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廉政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在高校的教育认识和实践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探索有效可行的廉政教育机制,成为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协同教育机制的引入,是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提供方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廉政教育;协同机制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和历史使命。高校的廉政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廉政素养的形成,以及我国今后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廉政氛围。关于高校廉政教育工作,许多学者从教育主体、制度建设、机制构建和社校结合等不同角度和理论切入,开展廉政教育理论研究。笔者就现阶段我国高校廉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目前廉政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不同看法,借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原理,对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协同机制构建进行探析,掌握廉政教育中各系统和要素间的重要性,以达到廉政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首先,廉政教育是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对学校开展廉洁教育工作进行了规范。高校廉政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角度,论述了高校廉政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
廉政教育,立足于现实,问题从现实中来,解决问题也要回到现实中。剖析案件,或者警示典型,或者树立廉政榜样,都是好的教材和教育方式,这些都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材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评价廉政教育成果。由反腐倡廉的艰巨性和廉政教育的实践性可知,高校廉政教育是一项艰苦复杂现实工作,有着长期性的实践过程。
其次,廉政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协同教育。廉政教育是为廉政建设服务,其目的是为营造一个廉洁的政治和社会氛围。文化是教育之本,廉政教育也不例外地依托于文化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廉政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和理论体系。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廉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也为高校的廉政教育工作的整合与协同指明了方向并提出要求。
目前我国廉政教育的机制体制和实践氛围都未形成,故要实现廉政教育的目标,必须系统化合理化,多空间多维度,多立场多切入点的将廉政教育涉及的各结构要素有机组织起来,展开全程化和全方位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廉政教育最大化的效果。这就把协同教育的理念提到当下,为廉政教育中协同教育机制的有机嵌入提供了合理性。
最后,高校廉政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是必要的。 协同的理念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协同理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和能量交换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的协同作用,自发的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廉政教育既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又是一个活跃的开放系统。
廉政教育无论是从学科理论构建,教学体制建设,教育环境选择,还是教育系统内外协调,以及时间场和空间域等维度方面的控制都需要科学合理布局,既把握重点层面,又关注个体特征,既强调理论的高度,又注重实践的需要,既保持内部各结构要素的平衡,又承接外部要件信息的融入。在廉政教育这个开放的实践的综合体系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的发展理念,这就亟待通过构建协同机制,以更好完善廉政教育体系和实践活动能力,从而提高廉政教育的水平和达到廉政教育的目的。
第一,高校廉政教育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不一贯性。大学生廉政教育依托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有老师的课堂知识传授,思政辅导员的辅助教育以及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首先,它们都是平面的、线性的、孤立的活动。课堂老师讲的理论知识,思政辅导老师不能从学生处反馈到信息,理论知识也不能很好的与实践活动相联系,这就造成廉政教育在理论上存在时间的空当,导致教育时间上不一贯性。其次,现有的教学体制导致廉政教育课程设置,只停留在大学低年级,而高年级几乎没有相关的学习活动,且辅导员的工作责任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最后,廉政教育内容与时代背景脱节,惯性思维的老套内容,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教育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
第二,高校内部机构开展廉政教育的不一致性。高校的廉政教育依托于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调动高校内部机构,主要分为领导部门、党政职能业务部门和学生自治组织三个层面。一是在校党委及其领导下的思政工作委员会、校精神文明建设办、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导小组、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委员会等是实现廉政教育的领导机构;二是与大学生廉政教育有关的业务职能部门,承担重要领导责任。如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后勤等职能部门、学院(系)层面的院(系)党团组织、专职或兼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岗位等;三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群众性组织,如大学生群体中的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群众性组织。
