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说明文一般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无论是说明事理还是说明事物,只要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就可以称为科学说明文。这类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强调科学、准确、鲜明。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许多说明文体的课文,这些说明文讲求科学,用词精当,语言准确,是很好的学语言的范本。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了解各种说明方法,而且能在深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积累语言,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现状,立足语文课的本质,对如何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关注作者表达,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力求使说明文教学还原其语文本色。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说明文教学 语文本色 实践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42-02
说明文讲求科学,所以用词精当,语言准确,是很好的学语言的范本。教学这类课文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教学中,由于老师没有把握住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要么把课上成了自然常识课,要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讲解说明方法,诸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在拿捏不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了无生趣,枯燥乏味,这些课文就成了“匆匆过客”,与学生“擦肩而过”,无法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一般学习方法,再拿到同类型课文,使能举一反三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唯有实实在在地训练,教学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应该像其它文体的教学那样,让它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还原其语文的本色。
1 注重语言文字的品读,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
1.1 在赏读中领略语言的“趣”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这些文章很有兴趣。然而在许多说明文中,由于老师自身不进行文本的细读,忽略了文中的妙笔生花之处,教学时总是围绕着“作者运用何种说明方法来写的?”这个问题做文章,等罗列出一些干巴巴的概念后也就算大功告成了。如此枯燥的教学怎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呢!叶圣陶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因此,我们何不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这种趣味呢?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说明文中的这些有趣的描写,细细赏读,那么,定会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五年级课文《奇异的琥珀》一文中对小苍蝇的描写是那样与众不同:“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作者笔下的小苍蝇可谓娇柔可爱,让人读后产生怜爱之情,有人这样评价:“这是迄今为止文学作品中最可爱的苍蝇了。”“柔嫩的绿翅膀、圆脑袋”写出了小苍蝇的可爱,“飞舞、掸掸、拂拭”写出了小苍蝇动作的柔美。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说说平时对苍蝇的印象,再来读读柏吉尔笔下的这段文字,谈谈文中的小苍蝇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学生定会感受到作者笔下的远古时代的小苍蝇是如此可爱有趣,也就对它的命运产生隐隐约约的担忧。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了说明文也不乏生动的描写,说明文的的学习也像学其他课文一样是生动而有情趣的。
1.2 在读读演演中欣赏语言的“美”
说明文中打比方的运用,可以使读者对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而易于理解。学生在品读这些语句时,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去感受和领略语言文字的美。
三年级课文《悉尼歌剧院》从歌剧院的“外形特点”和“内部结构科学”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文中是这样描写悉尼歌剧院独特、美丽的外形的:“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页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老师可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边朗读边伸手做出莲花盛开、扇贝张开和白帆扬起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悉尼歌剧院独特的灵动的美。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既了解到说明方法的作用,又深切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
2 关注作者的表达,体会语言的特色
叶圣陶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我们的说明文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老师必须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细读文本,发现表达的精准和妙处,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不仅知道文章在说明什么,还应该知晓作者是怎么来说明的。这样的语言学习才会是有效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才会更多。
2.1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每一篇文章都有写作思路,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遵循作者思路的阅读是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说明文中,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说明事物的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因此,老师在潜心会文本的时候,要从整体入手,把握作者的说明思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就能了解说明的条理和顺序。
三年级的课文《动物的休眠》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层次十分清晰,分两个部分介绍了蝙蝠和海参这两种动物的休眠原因、时间和方式。初读课文后,老师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结构,学生了解了这篇文章不仅写了动物的冬眠,还写了动物的夏眠,从而感知课题“动物的休眠”的准确性。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自己去了解冬眠和夏眠的知识,学习描写蝙蝠和海参的休眠的生动的语言。
