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牵一发而动全身,头发对人体之重要,于此可见。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这是儒家的观念;释教要求信徒剃光头,佛却一头秀发,圆寂后还有专门的发塔供奉佛发;道教且有专门掌管头发之神,名苍华,字太玄。于是,俗世众生和虔诚教徒,围绕神圣的头发及其最亲密的近邻胡须,演绎出了许多故事,政治的、军事的、宗教的、民俗的、社交的、爱情的……兹将无事闲翻书抄录的相关资料整理排比,略加诠释,乃成此文。为避免和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重名,拈来一句曾经的广告词“黑头发,中国货”为题,一者黑头发是中国人的明显体貌特征之一;二者在某些特定场合,六七十岁的老者清一色的乌发盖顶,也让人自然联想到这广告名言。
黑发白发故事多
发,《说文》释曰:根也。段玉裁、朱骏声注曰:顶上毛也。头发,包括其近亲胡须,是父母留给儿女的礼品,除脱落部分,大抵要相伴人一生。
这与生俱来的毛发,被赋予道德礼仪负荷后,学问就多了。
古有成童礼:三月之末,择日为儿童剪发,留下的那部分为固定发型,在男称“角”,在女称“羁”。童年好友因称“总角之交”。成童年龄为十五岁(一说八岁),成童前长发也要剪短。史载一则幼童剪发故事,很是感人:邓禹的夫人疼爱五岁的小孙女,亲为剪发。老祖母眼花,手也有点抖,误伤了孙女后额。小孙女竟忍痛没吭一声。事后人问缘故,她说:“当时并非不痛;我想奶奶那么大年纪,因为疼爱我才为我剪发,我怕喊‘疼’会让奶奶伤心,所以就强忍着。”这位自小懂事、善解人意的邓姑娘,就是后来东汉和帝的邓皇后。
成年举行成人礼,男曰冠,可戴帽子;女曰笄,就是用簪子束发。新婚礼有结发仪式,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原配夫人亦称“发妻”。痴心女子也有剪青丝以为爱情信物赠送恋人,表示忠贞不渝的。
有时头发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据《符子》记载:禹为治水,累得“首无发,腿无毛”,以此赢得舜的信任,被选为接班人。汉成帝刘骜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姊妹俩,生不出一个龙种,他四十一岁时,宫女曹伟能替他生了一个龙子,母子二人却被赵飞燕害死(应了“燕啄皇孙”的民谣)。曹宫女为救儿性命,说“我儿前额有壮发,跟他爷爷(元帝刘奭)的壮发一模一样”。“壮发”,大约是比较粗硬、有别于一般婴儿柔软胎毛的头发,也许是遗传基因作用的结果。但在那黑暗的环境中,别说是一绺“壮发”,就算是DNA检验的科学报告,也救不了无辜婴儿的性命。
“卫后兴于鬒发”,张衡《西京赋》所吟的卫子夫,凭一头稠美的黑发赢得汉武帝青睐,做了皇后。蒲松龄的《姊妹易嫁》故事也和头发很有些关系:姊嫌未婚夫毛郎家贫,誓不嫁,妹代之,毛郎自然心存感激。然妹秃发,却是毛郎心病,怕人笑话,拟富贵后易妻。这杂念一闪,竟导致他科考失利。后乡试中第一,其妻也长出一头浓密的秀发。而原来一头美发的姊,却嫁了个浪荡子,很快破落,夫死,遂愤然削发为尼。和卫子夫不同,这姊妹俩是命运决定头发的生长状态和去留。
后蜀孟昶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不久,孟昶就进京“朝拜”天子去了。蜀国的发型成了亡国谶语。
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自缢前书遗诏于衣襟,曰:“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朱皇帝纵然怎样刚愎自用,君臣互误,身死国灭,但他毕竟还有羞恶之心,去皇冠,发遮脸,以示无颜见祖宗。
崇祯之前,早在三国时代,就有过死后以发覆面的一幕,她就是魏文帝曹丕的夫人甄洛。甄洛在与郭女王的邀宠斗争中败下阵来,以“有怨言”被处死。胜者郭女王下令对甄洛的尸体作了特别处理:长发覆面,示其无颜见人;糟糠塞口,让亡灵有口难言。绝代红颜甄洛死于非命,而曹植梦见长发披面的嫂嫂兼情人,悲不自胜,写下题为《感甄赋》、后被改名《洛神赋》的怀念文字,却成了文学史上的名篇。
说两则捋虎须的趣事。三国吴国大将朱桓即将离京赴任,大帝孙权亲为饯行,朱桓向孙权敬酒,并提了一个特殊请求:“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孙权欣然答应,凭几身体前倾,朱桓就前边捋孙权胡须边说:“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孙权听了只是一个劲地笑。
朱桓捋虎须是喜剧,而王轨捋虎须则是悲剧。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很能干的皇帝,可惜他的接班人太子宇文赟太不成器,耿直的大臣王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说在嘴上:“恐不了陛下家事。”一次王轨藉内宴上寿之机,捋武帝须曰:“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武帝亦深以王轨言为然,欲换太子,苦于无材可选,未能实施。不久,武帝辞世,宇文赟上台后立即向王轨开刀。王轨为自己忠直捋帝须付出了生命;而宇文赟则正如王轨所预言,很快就断送了宇文氏的江山。
头发或密或疏,遗传使然,并不受个人意志影响。然而,人们还是多喜欢有一头浓密的秀发,若先天不足,便用假发充真,取他人之发合己之发以为结。假发,由剃贱者或刑徒之发而来。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好服黄裙,显得很扎眼,引出了两句民谣:“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老百姓对上层的骄奢腐化深恶痛绝,乃诅咒如此。《新唐书》载,薛季昶任河北按察使时,杖杀了一县尉,盖此人作恶多端,罪状之一即是“髡民女之发为髢”,强剃百姓秀发拿来充当自家假发。
假发的第二个来源是贫者剪而卖之。晋代陶侃早孤,家贫,有友人来访,仓促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假发),换来酒肴,招待了客人,后世传为美谈。元人柯丹丘诗咏其事,与孟母并提:“剪发常思侃母,断机每念轲亲。”
头发和自然界许多事物一样,也会随着生长而变色。春红,夏绿,秋黄,冬白,色随季节转换;少黑,老白,白久则黄,发因年岁易色,皆是自然规律使然。当然,也有遗转变异的特例,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年二十九,头发就全白了。东晋王彪之也是二十多岁就须发皆白,人称“王白须”。《世说新语》故事:顾悦和晋简文帝司马昱同年出生,而顾悦的头发早早就变白了。简文帝问道:“你的头发为什么比我先白?”顾悦回答得巧妙而得体:“我就像蒲柳之身,一到秋天,便开始衰落了;将军(司马昱时为抚军大将军)就像松柏之身,经过严霜后,更显葱茏茂盛。”南朝美男子潘岳“三十有二,始见二毛”,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喟叹人生易老的典故“潘鬓”。
多愁善感的诗人们留下了不少咏叹白发的诗句,容我拈来唐诗以为例证:“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王维)。“相逢头白莫惆怅,世上无人长少年”(清塞)。“人生莫遣头如雪,纵有东风也不消”(高蟾)。“唯有鬓霜依旧白,春风于我独无情”(白居易)。“到处逢人求至药,几回染了又成丝。素丝易染髭难染,墨翟当时合泣髭”(刘驾)。“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刘采春)。
白发标志到了受人“敬”的自然年龄。敬老乃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古代的敬老优惠政策,举其要者有:免除赋税徭役;享受“杖”(拄杖行走)的待遇,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不擒二毛,鬓发斑白有时还可免做战俘呢。
至于皓首穷经,有如今之所谓学到老,则会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说一个大器晚成的典型。五代人梁灏,从后晋天福三年(938)开始应试,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历经四个朝代凡四十八年,年登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一举成名,传为美谈。他的谢恩表中有这样的句子:“皓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志,长太公之二年。”联句不仅巧妙地嵌进他的年龄“八二”,而且不无自得地说我遂凌云志时虽已年老,不过仅比姜太公大两岁,比起鸿儒伏生还小八岁呢!而他为皇上写的谢恩诗则更为有趣:
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
饶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
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唯有子孙迎。
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
让白发大大派了一回用场的,是汉代的商山四皓。四老分别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汉高祖刘邦召其出山,竟不应。后来高祖欲废太子,改立宠姬戚夫人所生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焦虑万分,请教高祖首席智囊留侯张良,用其计,派人奉太子亲笔信,卑辞厚礼,迎来四老辅佐太子。一次宴会,太子出席,四人随从左右,须眉皓白,衣冠甚奇。刘邦觉得好生奇怪,一问,才知正是他数岁求之未得的四位长者。四位白发老翁的出现,居然改变了刘皇帝指定接班人的走向,他指着四老的背影对戚夫人说:“我本来要更换太子的,现在太子得到四位老人的强力支持,说明他羽翼已经丰满,我也搬不动了。我百年后吕后可就成了你的主子了!”戚夫人闻言,哭成个泪人儿,刘邦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由爱妃伴舞,他唱了那首有名的《鸿鹄歌》,表达了他无可奈何的郁闷。那一回吕后母子的胜利,也可以说是老人政治的胜利,太子身后站立着四个老人,可见其政治根底有多深了。极权政治,玩的就是这一套,根底呀,帮派呀,山头呀,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枪杆子和阴谋权术;不谙此道而欲涉足政治,那就是“玩心跳”了。许是受此次老人政治故事启发,汉武帝时,田千秋要为含冤而死的太子刘据叫屈,也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云云,用此增加进言的说服力,言外之意是我转告的可是“老人言”,不听“老人言”,后果是什么,陛下不会不知道吧。
然而,白发毕竟是衰老的标志,政策再优惠也无法抵消青春不再的无奈。浪漫的李太白,喟叹“高堂明镜悲白发”;豁达的苏东坡,因“早生华发”而自嘲“多情应笑我”;矢志报国的辛弃疾,因功业未成而浩叹“可怜白发生”!
