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龙门垭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黑坪镇龙桥村东南的小山崖壁上(图一)。小山西南有东、西两座山,对峙形成狭窄缺口,称为龙门,即此处地名“龙门垭”之由来。该处摩崖造像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2010年,盐亭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处摩崖部分渗水裂缝进行简单封堵保护,同年盐亭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保护单位。
【机 构】
:
中央民族大学考古文博系盐亭县文物管理所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魏丧葬中民族融合因素的考古学解读”(批准号:16BKG019)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门垭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黑坪镇龙桥村东南的小山崖壁上(图一)。小山西南有东、西两座山,对峙形成狭窄缺口,称为龙门,即此处地名“龙门垭”之由来。该处摩崖造像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2010年,盐亭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处摩崖部分渗水裂缝进行简单封堵保护,同年盐亭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保护单位。
其他文献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2公里的龙门山麓,前滨伊水,其地东北距东汉迄北朝洛阳故城20公里。龙门石窟现窟龛编号总计2345个[1],其中唐代窟龛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2],在西山和东山均有分布。约自贞观四年(630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的一百二十五载,可以说是龙门石窟唐代开窟造像的黄金时期[3]。
为弥补《甲骨文合集》第十三册全为甲骨摹本的遗憾,王宇信、杨升南、常玉芝等甲骨学家组建策事组,对近40年来已出版的甲骨著录爬梳剔抉、细致整理,将1622片摹本更换为拓片。同时,进行了细致的对重,明确《合集》前十二册210、《合补》40、《上博》91、《史购》64、《北珍》42、《旅》51、《罗四》2、《掇三》3、《冬饮庐》9、《港中大》1、《南博拓》11、《英藏》891、《美藏》37、《怀特》10、《天理》2、日本小林君藏28、《爱什》26等片与《拓本搜聚》重复;审校修订释文,纠正其中近300处误摹或误释之
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收藏有几件西周时期的有铭铜簋,目前所见的国内外青铜器著录书籍和研究论著多未正式著录和介绍。最近,我们有机会目验原器,故撰文介绍如下。
2018年5月,为配合基本建设,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对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鸿基东路南侧发现的5座墓葬(编号M1?M5)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图一)。其中,M2规模较大,保存相对较好,出土器物丰富。据出土墓志可知,此墓墓主为隋骠骑大将军、招义县开国公折娄罴,葬于开皇三年(583年)。现将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南阳楚彭氏家族墓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八一路与工业路交叉口西北角原南阳市重工化工物资总公司院内。该地现隶属于南阳市卧龙区车站街道马鞍社区,原地势稍高,呈北高南低的缓坡状。墓地西距三里河300米,东距梅溪河700米,两条河流在墓地南约2600米处汇合后南流汇入白河(图一)。2008年6~10月,为配合南阳市名门华府小区工程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区域发掘了春秋至汉代墓葬42座。
战国时期,齐国与燕国之间发生过两次重大战争,相互攻城略地,甚至占领对方的都城,造成两国政局动荡。尤其是乐毅伐齐,是燕国对齐国发动的大规模报复战争,使齐国几乎亡国,此役之后,齐国由盛而衰,对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燕侯脮磬为认识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佐证。
本书为龙泉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之一。龙泉窑在北宋早中期前后开始成系列、成规模地生产,地域主要包括庆元上垟地区在内的龙泉金村地区,可以看作龙泉窑的真正开端。金村窑在北宋时期烧制出了当时龙泉窑最精美的刻划纹瓷器。南宋前期金村窑仍有烧制,且器物更加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