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眼球扑动-眼阵挛三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3例成人眼球扑动-眼阵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特点,提高临床对该体征的认识。

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3例眼球扑动-眼阵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征、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病因及治疗等,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结果

例1男性,68岁,临床表现为眼球扑动、眩晕、肌阵挛、共济失调及意识障碍,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均轻度增高,头颅MRI示缺血灶,SPECT提示左额叶及枕叶灌注减低,其病因为肺癌副肿瘤综合征,未经特殊治疗后症状好转,1年后因肺癌死亡;例2男性,66岁,临床表现为眼球扑动、眩晕、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及发热,脑脊液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头颅MRI示缺血灶,其病因考虑为EB病毒感染,予抗病毒、类固醇治疗后症状好转,2年内无复发。例3女性,34岁,临床表现为眼阵挛、振动幻视、眩晕、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及发热,头颅MRI示中脑病变,其病因为病毒性脑干脑炎,经抗病毒、类固醇、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及氯硝西泮治疗后症状好转,2年内无复发。

结论

感染和肿瘤是成人眼球扑动-眼阵挛的常见原因,其治疗应包括病因(感染或肿瘤)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眼球扑动-眼阵挛的预后因病因的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男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尿液菌群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9月我院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男性患者(肿瘤组)和同期健康男性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收集两组的人口学特征资料。两组均采集清洁中段尿标本30~50 ml,离心留取沉淀物并进行DNA提取、16S rRNA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测序原始数据导入QIIME软件,进行质量过滤、操作分类单位聚类和物种分类注释,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重建在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例泌尿系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例,女3例。中位年龄55岁(四分位距36~64岁)。其中肾肿瘤2例,肾上腺肿瘤1例,腹膜后肿瘤1例,肾癌术后转移1例,膀胱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脐尿管肿瘤1例。7例均行CT四期增强扫描,采集CT检查数据通过3D分析规划系统工作站重建成三维影像模型,以辅助手术方案规
目的研究湖北省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区域性尿路结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整群抽样法的原则,按湖北省行政区域划分,抽取当地三级医院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每个调查对象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住院的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结石部位、手术类型、治疗费用等数据。所有资料来源于各调查对象医院的病历管理部门。结果全省共抽取27家医院。27家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住院患者1
近年来我国尿路结石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如一大批前瞻性或多中心研究取得成果并转化、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和器械的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国内外临床、一大批新技术在临床普及推广等,大大缩小了我国尿路结石治疗技术与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在这百花齐放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今尿路结石治疗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现状,以及由这些不规范所带来的某些临床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技术的行为,本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PAE)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体积>80 m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重度前列腺增生且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联合组(PAE+TURP)18例,年龄60~88岁,平均(75.0±8.7)岁;前列腺体积83~145 ml,平均(111.0±23.3)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
目的建立S.O.L.V.E.评分系统,探讨其预测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结石清除率(SFR)的价值。方法建立S.O.L.V.E.评分系统,共纳入5个预测变量:结石表面积(stone surface area,S)、梗阻程度(obstruction,O)、肾盏漏斗部长度(length of calyces funnel,L)、累及肾盏数(visible number of calyces,V)、
期刊
目的探讨经会阴途径治疗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断裂或闭锁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 000例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或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个月~77岁,平均36.6岁。车祸致骨盆挤压伤2 010例,高空坠落致骨盆损伤1 680例,各种车床致骨盆挤压伤1 310例。伴内脏器官损伤2 590例,包括肝、脾破裂920例;下肢骨折或断裂1 200例
目的探讨1例无家族史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例无家族史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轻中度缺陷型(A型)的酪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基因测序结果发现,患者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存在1个复合杂合突变:c.457C>T导致氨基酸改变p.R153X,为已报道的致病无义突变;c.734G>T导致氨基酸改变p.R245M,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