“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的诗句道出了白发的固有秉性:无分贫富贵贱,该白就白,毫不留情,才不管你对镜流不流泪呢!白发早生,除了遗传因素,也和心情有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传说旧时发蒙读物《千字文》编者周兴嗣,是一夜愁白了头的。据传梁武帝命人从大书法家王羲之作品中任意挑出一千个不同的单字,每字片纸,杂乱无序,令周兴嗣将这一千字编成韵文。王命在身,重过千钧,周兴嗣既绞尽脑汁,又焦虑攻心,一夜过去,朗朗上口、易诵易记的千字韵文编成了,编者的黑发也被霜染了。另一个文人、三国时魏国书法家韦诞,头发变白的时间则更短,片刻而已。此公走红当时,魏之宝器题铭皆其所书。魏明帝造凌云殿,工匠误把匾额先固定好了,韦诞题写匾额,就只能爬上梯子去高空作业,也许是书法家有恐高症,加之全身心投入,紧张劳累几至极限,一个匾额写完,竟然须发皆白。他于是告诫子孙:以后你们可别再学书法!
唐代路岩,懿宗朝为宰相,权势烜赫,后在权力角逐中失势,贬谪任地方官,离开京城时,路人掷瓦砾为之送行,已让他羞赧难耐,行至江陵又传来圣旨,削官爵,流放天涯;囚江陵狱。狱中仅过了一夕,美男子路岩就须发皆白矣。当时他不过四十四岁。
人生苦短,怕老之心,常人皆有,而官场行走诸公尤甚。《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了一桩白头翁故事:有一天,白头翁鸟落在殿前,孙权问道:“这叫什么鸟呀?”诸葛恪回答说:“叫白头翁。”当时在座诸臣中,张昭年纪最长,他立即想到这可能是诸葛恪在拿自己的白头寻开心,便接过话茬说:“诸葛恪明明在欺骗陛下,我活这么大还从未听说过白头翁鸟名——要不然,那就请诸葛恪再找个叫‘白头母’的鸟来!”诸葛恪说:“有一种鸟名叫鹦母,未必就有与之对应的名字,否则,我也请辅吴(张昭官拜辅吴将军)先生列举一个‘鹦父’出来!”张昭先生因为对白发过于敏感,反而自讨没趣。
五代十国南唐建国者徐知诰,本是吴国权臣,尽管统揽大权,他还觉不满足,早就想取代吴主,自己做皇帝。有一天早上,徐知诰照着镜子边拔白胡须,边喟叹:“待国家安定之日(即他老人家戴上皇冠的那一天),我已经老了,怎么办呢?”他的摇尾系统自然深谙主子拔白须、叹易老的个中政治内涵,立即劝说吴主让出皇位。很快,徐知诰便如愿做了皇帝。清代高晋种胡须的故事,同样表现了面对权力的急不可待。事见袁枚《新齐谐》:高文端公(文端为高晋谥号)自言年二十五,作山东泗水县令,时吕道士为之相面,曰:“君当贵极人臣,然须不生官不迁。”相国自摩其颐曰:“根且未有,何况于须!”吕曰:“我能种之。”是夕伺公熟睡,以笔醮墨画颐下如星点。三日而须出矣。然笔所画缕缕数十茎,终身不能多也。高是年迁邠州收,擢迁至总督而入相。故事固不乏虚构成分,但高晋急盼升官的心态却是真实写照。官帽诱惑力之大,直可使官迷着魔以至于要官不要脸的地步,像高晋的种胡须,利己不损人,达己不丢脸,应该说是轻喜剧。
少年得志称黑头公,自然春风得意;可白发青衫,官场混到老还是个小科长,就很无奈。越是安享富贵尊荣的官家公卿诸人,越是特别希望头发永葆黑色,一黑到底——白了也要用人工方法使之返黑。
武则天“革命”成功,正式称帝八年后,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女人了,有个叫朱前疑的人上书谓“梦陛下发白再玄,齿落更生”。你瞧,白头发竟然变黑了,脱落的牙齿也新生了,返老还童,这比长寿八百岁更让女皇亢奋不已,立即赏美丽谎言制造者一个驾部郎中官。
唐玄宗朝,宰相李林甫婿郑平为省郎,“林甫见其鬓发斑白,因曰:‘上明日当赐甘露羹,郑即食之能乌鬓。’翌日食之返白鬓如黳。”此事载于《明皇杂录》,属小说家言,不可当真。
黑发食品固不存在,但处理白发却确有其事。
有了白发怎么办?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拔,二是染。
关于拔白发的趣闻不少。唐冯贽《云仙杂记·却老先生》载:“王僧虔晚年恶白发。一日对客,左右进铜镊,僧虔曰:‘却老先生至矣,庶几乎!’”王僧虔戏称镊子为“却老先生”,这镊子的重要功能是用来拔白发。李白在《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中说:“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杜牧在《醉题》中也说:“金镊洗霜鬓,银觥敌露桃。”五代韦庄《镊白》诗,说“白发太无情,朝朝镊又生”。
晋朝的左思《白发赋》云:“星星白发,生于鬓垂。虽非青蝇,秽我光仪。策名观国,以此见疵。将拔将镊,好爵是縻。”左思不仅担心被白发损害了光辉形象,更加担心它影响自己的美好前程,于是赶紧将它拔了。
左思们尚且如此忌讳白发,做皇帝那就更不用说。《南史·齐本纪下·废帝郁林王》记载,南朝齐开国皇帝高帝萧道成,为相王,镇东府,(郁林王萧昭业)时年五岁,床前戏。高帝方令左右拔白发,问之曰:“儿言我谁耶?”答曰:“太翁。”高帝笑谓左右曰:“岂有为人作高祖而拔白发者乎!”已经有了曾孙,还在为白发犯愁,难怪萧道成自己都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白发是拔之不尽的,明代宋濂《镊白发》诗云:“白发如青草,剪已竟还生。草青能变白,发白不复青。人生须知会有尽,紫马驼钱沽酒倾。”
拔白发还会产生痛楚,对于头发本来就稀疏的,越拔越少,尤不可取。最好的办法就是染。
王莽大约是皇帝染发第一人。《资治通鉴》记载:更始元年(23),时局危如累卵,灭亡近在旦夕,王莽欲自示外安,乃染其须发,立杜陵史谌女为皇后。王莽原本就善于在头发上做文章:当初他头发乱蓬蓬,脸上脏兮兮,表示为国操劳,无暇自洁,骗取皇帝信任,由“安汉公”而“假皇帝”而真皇帝;这一回,他又把须发染黑,以期稳定政局,安抚人心。当然这只能是心劳日拙,仅过了几个月,假黑发的王莽便做了刀下鬼。
以后染发者时有所见。《宋书·谢灵运传》记载,文人何长瑜曾写诗讽咏陆展染发:“陆展染须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说陆展为了讨好小老婆将白发染黑,可惜没什么用,过不了多久白发又像星星一样重新长出来了。
清代风流才子袁枚《白头》诗:“白头人到莫愁家,寄语儿童笑莫哗。若道风情老无分,夕阳不合照桃花。”袁枚满头白发,还喜欢到烟花柳巷中去,希望那些年轻人见了不要大惊小怪。当然,为了使自己显得年轻,他也染发染须。
冯梦龙《古今谭概》也记录了一则官员染发故事:顾太仆居忧(守孝休丧假),发须皆白,起复北上,以药黑之。人笑曰:“须发亦起复矣。”你老要重新掌权了,胡须头发也跟着恢复青春了!
