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大学·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对人才的定位是创新型、复合型以及应用型。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的单边讲授为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匮乏,理论知识和实践需要基本脱离,因此,对教学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混合式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高校推广。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尝试分析混合式教学应用于会计学相关专业的优势、问题及启示。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123-03
  作为会计学专业的理论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会计准则变动频繁。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够与财务管理、审计学、管理会计等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在以往传统教学中,课程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较差,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差;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少,学习信息无法有效传递给老师。本文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基础,研究如何根据该课程特点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全面综合发展。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线上平台获取丰富的资源。在移动的学习环境中,无论是线上学习时间还是学习资源,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满足了他们灵活多样的学习需求,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为教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各种线上平台具有很强的数据收集能力。借助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很容易获取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可以通过平台自动完成。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收听音视频资料,避免了教师多次机械讲解,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也可以比较容易解决 [1]。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一)建设网络在线课程是前提
  在线课程资源包括课程的大纲周历、讲义、视频、试题库、电子教材、教学案例等内容。超星学习通平台是本课程各项资源的推送、任务点的发布和评价指标设置的载体,也是检测和督促学生学习,开展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的保障。
  (二)教学设计是灵魂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需要重塑教学内容。教师首先应根据相关专业的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然后根据该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最后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考核要求。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既要强调对当前模块的学习,又要注意课程所有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从整体上对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培养进行长远规划 [2]。
  2. 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应采用讲授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主动、独立思考。例如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讲解主要采用案例法,通过挖掘典型公司案例分析具体质量特征的应用;而在现金清查业务中,则采用问题导向式方法,以“4W+1H”为主线,将现金清查的一系列问题串联起来,各个解决,最终汇总;而对于应收账款的减值,则是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将坏账准备的计提原理比作“存钱罐”,形象生動,便于学生理解。
  3. 教学手段的实施
  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注重将枯燥的文字以动画、表格、图片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为小故事,将各种分散的知识点采用系统图等方式进行联接。学习通平台中知识点的推送则采用类似游戏中的闯关模式 [3]。
  (三)过程性评价是保障
  1. 自主学习达成情况的评价
  课程的自主学习是指让学生完成教师课前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推送的任务单、PPT和音视频资料。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通过对视频设置防拖拉可防止学生作弊,通过闯关模式检测任务点的完成情况,最后在课前测验中发现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自主学习阶段是学习行为的起点,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效果系统都会有记录。由于以学生观看视频、讲义为主,课前测验的权重如果过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此部分评价指标设置的权重不宜过高。
  2. 参与意识和参与质量的评价
  对学生参与意识的评价主要通过签到、访问数和讨论数来完成。签到由学生签到的次数决定,访问数由学生进入平台访问的次数决定,讨论数由学生在平台发帖讨论或者回复的次数决定。参与质量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互动完成。
  签到和访问数反映学生线上和线下出勤情况,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基本要求,权重设置不宜过高。讨论数相关权重设置过高会引发学生机械复制别人观点的情况,因此相关权重也不宜设置过高。课堂互动记录了师生对被评价学生参与质量的认可,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情况的评价,相关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应适当高一些,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能力。
  3. 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平台的章节作业、章节测验、阶段性测验和线下期末考试。章节作业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章节测验可以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起到一定参考作用,阶段性测验则是对一段时间知识点起到梳理和巩固作用。在本课程中,对此三部分的考核以客观题为主,权重设置不宜过高 [4]。
  期末考试应按照教学大纲命题,题型除客观题外,可以加入业务题和案例分析题,整体试题难易程度应适中。此部分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整体学习,相关权重设置应适当高一些。本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内容见图1。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取决于很多因素,相关评价指标权重设置的合理性也比较困难。应该注意,评价体系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调整和完善。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情况
  (一)自主学习的达成情况
  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以会计学(管理会计)专业为例,该专业共67人,其中66人的课程音视频完成率达到100%,仅有1人完成进度为95.4%。但是从完成进度的时间来看,仅仅有40%的同学能够在课前完成。
  (二)参与意识和参与质量
  从参与意识的评价指标来看,学习次数量化指标满分为10分,平均分为9.6分;讨论次数量化指标滿分5分,平均分为4分。这两项指标分值较高,说明在混合式教学的大环境下,学生参与意识已有所提高。但以参与质量的评价指标来看,课堂互动量化指标满分为10分,只有7人达到满分,平均分只有5.3分,最小值为3分,说明尽管学生的参与意识已经有所提高,但课堂参与质量还比较低。
  (三)学习效果的评价
  从学习效果评价指标来看,阶段性测试和期末考试的结果相似。阶段性测试满分20分,平均分16分,及格率94%,优秀率24%;期末考试满分100分,平均分75分,及格率94%,优秀率23%。及格率和平均分较高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线上学习资源,适应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情况较好。优秀率不高则说明存在某些知识点学生普遍掌握不好,任课教师没有了解和解决的情况 [5]。
  参考文献:
  [1] 施华,邓海鹰,雷红梅.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以高职电路基础课程为例[J]. 广西教育,2017(23):184-186.
