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所谓尖子班(G&T=Gifted&Talented)就是开小灶。那些经过选拔出来的学生每周抽出来由专门的老师讲课。小学中学都有类似的课程设置,只是每个学校的名称不太一样。在小学一般是从三年级正式开始(但一年级或者学前班就已经有老师推荐学生进一个特别班了),每周上一次课,然后老师考察,最后经过考试才可以正式进入尖子班。
小女儿一年级开始就进了G&T预选班,她很喜欢去,因为上的课主要是训练思维方式,很有挑战性,她觉得更有趣。我从来不曾给她任何额外的补课,对于她是否可以进去也不是很在意。有一天,老师给我说小女儿考“天才班”模拟题考了满分,我的态度是能上当然好,不上也挺好。不像有些家长还到处给孩子找习题来做。
后来,都开学一周了我也不曾接到什么通知,就以为她被淘汰了。但还是有点奇怪,她的成绩不是挺好吗?又想,可能是老师觉得她有点高分低能吧。不久,老师通知她被正式录取了,她们班去的两个学生只有她考过了。还说学校准备要改名字,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不能用Gifted&Tolented来形容这些学生。所以她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进了G&T。以后每周上两次课。要说我不开心是假的,但是她要没去我也绝不会担心。
据我所知道的情况,尖子班选拔的条件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我们这里是用全州统考的成绩来作参考,然后是1Q指数135以上。还有就是孩子对学习的渴望,要有好奇心。综合考试以后才能录取。我们这里一个小学里总共只有20来个学生上G&T,大概相当于5%。而且从3年级到5年级间还会不停地淘汰。美国的尖子班制度就着力于给智力比较超群的TOP5%的学生以特殊教育。美国长青藤学校的新生里有60%都毕业于尖子班,可见这个系统还是卓有成效的。
尖子班到底教什么呢。一但进入日程,学生每周就要上三次课,而且是在正常课时内,也就意味着学生要缺席三次常规课,回家还得补上自己的作业,这就是有的孩子觉得太辛苦的原因。和我们想象得不一样,尖子班里从来不提前教什么高中数学那样拔苗助长的知识。老师着重的是教会孩子具有不同的思考方法,以及解决难题的能力,挑战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老师很多时候都在研究智力超群的孩子的特征、他们的大脑功能这样的问题,完全没有题海战术,提前上高难度的课,甚至不鼓励参加数学奥林匹克这类比赛,老师的前提就是:学生自愿才有意义。在训练中,老师不停地用不同的项目来挑战学生——挑战是个很常用的词——也就是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性。
他们做的项目包罗万象。小女儿做过一个巧克力的项目:从研究巧克力配方开始,怎么制造巧克力,到最后构思一个电视广告,全由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完成。小女儿当时的构思是个兔子宇航员吃了那个巧克力以后一下子就上天了,还得自己加上广告词,的确非常挑战。我看到5年级的学生在一个工程师的帮助下做出了小机器人,可想而知,这样的项目真的非常有趣。
我觉得上这样的班才真正算是开发智力,真正授人以渔,让孩子受惠终生,从小就能学会多视角多方面地解决难题,所以一直鼓励小女儿学下去。
小女儿一年级开始就进了G&T预选班,她很喜欢去,因为上的课主要是训练思维方式,很有挑战性,她觉得更有趣。我从来不曾给她任何额外的补课,对于她是否可以进去也不是很在意。有一天,老师给我说小女儿考“天才班”模拟题考了满分,我的态度是能上当然好,不上也挺好。不像有些家长还到处给孩子找习题来做。
后来,都开学一周了我也不曾接到什么通知,就以为她被淘汰了。但还是有点奇怪,她的成绩不是挺好吗?又想,可能是老师觉得她有点高分低能吧。不久,老师通知她被正式录取了,她们班去的两个学生只有她考过了。还说学校准备要改名字,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不能用Gifted&Tolented来形容这些学生。所以她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进了G&T。以后每周上两次课。要说我不开心是假的,但是她要没去我也绝不会担心。
据我所知道的情况,尖子班选拔的条件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我们这里是用全州统考的成绩来作参考,然后是1Q指数135以上。还有就是孩子对学习的渴望,要有好奇心。综合考试以后才能录取。我们这里一个小学里总共只有20来个学生上G&T,大概相当于5%。而且从3年级到5年级间还会不停地淘汰。美国的尖子班制度就着力于给智力比较超群的TOP5%的学生以特殊教育。美国长青藤学校的新生里有60%都毕业于尖子班,可见这个系统还是卓有成效的。
尖子班到底教什么呢。一但进入日程,学生每周就要上三次课,而且是在正常课时内,也就意味着学生要缺席三次常规课,回家还得补上自己的作业,这就是有的孩子觉得太辛苦的原因。和我们想象得不一样,尖子班里从来不提前教什么高中数学那样拔苗助长的知识。老师着重的是教会孩子具有不同的思考方法,以及解决难题的能力,挑战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老师很多时候都在研究智力超群的孩子的特征、他们的大脑功能这样的问题,完全没有题海战术,提前上高难度的课,甚至不鼓励参加数学奥林匹克这类比赛,老师的前提就是:学生自愿才有意义。在训练中,老师不停地用不同的项目来挑战学生——挑战是个很常用的词——也就是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性。
他们做的项目包罗万象。小女儿做过一个巧克力的项目:从研究巧克力配方开始,怎么制造巧克力,到最后构思一个电视广告,全由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完成。小女儿当时的构思是个兔子宇航员吃了那个巧克力以后一下子就上天了,还得自己加上广告词,的确非常挑战。我看到5年级的学生在一个工程师的帮助下做出了小机器人,可想而知,这样的项目真的非常有趣。
我觉得上这样的班才真正算是开发智力,真正授人以渔,让孩子受惠终生,从小就能学会多视角多方面地解决难题,所以一直鼓励小女儿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