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内驱力.教师要设计具有趣味性、针对性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促使他们主动探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探索性学习的效果,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有效探究;生命活力;小学数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倡导学生探究学习,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内驱力,促使他们主动探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思维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探究情境,注重“趣味性”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较强,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设探究的情境,形成探究的氛围。富有趣味的探究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学习,促使他们自主探究、快乐探究、同化新知。
在教学“平行和相交”时,教师首先出示了一双筷子,学生感到很好奇。此时,教师故意不小心将筷子掉在地面上,学生更觉得奇怪了,教师微笑着问:“同学们,一双筷子掉到地面,想一想会出现哪些情况呢?请同学们用本子当作地面,用小棒表示筷子,先动手试一试,然后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画在纸上,要注意每张纸上只画一种情况,要把线画得稍微长一些,让别人也能看清楚。”学生兴趣倍增,立即投入探究之中。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搜集了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图1),放在展台上进行展示,并问:“这么多作品,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先自己思考,你想怎么分,分成哪几类?”很快就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生1:③④⑤⑥可以分成一类,没交叉;①②分成一类,有交叉。生2:我觉得②③④⑤⑥分成一类,①分成一类,因为②中如果将两条直线画得再长一些,也会有交叉。其他学生也点头表示同意,教师此时顺势揭示了相交和平行的概念。
上述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知识的学习充满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知,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优化探究问题,注重“针对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思维的导火索,也是学生产生探究力的源泉。因此,教师应优化探究问题的设置,做到少而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潜意识,注重问题的指向性,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使新知获得的过程更具探索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在大屏上出示了很多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趁势提出:“是不是任意的三条边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纷纷争执起来,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于是教师让学生随意拿长短不同的三根小棒,然后动手操作,看看有什么发现。不一会儿,学生就发现随意拿的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如“2、3、5”“3、4、8”“1、2、4”这样的几组小棒,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于是教师追问:“三根小棒在怎样的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们自由结组,做好分工协作,并有专门的同学记录动手实践的结果。通过小组合作,多向交流,对记录的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发现在能围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中,任意两根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根,自然也就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上述案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手脑并用,得到正确的结论,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精选探究内容,注重“开放性”
小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争强好胜,在学习中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对于同样的问题,喜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彰显个性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优选适宜的探究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探究活动,探究的问题要注重开放性,倡导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累活动经验。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出示了一个圆柱形教具,引导学生猜想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有学生说:“也像求长方体的体积那样进行计算。”教师追问:“圆柱体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凭什么这样猜测呢?”有学生回答说:“因为圆可以剪拼成长方形,我觉得圆柱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教师:“大家的想法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们拿出教师课前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的圆柱体学具(沿高等分),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们热情高涨,投入探讨活动,气氛热烈。探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经过操作探究,发现:①圆柱可以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拼成的长方体的高和圆柱的高相等,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②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原来圆柱体侧面积的一半,高是圆柱体的半径,因此“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半径”。经过比较、讨论,学生们发现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跳出了教材的束缚,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上述案例中,教师精选探究内容,拓展了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了数学探究的开放性和实效性,升华了学生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回顾探究过程,注重“反思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教师的设计不能局限于引领学生探究,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组织学生回顾亲历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把握知识的本质特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在课前先为学生准备了形状各异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新课伊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猜想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验证。经过短暂的思考后,有学生建议将圆柱容器里面装满水,然后往圆锥容器里面倒,看可以倒几次,就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几倍。也有学生建议,将圆锥容器装满沙子,往圆柱容器里面倒,看倒几次才能装满,就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教师让学生按照上面的过程进行分组实验,验证猜想。在巡视的过程中,教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选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的。实验后,学生进行了汇报交流,生1:“先将圆锥容器里面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容器中,一共要倒3次,所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立即有学生站起来表示反对。生2:“我不同意,我在圆柱容器里装满沙子往圆锥里倒,只倒了两次,因此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两倍。”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的追问,自然引起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大家激烈地争论起来,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结果呢?学生们开始回顾探究过程,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得到结论“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的学生,选的都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而得出其他结论的学生选的圆柱和圆锥都不是等底等高的情况。所以在强调等底等高的前提下,才能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使学生对探究的方法进行评价、调整,提高了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完成了新知建构。
