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屏幕不等于阅读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well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14年春,我在《大家》发表池步洲先生破译珍珠港偷袭密码的故事,不久发现把章振乾教授的“章”写成了“张”,连忙请编辑改正。
  我做事死板,文章寫好之后,一般要冷藏一段时间,改过很多遍才发表。池先生的故事是上一年5月份写的,八个月以后交给编辑部,中间不知看过多少次。更有趣的是,章振乾教授的女儿读过这篇文章,提了好些意见,却没有发现我弄错了她父亲(也就是她自己)的姓。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在计算机屏幕上不容易发现错字。我的博士生总是要将两三百页的学位论文印出来,仔细看过,才敢定稿。不过个人印象不能作为学术观点的证据,我决定做点正经的实验。
  二
  打电话叫来一个学生,我和他一起设计。
  不同年龄的人理解能力不同,我们得分别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测试。领会李商隐的诗或者解析几何的题目,不同学生才气的区别,比纸质印刷和屏幕显示的影响还要大。所以我们选新闻报道当阅读材料。大中小学生都经常接触新闻。为了准确传播消息,记者的文章一般写得清楚明白。
  实验从广州祥景路小学开始,学校的领导很支持。我们选了五年级情况差不多的两个班,总共99人,60多男生,30多女生。一个班留在自己的教室,看印在纸上的材料。另一个班到多媒体教室,在计算机上读相同的文章。整篇新闻1100字,讲一个小学用扫地代替文化课考试的事。
  我们请学生读完材料之后在一份问卷上打钩,了解他们对文章内容的认识。阅读和答卷大概用了半个钟头。
  我的学生用计算机分析答卷。做对一道选择或判断题得1分,做错没分。后来在中学和大学做实验,也用这样的办法。结果读纸质材料的小学生平均得5.22分,看屏幕文本的小学生平均得4.56分。纸质阅读组理解和回忆的准确性明显比屏幕阅读组要高。
  我们有意在小学生的阅读材料里安插了一些别字,例如用同音异形的“圆”换掉“园”,用形近音异的“察”换掉“擦”。结果纸质阅读组49个孩子有34个发现了别字,而屏幕阅读组50个孩子只有17个发现别字。30个小学生指出印刷材料上“修剪草坪”的“坪”被换成了“评”,但只有12个小学生在屏幕上发现这个错误。
  三
  广州康乐中学也很支持这个研究。
  我们在初一和初二各选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班,总共176个学生。阅读材料讲海口市一些学校的青春期教育,1300字。学生们阅读和填写问卷大概也花了半个钟头。
  用计算机分析问卷,纸质阅读组平均得5.89分,屏幕阅读组平均得4.91分。印刷材料的阅读效果比屏幕文本好得多。在计算机上看文章的同学容易漏掉或遗忘一些细节,在回答“下列机构是否参与了青春期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之类问题时出错。
  接着,我们在华南师范大学做实验。
  我请自己正在教的本科一年级学生当被试。那个班有20人,5个男孩,15个女孩。阅读材料是两篇报道,一篇讲癌症过度治疗问题,另一篇简介某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总共2733字。在计算机上看文章速度比较快,屏幕阅读组的学生平均用了6分23秒。而看印刷版本的同学平均需要10分12秒,慢37%。但纸质阅读组的理解和记忆比较好,平均得14.6分。屏幕阅读组平均得12.5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只有纸质阅读组的86%。
  阅读材料上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是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症甚至可能自行消失。对于某些前列腺、乳腺、甲状腺甚至肺部的病变,这样大胆的预测并不夸张,即使这些病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癌症。”
  针对这段话,问卷上说“某些前列腺癌、乳癌等,其病症甚至可能自行消失,所以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疾病并不真正属于癌症”,让学生判断这样的讲法对不对。因为阅读材料上讲“这些病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癌症”,所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错误”。但在计算机上阅读的不少同学却上了我们的当。萝卜快了不洗泥。在屏幕上读得快,但容易看走眼。
  我们还请了另一个班的本科生做实验。不过那群學生随便应付。上一次实验大概用了20分钟。那个班不到10分钟就稀里哗啦的弄完了,最快的才子只花了4分钟。在教室主持实验的两个博士生回来汇报,我毫不犹豫地说,这场实验作废。小学实验99份问卷全部有效。中学组实验176人参加,155份问卷有效。大学的情况最糟。那些学生才念本科一年级,就变得那么玩世不恭。也许现在大学的风气太坏,他们觉得学问就是小聪明加胡扯淡。
  四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的收集、加工、传播、储存和检索带来了很多便利。屏幕阅读有巨大的优势,这年头不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会变成恐龙。但万事都不可能完美。