关于染发,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九有一针见血的概括:“陆展染白发以媚妾,寇准促白发以求相,皆溺于所欲而不顺其自然者也。然张华《博物志》有染白须发,唐宋有镊白诗,是知此风其来远矣。然今之媚妾者盖鲜,大抵皆听选及恋职者耳。吏部前粘壁有染白须发药,修补门牙法,观此可知矣。”无论染发染须,抑或是修牙,无非是为了“媚妾”和“听选及恋职”,就是为了装嫩讨女人欢心和为了当官,干这两样事,人看上去都不能太老,“年轻是个宝”嘛。
“平生常笑愚公愚,欲栽堕齿染白须”。在陆游先生看来,把变白的须发染黑,简直是愚蠢之极。倒是《古今谭概》所记的海昌女子朱桂英咏白发诗看得通脱:“白发新添数百茎,几番拔尽又还生。不如不拔由他白,哪有工夫与白争。”要干的事情还很多,何必将时间白白浪费在做这种无用功上!《增广贤文》曰:“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其实白发并不可怕,人的心理年龄衰老那才是真正最可怕的。留恋青春而惧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抓住时间有所作为。
曾经有句广告词:黑头发,中国货。把头发说成“货”是否恰当,姑置勿论,而某些场合花甲古稀老人,黑发如云,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也算中国特色吧。改革开放,白发染黑,黑发染花,染发剂需求大增,既为GDP增值,也为生活添彩。五彩斑斓,从头做起,头发颜色假,实在无所谓,只要头脑中的“主义真”就行,有人认为这年头头发多灾多难,实在多虑了。头发“受难”再多也不痛,只要头脑不遭禁锢,思想自由就好。
剃发剪须何所为
说完染发,该说剃发。尽管须发神圣,不可毁损,但也有非剃不可的种种特例。
其一是宗教仪式。佛教所谓剃度,是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成为僧尼,皈依佛门。照佛家经典说,此举意在“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唐代项斯赠僧诗有“多因束带热,更忆剃头凉”的谑言,五代齐己则有“金刀闪冷光,一剃一清凉”的调侃。倒也是,溽暑逼人,汗流浃背,一头长发确是负担,真不如剃个光头清爽痛快呢。当然,并非所有剃光头的都虔信佛法,一入佛门,可免徭役租赋,有人实际上是冲着这些好处而来。
其二是刑罚。头发愈是被看得神圣,便愈显剃发惩罚之严厉。剃光头曰“髡”,剃鬓角曰“耐”。这在古代都是相当重的刑罚。公元前193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刚一蹬腿,首席夫人皇后吕雉就对老皇帝生前宠爱备至的戚夫人重拳出击实施报复,以泄此前夺床邀宠屡败的闷气。报复惩罚的第一步便是“从头开始”:你戚美人不是有一头飘柔的秀发吗?现在就给你剃成光光头!北齐后主高纬皇后胡氏,本是胡太后亲侄女,太后听了别人谗言,大怒,惩罚措施也是给皇后剃光头,送回老家。当代中国随着“破四旧”左调而来的,居然是剃阴阳头等古老刑罚,这自然是红色浪潮里的黑色幽默。而曹操的割发代首,被当做玩骗术的典型予以讨伐,其实是不了解古代刑罚的表现;应该说曹阿瞒那一回并没有玩骗术,倒是动了真格的,主动接受惩罚,割去神圣头发,已经非常难得。北齐时,彭城王元韶娶文宣帝高洋的姐姐为妻,也算正经八百的皇亲国戚,虽然他对皇帝小舅子高洋处处谦让,生活上也不敢奢侈。然而,高洋对他却肆意侮辱。“文宣(高洋)常剃(元)韶鬓须,加以粉黛,衣妇人服以自随”,并对人说:“吾以彭城王为嫔御。”最后竟致“性行温裕”的元韶活活饿死。
其三是特殊需要。商汤建国之初,大旱五年,他向上天祈祷,为表诚意,剪自己头发以代牺牲,敬献天帝。此举既赢得了民心,也感动了天帝,甘霖乃沛然而降,汤为救灾作出了巨大牺牲,正如宋儒曾巩《救灾议》所言:“古人有曰:剪爪宜及肤,割发宜及体。先王之于救灾,发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越王勾践打了败仗,便剪发文身,立志复仇。他的剪发似是明志,是政治宣言书。勾践所生活的春秋时代,有所谓“夷夏之辨”,就是华夏族和“四夷(少数民族)”的区别,区别之一便是发型和服饰。孔子赞誉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大政治家管仲的功劳时,特意说了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其意是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们也就会散披着头发,把衣襟开到左边,沦为夷狄了。你瞧,管仲还充当了华夏族发型的“保护神”呢。
东汉党锢狱兴,党魁张俭亡命,株连甚广。另一个党魁夏馥对张俭此举颇不以为然:“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他的避祸举措是自家剪须变形,走进山林,隐姓名,为冶铁匠打工,整日与烟火为伴,过了两三年,便没人知道他的去向——就是擦肩而过,恐怕也认不出了。
《三国演义》写了曹操在战场上割须弃袍,那是逃命的需要。无独有偶,金国兀术也在战败危急时刻,靠剃须髯改变面貌得以逃命。同是金国的冯延登生逢末世,奉命出使蒙古兵营请和。蒙古人要他去招降顽强抵抗的某将军,并称:“汝能招之使降即贳汝死,不则杀汝矣。”冯延登毅然拒绝。蒙古人决定严惩之:“汝罪应死,但无杀使者理,汝爱汝须髯犹汝命也。叱左右以刀截去之,延登岸然不动,乃监之丰州。”冯延登舍出自己心爱的胡须,捍卫了国家尊严。不久金亡,他慷慨赴义而亡。
当然,最具轰动效应的还要数唐太宗剪了胡须来为大臣治病,白居易诗咏其事曰:“剪须烧灰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是啊,皇上能够献出原本不可毁损的胡须为你治病,你李勣能不感激涕零,立誓以死相报?李勣本人为卧病的姐姐煮粥,让火烧了胡须,姐姐怨他不使唤仆人却自己动手,李勣很动情地说:“姐姐已经暮年,我也老啦,就是我天天来给姐姐煮粥,恐怕也煮不了多久……”姐弟情深,洵是感人。唐玄宗为兄弟煮药被燎胡须同样十分感人。李隆基一直看重兄弟情,一次弟薛王李业患病,李皇帝亲自为其煎药,被火烧着胡须,左右见状,惊恐万分,急忙扑救。李隆基却说:“只要薛王服此药病愈了,我这把胡须有什么可惜的!”
