅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趣、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也都直接起着调节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只是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的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这就充分说明了要教会学生阅读,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的自主建构。那么,在小学阶段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带有浓厚的兴趣色彩,而这种兴趣常常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左右。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生动性和可变性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等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促使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融为一体,便于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
  小学生的阅读往往凭着兴趣,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产生阅读的欲望,才能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课文,投入阅读。
  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采用创设假想旅行的情境来教学:我们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雄伟的万里长城、风景迷人的九寨沟。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先生到祖国的北方,去领略草原的美丽。到了那儿,你们一定会被草原迷人的景色所吸引,蒙古族人民见到我们这些汉族小朋友,一定会热情地接待,请我们喝奶茶、吃奶豆腐。一席声情并茂的导入语,配上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在感受广阔无边、蓝天碧野的大草原奇丽景色的同时,初步感知淳朴的民俗民风。这样的引入,以美的氛围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效地引领学生主动走进文本,进行阅读活动。
  风趣、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枯燥乏味、抑郁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趣味盎然,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创设语言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犹如甘甜的清泉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投影、录音、录像、表演等手段辅助教学,把所讲的对象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远为近,从而使看不清、听不到、看不见的东西,变成看得清听得到。这样,能极大地增强教育的表现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参加阅读。
  二、学会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外显。学生质疑的深浅,反映其钻研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标新立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和素质。这样做不仅拓展加深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一文时,在板书课题后,我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他能听出这样丰富的内容?贯穿全文的是“泉”字,还是“听”字?学生急于寻求答案,很快进入了主动阅读。
  教师要寓学法于教法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教给学生以下几种在阅读中质疑的方法。
  1.从课题处质疑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学生就产生“林冲为什么打,怎么打,结果是什么”的疑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从重、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的重、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落花生》一课,学生提到“为什么爸爸要用桃子、苹果、石榴和花生作对比”等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很快抓住文章的主线,进而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3.从中心词(句)质疑
  学习《詹天佑》一课,可让学生先找到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然后引导质疑: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杰出”、“爱国”表现在哪里?学生很快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深入阅读课文。
  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思维的开始。多思善问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具体表现。学生从不能发现问题到能发现问题,从不会质疑到学会质疑,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地、长期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将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思考想象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还要善于思考,大胆想象。只有把朗读和想象相结合,才更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文中“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其中“轰动”一词比较概括、抽象。教师可这样引导:“轰动”是一种怎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景吗?学生有的描述大街上“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开,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有的描述乡村“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女乐得载歌载舞……当学生对“轰动”有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后,教师再深入引导: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出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心情一定十分复杂。当他看到这一个个轰动的场面时,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以活化的形象为铺垫,促成学生与文中人物深层沟通,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跃然心中。
  在教学中,教师要凭借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紧扣课文重点内容、关键之处,提出引以思考的问题,既不难,也不易,既有想头,又有说头。让学生分析、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逻辑性以及推理的严密性。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只要有其合理性,教师就应肯定,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动脑思考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培养、训练学生能思考,善于思考,逐步训练他们自己能提出问题并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
  总之,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学生就会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基于学科的基础教育资源网站进行了相应的调研分析,从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科学性、教育性等角度进行评价分析,并比较海内外的学科资源建设的异同之处,从而为目
物理新课程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人才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际调研及对'在线物理课件网'和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央和总行总体部署要求,人行兰州中心支行党委决定分两期举办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5月7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会议指出,发展消费金融,重点服务中低收入人群,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会议决
“财产权平等保护”乃现代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但不同性质之财产权在保护上并非绝对平等。国家公产应优先于私有财产保护,国家私产与私有财产应平等保护,私法债权应优先于公法债
鲁迅一生孜孜不倦,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生活中却总是不修边幅。有一天,他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肯定也没几个钱,理发时便草草应付了事。鲁迅却没生气,从口袋里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多给了好多钱,乐坏了,心想自己碰上的原来是一位不露富的“大爷”!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大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是一种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实践表明,阅读效果的好差与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强弱有关。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
教育是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基础,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民族教育的关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改革民族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西部少数民族
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及特征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由此,“关注学生发展”成了新课程评价的根本理念。这一理念包含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理解,对学生生命发展过程的关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及个性化的发展提供机会。新课程的评价更倾向于主体取向的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也产生了根本变革。这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呈现出以下鲜明
文章基于陇南240户农户开展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中呈现的新变化:主要经济来源向多元化发展,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缺少“资金”和“致富途径”,个人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