廉政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离不开内部各机构的协调合作,但是现在高校的内部机构在廉政教育开展中缺乏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学校党委的领导不足,职能部门和学生群众性组织各行其是,结果是教育没有高度和深度,收效甚微。(2)职能部门和学生群众性组织没有活力,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党委工作要求,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不能与学生思想形成共鸣,育人意义明显不足。(3)党委、职能部门和学生群众性组织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但是运行机制不科学,造成廉政教育事倍功半。 第三,高校与社会廉政教育存在不协调。高校虽说是象牙塔,但不是禁锢封闭的系统,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建设栋梁的阵地,它就是个小社会,是人生社会的排练场。大学生的“三观”在这里得以形成,与社会的沟通息息相关。故高校与社会的廉政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现有的历史背景下,二者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之处,表现如下:(1)指导思想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廉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高校以树德育人为旨,社会以维护职能形象为主。(2)涉及的教育对象范围不同,教育侧重点不一样。高校是全体学生为对象,而社会主要以党员干部为对象,教育的力度和效果显著不一。(3)机制运行不一致。高校是按照教学计划来进行,有时间场合的限制,而社会是以时代发展要求、政府执政需要和人民满意程度来决定。
第一,高校廉政教育必须贯穿大学生教育始终,实现时间上的协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高校廉政教育也丝毫不能松懈,必须贯彻始终。高校廉政教育必须保持时间场上的完整性和协调性。首先,理论课堂教育、辅导老师工作和实践活动不仅仅是点或线的工作方式,必须形成有序化和网络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新载体,三者之间构成无缝化链接。其次,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育、思想动态、时代思潮背景和国家教育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构建三者的主次关系以及在低高年级进行廉政教育时三者之间的从属或者协调关系。再次,低高年级的廉政教育绝对不能断档,必须保持一致性,这是由心理学、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教育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最后,高校的廉政教育内容必须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紧密联系、协调一致,不能与路线脱轨,不能与时代脱节。
第二,高校各部门、各主要单位开展廉政教育要统一,实现高校内部机构协同。高校廉政教育活动要充分调动高校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职能,首先,各部门各主管单位必须充分明确自己的职责使命。党委是首脑,主抓全局,上要承接党中央及各级主管部门的管理,下要充分管理、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学生组织团体,这就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理念思维,同时有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各职能部门直接或间接面对学生工作,就要发挥主管职能。学生组织团体是协助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要利用其优势地位和角色,積极发挥其链接作用。其次,领导、主管、协管分工不同,但是目标宗旨一样,故在主动性基础上,要充分协调发挥作用,形成有力的协调机制。以党委为头,各职能部门和学生组织为两翼,在保持方向性的前提下,齐抓共管,互为补充,协调一致。最后,制定条理明晰的计划和规章制度是实现高校各部门各单位协调工作的有力保障。
第三,高校、家庭、社会形成协调的廉政教育网络。高校、社会和家庭是廉政教育的环境和载体,也是廉政教育的空间域。由于各个环境或域场特点不同,教育方式和接受方式也有差异。首先,确定高校本体地位,发挥主教育基地的作用。家庭和社会是廉政教育的协从阵地,协助做好教育工作。其次,发挥一明两暗的教育模式。高校以直面灌输教育方式为主,家庭、社会以隐形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为主。一方面以狂风暴雨冲击灵魂,另一方面以春雨绵绵浸润心灵,共同达到教育目的。最后,根据当代大学生身心成长较快,求知欲强和接触信息广的特点,可以将社会廉政教育模式提前与学校教育模式接轨,提高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制度感,让法制理念冲击育人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中协同教育机制的建立,使高校廉政教育一方面能形成一个全时间场、全空间域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又能使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在教育机制的运行下充分发挥各自的活力,更能协调有序的合作;再者,高校的廉政教育能紧跟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积极依托时代发展背景,主动衔接社会。这就使高校廉政教育具有更大的生机活力,能更好的发挥国家廉政建设和廉政教育的排头兵、桥头堡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视野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许桂芳.大学生廉洁教育创新:理念、方法及用途[J].大学(研究版),2017(05):36-41.
[4]刘碧强,巫俊.大学生廉洁社团建设长效机制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惟廉社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6(02):12-15+19.
[5]崔莹莹.论我国廉政教育机制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2.
[6]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7]李成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2013(4):13-17.
