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要想把有意义的东西摄录于镜头,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那么如何培养这双“新闻眼”呢?我认为,得从几个方面来训练:
一、摄影技术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只“眼”
近年来,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摄影已经完全数码化。很多优秀的新闻图片就出自于普通人之手,使得新闻现场摄影似乎不再专属于摄影记者。这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拍出比普通人更好的新闻图片。
掌握摄影技术的确是成为摄影记者所必备的前提条件,也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只“眼”。如今摄影的数码化程度过高,很多人都忽略了摄影技术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一些报纸媒体重文字轻摄影,甚至给文字记者发一部相机就敢让其充当摄影记者的角色。殊不知,摄影记者需要运用光圈、快门、镜头、色温、感光度等各种摄影元素来拍出一张正确表述的新闻图片,而不是靠蒙、靠碰运气。举个例子,如果在一个夜间抓捕嫌犯的新闻现场,警方要求跟随记者不能使用闪光灯拍摄,对于不懂摄影技术的人来说怎么办?对于这些特殊新闻现场,摄影技术就成为摄影记者实现新闻采访的唯一条件。
二、新闻敏感性是摄影记者的第二只“眼”
要做一个好的摄影记者,首先要做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具有超常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洞察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有一句宣传语:“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的确,新闻每天都在发生,甚至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有的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看出背后的大新闻,而有的人则“只缘身在此山中”。
新闻敏感性靠培养,更要靠新闻记者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好新闻要多读几遍,好图片要多看几眼,博览群媒才能见多识广。同样的新闻事件,众多媒体的报道角度各不相同,如果有可能,可以把同一新闻事件的各家媒体报道都收集起来进行对比,就能发现统一新闻不同媒体的不同视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三、摄影记者的决定性瞬间
决定性瞬间是世界抓拍大师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摄影美学理论的核心,指的是摄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原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给该报摄影记者提出要求:“如果一个新闻现场有其他媒体的摄影记者出现,那么你必须拍出完全不同于其他媒体的照片。”这个“不同”,不是换换角度换换镜头,也不是你拍一个正面我拍一个侧面,而是要求摄影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发现重要的、独特的新闻点,并通过镜头语言准确地捕捉到新闻事件中最关键的决定性瞬间。
举个例子,领导人接见或会见恐怕是摄影记者经常接到的拍摄任务。当领导人见面后,都会礼节性地面对摄影记者握手拍照,摄影记者也当然会从容不迫地按下快门完成“标准照”。同样是拍摄领导人接见,甚至也许贺延光当时也站在了官方指定的摄影记者席,而贺延光所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就会使如胡锦涛接见连战,双方都伸手打算握手,并同时向前迈出一步,若此时准确按动快门,会让一张象征着海峡两岸两党积极合作交流、期待祖国早日统一的力作藉此诞生。
四、走路不捡东西等于丢,走路不捡照片不算摄影记者
好照片是捡来的,信吗?当然,如果说好照片都是捡来的,那恐怕就不会有摄影记者这个职业了。但是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却一定要有捡照片的能力。所谓捡照片,是摄影者们随时随地保持摄影敏感性进行抓拍照片的一种形容。有人说,摄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而我想补充说,摄影还是一种坚持的精神。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我一直有带一台照相机在身边的习惯,就在走路、乘车、吃饭、等人的各种空闲时间拍些照片,虽然有一大部分都不是新闻图片,但是其中不少却作为新闻配图使用了。比如说我在停车的时候拍摄的中学生早恋照片,就用在了一篇关于中学生早恋的文章中;广告牌上的办假证照片出现在清理小广告专题里;拔野菜的小伙伴放到六一儿童节特刊上……我还会给这些平时积攒下来的照片进行分类,以便于将来查找方便。总之,这些随手“捡”来的照片虽然少有重大新闻,但却给丰富、美化版面起到了大作用。
摄影记者其实是一个糅合了体能、技术、艺术、新闻等各项能力的复合职业,是个杂家。它需要摄影记者具有一双独到的“新闻眼”,将你所发现的客观新闻事实通过照片呈现给读者,让更多人了解新闻真相以及新闻背后的故事。