总之,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使探索活动服务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具有趣味性、针对性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探索性学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内化新知,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提升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有效探究;生命活力;小学数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倡导学生探究学习,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内驱力,促使他们主动探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思维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探究情境,注重“趣味性”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较强,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设探究的情境,形成探究的氛围。富有趣味的探究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学习,促使他们自主探究、快乐探究、同化新知。
在教学“平行和相交”时,教师首先出示了一双筷子,学生感到很好奇。此时,教师故意不小心将筷子掉在地面上,学生更觉得奇怪了,教师微笑着问:“同学们,一双筷子掉到地面,想一想会出现哪些情况呢?请同学们用本子当作地面,用小棒表示筷子,先动手试一试,然后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画在纸上,要注意每张纸上只画一种情况,要把线画得稍微长一些,让别人也能看清楚。”学生兴趣倍增,立即投入探究之中。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搜集了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图1),放在展台上进行展示,并问:“这么多作品,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先自己思考,你想怎么分,分成哪几类?”很快就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生1:③④⑤⑥可以分成一类,没交叉;①②分成一类,有交叉。生2:我觉得②③④⑤⑥分成一类,①分成一类,因为②中如果将两条直线画得再长一些,也会有交叉。其他学生也点头表示同意,教师此时顺势揭示了相交和平行的概念。
上述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知识的学习充满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知,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优化探究问题,注重“针对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思维的导火索,也是学生产生探究力的源泉。因此,教师应优化探究问题的设置,做到少而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潜意识,注重问题的指向性,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使新知获得的过程更具探索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在大屏上出示了很多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趁势提出:“是不是任意的三条边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纷纷争执起来,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于是教师让学生随意拿长短不同的三根小棒,然后动手操作,看看有什么发现。不一会儿,学生就发现随意拿的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如“2、3、5”“3、4、8”“1、2、4”这样的几组小棒,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于是教师追问:“三根小棒在怎样的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们自由结组,做好分工协作,并有专门的同学记录动手实践的结果。通过小组合作,多向交流,对记录的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发现在能围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中,任意两根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根,自然也就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上述案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手脑并用,得到正确的结论,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精选探究内容,注重“开放性”
小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争强好胜,在学习中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对于同样的问题,喜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彰显个性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优选适宜的探究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探究活动,探究的问题要注重开放性,倡导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累活动经验。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出示了一个圆柱形教具,引导学生猜想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有学生说:“也像求长方体的体积那样进行计算。”教师追问:“圆柱体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凭什么这样猜测呢?”有学生回答说:“因为圆可以剪拼成长方形,我觉得圆柱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教师:“大家的想法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们拿出教师课前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的圆柱体学具(沿高等分),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们热情高涨,投入探讨活动,气氛热烈。探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经过操作探究,发现:①圆柱可以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拼成的长方体的高和圆柱的高相等,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②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原来圆柱体侧面积的一半,高是圆柱体的半径,因此“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半径”。经过比较、讨论,学生们发现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跳出了教材的束缚,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上述案例中,教师精选探究内容,拓展了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了数学探究的开放性和实效性,升华了学生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回顾探究过程,注重“反思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教师的设计不能局限于引领学生探究,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组织学生回顾亲历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把握知识的本质特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在课前先为学生准备了形状各异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新课伊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猜想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验证。经过短暂的思考后,有学生建议将圆柱容器里面装满水,然后往圆锥容器里面倒,看可以倒几次,就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几倍。也有学生建议,将圆锥容器装满沙子,往圆柱容器里面倒,看倒几次才能装满,就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教师让学生按照上面的过程进行分组实验,验证猜想。在巡视的过程中,教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选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的。实验后,学生进行了汇报交流,生1:“先将圆锥容器里面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容器中,一共要倒3次,所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立即有学生站起来表示反对。生2:“我不同意,我在圆柱容器里装满沙子往圆锥里倒,只倒了两次,因此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两倍。”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的追问,自然引起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大家激烈地争论起来,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结果呢?学生们开始回顾探究过程,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得到结论“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的学生,选的都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而得出其他结论的学生选的圆柱和圆锥都不是等底等高的情况。所以在强调等底等高的前提下,才能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使学生对探究的方法进行评价、调整,提高了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完成了新知建构。
总之,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使探索活动服务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具有趣味性、针对性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探索性学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内化新知,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提升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