唐代两个知名度最高的女人都有剪发转变命运的经历。武则天曾为唐太宗才人,太子李治对这位美媚十分喜欢。太宗崩,武氏随众去了佛寺,削发为尼。那是太宗皇帝忌日,身为今上的李治来佛寺烧香,与武氏相见,旧情复萌,两人哭哭啼啼,难舍难分。这事让王皇后听说了,她暗令武氏蓄发,而后劝皇上纳之后宫,不久即拜为昭仪。就这样,武则天通过头发一剃一蓄,便完成了从“阿姨”到宠妃的身份转换。
杨玉环也以秀发为道具,向老皇上示爱,当即见效,也算头发改变命运。杨玉环是由儿媳提升为贵妃的,老夫少妻,难免闹点矛盾。天宝九载,贵妃忤旨,被打发走人。但是很快皇上就后悔了,特派宫使送去御膳。杨贵妃对使者涕泣曰:“妾罪当死,陛下幸不杀而归之。今当永离掖庭,金玉珍玩,皆陛下所赐,不足为献,惟发者父母所与,敢以荐诚。”乃剪发一缭而献之。睹发思人,玄宗立即派人将杨贵妃迎回宫中,恩宠有加。
如果说女人用剪发表示对爱的忠贞,男人则用剪发表示政治上的效忠。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26)李嗣源叛乱,唐庄宗李存勖置酒宴诸将,涕泣着对李绍荣等说:“卿辈事吾以来,急难富贵无不同之;今致吾至此,皆无一策相救乎!”诸将百余人皆截发置地,誓以死报,君臣相与号泣。
东汉温序的尽忠也表现在对胡须的“临终关怀”上。建武五年(29),护羌校尉温序在一次巡视时,被凉州割据者隗嚣部下劫持,遂劝其投降。温序坚定地说:“我受国家重任,万死不辞,怎能贪生背德?”隗嚣见奈何不得,乃给剑令其自裁。温序接剑,对左右的人厉声说:“既然为贼所逼杀,不能让我的胡须被贼土玷污。”便“口衔胡须”,自刎而死。“温序须”由是成为慷慨就义的典故。
有人用截发表明政治忠心,也有人把削发作为升官的过渡。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太尉朱泚叛变朝廷,公开称帝。唐德宗率少数官员匆匆逃亡奉天(陕西乾县),太子少师乔琳随皇上同行。至盩厔,乔琳借口年老体弱不堪山路劳顿,乃削发为僧,暂时栖身仙游寺。长安城的朱皇帝闻此消息,会心一笑,他当然洞悉那个昨日同僚的心事:乔翁削发,志不在佛,在乎曲线求官也。于是召至长安,以为吏部尚书。其他窜匿的朝官,也纷纷效法乔琳,去投靠朱泚做官了。
当年成吉思汗的西征,跟一起剃须事件也有些关系。花剌子模王阿拉丁答应与成吉思汗相互通商。旋有畏吾尔商人一百多人,受成吉思汗委托去花剌子模贸易,花国地方守将以为奸细,将其捕杀,财物没收。仅有一人逃脱,回来报告大汗,成吉思汗闻讯大怒,遣使三人前往问罪,不料花剌子模杀死一个使者,而将另两个剃须后放回。成吉思汗认为此乃奇耻大辱,免冠解带,跪祷于天,立誓报仇,乃大举西征。
历史上还有一个不男不女、不长胡须的畸形男人群体,那就是宦官。本来,他们是腐朽纵欲的专制制度受害者,但因为其负面作用甚大,而在所谓汉唐盛世为患尤烈,朱明王朝次之,所以,宦官非但引不起人们的同情心,反倒多被口诛笔伐。自然,一些和宦官有关的悲剧闹剧,也是围绕宦者无须展开的。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八月,袁绍谋诛宦官,引兵屯朱雀阙下,捕赵忠等,斩之。紧闭北宫门,令士兵见宦官就杀,共杀死老少宦官二千余人,其中也有无须男子被当作宦官杀了的。
因为未长胡须,被视为宦官砍了头,乃是冤死鬼;不过,在宦官得势的日子里,无须男人跟着沾光的闹剧也有。唐中宗时,安乐公主权势炙手可热,宦官左监门大将军薛思简等有宠于安乐公主,纵暴不法,侍御史魏传弓奏请诛之,而御史大夫窦从一惧怕由此得罪安乐公主,便极力阻止此事。实际上,很会来事的窦从一,面对宦官用事的大气候,在任地方官及中央监察大员期间,每审理案件,但见讼者无须,必曲加承接,不管有理没理,无须先占三分理!
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王振手眼通天,权倾朝野,公侯卿相,争相阿附,呼为“翁父”。工部郎中王佑以谄媚王振而升为工部侍郎。王佑无须,有一天王振问道:“王侍郎何以无须?”王佑竟然回答说:“老爷所无,儿岂敢有!”堂堂副部长级高官,无耻乃至于此。这样的宦官,这样的朝官,不把明英宗送进俘虏营,那才叫怪呢!
与上述有限的或个别的剃发剪须不同,满族人入主中原以后,强力推行大规模全民族的剃发运动。这场遭到汉人强烈抵制、频频引出流血冲突的剃发运动,据史书记载和一个叫孙之獬的山东人大有干系。
满族初入中原,衣冠一仍汉制,凡中国臣子皆束发顶进贤冠,为长袖大服,分为满汉两班。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满以为其汉人,不受;归汉班,汉以为其满饰也,亦不容。他于是羞愤上疏,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依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发令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大军所至,剃头匠随焉。
面对剃发令,百姓高呼:“安得官军来,为我保此发肤,苟有倡议者,即揭竿相向矣!”百姓把保卫头发衣冠甚至看得比保家卫国还重要。稗史《识小录》记载了一件轶闻:金陵有一乞丐拒绝剃发,题诗于壁而后自尽。其诗曰:“三百年来养士朝,可怜文武尽降逃。纲常落在卑田院,乞丐犹惭去二毛。”此诗直刺朝廷高官,衮衮文武大臣,平日里“纲常”“爱国”“奉献”的高调一个比一个唱得漂亮,可关键时刻,不是投降便是逃跑,还不如一个以死抗争剃发令的乞丐呢!当然这只是传统观念作出的即时反应。过了那一阵子,在头和发之间,绝大多数人还是明智地选择了“留头不留发”。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就是一个典型。据《恸余杂记》记叙,清军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则髡辫而入矣。钱老先生要响应新政权的号令,积极剃头表示效忠,还要找一个免人讥讽的理由——“头皮痒甚”。尽管这样,他还是被清廷投入大牢,瘐毙,死后也被列入“贰臣传”。至于那个孙之獬,则是被暴动的乡民杀死并诛灭全家,发剃了,头也掉了。
汉人辫子留定过了近两百年,洪秀全的反政府斗争又和头发纠缠在一起,主张恢复汉族束发。清政府针锋相对,指斥太平军为“发逆”。老百姓则面临两难的选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军杀,还留辫子的被长毛杀!
