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来源 :总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收入均衡、调整大三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途径。本文在对我国城市劳动力供需状况的分析基础上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势必会给已经很困难的城市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关键词:城市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 绪论
  
  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都存在系统性的和不同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都存在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趋势。我国也是如此,农民收入低和城市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两大难题。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定团结,国家的健康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的个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压力是巨大的。
  
  2 当前我国城市劳动力的供需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就业形势严峻。我们以2007年第二季度的有关数据来说明我国的城市劳动力供给需求现状。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3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0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4%。
  (1)劳动力的供给仍大于需求。
  103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433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444万人。
  (2)第三产业用人需求占主体。
  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3%、37.3%和60.4%。79.3%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29%、16.2%、12.2%、9.2%、7%和5.7%。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78%和15%,二者合计达93%;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26.8%、20.2%、15.2%和11.6%,四项合计为73.8%。
  (3)企业用人所占比重达96.9%。
  企业用人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仅占0.9%,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2.2%。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5.7%。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比重分别为28.3%、18.8%和10.7%,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7.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7%;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8%;个体营的用人需求比重为9.3%。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4%。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1.1(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36.8%),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8.1%,其他失业人员占14.8%;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29.9%。外来务工人员是由本地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比重分别为15.2%和14.7%。
  3 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是我国和所有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总量增長的根本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直接原因是农业劳动力与二、三产业职工的收入差距,而导致上述差距的背后原因则是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失衡所造成的农村劳动生产率与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在短时期内,当农业中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向城市转移之后,工业化就进入第二阶段,农业中还存在一部分边际生产力大于零但小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工业化的逐渐扩大,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还会继续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由于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大于零,那他们向城市转移必然就会减少农产品的产量,农产品产量减少,又会造成食品短缺,此时就出现了供小于求的情况,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就会上涨,最终使得农民收入增加。
  如果在长期内,这部分边际生产力大于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造成了农产品供给短缺,那这部分短缺的农产品的产量,完全可以通过使农业技术进步来弥补这部分短缺的农产量,换句话说,农业的产出量将保持不变。待这些剩余劳动力完全转移完毕之后,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就进一步减少,留在农村的人口进一步减少,在农业总产值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将进一步提高。就算工农业贸易条件和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农村人口的收入也会增加。
  假设国民经济只有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暂不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则当工业产出的增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完全转移到工业化生产中,此时,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就达到了均衡状态,即:
  农业增加值农业就业入口=工业增加值工业就业入口=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就业入口=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就业入口。
  于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劳动生产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的人均税前收入=工业职工的人均税前收入=服务业职工的人均税前收入=人均国民收入。这样,在相同的税收制度下,城乡收入就不存在差距,就可以说完成了工业化,那时候我国就从一个二元经济国家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一元经济国家,消除了困扰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要使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一体化得到实现,关键在于顺利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就业带来压力
  
  现在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事非农就业,并没有减少城镇居民的就业机会,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所从事的都是城市居民不愿意做的工作,比如,擦皮鞋,当保姆,搬运工等。这些工作的工资低,工作强度大,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宁可拿着劳动保障局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生活也不愿意到这些岗位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这些行业,不仅使城市居民生活更加舒适,而且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缩小城乡收入做出了贡献。由此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并没有影响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
  我们不能否认目前社会上存在这样的现象。确实,目前我们看见大多数从事这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的劳动者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确实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增添了便利,但不可忽视的是,这只是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者,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一些收入较高的行业工作,如营业员,服务员等。这一类工作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城市居民也可以进入,可是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进入这类型的行业,这势必会给城市居民就业带来不小的压力。不可忽视的是,许多大中专学生也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中学习生活,为了摆脱贫困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毕业后就在城市中谋求就业机会,他们大多从事技术性的工作,可以进入工业部门从事工业生产,也可以进入服务部门。这些职业在以前都是只有城市人口能进入的,可现在城市居民的就业却受到了来自农村的有能力的劳动者的冲击,给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黄宇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消极影响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4).
  [2]时焕焕.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9,(4).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3月经济增长数据之中,工业增加值的表现尤为亮眼。3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8.5%,较1至2月累计增速提高3.2个百分点。然而,工业增加值增速反弹幅度之大,似乎不能从需求端得到解释。为减轻春节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与需求端的累计变化进行对比。第一季度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5%,较2018年12月回升了0.3个百分点,但第一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1.4%,较2018年12月下降8
期刊
5月5日,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座谈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出席,成都九龙广场、大成市场等专业市场负责人及商户代表分别就品牌孵
日前,中国纺织摄影协会发布通知,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国纺织行业摄影文化的发展,提高行业职工摄影的整体水平,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加强企业社会和谐的凝聚力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将继续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基于当前信息时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其中以“如何接待和服务VIP客人”这一个教学内容为例,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整个教学设计既抓住了当前信息时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又突出了“学做一体,教学合一”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  [关 键 詞] 客房服务与管理;信息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钢铁企业一直面临着人才缺乏、留人困难的问题,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本文认为要从源头上入手。即学校应在加强钢铁主体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钢铁主体专业人才的个性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