  [2] 方姝琦. “金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以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现代物流管理》为例[J]. 现代企业,2020(02):151-152.
  [3] 高天哲,直敏.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多媒体技术课程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20(04):40-43.
  [4] 贺元香,张云,史宝明.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1+X”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06):118-121.
  [5] 周代芳.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设计类专业课程为例[J]. 湖南造纸,2020,49(01):145-146.
  (责任编辑:淳洁)
其他文献
摘要: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国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在线实验教学如何保障学生在线学习实验操作,成为线上教学的难点。本文以遗传学实验教学为例,总结了课程在线教学的方法,包括选择简单有效的线上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设计家庭版的实验课程,教学管理及时跟进线上教学等,以期通过上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为其他实验课的线
期刊
摘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文针对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根据课程目标和性质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成绩评价方式提出改革思路。本文认为,针对一个具体的复杂工程问题,教师可以项目教学为主,组织开展教学改革,彻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认证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促进学生主动深度学习,从而解决大量实际问题,锻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围绕项目式教学建立多种过程考核形式,形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实践教学是促进体育相关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由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而来,随着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各高校的专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专业特色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各高校发展的重点,社会实践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以实践教学过程的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切入点,在网络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展开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培养目标和定位、课程改革
期刊
摘要:教育部明确提出,全国各大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要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改革完善。“课程思政”作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式,各课程都应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战疫时期”心理压力自我调适为例,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效性,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四方面实现显性心理与隐形思政的有机融合。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谋求新时代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合,为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大多数理工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该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理论力学课程,以航天航空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为例,探讨了思政教育理念和专业课程的融合实践。  关键词:思政教育;理论力学;融合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校官方微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微思政”模式下高校官方微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次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官方微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对官方微信运行的重视程度不足、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平台内容质量不高等;最后,提出高校官方微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发挥其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帮助各高校进一步提升官方微信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官方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期刊
摘 要: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学活动,这是全面抗疫形势下教育系统积极应对之举,也是实现育人方式变革和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契机,更是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新挑战。本文采用经验总结法和分析归纳法,以疫情常态化防控为视角,对疫情中高校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对策。结合教师在线教学的经验,明确在线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常态化模式,以期为线上
期刊
摘 要:专业层面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际诊改工作,从专业诊改认知入手,阐述目标链和标准链建立过程,总结诊改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提炼专业诊改与课程诊改有效衔接的主要做法和特色,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和诊改工作提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诊改;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目前校园恋爱已成为各高校中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婚前同居持宽容的态度。但因婚前同居引发的大学生感染性病、堕胎的人数只增不减,数目令人震惊。为何大学生会如此“开放”?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大学生是否清楚交往的界限?是否明白越界后带来的严重后果?高校是否要对大学生恋爱进行指引,又该如何指引?本文以实际开设的性教育公选课“我要‘青春无悔’”为案例,分析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原因,并进
期刊
摘 要: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等工作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推进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创新行为需要以实践作为支撑,以创新潜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作为基础。高校在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的过程中首先需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让特殊教育师范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先进、广阔的知识内容以备未来职业的需求。本文针对创新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