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岸边之旅
【出 处】
:
十月
【发表日期】
:
2021年3期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的应用性散文中,题跋是较晚形成的文体。宋、元、明时题跋创作呈现高峰。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概括说:“按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字也)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由于题跋创作乃围绕“经传子史诗文图书”等而展开说明或评述,其中多包含作家的文艺品鉴。可以说,想要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经验
期刊
作为一部让柄谷行人蜚声国际的著作,《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近代文学作为制度或日装置的事实,起源、现代、文学、国家等术语隐藏着的不易觉察的意识形态建构遭到了曝光,它让日本看到自身文学制度与扩张期帝国政治社会制度的紧密缠绕;同时对西方学界也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干预,对由西方制造、影响西方乃至全球意识的“现代”概念提出了根本质疑;也迫使中韩等东亚诸国重新思考我们的
期刊
一rn跟教授打交道并非头一遭.我的职业就是跟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教授只是其中一种可以拿着职称与专著混饭吃的高智商动物.在大学里总能碰到教授,正如在山林间总能碰到几只山鸡或野兔什么的.我跟苏教授不曾见过面,但跟他的几位同事(也是教授)倒是挺熟的.苏教授的同事们都说,苏教授是一个捉摸不定的人.
期刊
第一次听说这世上有一种叫“黄鹤楼”的东西(那时候还不知道它是一座建筑),大约是在我五岁左右.事情是这样的:我儿时形影不离的玩伴小方突然消失了几天,后来才知道他随他的父亲老方去了趟省城武汉.这个曾经熟悉的同伴回来后仿佛换了一个人,嘴巴里念念有词,尽说一些稀奇古怪的话,譬如说,他会时不时地绕着我作单腿蹦跳状,一边转圈,一边叽里呱啦:“发得玛德进宾得,日则思客斯读波克,各科成绩都顾得……”搞得我蒙头蒙脑的,很不开心.
期刊
“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之间的差距是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小到日常的乱穿马路、乱丢垃圾,大到严重的杀人放火、强奸抢劫,没有任何法律得到了完美的执行、充分实现了其目的,区别只在于违反的比例与后果的严重程度。然而这一包罗万象的领域却犹如一张有待完成的拼图:丰富多彩但缺乏条理与线索,令人眼花缭乱、迷途难返。因此,建立一个法律与社会的研究框架,指明该领域的基本问题、基本进路与基本观点,在经验
期刊
一、只说一半,隐瞒另一半rn1942年《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与荒诞》作为附录收入《西绪福斯神话》首版.这篇长文原本在正文框架内,后来替换成“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自杀”(《群魔》中的基里洛夫)的相关章节.加缪表现出他对卡夫卡小说的洞见,也坦陈他与卡夫卡的根本分歧.分歧如坐标,不但标注加缪作为小说家和思想者的来历和局限,也向我们揭示其人其作的动人所在.
期刊
一rn儿子来的时候并无征兆,他径直穿过街道,旁若无人一般,自然又冷静地敲开了单身汉家的大门.rn起先单身汉是感到惊悚的,因为他打开门时看到了一张酷似自己的脸.那人风尘仆仆,正静静地端详着他,或者说他们在端详彼此,这种冰凉的打探让他怀疑是日暮之下的错觉.但那人只是温和,甚至有些谦卑地说,父亲,我是您的儿子.那人好像能看穿他的心思一样.单身汉茫然地说,开什么玩笑,我哪来的儿子?说着他抬头触到了那人的目光,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他开始越发语气强烈地否认,我真的没有儿子,更没有私生子.
期刊
一rn王宝才来得最晚,他看了一下表,差十分钟七点,他并没有迟到,说好的是晚上七点开会.王宝才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否则,他手上那块——也是西屯生产队唯一的一块——上海牌手表,不就成了摆设了?rn参会人员共四位,地点是张队长家院坝.方桌的作用是摆放茶壶和茶碗,被四根条凳一围,核心地位就出来了,分别坐在其中三根条凳上的张队长、向会计和赵牛倌吧嗒着旱烟,用一种心知肚明的表情看着王宝才,欢快的气氛和他们吐出来的烟雾一起,从方桌上方弥漫开去,所有的蛛丝马迹表明,三人已经提前把会议的内容议过了.大家都知道,大会研究
期刊
一rn郑伯克段于鄢.在郑国,郑庄公镇压了其弟公子段的篡逆图谋,公子段逃往共邑.rn共邑?鲁公息姑在地图上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那是卫国的一座边城.史官们将会如何记载此事?一个国君,和他的亲弟弟像狗一样撕咬,弟弟败了,落荒而逃.那个段,在传说中奇伟如神,但史官们将会送他一个新的名号,他不再是光彩奕奕的公子段、太叔段,他从此是共叔段,逃到共邑的那个段.
期刊
微信推出近十年,成为国民必备软件也有五年多了,用户们意识到朋友圈内容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凡尔赛文学”=“凡尔赛” “文学”,重点并非“凡尔赛”,而是“文学”——一种在社交媒体说话的方式。构成“凡尔赛”的元素是西方的和贵族式的,前有《围城》中的褚慎明到处宣传自己和罗素的“朋友”关系,后有《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启明出国前嘚瑟护照,直到“人在国外,刚下飞机”的“知乎体”,文化人一直擅长抓住每个机会塑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