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在各个领域都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计算机应用技能已成为社会职业能力必备技能之一。高职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阵地,所以必须要积极探索并改进计算机基础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其更加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在专业岗位上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应用人才
自2015年国务院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正在孕育之中,这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新的时代和形势下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持续加深和全球社会信息化互通,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最基本职业能力,同时随着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是用人单位判断大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传统呆板,学生兴趣不高
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中,教师在授课或操作仅仅是搬照课本原有内容讲课,或者是展示简单的ppt,而有的教师在上机操作时,只会给学生展示验证性的操作,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都只是片面的、浅层次的。最应该体现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课堂的教学方式却没有到达新时代的要求,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学习兴趣不能得到提高,也无法培养出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二)采用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岗位职业需求不符
在新时代社会下,尽管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很紧迫,不过还是有很多毕业生需要面对就业难的现状。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就获得相关计算机的证书,可当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时,却无法达到工作岗位中需要应用到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从而使用人单位无法找到适合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也不能找到适应自己并满意的工作。因此高校受到这种供需矛盾的刺激,需要加深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同时要重视并加强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教學模式单调,无多元化的教学层次
现如今,还有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单一,教师处于整个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同,有的几乎没有什么操作基础和经验,有的却已是电脑高手,但是教师却采用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展开教学,不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诉求。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实现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积极大胆应用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方式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向学生提问和布置任务来带动教学。把原来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整个课堂的教学中心改变成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这样一来,教学的方式就往积极的、实用的方向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起来;学生讨论完以后,教师即可给出正确答案并对其做出分析,以此对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归纳。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励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实际应用操作水平。教师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电脑上搜索答案后在对其进行辅导性讲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效率,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课外举行各种形式的关于计算机的课外活动,如计算机基础专业讲座、知识竞赛,以此激励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水平,从而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二)教学内容要与专业岗位相适应,突出岗位需求
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岗位需求。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习的重点就要放在对实际应用的操作上,如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文件的管理,一张工作表格的制作、计算,工作计划的排版,幻灯片的制作等,所有的操作练习都围绕着工作岗位内容来安排。教师需要根据专业特点,提取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对教学方案进行改善。这样突出职业能力的岗位需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适应岗位,进入工作角色。
(三)优化教学资源及学习环境,不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教学资源是增强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操作能力,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的基础和保障。为此学校必须加大对机房和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创造一个良好的、多层次的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应用和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网站,教师布置作业后,学生在网站上登录并提交作业,教师在网站上给学生在线批改作业并对问题进行解答,这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进行完善,以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应用为目标,全面建设与专业相适应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学校要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培训,要让教师在观念上更新,理解计算机应用和专业能力整合的必要性,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水平,让计算机教师增加对所教授学生的专业了解,做到既能懂计算机又懂专业的复合型教师。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校提供的优质教学平台,优化计算机基础课堂中的教学手段,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总的来说,在“互联网+”的新社会形态下,对职业技能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并对此组织科学性、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学生参与课堂,并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能够对计算机基础进行自觉地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操作能力,以此提高学生面向应用的计算机技能水平,从而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薛亚玲.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9):273.
[2] 张志成.新时代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商,2014,(9):150.
[3] 赵俊岚.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J].现代计算机:中旬刊,2012,(3):25-30.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应用人才
自2015年国务院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正在孕育之中,这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新的时代和形势下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持续加深和全球社会信息化互通,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最基本职业能力,同时随着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是用人单位判断大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传统呆板,学生兴趣不高
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中,教师在授课或操作仅仅是搬照课本原有内容讲课,或者是展示简单的ppt,而有的教师在上机操作时,只会给学生展示验证性的操作,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都只是片面的、浅层次的。最应该体现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课堂的教学方式却没有到达新时代的要求,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学习兴趣不能得到提高,也无法培养出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二)采用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岗位职业需求不符
在新时代社会下,尽管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很紧迫,不过还是有很多毕业生需要面对就业难的现状。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就获得相关计算机的证书,可当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时,却无法达到工作岗位中需要应用到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从而使用人单位无法找到适合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也不能找到适应自己并满意的工作。因此高校受到这种供需矛盾的刺激,需要加深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同时要重视并加强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教學模式单调,无多元化的教学层次
现如今,还有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单一,教师处于整个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同,有的几乎没有什么操作基础和经验,有的却已是电脑高手,但是教师却采用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展开教学,不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诉求。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实现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积极大胆应用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方式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向学生提问和布置任务来带动教学。把原来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整个课堂的教学中心改变成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这样一来,教学的方式就往积极的、实用的方向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起来;学生讨论完以后,教师即可给出正确答案并对其做出分析,以此对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归纳。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励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实际应用操作水平。教师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电脑上搜索答案后在对其进行辅导性讲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效率,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课外举行各种形式的关于计算机的课外活动,如计算机基础专业讲座、知识竞赛,以此激励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水平,从而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二)教学内容要与专业岗位相适应,突出岗位需求
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岗位需求。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习的重点就要放在对实际应用的操作上,如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文件的管理,一张工作表格的制作、计算,工作计划的排版,幻灯片的制作等,所有的操作练习都围绕着工作岗位内容来安排。教师需要根据专业特点,提取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对教学方案进行改善。这样突出职业能力的岗位需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适应岗位,进入工作角色。
(三)优化教学资源及学习环境,不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教学资源是增强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操作能力,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的基础和保障。为此学校必须加大对机房和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创造一个良好的、多层次的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应用和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网站,教师布置作业后,学生在网站上登录并提交作业,教师在网站上给学生在线批改作业并对问题进行解答,这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进行完善,以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应用为目标,全面建设与专业相适应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学校要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培训,要让教师在观念上更新,理解计算机应用和专业能力整合的必要性,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水平,让计算机教师增加对所教授学生的专业了解,做到既能懂计算机又懂专业的复合型教师。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校提供的优质教学平台,优化计算机基础课堂中的教学手段,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总的来说,在“互联网+”的新社会形态下,对职业技能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并对此组织科学性、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学生参与课堂,并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能够对计算机基础进行自觉地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操作能力,以此提高学生面向应用的计算机技能水平,从而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薛亚玲.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9):273.
[2] 张志成.新时代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商,2014,(9):150.
[3] 赵俊岚.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J].现代计算机:中旬刊,2012,(3):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