四年级课文《太阳》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帮助学生理清层次脉络,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老师可组织学生通读课文,引导学生简单概括每一节的意思,了解了作者采用了先总起,再分述,最后总结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太阳跟地球及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五年级课文《蛇与庄稼》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课文通过“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生长”等具体事例,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是互相联系的,我们只有研究它们,掌握其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一科学道理。课中,老师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找一找文章写了那几件具体事例,想说明什么道理。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能很快地读懂这类常识性的文章。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就是在关注作者的表达,虽然我们不要求学生写说明文,但是学生可以通过从理清作者的思路入手去阅读这类文章。利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迁移,去阅读更多类型的说明文章,使学生在阅读中喜爱说明文,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
2.2 斟字酌句,品味语言特色
说明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不仅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明白课文的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这些内容的。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品味,我觉得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比较中,亲身体会和品味作者的表达效果。
如《冬眠》一课,学习第4自然段,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我设计了如下片断:
(1)出示句子:“所谓冬眠,就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与课文中的句子相比较,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给定义的正确性。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错误:冬眠不一定在漫长的严冬进行,还有特殊现象——“如果你在7月把动物放进冰箱里,它也会冬眠”。“一般地说”说明所表述的只是一般情况,不排除其他情况,这样判断更加准确、严密。
(2)体会句子中用词的准确,“但是”一句提出特殊情况:动物并不是只有在严冬才会冬眠,三伏天放进冰箱,因为周围温度低了,它也会冬眠;“因此”一句是在上面“一般地说……但是……”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3)模仿文中写法,用“一般地说”、“但是”、“因此”等词把下列句子连成一段准确、严密的话。
青蛙眼睛能准确判断活动的物体,却看不清静止的动物。
青蛙能用舌头捕捉空中一闪而过的害虫。
可放在青蛙眼前的死虫 ,它不会吃。
只要人们把死昆虫用线栓住,在青蛙面前一晃动,昆虫马上
被青蛙吞食了。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够较好地体会到课文的语言表达特色了。在教学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有逻辑地、规范地表达。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准确,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规范的表达。
2.3 体会标点的表达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标点的巧妙应用可谓是锦上添花,更是对作者情感的一种有效地传递。老师在教学中常会有选择地去指导学生品味。在说明文的课文中,老师也可以挖掘文章中标点的独特之处,让学生去积极思考,体会作者思维的缜密,没有一点纰漏。
如学生学习四年级的课文《空气中的“流浪汉”》一课,在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的环节中,老师就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流浪汉”一词上双引号的含义。出示课题后,老师问学生:“什么是流浪汉?”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流浪汉居无定所,有的说流浪汉靠乞讨为生……老师又问:“空气中的流浪汉指的是什么呢?”学生预习过课文,异口同声:“是灰尘。”老师追问:“为什么称灰尘是空气中的流浪汉呢?”这时,大多数学生没有举起手来。老师就出示课文第一节的文字:“清晨,当一束阳光照到室内时,你就会看见光亮里有无数个小颗粒在东碰西撞,到处游荡。这便是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让学生通过朗读知道灰尘像流浪汉那样总是到处游荡,东碰西撞,所以作者把它比作了流浪汉,很形象,很有趣。因此,“流浪汉”三个字要加上双引号。学生理解了文中句号的妙处,培养了语言思维的能力。
3 创设表达的机会,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对于说明方法讲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而如何活用这些方法则很少涉及。这就好比一个游泳教练只讲游泳的知识而不让学泳者下水一样,学生是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本领的。在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会折翅。因此,我们的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提供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
以教学《蝙蝠与雷达》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或选择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或选择自己课外搜集的知识,再运用叙述的方式来介绍。这样的设计,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雷达的发明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从研究动物的特别功能后得到启发,发明出科学仪器,机械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叫仿生学。请大家想想,平时,我们看到的哪些仪器、机械和动物的特有本领有密切的联系?(如乌贼鱼──汽垫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鱼──潜水艇……)
读写结合:
从中选择一发明,仿照课文1、2、7、8自然段的写法,也来写一篇仿生学的小短文,按照“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发明创造”的写作顺序来写一写。
从这两则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不刻意地讲科普类说明文的方法,并不等于就忽略了科普类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我想: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的立足点在于让学生感性地“悟得”与“习得”,怎么悟?通过列举有关数字、例子,让他们朦胧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比较、品析,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语言转化”,让他们巧妙地习得说明方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活用说明方法,进而内化语言,迁移方法。这比老师强加于他们的关于“举例子、打比方、举数字”等抽象的概念要有意思的多。
