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没有先天优势的基金公司,何以后天发力,一年一个台阶的稳步成长?华商基金的发展之路令人充满好奇。
时隔一年再次来到华商基金,记者切身感受到了华商的变与不变。近两年,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华商人一贯保持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质朴、勤奋、专业、敏锐的品质,虽已推动华商基金实现从行业下游到规模突破百亿、再到400亿的“两级跳”,却仍未见衰竭,激励着公司上下迎难而上,继续前行。
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0年,华商基金无论是在产品业绩还是公司规模上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公司整体综合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2011年的华商基金,又有哪些不同?
“这两年公司之所以发展比较好,主要是每个层面的员工都非常努力,都有一股向上发展的心气。就我来看,今年和去年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即使是去年基金业绩取得冠军之后,我们也从未觉得我们是行业中最好的。作为资产管理公司,我们抱定一条宗旨: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持续的回报。”该公司总经理王锋,仍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和清醒。
“如果要说变化,则是逾400亿的管理规模使华商基金跻身行业第二集团,也承担起为更多持有人服务的重任。”王锋表示。
就记者观察,勤奋和进取是华商基金从管理层到员工共有的特征。无论是醉心于捕捉市场上众多的投研人员,还是经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的营销团队。如果不是怀着一种敬业精神,是不会出现这种情景的。
正因如此,当2010年华商策略首募超百亿、华商盛世夺得业绩冠军、华商基金管理规模一年增长211%等新闻陆续爆出的时候,了解华商的人才并不感到惊讶。那么,这股向上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又靠什么保持?这是记者更感兴趣的问题。
“股东对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在一些经营指标上定的比较宽松。这样我们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营上,不用放在维护股东关系上,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王锋解释说。
除此之外,华商基金在投研、风控、渠道、营销等关键部门拥有一批优秀的人才,一个宽松的环境可以让他们人尽其能,进而为相关部门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才使整个华商基金保持了积极的企业文化。
当记者问道,面对今年市场的风云变幻,有没有困惑时,王锋笑着说:“说实话,投资一定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但是我发现,无论在何种市场环境下,我们的基金经理,都既审慎地面对市场,又始终保持着向上发展的锐气,他们勤奋、执着,又很专业、成熟、有追求,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
研究比投资更重要
众所周知,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是投研平台,对此华商基金也非常重视。近两年,华商基金投研团队大幅扩容,基本实现了全行业覆盖。华商基金的多位基金经理曾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对记者表达,华商基金的研究平台已经对他们的投资形成实质的支持,而且他们的投资也越来越依靠这个平台。
近年来,基金行业的人才流动越来越大。对此,王锋表示:“优秀的平台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加入反过来又增强了这个平台的力量。正是这个不断成熟壮大的平台,让华商基金的投研力量更加稳定,也让华商基金更加稳步前行。”时至今日,华商基金已经吸引了来自保险、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的众多优秀人才,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
在王锋看来,在对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认识框架下,如何树立独立研究的理念非常重要。因此,王锋对研究部门提出了很高的标准,要求研究总监引导研究部建立开放的心态,形成交流机制,并要求研究员对所有的基金经理负责,而不是只对个别人负责,更不能光研究不传导。
“十多年前我在别的基金公司工作时,就思考过投研一体化还是投研分离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沟通,要有一个畅通的交流机制。”因此,王锋鼓励投研团队进行主动沟通,在时间允许的时候,他也会参与其中。
“我听过他们的交流,很多观点非常诚恳,甚至非常尖锐。基金经理会直接和研究员讲,你哪块做得好,哪块做得不好。讲的比较客观,研究员也能接受。”因此,华商形成了“不唯上,只唯实”的交流风气。
“我们的投研晨会现在开始得越来越早,结束得越来越晚,交流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这是因为大家关注的市场信息更加细致、广泛,投研工作更加扎实,时效性也很高,从而也增强了投资的有效性。”王锋表示。
在华商基金,王锋力图给研究员建立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研究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过程,从长远来看,研究比投资更重要。很多研究员最终都想做投资,如果研究员有上进心,不断努力,同时表现出具备相应的能力,我们很愿意提供向上发展的机会。”
专户与被动投资
随着华商基金近两年的快速发展,不管是规模还是业绩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存问题已经解决,摆在王锋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引领华商发展,是做全业务的综合型资产管理公司,还是走专注于权益投资的“精品店”之路?
“我们还是尽量发展全业务的产品链,作为资产管理公司,给投资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公司应该不断地拓展一些全方位的业务。”王锋直率地表示。
当然,全业务发展战略不意味着没有轻重缓急。在王锋看来,专户和被动投资是华商基金近期要着重发展的方向。“专户理财从理念来看更倾向于绝对收益,通过发展专户业务,可以在投研团队中使截然不同的投资风格发生碰撞,大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华商基金投研实力的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最近我们从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引进了一些人才,也从研究部抽调了一些内部评分最高的研究员,以保证业务的高品质运行。”王锋表示。
“现在基金行业越来越意识到,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投资者获得长期、持续的正收益。公募基金老是注重比较相对排名,使得这个行业不能获得长远发展。”王锋表示。不过,在王锋的思路中,华商基金的全业务发展之路不仅是目标,更是一种手段。随着公司规模的壮大,华商基金也更加重视风险控制与技术进步,最大可能的为客户归避风险,获得稳定收益。
华商基金也在一直不断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深化销售渠道关系,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更加方便地买到基金产品。华商基金经常开展很多线上线下的营销活动,让客户更加熟悉它们的各项产品和服务,在多元化策略的推广之下,华商基金的品牌建设已经越走越远、深入人心。
时隔一年再次来到华商基金,记者切身感受到了华商的变与不变。近两年,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华商人一贯保持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质朴、勤奋、专业、敏锐的品质,虽已推动华商基金实现从行业下游到规模突破百亿、再到400亿的“两级跳”,却仍未见衰竭,激励着公司上下迎难而上,继续前行。
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0年,华商基金无论是在产品业绩还是公司规模上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公司整体综合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2011年的华商基金,又有哪些不同?