国人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吃的苦头已经够多,可问题并未到此结束。近代民主革命风云起,剪辫子又成了勇敢的革命行动,遗老遗少们自然扛起了保卫辫子的使命,上演复辟闹剧的张勋乃有“辫帅”之称;投机派则留着辫子,或盘起或放下,视对立双方力量消长而定,随机应变,左右逢源。
当代中国,男人脑后有形的辫子早已化作历史陈迹,但无形的封建辫子还随处可见。而动辄“抓辫子”更是一些流氓政客习用的威慑手段,被抓的,头皮发麻,战战惶惶;抓的,则是颐指气使,洋洋自得。深谙政坛抓辫子厉害的邓小平,曾用戏谑的口吻说他是维吾尔族姑娘——辫子多!人们都去忙抓辫子和防被抓了,哪有心思干正事呀?怪道那么多年经济发展缓慢,都是抓辫子闹的!今后苟有以抓辫子为业者,当全国共诛之,全民共讨之。
黑发白发故事多
发,《说文》释曰:根也。段玉裁、朱骏声注曰:顶上毛也。头发,包括其近亲胡须,是父母留给儿女的礼品,除脱落部分,大抵要相伴人一生。
这与生俱来的毛发,被赋予道德礼仪负荷后,学问就多了。
古有成童礼:三月之末,择日为儿童剪发,留下的那部分为固定发型,在男称“角”,在女称“羁”。童年好友因称“总角之交”。成童年龄为十五岁(一说八岁),成童前长发也要剪短。史载一则幼童剪发故事,很是感人:邓禹的夫人疼爱五岁的小孙女,亲为剪发。老祖母眼花,手也有点抖,误伤了孙女后额。小孙女竟忍痛没吭一声。事后人问缘故,她说:“当时并非不痛;我想奶奶那么大年纪,因为疼爱我才为我剪发,我怕喊‘疼’会让奶奶伤心,所以就强忍着。”这位自小懂事、善解人意的邓姑娘,就是后来东汉和帝的邓皇后。
成年举行成人礼,男曰冠,可戴帽子;女曰笄,就是用簪子束发。新婚礼有结发仪式,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原配夫人亦称“发妻”。痴心女子也有剪青丝以为爱情信物赠送恋人,表示忠贞不渝的。
有时头发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据《符子》记载:禹为治水,累得“首无发,腿无毛”,以此赢得舜的信任,被选为接班人。汉成帝刘骜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姊妹俩,生不出一个龙种,他四十一岁时,宫女曹伟能替他生了一个龙子,母子二人却被赵飞燕害死(应了“燕啄皇孙”的民谣)。曹宫女为救儿性命,说“我儿前额有壮发,跟他爷爷(元帝刘奭)的壮发一模一样”。“壮发”,大约是比较粗硬、有别于一般婴儿柔软胎毛的头发,也许是遗传基因作用的结果。但在那黑暗的环境中,别说是一绺“壮发”,就算是DNA检验的科学报告,也救不了无辜婴儿的性命。
“卫后兴于鬒发”,张衡《西京赋》所吟的卫子夫,凭一头稠美的黑发赢得汉武帝青睐,做了皇后。蒲松龄的《姊妹易嫁》故事也和头发很有些关系:姊嫌未婚夫毛郎家贫,誓不嫁,妹代之,毛郎自然心存感激。然妹秃发,却是毛郎心病,怕人笑话,拟富贵后易妻。这杂念一闪,竟导致他科考失利。后乡试中第一,其妻也长出一头浓密的秀发。而原来一头美发的姊,却嫁了个浪荡子,很快破落,夫死,遂愤然削发为尼。和卫子夫不同,这姊妹俩是命运决定头发的生长状态和去留。
后蜀孟昶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不久,孟昶就进京“朝拜”天子去了。蜀国的发型成了亡国谶语。
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自缢前书遗诏于衣襟,曰:“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朱皇帝纵然怎样刚愎自用,君臣互误,身死国灭,但他毕竟还有羞恶之心,去皇冠,发遮脸,以示无颜见祖宗。
崇祯之前,早在三国时代,就有过死后以发覆面的一幕,她就是魏文帝曹丕的夫人甄洛。甄洛在与郭女王的邀宠斗争中败下阵来,以“有怨言”被处死。胜者郭女王下令对甄洛的尸体作了特别处理:长发覆面,示其无颜见人;糟糠塞口,让亡灵有口难言。绝代红颜甄洛死于非命,而曹植梦见长发披面的嫂嫂兼情人,悲不自胜,写下题为《感甄赋》、后被改名《洛神赋》的怀念文字,却成了文学史上的名篇。
说两则捋虎须的趣事。三国吴国大将朱桓即将离京赴任,大帝孙权亲为饯行,朱桓向孙权敬酒,并提了一个特殊请求:“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孙权欣然答应,凭几身体前倾,朱桓就前边捋孙权胡须边说:“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孙权听了只是一个劲地笑。
朱桓捋虎须是喜剧,而王轨捋虎须则是悲剧。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很能干的皇帝,可惜他的接班人太子宇文赟太不成器,耿直的大臣王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说在嘴上:“恐不了陛下家事。”一次王轨藉内宴上寿之机,捋武帝须曰:“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武帝亦深以王轨言为然,欲换太子,苦于无材可选,未能实施。不久,武帝辞世,宇文赟上台后立即向王轨开刀。王轨为自己忠直捋帝须付出了生命;而宇文赟则正如王轨所预言,很快就断送了宇文氏的江山。
头发或密或疏,遗传使然,并不受个人意志影响。然而,人们还是多喜欢有一头浓密的秀发,若先天不足,便用假发充真,取他人之发合己之发以为结。假发,由剃贱者或刑徒之发而来。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好服黄裙,显得很扎眼,引出了两句民谣:“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老百姓对上层的骄奢腐化深恶痛绝,乃诅咒如此。《新唐书》载,薛季昶任河北按察使时,杖杀了一县尉,盖此人作恶多端,罪状之一即是“髡民女之发为髢”,强剃百姓秀发拿来充当自家假发。
假发的第二个来源是贫者剪而卖之。晋代陶侃早孤,家贫,有友人来访,仓促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假发),换来酒肴,招待了客人,后世传为美谈。元人柯丹丘诗咏其事,与孟母并提:“剪发常思侃母,断机每念轲亲。”
头发和自然界许多事物一样,也会随着生长而变色。春红,夏绿,秋黄,冬白,色随季节转换;少黑,老白,白久则黄,发因年岁易色,皆是自然规律使然。当然,也有遗转变异的特例,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年二十九,头发就全白了。东晋王彪之也是二十多岁就须发皆白,人称“王白须”。《世说新语》故事:顾悦和晋简文帝司马昱同年出生,而顾悦的头发早早就变白了。简文帝问道:“你的头发为什么比我先白?”顾悦回答得巧妙而得体:“我就像蒲柳之身,一到秋天,便开始衰落了;将军(司马昱时为抚军大将军)就像松柏之身,经过严霜后,更显葱茏茂盛。”南朝美男子潘岳“三十有二,始见二毛”,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喟叹人生易老的典故“潘鬓”。
多愁善感的诗人们留下了不少咏叹白发的诗句,容我拈来唐诗以为例证:“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王维)。“相逢头白莫惆怅,世上无人长少年”(清塞)。“人生莫遣头如雪,纵有东风也不消”(高蟾)。“唯有鬓霜依旧白,春风于我独无情”(白居易)。“到处逢人求至药,几回染了又成丝。素丝易染髭难染,墨翟当时合泣髭”(刘驾)。“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刘采春)。
白发标志到了受人“敬”的自然年龄。敬老乃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古代的敬老优惠政策,举其要者有:免除赋税徭役;享受“杖”(拄杖行走)的待遇,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不擒二毛,鬓发斑白有时还可免做战俘呢。
至于皓首穷经,有如今之所谓学到老,则会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说一个大器晚成的典型。五代人梁灏,从后晋天福三年(938)开始应试,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历经四个朝代凡四十八年,年登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一举成名,传为美谈。他的谢恩表中有这样的句子:“皓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志,长太公之二年。”联句不仅巧妙地嵌进他的年龄“八二”,而且不无自得地说我遂凌云志时虽已年老,不过仅比姜太公大两岁,比起鸿儒伏生还小八岁呢!而他为皇上写的谢恩诗则更为有趣:
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
饶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
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唯有子孙迎。
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
让白发大大派了一回用场的,是汉代的商山四皓。四老分别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汉高祖刘邦召其出山,竟不应。后来高祖欲废太子,改立宠姬戚夫人所生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焦虑万分,请教高祖首席智囊留侯张良,用其计,派人奉太子亲笔信,卑辞厚礼,迎来四老辅佐太子。一次宴会,太子出席,四人随从左右,须眉皓白,衣冠甚奇。刘邦觉得好生奇怪,一问,才知正是他数岁求之未得的四位长者。四位白发老翁的出现,居然改变了刘皇帝指定接班人的走向,他指着四老的背影对戚夫人说:“我本来要更换太子的,现在太子得到四位老人的强力支持,说明他羽翼已经丰满,我也搬不动了。我百年后吕后可就成了你的主子了!”戚夫人闻言,哭成个泪人儿,刘邦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由爱妃伴舞,他唱了那首有名的《鸿鹄歌》,表达了他无可奈何的郁闷。那一回吕后母子的胜利,也可以说是老人政治的胜利,太子身后站立着四个老人,可见其政治根底有多深了。极权政治,玩的就是这一套,根底呀,帮派呀,山头呀,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枪杆子和阴谋权术;不谙此道而欲涉足政治,那就是“玩心跳”了。许是受此次老人政治故事启发,汉武帝时,田千秋要为含冤而死的太子刘据叫屈,也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云云,用此增加进言的说服力,言外之意是我转告的可是“老人言”,不听“老人言”,后果是什么,陛下不会不知道吧。
然而,白发毕竟是衰老的标志,政策再优惠也无法抵消青春不再的无奈。浪漫的李太白,喟叹“高堂明镜悲白发”;豁达的苏东坡,因“早生华发”而自嘲“多情应笑我”;矢志报国的辛弃疾,因功业未成而浩叹“可怜白发生”!
