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侠客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ov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荆轲,这一侠客形象在时代中不断被演绎和消费,他的名字无数次地出现在网游里:杀伐、血刃、叱咤风云。可谁能想到,他本人乃是“好读书击剑”“便不是暴虎冯河一流人”。为侠客者,必行侠义。然而我们说侠义,说着说着便成了武力,成了暴力宣泄的遮羞布、挡箭牌。
  呜呼!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犹记得古龙的武侠小说《楚留香》中的一句话:“武侠武侠,做到武字容易,但做到侠字困难。”而梁羽生也认为,武侠的重点在于侠,而不在于武,很多时候宁可没有武,也不能没有侠。那么,侠之大义,何以如此深重?
  从古籍中,我们看到“侠”的雏形:“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原来最原始的侠士,没有白马银鞍,没有高科技夜行衣,没有美酒,没有佳人。他们只是一群布衣之士,刀口舔血,为赏识他们的人卖命,为他们心中的正义“怀怒未发”,不惜以卵击石。他们结局或死或伤,却在历史上投下了不可磨灭的悲壮身影。可见,侠之要义之一,便是坚守信义,宁为玉碎。仅此一点,怎能不让今天一些毫无原则、见利忘义之辈羞愧!
  乱世出英雄。继此三子后,中国历史上终于诞生了千古侠客之最——荆轲。《史记》中洋洋洒洒三千字为其而撰,和他同时代的田光先生评价他:“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荆轲当属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荆轲可谓将侠义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为国而战,为知己者死;三千兵甲白衣白冠为其相送,名家高渐离抚弦为其悲歌;他披着一身月光和举国厚望,身影渺然,溯易水而去;他一击不成,倚柱箕踞而笑——他笑乱世的荒唐,笑人人相食,笑秦的暴政,笑道义的沦陷,他这一笑,笑得秦始皇在千年的史家评判中抬不起头来。好一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回顾前尘,惊涛拍岸,历史的峭壁下总不绝浪花翻滚的白沫,而侠客便是这浪的峰尖之一。他们在一次次的反扑中,一次次的粉骨碎身中企圖唤醒长期居安而不思危者的人格。有人说,时代已不需侠客,我只能以唐太宗评李白之语赠之:“此子固穷相。”因为他看不到死亡悲剧的价值,也就看不到生的意义。时代只是不需要无义之战,但时代永远需要一种“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改革、自新、冲破枷锁的无畏,永远需要“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请愿和侠道。
  侠客是什么呢?他们太惊艳,与俗世冲突,他们是时代的逆行者,想追回被我们遗失在前路的道义;他们是一场又一场的悲剧,是个人投诸时代的悲剧,是独立个性遭受欺压的深刻划痕;他们是“活就要活得有滋有味,过就要过得神采飞扬”,他们是“哭也欢乐,悲也潇洒”——
  他们哪里是拨云见月,他们就是月。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小敏蔡蔡子绘图)
其他文献
很多人都有因为求学离开家乡的经历,有的还会在外或短或长地工作过。少年时代生活于家乡,对家乡并未有特别的感受,一旦离开,与家乡拉开了距离,对家乡的那份感情就如同夏日雷雨前水池中的泡泡一样,抑制不住地冒了出来。  在外的游子,犹如牵线的风筝,不仅关注着家乡点点滴滴的变化,而且一旦积累了经验和资本,有了机会,就想投身家乡建设,让家乡变成自己的“诗和远方”。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葱郁的稻田,金黄的麦
期刊
步入夏季,我总是没什么食欲,整个人像是失了魂一般,只想吃些辛香麻辣的烧烤。苦恼的是,刺激过后,总要忍受一段时间的上火。于是,我和朋友决定去四川旅游,借着川辣刺激一下味蕾。意外的是,在四川绵阳市,我们收获了一道既开胃又能为夏季降温的美食——梓潼片粉。  提到四川米粉,为大众所熟知的一定是绵阳米粉,它是四川传统名吃之一,有着1800多年历史。我去四川旅游,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吃绵阳米粉。可是真正到了绵
期刊