吕淑湘先生说:“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是的,只要我们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撤销掉禁锢的思想篱笆,昏昏欲睡的科普类说明文课堂将就此得到颠覆。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随笔[M].中华书局.2007年
[2] 周玉屏.让学生用适合文体特征的思维去阅读[J]教学月刊.2011(4)
[3] 邵军.如何教出语文的本味[J]语文教学通讯.2011(3c)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说明文教学 语文本色 实践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42-02
说明文讲求科学,所以用词精当,语言准确,是很好的学语言的范本。教学这类课文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教学中,由于老师没有把握住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要么把课上成了自然常识课,要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讲解说明方法,诸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在拿捏不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了无生趣,枯燥乏味,这些课文就成了“匆匆过客”,与学生“擦肩而过”,无法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一般学习方法,再拿到同类型课文,使能举一反三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唯有实实在在地训练,教学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应该像其它文体的教学那样,让它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还原其语文的本色。
1 注重语言文字的品读,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
1.1 在赏读中领略语言的“趣”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这些文章很有兴趣。然而在许多说明文中,由于老师自身不进行文本的细读,忽略了文中的妙笔生花之处,教学时总是围绕着“作者运用何种说明方法来写的?”这个问题做文章,等罗列出一些干巴巴的概念后也就算大功告成了。如此枯燥的教学怎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呢!叶圣陶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因此,我们何不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这种趣味呢?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说明文中的这些有趣的描写,细细赏读,那么,定会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五年级课文《奇异的琥珀》一文中对小苍蝇的描写是那样与众不同:“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作者笔下的小苍蝇可谓娇柔可爱,让人读后产生怜爱之情,有人这样评价:“这是迄今为止文学作品中最可爱的苍蝇了。”“柔嫩的绿翅膀、圆脑袋”写出了小苍蝇的可爱,“飞舞、掸掸、拂拭”写出了小苍蝇动作的柔美。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说说平时对苍蝇的印象,再来读读柏吉尔笔下的这段文字,谈谈文中的小苍蝇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学生定会感受到作者笔下的远古时代的小苍蝇是如此可爱有趣,也就对它的命运产生隐隐约约的担忧。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了说明文也不乏生动的描写,说明文的的学习也像学其他课文一样是生动而有情趣的。
1.2 在读读演演中欣赏语言的“美”
说明文中打比方的运用,可以使读者对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而易于理解。学生在品读这些语句时,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去感受和领略语言文字的美。
三年级课文《悉尼歌剧院》从歌剧院的“外形特点”和“内部结构科学”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文中是这样描写悉尼歌剧院独特、美丽的外形的:“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页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老师可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边朗读边伸手做出莲花盛开、扇贝张开和白帆扬起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悉尼歌剧院独特的灵动的美。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既了解到说明方法的作用,又深切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
2 关注作者的表达,体会语言的特色
叶圣陶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我们的说明文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老师必须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细读文本,发现表达的精准和妙处,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不仅知道文章在说明什么,还应该知晓作者是怎么来说明的。这样的语言学习才会是有效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才会更多。
2.1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每一篇文章都有写作思路,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遵循作者思路的阅读是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说明文中,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说明事物的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因此,老师在潜心会文本的时候,要从整体入手,把握作者的说明思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就能了解说明的条理和顺序。
三年级的课文《动物的休眠》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层次十分清晰,分两个部分介绍了蝙蝠和海参这两种动物的休眠原因、时间和方式。初读课文后,老师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结构,学生了解了这篇文章不仅写了动物的冬眠,还写了动物的夏眠,从而感知课题“动物的休眠”的准确性。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自己去了解冬眠和夏眠的知识,学习描写蝙蝠和海参的休眠的生动的语言。