“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的诗句道出了白发的固有秉性:无分贫富贵贱,该白就白,毫不留情,才不管你对镜流不流泪呢!白发早生,除了遗传因素,也和心情有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传说旧时发蒙读物《千字文》编者周兴嗣,是一夜愁白了头的。据传梁武帝命人从大书法家王羲之作品中任意挑出一千个不同的单字,每字片纸,杂乱无序,令周兴嗣将这一千字编成韵文。王命在身,重过千钧,周兴嗣既绞尽脑汁,又焦虑攻心,一夜过去,朗朗上口、易诵易记的千字韵文编成了,编者的黑发也被霜染了。另一个文人、三国时魏国书法家韦诞,头发变白的时间则更短,片刻而已。此公走红当时,魏之宝器题铭皆其所书。魏明帝造凌云殿,工匠误把匾额先固定好了,韦诞题写匾额,就只能爬上梯子去高空作业,也许是书法家有恐高症,加之全身心投入,紧张劳累几至极限,一个匾额写完,竟然须发皆白。他于是告诫子孙:以后你们可别再学书法!
唐代路岩,懿宗朝为宰相,权势烜赫,后在权力角逐中失势,贬谪任地方官,离开京城时,路人掷瓦砾为之送行,已让他羞赧难耐,行至江陵又传来圣旨,削官爵,流放天涯;囚江陵狱。狱中仅过了一夕,美男子路岩就须发皆白矣。当时他不过四十四岁。
人生苦短,怕老之心,常人皆有,而官场行走诸公尤甚。《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了一桩白头翁故事:有一天,白头翁鸟落在殿前,孙权问道:“这叫什么鸟呀?”诸葛恪回答说:“叫白头翁。”当时在座诸臣中,张昭年纪最长,他立即想到这可能是诸葛恪在拿自己的白头寻开心,便接过话茬说:“诸葛恪明明在欺骗陛下,我活这么大还从未听说过白头翁鸟名——要不然,那就请诸葛恪再找个叫‘白头母’的鸟来!”诸葛恪说:“有一种鸟名叫鹦母,未必就有与之对应的名字,否则,我也请辅吴(张昭官拜辅吴将军)先生列举一个‘鹦父’出来!”张昭先生因为对白发过于敏感,反而自讨没趣。
五代十国南唐建国者徐知诰,本是吴国权臣,尽管统揽大权,他还觉不满足,早就想取代吴主,自己做皇帝。有一天早上,徐知诰照着镜子边拔白胡须,边喟叹:“待国家安定之日(即他老人家戴上皇冠的那一天),我已经老了,怎么办呢?”他的摇尾系统自然深谙主子拔白须、叹易老的个中政治内涵,立即劝说吴主让出皇位。很快,徐知诰便如愿做了皇帝。清代高晋种胡须的故事,同样表现了面对权力的急不可待。事见袁枚《新齐谐》:高文端公(文端为高晋谥号)自言年二十五,作山东泗水县令,时吕道士为之相面,曰:“君当贵极人臣,然须不生官不迁。”相国自摩其颐曰:“根且未有,何况于须!”吕曰:“我能种之。”是夕伺公熟睡,以笔醮墨画颐下如星点。三日而须出矣。然笔所画缕缕数十茎,终身不能多也。高是年迁邠州收,擢迁至总督而入相。故事固不乏虚构成分,但高晋急盼升官的心态却是真实写照。官帽诱惑力之大,直可使官迷着魔以至于要官不要脸的地步,像高晋的种胡须,利己不损人,达己不丢脸,应该说是轻喜剧。
少年得志称黑头公,自然春风得意;可白发青衫,官场混到老还是个小科长,就很无奈。越是安享富贵尊荣的官家公卿诸人,越是特别希望头发永葆黑色,一黑到底——白了也要用人工方法使之返黑。
武则天“革命”成功,正式称帝八年后,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女人了,有个叫朱前疑的人上书谓“梦陛下发白再玄,齿落更生”。你瞧,白头发竟然变黑了,脱落的牙齿也新生了,返老还童,这比长寿八百岁更让女皇亢奋不已,立即赏美丽谎言制造者一个驾部郎中官。
唐玄宗朝,宰相李林甫婿郑平为省郎,“林甫见其鬓发斑白,因曰:‘上明日当赐甘露羹,郑即食之能乌鬓。’翌日食之返白鬓如黳。”此事载于《明皇杂录》,属小说家言,不可当真。
黑发食品固不存在,但处理白发却确有其事。
有了白发怎么办?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拔,二是染。
关于拔白发的趣闻不少。唐冯贽《云仙杂记·却老先生》载:“王僧虔晚年恶白发。一日对客,左右进铜镊,僧虔曰:‘却老先生至矣,庶几乎!’”王僧虔戏称镊子为“却老先生”,这镊子的重要功能是用来拔白发。李白在《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中说:“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杜牧在《醉题》中也说:“金镊洗霜鬓,银觥敌露桃。”五代韦庄《镊白》诗,说“白发太无情,朝朝镊又生”。
晋朝的左思《白发赋》云:“星星白发,生于鬓垂。虽非青蝇,秽我光仪。策名观国,以此见疵。将拔将镊,好爵是縻。”左思不仅担心被白发损害了光辉形象,更加担心它影响自己的美好前程,于是赶紧将它拔了。
左思们尚且如此忌讳白发,做皇帝那就更不用说。《南史·齐本纪下·废帝郁林王》记载,南朝齐开国皇帝高帝萧道成,为相王,镇东府,(郁林王萧昭业)时年五岁,床前戏。高帝方令左右拔白发,问之曰:“儿言我谁耶?”答曰:“太翁。”高帝笑谓左右曰:“岂有为人作高祖而拔白发者乎!”已经有了曾孙,还在为白发犯愁,难怪萧道成自己都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白发是拔之不尽的,明代宋濂《镊白发》诗云:“白发如青草,剪已竟还生。草青能变白,发白不复青。人生须知会有尽,紫马驼钱沽酒倾。”
拔白发还会产生痛楚,对于头发本来就稀疏的,越拔越少,尤不可取。最好的办法就是染。
王莽大约是皇帝染发第一人。《资治通鉴》记载:更始元年(23),时局危如累卵,灭亡近在旦夕,王莽欲自示外安,乃染其须发,立杜陵史谌女为皇后。王莽原本就善于在头发上做文章:当初他头发乱蓬蓬,脸上脏兮兮,表示为国操劳,无暇自洁,骗取皇帝信任,由“安汉公”而“假皇帝”而真皇帝;这一回,他又把须发染黑,以期稳定政局,安抚人心。当然这只能是心劳日拙,仅过了几个月,假黑发的王莽便做了刀下鬼。
以后染发者时有所见。《宋书·谢灵运传》记载,文人何长瑜曾写诗讽咏陆展染发:“陆展染须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说陆展为了讨好小老婆将白发染黑,可惜没什么用,过不了多久白发又像星星一样重新长出来了。
清代风流才子袁枚《白头》诗:“白头人到莫愁家,寄语儿童笑莫哗。若道风情老无分,夕阳不合照桃花。”袁枚满头白发,还喜欢到烟花柳巷中去,希望那些年轻人见了不要大惊小怪。当然,为了使自己显得年轻,他也染发染须。
冯梦龙《古今谭概》也记录了一则官员染发故事:顾太仆居忧(守孝休丧假),发须皆白,起复北上,以药黑之。人笑曰:“须发亦起复矣。”你老要重新掌权了,胡须头发也跟着恢复青春了!