唯有真心换真心  小時候的记忆中,村里有一条永远也修不好的路,坑坑洼洼,公交车行驶在上面总是颠簸不平。如果是骑车,来回一趟,总是一鼻子灰。  上了高中,我终于走出谷里乡村,去县城读书。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自卑,因为高中同学来自于江宁区的各个街道。每次放假结束返校,同学们都会带来家乡的特产,和其他人分享。湖熟街道(当时叫湖熟镇)的同学带板鸭,横溪街道的同学带西瓜,陆郎街道的同学带茶干……只有我每次都是
期刊
我们回乡“隐居”吧  我是张家口人。2012年,我和高磊从网友到“奔现”,3个月后,便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高磊老家所在的测鱼村,是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小村落,四周被巍巍太行山环抱,堆绿拥翠,十分静谧清幽。当城市的天空不时变得灰蒙蒙时,这里每天都是蓝天白云。村子附近就是有名的张河湾水库,清澈的溪水在村中穿过,让村子像个“世外桃源”。  我以前在城市打工,接触的是时尚的都市生活。嫁到这深山后,对测
期刊
爷爷“追鱼”,繁育“长江三鲜”  作为江阴人,我越长大越懂得家乡的好。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历代为江防要塞,是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的天然良港城市,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我家住在江阴市申港街道创新村,距离长江只有十来分钟车程。生活在长江之滨的一大乐事,就是一年四季能吃到江鲜。小时候我没有特别的感觉,但当我出去上大学、出国留学之后,有了对比,才意识到家乡的物产丰足和天然优势。
期刊
为家乡添一份薰衣草的浪漫  我出生于1994年3月,高中毕业后,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上了两年专科,学习会计专业,后来又去扬州大学商学院读了两年本科,主攻财务管理。在扬州上大学时,有一位老师上课时总会强调:“倒推五年,我一定会动员大家往大城市跑,尤其是往一线城市冲。现在不一样了,我希望大家往回走,在小地方落地、扎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们回去不仅有优势,能学的东西也会更加全面。”  2016年本科毕业
期刊
我是常州人,出生于1986年。我本科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后继续在职深造。大学毕业后,我本来有大把机会留在大城市发展,但是恋乡情结极重,当时几乎没有任何考虑,便回到常州。  常州这几年发展不错,我是从骨子里喜欢这里,总想着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周围朋友都说我有一颗大爱之心,堪称对公益入迷。2015年,我便加入“常州辟谣联盟”。这个公益组织活跃于网络,并开展线下公益活动。我和金沁一起成
期刊
2020年下半年,一本小小的、砖红色的名叫《秋园》的书悄悄地在读者中间火了起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竟是一位80岁的老奶奶杨本芬写她母亲一生的故事,这是她人生出的第一本书。  涂志刚就是这本书的出版人。他说:“这本书,我只读了其中一章,就被镇住了。这本书曾在网上挂了16年,一直出版无门,但这正是我要寻找的故事。”  突然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涂志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做了13年的编辑,201
期刊
“嘭”的一声,睡眼惺忪的詹纳一早起床就被胶囊咖啡机发出的声音吓了一跳。她赶快跑进厨房一看,可能是咖啡机的水管爆了,水漏了一桌子。冬天早上本就起床困难的她看到那一团糟的情形,又无奈地钻回被子里。  “天气这么阴冷,早上喝不上一杯好咖啡真惨啊……”詹纳伸手从床头柜摸来手机,“叫个外卖喽!”她心中暗想,买这么贵的进口咖啡机真不值,尤其是在中国外卖这么发达的地方。  在外卖平台上搜了一下附近的咖啡店,一看
期刊
用新兴媒体为家乡做宣传、挖掘家乡的亮点,是我一直以来最热衷的事情。  1998年出生的我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我从小就热衷于传媒,高中时代便担任校电视台的台长,拍摄过关注外来民工子女的纪录片、组织过慈善晚会义演,并将爱心款送到了乡村小学学生手中……读高三时,微信刚刚兴起,我立刻注册了一个公众号,每天定时更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在江苏海洋大学上学时,我更是对数字媒体入了迷,机缘巧合下,还接手了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