  每次信息技术的进步,都会有人兴奋得大叫大喊,好像一头扎进了新世界。过去嚷嚷“网络时代”,现在嚷嚷“大数据时代”,过几天不知又成了什么“时代”,很难预计我们短短一生会穿越多少“时代”。
  实际上好些欢呼者属于印象派,对信息技术缺乏基本了解。赶赶时髦,挣点搞费,属于言论自由。但图书馆该不该拆掉,大学是不是过时,“电子书包”能不能完全代替小学课本,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需要认认真真地研究。我和学生做了点实验,发现乔布斯和盖茨很棒,但还挤不走蔡伦。要快捷,看屏幕。想理解得深,还是得看书。
  这篇短文里有两个别字,一些读者可能已经发现。
  (李辉摘自“凯迪社区”)
其他文献
01  秋天深了。往年中秋前夕,都是和母亲去超市买月饼。  我爱吃蛋黄莲蓉馅的,但也会挑一些老式的椒盐或五仁口味的月饼。五仁月饼满满的都是旧式的家的味道。母亲说,从前生产的那些五仁月饼才叫充满诚意。而且口味一致地,我们都对各种果胶馅的月饼深恶痛绝。  去年八月十五,母亲整个人看起来都还好好儿的,照例跟我一起买月饼。好像还是昨天发生的事,怎么都成了空。往后仿佛有千千万个中秋节,妈妈,我该如何独自去买
油腻,似乎从来都是和大学生不相关的一个词。他们两点入睡,十点起床,精力旺盛。有的大学生追赶爱豆的演唱会、尝试最新的穿搭潮流,有的大学生三句话之内必谈到未来和理想,恨不得给自己说出的每句话都标注上文献来源。他们之中,没有人会主动认领油腻的社会人标签。  在那个告别的六月,同窗们聚在母校门前,暗暗约定:以后一定要继续保持清爽不油腻。  但遗憾的是,年少的梦想在时光面前,往往就像沙滩上的城堡面对海浪一样
我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听凭风里飘来花香泛滥的街,习惯于眺望命题模糊的塔,在一顶小伞下大声讽评雨中的战场——任何事物,当它失去第一重意义时,便有第二重意义显出来。时常觉得是第二重意义更容易由我靠近,与我适合,犹如墓碑上倚着一辆童车,热面包压着三页遗嘱,以至晴美的下午也就此散步在第二重意义中而俨然迷路了。我别无逸乐,每当稍有逸乐,哀愁争先而起。哀愁是什么呢?要知道哀愁是什么,就
有一年,三三忽然发来信息,请我写一首诗,刻在她新近去世的表姐墓碑上。  三三是我堂姐的女儿,从一个民办大学毕业后,到浙江嘉兴做外贸行业。这个请求让我意外,堂姐嫁到邻省湖北的姜堰,我虽然也去过,但从没见过她的表姐。  三三带着哭腔说,表姐是个特别完美的人,很漂亮,对她特别好,是她一路走过来的偶像,没想到最近,她出了车祸。  三三发过来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孩身材纤细,看上去很温柔,打着一把阳伞,有一种
2017年6月,拿着技术人才工作签证,我开始在冰岛雷克雅未克市政厅上班,任职当地旅游局。  作为政府咨询柜台服务人员,我的职责是每天接待世界各地游客,回答关于冰岛的信息。简言之,纯聊天是我在冰岛赚钱的方式。  上任前,局长和我说过,这个柜台的职责是提供帮助。我们作为雷克雅未克的主人,当对方求助,尽我们所能,告诉对方真实的信息,不需要官方语言,不需要贩卖任何商品,实实在在给出有用的回答就行。  原以
我喜欢蕨,是满心的喜欢。我喜欢蕨不开花不结果,不恋爱不结婚,是彻底的独身主义。它只是以分株法或者利用自身的孢囊就可以进行繁衍。它选择了最简单的活法,竟也三四亿年生生不息,那可是三四亿年的孤独啊。  蕨是最古老的植物,它见过恐龙。想象一下吧,远古时期,这颗星球上遍布着的全部是蕨类植物。它们郁郁葱葱,高高低低,覆盖着地表,它们是地球上的主角。后来在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中,高大的木本蕨类基本上都灭绝了,只
我在北京大学的时候,没有听过蔡元培的演讲,也没有看见他和哪个学生有过接触。他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完全是因为特有的人格魅力。第一次走进他的办公室的时候,我觉得满屋子都是这种魅力。  那时我的兄弟景兰在北京大学预科上学。河南省政府招考留学生,景兰打算前往开封去应考,需要一张北京大学的肄业证明书。由于时间紧迫,我写了一封信,直接跑到校长室。  校长室是单独的一所房子,设在景山东街校舍的一个旧式院子里,门口也
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担心外星人入侵。我当时非常确信外星球一定有其他文明,万一他们打过来怎么办?万一我们根本抵抗不住怎么办?万一他们非要消灭或者奴役我们又怎么办?想想这多可怕啊!当然,长大以后我不再琢磨这样的问题了,但是读历史书的时候,又发现我担心的事情其实发生过。虽然来的不是外星人,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他们跟外星人也相差无几。  比如,对美洲人来说,西班牙人就跟外星人一样。他们之前活在两个毫无关联的平
在我更年轻一点儿的时候,我特别怕和一类长辈聊天。  坐下还没两句话,屁股都没坐热,水都还没兑上热的,一张口,就是问你“所以,你未来有什么打算啊”。  什么打算?您管得着吗?  何况,你谁啊?我吃饱了撑得要和你花费心力口舌编一个五年发展纲要给你?  再说了,为什么一定要对未来有如此深远复杂,盘盘皆到的计划?为什么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一些其他的目标而做的铺垫?为什么活着本身就不能是活着的意义?  当然
周六晚上坐飞机从西安飞北京,飞机降落前我前排的一位中年妇女竟然打通了电话,让人在哪哪哪接她。说实话,我当时有些愤怒,重重地敲打她的椅背,制止了她。这位女士心里一定对我不满,觉得我多管闲事。飞机落地后,她自始至终没敢看我一眼,灰溜溜地第一个下了飞机。  飞机上不让打电话是为了所有乘客的安全,飞机失事多半发生在起飞或降落之时,可这位衣着光鲜、手拎名牌包的女士,连最起码的公共道德都没有,飞机还在空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