[关键词]思想政治;廉政教育;协同机制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和历史使命。高校的廉政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廉政素养的形成,以及我国今后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廉政氛围。关于高校廉政教育工作,许多学者从教育主体、制度建设、机制构建和社校结合等不同角度和理论切入,开展廉政教育理论研究。笔者就现阶段我国高校廉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目前廉政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不同看法,借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原理,对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协同机制构建进行探析,掌握廉政教育中各系统和要素间的重要性,以达到廉政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一、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的必然性
首先,廉政教育是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对学校开展廉洁教育工作进行了规范。高校廉政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角度,论述了高校廉政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
廉政教育,立足于现实,问题从现实中来,解决问题也要回到现实中。剖析案件,或者警示典型,或者树立廉政榜样,都是好的教材和教育方式,这些都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材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评价廉政教育成果。由反腐倡廉的艰巨性和廉政教育的实践性可知,高校廉政教育是一项艰苦复杂现实工作,有着长期性的实践过程。
其次,廉政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协同教育。廉政教育是为廉政建设服务,其目的是为营造一个廉洁的政治和社会氛围。文化是教育之本,廉政教育也不例外地依托于文化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廉政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和理论体系。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廉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也为高校的廉政教育工作的整合与协同指明了方向并提出要求。
目前我国廉政教育的机制体制和实践氛围都未形成,故要实现廉政教育的目标,必须系统化合理化,多空间多维度,多立场多切入点的将廉政教育涉及的各结构要素有机组织起来,展开全程化和全方位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廉政教育最大化的效果。这就把协同教育的理念提到当下,为廉政教育中协同教育机制的有机嵌入提供了合理性。
最后,高校廉政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是必要的。 协同的理念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协同理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和能量交换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的协同作用,自发的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廉政教育既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又是一个活跃的开放系统。
廉政教育无论是从学科理论构建,教学体制建设,教育环境选择,还是教育系统内外协调,以及时间场和空间域等维度方面的控制都需要科学合理布局,既把握重点层面,又关注个体特征,既强调理论的高度,又注重实践的需要,既保持内部各结构要素的平衡,又承接外部要件信息的融入。在廉政教育这个开放的实践的综合体系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的发展理念,这就亟待通过构建协同机制,以更好完善廉政教育体系和实践活动能力,从而提高廉政教育的水平和达到廉政教育的目的。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过程中协同性不足
第一,高校廉政教育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不一贯性。大学生廉政教育依托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有老师的课堂知识传授,思政辅导员的辅助教育以及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首先,它们都是平面的、线性的、孤立的活动。课堂老师讲的理论知识,思政辅导老师不能从学生处反馈到信息,理论知识也不能很好的与实践活动相联系,这就造成廉政教育在理论上存在时间的空当,导致教育时间上不一贯性。其次,现有的教学体制导致廉政教育课程设置,只停留在大学低年级,而高年级几乎没有相关的学习活动,且辅导员的工作责任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最后,廉政教育内容与时代背景脱节,惯性思维的老套内容,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教育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
第二,高校内部机构开展廉政教育的不一致性。高校的廉政教育依托于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调动高校内部机构,主要分为领导部门、党政职能业务部门和学生自治组织三个层面。一是在校党委及其领导下的思政工作委员会、校精神文明建设办、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导小组、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委员会等是实现廉政教育的领导机构;二是与大学生廉政教育有关的业务职能部门,承担重要领导责任。如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后勤等职能部门、学院(系)层面的院(系)党团组织、专职或兼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岗位等;三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群众性组织,如大学生群体中的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群众性组织。