“这两年公司之所以发展比较好,主要是每个层面的员工都非常努力,都有一股向上发展的心气。就我来看,今年和去年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即使是去年基金业绩取得冠军之后,我们也从未觉得我们是行业中最好的。作为资产管理公司,我们抱定一条宗旨: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持续的回报。”该公司总经理王锋,仍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和清醒。
“如果要说变化,则是逾400亿的管理规模使华商基金跻身行业第二集团,也承担起为更多持有人服务的重任。”王锋表示。
就记者观察,勤奋和进取是华商基金从管理层到员工共有的特征。无论是醉心于捕捉市场上众多的投研人员,还是经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的营销团队。如果不是怀着一种敬业精神,是不会出现这种情景的。
正因如此,当2010年华商策略首募超百亿、华商盛世夺得业绩冠军、华商基金管理规模一年增长211%等新闻陆续爆出的时候,了解华商的人才并不感到惊讶。那么,这股向上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又靠什么保持?这是记者更感兴趣的问题。
“股东对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在一些经营指标上定的比较宽松。这样我们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营上,不用放在维护股东关系上,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王锋解释说。
除此之外,华商基金在投研、风控、渠道、营销等关键部门拥有一批优秀的人才,一个宽松的环境可以让他们人尽其能,进而为相关部门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才使整个华商基金保持了积极的企业文化。
当记者问道,面对今年市场的风云变幻,有没有困惑时,王锋笑着说:“说实话,投资一定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但是我发现,无论在何种市场环境下,我们的基金经理,都既审慎地面对市场,又始终保持着向上发展的锐气,他们勤奋、执着,又很专业、成熟、有追求,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
研究比投资更重要
众所周知,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是投研平台,对此华商基金也非常重视。近两年,华商基金投研团队大幅扩容,基本实现了全行业覆盖。华商基金的多位基金经理曾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对记者表达,华商基金的研究平台已经对他们的投资形成实质的支持,而且他们的投资也越来越依靠这个平台。
近年来,基金行业的人才流动越来越大。对此,王锋表示:“优秀的平台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加入反过来又增强了这个平台的力量。正是这个不断成熟壮大的平台,让华商基金的投研力量更加稳定,也让华商基金更加稳步前行。”时至今日,华商基金已经吸引了来自保险、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的众多优秀人才,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
在王锋看来,在对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认识框架下,如何树立独立研究的理念非常重要。因此,王锋对研究部门提出了很高的标准,要求研究总监引导研究部建立开放的心态,形成交流机制,并要求研究员对所有的基金经理负责,而不是只对个别人负责,更不能光研究不传导。
“十多年前我在别的基金公司工作时,就思考过投研一体化还是投研分离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沟通,要有一个畅通的交流机制。”因此,王锋鼓励投研团队进行主动沟通,在时间允许的时候,他也会参与其中。
“我听过他们的交流,很多观点非常诚恳,甚至非常尖锐。基金经理会直接和研究员讲,你哪块做得好,哪块做得不好。讲的比较客观,研究员也能接受。”因此,华商形成了“不唯上,只唯实”的交流风气。
“我们的投研晨会现在开始得越来越早,结束得越来越晚,交流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这是因为大家关注的市场信息更加细致、广泛,投研工作更加扎实,时效性也很高,从而也增强了投资的有效性。”王锋表示。
在华商基金,王锋力图给研究员建立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研究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过程,从长远来看,研究比投资更重要。很多研究员最终都想做投资,如果研究员有上进心,不断努力,同时表现出具备相应的能力,我们很愿意提供向上发展的机会。”
专户与被动投资
随着华商基金近两年的快速发展,不管是规模还是业绩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存问题已经解决,摆在王锋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引领华商发展,是做全业务的综合型资产管理公司,还是走专注于权益投资的“精品店”之路?
“我们还是尽量发展全业务的产品链,作为资产管理公司,给投资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公司应该不断地拓展一些全方位的业务。”王锋直率地表示。
当然,全业务发展战略不意味着没有轻重缓急。在王锋看来,专户和被动投资是华商基金近期要着重发展的方向。“专户理财从理念来看更倾向于绝对收益,通过发展专户业务,可以在投研团队中使截然不同的投资风格发生碰撞,大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华商基金投研实力的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最近我们从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引进了一些人才,也从研究部抽调了一些内部评分最高的研究员,以保证业务的高品质运行。”王锋表示。
“现在基金行业越来越意识到,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投资者获得长期、持续的正收益。公募基金老是注重比较相对排名,使得这个行业不能获得长远发展。”王锋表示。不过,在王锋的思路中,华商基金的全业务发展之路不仅是目标,更是一种手段。随着公司规模的壮大,华商基金也更加重视风险控制与技术进步,最大可能的为客户归避风险,获得稳定收益。
华商基金也在一直不断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深化销售渠道关系,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更加方便地买到基金产品。华商基金经常开展很多线上线下的营销活动,让客户更加熟悉它们的各项产品和服务,在多元化策略的推广之下,华商基金的品牌建设已经越走越远、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