关于染发,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九有一针见血的概括:“陆展染白发以媚妾,寇准促白发以求相,皆溺于所欲而不顺其自然者也。然张华《博物志》有染白须发,唐宋有镊白诗,是知此风其来远矣。然今之媚妾者盖鲜,大抵皆听选及恋职者耳。吏部前粘壁有染白须发药,修补门牙法,观此可知矣。”无论染发染须,抑或是修牙,无非是为了“媚妾”和“听选及恋职”,就是为了装嫩讨女人欢心和为了当官,干这两样事,人看上去都不能太老,“年轻是个宝”嘛。
“平生常笑愚公愚,欲栽堕齿染白须”。在陆游先生看来,把变白的须发染黑,简直是愚蠢之极。倒是《古今谭概》所记的海昌女子朱桂英咏白发诗看得通脱:“白发新添数百茎,几番拔尽又还生。不如不拔由他白,哪有工夫与白争。”要干的事情还很多,何必将时间白白浪费在做这种无用功上!《增广贤文》曰:“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其实白发并不可怕,人的心理年龄衰老那才是真正最可怕的。留恋青春而惧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抓住时间有所作为。
曾经有句广告词:黑头发,中国货。把头发说成“货”是否恰当,姑置勿论,而某些场合花甲古稀老人,黑发如云,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也算中国特色吧。改革开放,白发染黑,黑发染花,染发剂需求大增,既为GDP增值,也为生活添彩。五彩斑斓,从头做起,头发颜色假,实在无所谓,只要头脑中的“主义真”就行,有人认为这年头头发多灾多难,实在多虑了。头发“受难”再多也不痛,只要头脑不遭禁锢,思想自由就好。
剃发剪须何所为
说完染发,该说剃发。尽管须发神圣,不可毁损,但也有非剃不可的种种特例。
其一是宗教仪式。佛教所谓剃度,是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成为僧尼,皈依佛门。照佛家经典说,此举意在“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唐代项斯赠僧诗有“多因束带热,更忆剃头凉”的谑言,五代齐己则有“金刀闪冷光,一剃一清凉”的调侃。倒也是,溽暑逼人,汗流浃背,一头长发确是负担,真不如剃个光头清爽痛快呢。当然,并非所有剃光头的都虔信佛法,一入佛门,可免徭役租赋,有人实际上是冲着这些好处而来。
其二是刑罚。头发愈是被看得神圣,便愈显剃发惩罚之严厉。剃光头曰“髡”,剃鬓角曰“耐”。这在古代都是相当重的刑罚。公元前193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刚一蹬腿,首席夫人皇后吕雉就对老皇帝生前宠爱备至的戚夫人重拳出击实施报复,以泄此前夺床邀宠屡败的闷气。报复惩罚的第一步便是“从头开始”:你戚美人不是有一头飘柔的秀发吗?现在就给你剃成光光头!北齐后主高纬皇后胡氏,本是胡太后亲侄女,太后听了别人谗言,大怒,惩罚措施也是给皇后剃光头,送回老家。当代中国随着“破四旧”左调而来的,居然是剃阴阳头等古老刑罚,这自然是红色浪潮里的黑色幽默。而曹操的割发代首,被当做玩骗术的典型予以讨伐,其实是不了解古代刑罚的表现;应该说曹阿瞒那一回并没有玩骗术,倒是动了真格的,主动接受惩罚,割去神圣头发,已经非常难得。北齐时,彭城王元韶娶文宣帝高洋的姐姐为妻,也算正经八百的皇亲国戚,虽然他对皇帝小舅子高洋处处谦让,生活上也不敢奢侈。然而,高洋对他却肆意侮辱。“文宣(高洋)常剃(元)韶鬓须,加以粉黛,衣妇人服以自随”,并对人说:“吾以彭城王为嫔御。”最后竟致“性行温裕”的元韶活活饿死。
其三是特殊需要。商汤建国之初,大旱五年,他向上天祈祷,为表诚意,剪自己头发以代牺牲,敬献天帝。此举既赢得了民心,也感动了天帝,甘霖乃沛然而降,汤为救灾作出了巨大牺牲,正如宋儒曾巩《救灾议》所言:“古人有曰:剪爪宜及肤,割发宜及体。先王之于救灾,发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越王勾践打了败仗,便剪发文身,立志复仇。他的剪发似是明志,是政治宣言书。勾践所生活的春秋时代,有所谓“夷夏之辨”,就是华夏族和“四夷(少数民族)”的区别,区别之一便是发型和服饰。孔子赞誉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大政治家管仲的功劳时,特意说了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其意是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们也就会散披着头发,把衣襟开到左边,沦为夷狄了。你瞧,管仲还充当了华夏族发型的“保护神”呢。
东汉党锢狱兴,党魁张俭亡命,株连甚广。另一个党魁夏馥对张俭此举颇不以为然:“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他的避祸举措是自家剪须变形,走进山林,隐姓名,为冶铁匠打工,整日与烟火为伴,过了两三年,便没人知道他的去向——就是擦肩而过,恐怕也认不出了。
《三国演义》写了曹操在战场上割须弃袍,那是逃命的需要。无独有偶,金国兀术也在战败危急时刻,靠剃须髯改变面貌得以逃命。同是金国的冯延登生逢末世,奉命出使蒙古兵营请和。蒙古人要他去招降顽强抵抗的某将军,并称:“汝能招之使降即贳汝死,不则杀汝矣。”冯延登毅然拒绝。蒙古人决定严惩之:“汝罪应死,但无杀使者理,汝爱汝须髯犹汝命也。叱左右以刀截去之,延登岸然不动,乃监之丰州。”冯延登舍出自己心爱的胡须,捍卫了国家尊严。不久金亡,他慷慨赴义而亡。
当然,最具轰动效应的还要数唐太宗剪了胡须来为大臣治病,白居易诗咏其事曰:“剪须烧灰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是啊,皇上能够献出原本不可毁损的胡须为你治病,你李勣能不感激涕零,立誓以死相报?李勣本人为卧病的姐姐煮粥,让火烧了胡须,姐姐怨他不使唤仆人却自己动手,李勣很动情地说:“姐姐已经暮年,我也老啦,就是我天天来给姐姐煮粥,恐怕也煮不了多久……”姐弟情深,洵是感人。唐玄宗为兄弟煮药被燎胡须同样十分感人。李隆基一直看重兄弟情,一次弟薛王李业患病,李皇帝亲自为其煎药,被火烧着胡须,左右见状,惊恐万分,急忙扑救。李隆基却说:“只要薛王服此药病愈了,我这把胡须有什么可惜的!”
