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落实好这一要求,重点是要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关键是要提高选人用人的精准化水平,在选人用人导向上体现精准、察人识人方法上突出精准、知人管人机制上保障精准,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用好“放大镜”,严把政治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抓好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从“大处”着眼,把紧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提高干部选拔使用的政治洞察和甄别力,把“五看五选五不用”贯穿于干部选用全过程,深入考察识别人选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注重看政治立场坚定不坚定、作风好不好、品行正不正、廉洁不廉洁,对那些背离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另搞一套,心术不正、有政治野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党离心离德的“两面人”绝对不能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坚决调整,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用好“望远镜”,坚持事业至上。选用干部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为先、因事择人,要从“长远”谋划,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拓宽视野格局,推动广泛交流,在更大范围内选人用人,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部门和重要岗位,要放眼市内外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调配资源,防止把选人视野局限于某一个小圈子,防止以人划人、以地域划人。另一方面,坚持事业为先、人随事转,细化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岗位条件,先定规则后定人选,不搞简单的专业对口、论资排辈,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确保把最合适的人选放到最合适的岗位,让最优秀的干部用当其所、各展其长。
用好“显微镜”,确保考准考实。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知人识人,要从“细微”做起,把功夫下在程序之外,提高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要改进推荐考察方式,坚持谈话调研与会议推荐相结合,全面考察掌握干部的活情况、新变化。要通过实施部务会成员联系部门(单位)、干部“干事档案”等制度,民意调查、延伸考察、实地走访等办法,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干部,做到融入其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全面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表现。要注意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加工”,通过数据分析、民意分析、比较分析、条件分析等,做到既听其言也观其行,既看一时也看经常,既看平时也看关键时刻,既看顺境也看逆境,既看对上也看对下,既看人前也看人后,对干部方方面面的表現作出精准判断,最终“立体画像”。
用好“反光镜”,实现管好用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要健全完善预防、监督、查处、追责并重的制度链条,在日常严管中“反视”干部素质高不高、组织用人准不准。要综合运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实名制推荐、“双签字”等制度和办法,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因干部“带病提拔”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完善考核方式,把履职评估考核、专项工作考核、年度考核等完善起来、坚持下去,实现考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要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对干得好的褒奖、使用,庸懒散拖的批评、惩戒,真正做到用考核结果对标干部干得“怎么样”、群众对组织用人“满不满意”,以此改进我们选人用人的理念、方法、机制等,进一步提高选用精准化水平。
用好“放大镜”,严把政治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抓好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从“大处”着眼,把紧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提高干部选拔使用的政治洞察和甄别力,把“五看五选五不用”贯穿于干部选用全过程,深入考察识别人选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注重看政治立场坚定不坚定、作风好不好、品行正不正、廉洁不廉洁,对那些背离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另搞一套,心术不正、有政治野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党离心离德的“两面人”绝对不能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坚决调整,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用好“望远镜”,坚持事业至上。选用干部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为先、因事择人,要从“长远”谋划,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拓宽视野格局,推动广泛交流,在更大范围内选人用人,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部门和重要岗位,要放眼市内外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调配资源,防止把选人视野局限于某一个小圈子,防止以人划人、以地域划人。另一方面,坚持事业为先、人随事转,细化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岗位条件,先定规则后定人选,不搞简单的专业对口、论资排辈,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确保把最合适的人选放到最合适的岗位,让最优秀的干部用当其所、各展其长。
用好“显微镜”,确保考准考实。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知人识人,要从“细微”做起,把功夫下在程序之外,提高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要改进推荐考察方式,坚持谈话调研与会议推荐相结合,全面考察掌握干部的活情况、新变化。要通过实施部务会成员联系部门(单位)、干部“干事档案”等制度,民意调查、延伸考察、实地走访等办法,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干部,做到融入其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全面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表现。要注意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加工”,通过数据分析、民意分析、比较分析、条件分析等,做到既听其言也观其行,既看一时也看经常,既看平时也看关键时刻,既看顺境也看逆境,既看对上也看对下,既看人前也看人后,对干部方方面面的表現作出精准判断,最终“立体画像”。
用好“反光镜”,实现管好用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要健全完善预防、监督、查处、追责并重的制度链条,在日常严管中“反视”干部素质高不高、组织用人准不准。要综合运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实名制推荐、“双签字”等制度和办法,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因干部“带病提拔”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完善考核方式,把履职评估考核、专项工作考核、年度考核等完善起来、坚持下去,实现考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要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对干得好的褒奖、使用,庸懒散拖的批评、惩戒,真正做到用考核结果对标干部干得“怎么样”、群众对组织用人“满不满意”,以此改进我们选人用人的理念、方法、机制等,进一步提高选用精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