廉政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离不开内部各机构的协调合作,但是现在高校的内部机构在廉政教育开展中缺乏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学校党委的领导不足,职能部门和学生群众性组织各行其是,结果是教育没有高度和深度,收效甚微。(2)职能部门和学生群众性组织没有活力,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党委工作要求,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不能与学生思想形成共鸣,育人意义明显不足。(3)党委、职能部门和学生群众性组织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但是运行机制不科学,造成廉政教育事倍功半。 第三,高校与社会廉政教育存在不协调。高校虽说是象牙塔,但不是禁锢封闭的系统,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建设栋梁的阵地,它就是个小社会,是人生社会的排练场。大学生的“三观”在这里得以形成,与社会的沟通息息相关。故高校与社会的廉政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现有的历史背景下,二者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之处,表现如下:(1)指导思想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廉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高校以树德育人为旨,社会以维护职能形象为主。(2)涉及的教育对象范围不同,教育侧重点不一样。高校是全体学生为对象,而社会主要以党员干部为对象,教育的力度和效果显著不一。(3)机制运行不一致。高校是按照教学计划来进行,有时间场合的限制,而社会是以时代发展要求、政府执政需要和人民满意程度来决定。
三、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协同机制构建途径探析
第一,高校廉政教育必须贯穿大学生教育始终,实现时间上的协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高校廉政教育也丝毫不能松懈,必须贯彻始终。高校廉政教育必须保持时间场上的完整性和协调性。首先,理论课堂教育、辅导老师工作和实践活动不仅仅是点或线的工作方式,必须形成有序化和网络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新载体,三者之间构成无缝化链接。其次,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育、思想动态、时代思潮背景和国家教育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构建三者的主次关系以及在低高年级进行廉政教育时三者之间的从属或者协调关系。再次,低高年级的廉政教育绝对不能断档,必须保持一致性,这是由心理学、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教育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最后,高校的廉政教育内容必须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紧密联系、协调一致,不能与路线脱轨,不能与时代脱节。
第二,高校各部门、各主要单位开展廉政教育要统一,实现高校内部机构协同。高校廉政教育活动要充分调动高校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职能,首先,各部门各主管单位必须充分明确自己的职责使命。党委是首脑,主抓全局,上要承接党中央及各级主管部门的管理,下要充分管理、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学生组织团体,这就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理念思维,同时有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各职能部门直接或间接面对学生工作,就要发挥主管职能。学生组织团体是协助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要利用其优势地位和角色,積极发挥其链接作用。其次,领导、主管、协管分工不同,但是目标宗旨一样,故在主动性基础上,要充分协调发挥作用,形成有力的协调机制。以党委为头,各职能部门和学生组织为两翼,在保持方向性的前提下,齐抓共管,互为补充,协调一致。最后,制定条理明晰的计划和规章制度是实现高校各部门各单位协调工作的有力保障。
第三,高校、家庭、社会形成协调的廉政教育网络。高校、社会和家庭是廉政教育的环境和载体,也是廉政教育的空间域。由于各个环境或域场特点不同,教育方式和接受方式也有差异。首先,确定高校本体地位,发挥主教育基地的作用。家庭和社会是廉政教育的协从阵地,协助做好教育工作。其次,发挥一明两暗的教育模式。高校以直面灌输教育方式为主,家庭、社会以隐形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为主。一方面以狂风暴雨冲击灵魂,另一方面以春雨绵绵浸润心灵,共同达到教育目的。最后,根据当代大学生身心成长较快,求知欲强和接触信息广的特点,可以将社会廉政教育模式提前与学校教育模式接轨,提高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制度感,让法制理念冲击育人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中协同教育机制的建立,使高校廉政教育一方面能形成一个全时间场、全空间域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又能使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在教育机制的运行下充分发挥各自的活力,更能协调有序的合作;再者,高校的廉政教育能紧跟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积极依托时代发展背景,主动衔接社会。这就使高校廉政教育具有更大的生机活力,能更好的发挥国家廉政建设和廉政教育的排头兵、桥头堡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视野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许桂芳.大学生廉洁教育创新:理念、方法及用途[J].大学(研究版),2017(05):36-41.
[4]刘碧强,巫俊.大学生廉洁社团建设长效机制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惟廉社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6(02):12-15+19.
[5]崔莹莹.论我国廉政教育机制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2.
[6]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7]李成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2013(4):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