责任编辑:白洁
一、摄影技术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只“眼”
近年来,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摄影已经完全数码化。很多优秀的新闻图片就出自于普通人之手,使得新闻现场摄影似乎不再专属于摄影记者。这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拍出比普通人更好的新闻图片。
掌握摄影技术的确是成为摄影记者所必备的前提条件,也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只“眼”。如今摄影的数码化程度过高,很多人都忽略了摄影技术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一些报纸媒体重文字轻摄影,甚至给文字记者发一部相机就敢让其充当摄影记者的角色。殊不知,摄影记者需要运用光圈、快门、镜头、色温、感光度等各种摄影元素来拍出一张正确表述的新闻图片,而不是靠蒙、靠碰运气。举个例子,如果在一个夜间抓捕嫌犯的新闻现场,警方要求跟随记者不能使用闪光灯拍摄,对于不懂摄影技术的人来说怎么办?对于这些特殊新闻现场,摄影技术就成为摄影记者实现新闻采访的唯一条件。
二、新闻敏感性是摄影记者的第二只“眼”
要做一个好的摄影记者,首先要做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具有超常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洞察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有一句宣传语:“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的确,新闻每天都在发生,甚至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有的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看出背后的大新闻,而有的人则“只缘身在此山中”。
新闻敏感性靠培养,更要靠新闻记者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好新闻要多读几遍,好图片要多看几眼,博览群媒才能见多识广。同样的新闻事件,众多媒体的报道角度各不相同,如果有可能,可以把同一新闻事件的各家媒体报道都收集起来进行对比,就能发现统一新闻不同媒体的不同视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三、摄影记者的决定性瞬间
决定性瞬间是世界抓拍大师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摄影美学理论的核心,指的是摄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原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给该报摄影记者提出要求:“如果一个新闻现场有其他媒体的摄影记者出现,那么你必须拍出完全不同于其他媒体的照片。”这个“不同”,不是换换角度换换镜头,也不是你拍一个正面我拍一个侧面,而是要求摄影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发现重要的、独特的新闻点,并通过镜头语言准确地捕捉到新闻事件中最关键的决定性瞬间。
举个例子,领导人接见或会见恐怕是摄影记者经常接到的拍摄任务。当领导人见面后,都会礼节性地面对摄影记者握手拍照,摄影记者也当然会从容不迫地按下快门完成“标准照”。同样是拍摄领导人接见,甚至也许贺延光当时也站在了官方指定的摄影记者席,而贺延光所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就会使如胡锦涛接见连战,双方都伸手打算握手,并同时向前迈出一步,若此时准确按动快门,会让一张象征着海峡两岸两党积极合作交流、期待祖国早日统一的力作藉此诞生。
四、走路不捡东西等于丢,走路不捡照片不算摄影记者
好照片是捡来的,信吗?当然,如果说好照片都是捡来的,那恐怕就不会有摄影记者这个职业了。但是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却一定要有捡照片的能力。所谓捡照片,是摄影者们随时随地保持摄影敏感性进行抓拍照片的一种形容。有人说,摄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而我想补充说,摄影还是一种坚持的精神。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我一直有带一台照相机在身边的习惯,就在走路、乘车、吃饭、等人的各种空闲时间拍些照片,虽然有一大部分都不是新闻图片,但是其中不少却作为新闻配图使用了。比如说我在停车的时候拍摄的中学生早恋照片,就用在了一篇关于中学生早恋的文章中;广告牌上的办假证照片出现在清理小广告专题里;拔野菜的小伙伴放到六一儿童节特刊上……我还会给这些平时积攒下来的照片进行分类,以便于将来查找方便。总之,这些随手“捡”来的照片虽然少有重大新闻,但却给丰富、美化版面起到了大作用。
摄影记者其实是一个糅合了体能、技术、艺术、新闻等各项能力的复合职业,是个杂家。它需要摄影记者具有一双独到的“新闻眼”,将你所发现的客观新闻事实通过照片呈现给读者,让更多人了解新闻真相以及新闻背后的故事。
责任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