四年级课文《太阳》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帮助学生理清层次脉络,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老师可组织学生通读课文,引导学生简单概括每一节的意思,了解了作者采用了先总起,再分述,最后总结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太阳跟地球及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五年级课文《蛇与庄稼》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课文通过“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生长”等具体事例,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是互相联系的,我们只有研究它们,掌握其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一科学道理。课中,老师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找一找文章写了那几件具体事例,想说明什么道理。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能很快地读懂这类常识性的文章。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就是在关注作者的表达,虽然我们不要求学生写说明文,但是学生可以通过从理清作者的思路入手去阅读这类文章。利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迁移,去阅读更多类型的说明文章,使学生在阅读中喜爱说明文,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
2.2 斟字酌句,品味语言特色
说明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不仅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明白课文的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这些内容的。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品味,我觉得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比较中,亲身体会和品味作者的表达效果。
如《冬眠》一课,学习第4自然段,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我设计了如下片断:
(1)出示句子:“所谓冬眠,就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与课文中的句子相比较,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给定义的正确性。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错误:冬眠不一定在漫长的严冬进行,还有特殊现象——“如果你在7月把动物放进冰箱里,它也会冬眠”。“一般地说”说明所表述的只是一般情况,不排除其他情况,这样判断更加准确、严密。
(2)体会句子中用词的准确,“但是”一句提出特殊情况:动物并不是只有在严冬才会冬眠,三伏天放进冰箱,因为周围温度低了,它也会冬眠;“因此”一句是在上面“一般地说……但是……”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3)模仿文中写法,用“一般地说”、“但是”、“因此”等词把下列句子连成一段准确、严密的话。
青蛙眼睛能准确判断活动的物体,却看不清静止的动物。
青蛙能用舌头捕捉空中一闪而过的害虫。
可放在青蛙眼前的死虫 ,它不会吃。
只要人们把死昆虫用线栓住,在青蛙面前一晃动,昆虫马上
被青蛙吞食了。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够较好地体会到课文的语言表达特色了。在教学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有逻辑地、规范地表达。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准确,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规范的表达。
2.3 体会标点的表达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标点的巧妙应用可谓是锦上添花,更是对作者情感的一种有效地传递。老师在教学中常会有选择地去指导学生品味。在说明文的课文中,老师也可以挖掘文章中标点的独特之处,让学生去积极思考,体会作者思维的缜密,没有一点纰漏。
如学生学习四年级的课文《空气中的“流浪汉”》一课,在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的环节中,老师就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流浪汉”一词上双引号的含义。出示课题后,老师问学生:“什么是流浪汉?”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流浪汉居无定所,有的说流浪汉靠乞讨为生……老师又问:“空气中的流浪汉指的是什么呢?”学生预习过课文,异口同声:“是灰尘。”老师追问:“为什么称灰尘是空气中的流浪汉呢?”这时,大多数学生没有举起手来。老师就出示课文第一节的文字:“清晨,当一束阳光照到室内时,你就会看见光亮里有无数个小颗粒在东碰西撞,到处游荡。这便是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让学生通过朗读知道灰尘像流浪汉那样总是到处游荡,东碰西撞,所以作者把它比作了流浪汉,很形象,很有趣。因此,“流浪汉”三个字要加上双引号。学生理解了文中句号的妙处,培养了语言思维的能力。
3 创设表达的机会,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对于说明方法讲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而如何活用这些方法则很少涉及。这就好比一个游泳教练只讲游泳的知识而不让学泳者下水一样,学生是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本领的。在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会折翅。因此,我们的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提供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
以教学《蝙蝠与雷达》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或选择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或选择自己课外搜集的知识,再运用叙述的方式来介绍。这样的设计,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雷达的发明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从研究动物的特别功能后得到启发,发明出科学仪器,机械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叫仿生学。请大家想想,平时,我们看到的哪些仪器、机械和动物的特有本领有密切的联系?(如乌贼鱼──汽垫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鱼──潜水艇……)
读写结合:
从中选择一发明,仿照课文1、2、7、8自然段的写法,也来写一篇仿生学的小短文,按照“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发明创造”的写作顺序来写一写。
从这两则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不刻意地讲科普类说明文的方法,并不等于就忽略了科普类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我想: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的立足点在于让学生感性地“悟得”与“习得”,怎么悟?通过列举有关数字、例子,让他们朦胧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比较、品析,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通过“语言转化”,让他们巧妙地习得说明方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活用说明方法,进而内化语言,迁移方法。这比老师强加于他们的关于“举例子、打比方、举数字”等抽象的概念要有意思的多。
吕淑湘先生说:“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是的,只要我们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撤销掉禁锢的思想篱笆,昏昏欲睡的科普类说明文课堂将就此得到颠覆。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随笔[M].中华书局.2007年
[2] 周玉屏.让学生用适合文体特征的思维去阅读[J]教学月刊.2011(4)
[3] 邵军.如何教出语文的本味[J]语文教学通讯.201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