唐代两个知名度最高的女人都有剪发转变命运的经历。武则天曾为唐太宗才人,太子李治对这位美媚十分喜欢。太宗崩,武氏随众去了佛寺,削发为尼。那是太宗皇帝忌日,身为今上的李治来佛寺烧香,与武氏相见,旧情复萌,两人哭哭啼啼,难舍难分。这事让王皇后听说了,她暗令武氏蓄发,而后劝皇上纳之后宫,不久即拜为昭仪。就这样,武则天通过头发一剃一蓄,便完成了从“阿姨”到宠妃的身份转换。
杨玉环也以秀发为道具,向老皇上示爱,当即见效,也算头发改变命运。杨玉环是由儿媳提升为贵妃的,老夫少妻,难免闹点矛盾。天宝九载,贵妃忤旨,被打发走人。但是很快皇上就后悔了,特派宫使送去御膳。杨贵妃对使者涕泣曰:“妾罪当死,陛下幸不杀而归之。今当永离掖庭,金玉珍玩,皆陛下所赐,不足为献,惟发者父母所与,敢以荐诚。”乃剪发一缭而献之。睹发思人,玄宗立即派人将杨贵妃迎回宫中,恩宠有加。
如果说女人用剪发表示对爱的忠贞,男人则用剪发表示政治上的效忠。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26)李嗣源叛乱,唐庄宗李存勖置酒宴诸将,涕泣着对李绍荣等说:“卿辈事吾以来,急难富贵无不同之;今致吾至此,皆无一策相救乎!”诸将百余人皆截发置地,誓以死报,君臣相与号泣。
东汉温序的尽忠也表现在对胡须的“临终关怀”上。建武五年(29),护羌校尉温序在一次巡视时,被凉州割据者隗嚣部下劫持,遂劝其投降。温序坚定地说:“我受国家重任,万死不辞,怎能贪生背德?”隗嚣见奈何不得,乃给剑令其自裁。温序接剑,对左右的人厉声说:“既然为贼所逼杀,不能让我的胡须被贼土玷污。”便“口衔胡须”,自刎而死。“温序须”由是成为慷慨就义的典故。
有人用截发表明政治忠心,也有人把削发作为升官的过渡。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太尉朱泚叛变朝廷,公开称帝。唐德宗率少数官员匆匆逃亡奉天(陕西乾县),太子少师乔琳随皇上同行。至盩厔,乔琳借口年老体弱不堪山路劳顿,乃削发为僧,暂时栖身仙游寺。长安城的朱皇帝闻此消息,会心一笑,他当然洞悉那个昨日同僚的心事:乔翁削发,志不在佛,在乎曲线求官也。于是召至长安,以为吏部尚书。其他窜匿的朝官,也纷纷效法乔琳,去投靠朱泚做官了。
当年成吉思汗的西征,跟一起剃须事件也有些关系。花剌子模王阿拉丁答应与成吉思汗相互通商。旋有畏吾尔商人一百多人,受成吉思汗委托去花剌子模贸易,花国地方守将以为奸细,将其捕杀,财物没收。仅有一人逃脱,回来报告大汗,成吉思汗闻讯大怒,遣使三人前往问罪,不料花剌子模杀死一个使者,而将另两个剃须后放回。成吉思汗认为此乃奇耻大辱,免冠解带,跪祷于天,立誓报仇,乃大举西征。
历史上还有一个不男不女、不长胡须的畸形男人群体,那就是宦官。本来,他们是腐朽纵欲的专制制度受害者,但因为其负面作用甚大,而在所谓汉唐盛世为患尤烈,朱明王朝次之,所以,宦官非但引不起人们的同情心,反倒多被口诛笔伐。自然,一些和宦官有关的悲剧闹剧,也是围绕宦者无须展开的。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八月,袁绍谋诛宦官,引兵屯朱雀阙下,捕赵忠等,斩之。紧闭北宫门,令士兵见宦官就杀,共杀死老少宦官二千余人,其中也有无须男子被当作宦官杀了的。
因为未长胡须,被视为宦官砍了头,乃是冤死鬼;不过,在宦官得势的日子里,无须男人跟着沾光的闹剧也有。唐中宗时,安乐公主权势炙手可热,宦官左监门大将军薛思简等有宠于安乐公主,纵暴不法,侍御史魏传弓奏请诛之,而御史大夫窦从一惧怕由此得罪安乐公主,便极力阻止此事。实际上,很会来事的窦从一,面对宦官用事的大气候,在任地方官及中央监察大员期间,每审理案件,但见讼者无须,必曲加承接,不管有理没理,无须先占三分理!
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王振手眼通天,权倾朝野,公侯卿相,争相阿附,呼为“翁父”。工部郎中王佑以谄媚王振而升为工部侍郎。王佑无须,有一天王振问道:“王侍郎何以无须?”王佑竟然回答说:“老爷所无,儿岂敢有!”堂堂副部长级高官,无耻乃至于此。这样的宦官,这样的朝官,不把明英宗送进俘虏营,那才叫怪呢!
与上述有限的或个别的剃发剪须不同,满族人入主中原以后,强力推行大规模全民族的剃发运动。这场遭到汉人强烈抵制、频频引出流血冲突的剃发运动,据史书记载和一个叫孙之獬的山东人大有干系。
满族初入中原,衣冠一仍汉制,凡中国臣子皆束发顶进贤冠,为长袖大服,分为满汉两班。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满以为其汉人,不受;归汉班,汉以为其满饰也,亦不容。他于是羞愤上疏,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依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发令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大军所至,剃头匠随焉。
面对剃发令,百姓高呼:“安得官军来,为我保此发肤,苟有倡议者,即揭竿相向矣!”百姓把保卫头发衣冠甚至看得比保家卫国还重要。稗史《识小录》记载了一件轶闻:金陵有一乞丐拒绝剃发,题诗于壁而后自尽。其诗曰:“三百年来养士朝,可怜文武尽降逃。纲常落在卑田院,乞丐犹惭去二毛。”此诗直刺朝廷高官,衮衮文武大臣,平日里“纲常”“爱国”“奉献”的高调一个比一个唱得漂亮,可关键时刻,不是投降便是逃跑,还不如一个以死抗争剃发令的乞丐呢!当然这只是传统观念作出的即时反应。过了那一阵子,在头和发之间,绝大多数人还是明智地选择了“留头不留发”。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就是一个典型。据《恸余杂记》记叙,清军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则髡辫而入矣。钱老先生要响应新政权的号令,积极剃头表示效忠,还要找一个免人讥讽的理由——“头皮痒甚”。尽管这样,他还是被清廷投入大牢,瘐毙,死后也被列入“贰臣传”。至于那个孙之獬,则是被暴动的乡民杀死并诛灭全家,发剃了,头也掉了。
汉人辫子留定过了近两百年,洪秀全的反政府斗争又和头发纠缠在一起,主张恢复汉族束发。清政府针锋相对,指斥太平军为“发逆”。老百姓则面临两难的选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军杀,还留辫子的被长毛杀!
国人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吃的苦头已经够多,可问题并未到此结束。近代民主革命风云起,剪辫子又成了勇敢的革命行动,遗老遗少们自然扛起了保卫辫子的使命,上演复辟闹剧的张勋乃有“辫帅”之称;投机派则留着辫子,或盘起或放下,视对立双方力量消长而定,随机应变,左右逢源。
当代中国,男人脑后有形的辫子早已化作历史陈迹,但无形的封建辫子还随处可见。而动辄“抓辫子”更是一些流氓政客习用的威慑手段,被抓的,头皮发麻,战战惶惶;抓的,则是颐指气使,洋洋自得。深谙政坛抓辫子厉害的邓小平,曾用戏谑的口吻说他是维吾尔族姑娘——辫子多!人们都去忙抓辫子和防被抓了,哪有心思干正事呀?怪道那么多年经济发展缓慢,都是抓辫子闹的!今后苟有以抓辫子为业者,当全国共诛之,全民共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