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体现着对人的价值的追求,对生命意识的弘扬,对人性的拷问以及对人性的终极关怀等人文知识,面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在现当代文学中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呼声高涨。本文就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重塑人文精神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现当代 文学教学 大学生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01-02
现当代文学是一门集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其作品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奇葩。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表达现代思想情感及其心理的文学形式,极富学术魅力,诞生于“五四”前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蕴含丰富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知识,为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学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知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力求在思想上、精神上以及审美情趣上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1 人文精神的涵义分析及意义阐释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珍视、热爱人类在文明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一词起源于西方,起初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新思潮: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自由平等和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广义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是在古希腊哲学系统中逐步培育出的一种精神,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性强调的是人道主义精神,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与关怀。理性强调的是科学精神,指人类在思考中孜孜不倦地探寻真理。超越性在宗教层面上指出生命不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不止。[1]
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时代精神的全貌。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与时俱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现代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精神,这就决定了它所追求的内容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而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支持,对人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同时,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意义深远。
2 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大学教育提倡对人的价值追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的完美兼容,是重在体现人的全面价值的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与核心,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弘扬生命意识,彰显出个性与价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大学教育中渗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时代主体精神的优秀人才。[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盛行,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严重冲击着人们内在精神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向世俗化与功利化转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明显下降。人文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濒临消解。一些人面对诱惑不知该何去何从,道德意识薄弱,出现了狂热的拜金主义倾向。在生活中,精神极度空虚,缺乏崇高理想的支持,导致自身信仰的丧失。马加爵与药家鑫事件的出现,严重拷问着人们的灵魂,为一些人文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匮乏的人敲响了警钟,同时人文精神面临的危机也可见一斑。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肩负着国家振兴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缺失的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一旦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将会造成价值失范以及信仰危机,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下面,我们就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首先是外界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市场经济下,中外交流日益广泛,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物质性、实用性”与“功利性”的价值理念充斥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难免会让大学生们感到力不从心,功利心的驱使一时让大学生们难以抉择。过于功利化的价值衡量标准形成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人甚至认为文学只是用来供茶余饭后消遣的,使文学一度从“实用之学”的巅峰沦落至“无用之学”的深渊。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催生了世俗化与功利化的人群,使得人文学科得不到重视,导致了人文精神被冷落遗弃的现象。
其次是高校的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的生存是由生源维持的,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而学生选择学校看重的就是学校的就业率,因此,学校势必会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搭建好平台,以此吸引学生就读。以此为前提,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多倾向于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人文学科是作为辅助专业而开设的,学校对人文学科没有足够重视,学生也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文学科的地位,造成很多学生对学习人文学科的兴趣不足,热情不高,之所以学只是为了多拿些学分。很大一部分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稳定的好工作,而学校投其所好倾向于安排实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与课程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出现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种浅近功利的做法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再次是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受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处于机械化的记忆、被动化的接受,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人文内涵缺乏。人文学科的教学形式单一,政治说教的性质过重,缺少人文内涵的挖掘与延伸。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略。人文学科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极具艺术美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珍贵的文化资源。人文学科的魅力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切身体验才能体会的,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视,是关闭了学生发现美的一扇窗口。在教学中,缺失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做到深入地理解知识,而把学生当成“靶子”进行单项的知识传输,其结果只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文学的教育功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人们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内在修养。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人们责任感缺失,道德水平滑坡;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足;生命意识淡薄,人文素质降低。种种现象都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对这种现状,国民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极为迫切。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些文人,如张炜、韩少功等人曾与1994年前后,就人文精神展开了讨论,猛烈抨击了“价值失范、道德滑坡”的现象,并致力于人文精神的重塑。
现当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应承担起人文精神建构的责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奠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并吸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精髓,从而幻化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内涵,即“人的文学”。它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极富人道情怀。例如,周作人的作品,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抨击“非人的文学”。鲁迅先生鞭挞国民的劣根性,提出“立人”思想主张。梁实秋的作品展示的是光辉的“人性”,和梁实秋反映同一主题的还有沈从文先生在“希腊小庙”中供奉的“人性的真善美”。孙犁的作品推崇人性的自然与美好。莫言、余华的精彩作品,展示的是对生命与人性的哲思与拷问。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又同为人文精神的典范。现当代文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主题上看,都可称得上是人文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3.1 现当代文学教学应立足课堂,多角度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人文精神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体现的,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多角度地对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渗透。
在教学理念上,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将文化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进行迁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首先从作家生平与时代背景中汲取养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家创作的特殊环境。比如鲁迅小说中的“立人”思想,要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进行讲授,有助于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其次要结合现当代文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涵盖广、跨度大,折射了20世纪人们思想观念、价值情感以及生活状况的全貌。在对作品进行讲解时,势必会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3]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挖掘作家身上以及作品中彰显出的人文精神。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尊重并热爱生命,树立崇高的生命意识,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及作品都是人文精神的典范和经典。
例如史铁生,身残志坚,面对突然的变故所带来的生命的残缺以及伴随着的虚无状态,他的态度不是躲避,而是用手中的笔与残缺和困境坚强搏斗,最终获得胜利,证明了人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价值。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强的斗志以及普世的悲悯情怀。他根据切身经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生命的叩问,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其有益的。他的《命若琴弦》,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为一些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人树立了榜样。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代表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态度,对作品进行阅读就是在进行一场与作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的心灵交会,以他们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进而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与形式。播放录音,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的力量去弥补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播放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赏到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境遇。通过播放录音、视频等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教师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欣赏由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骆驼祥子》《家》《芙蓉镇》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写出心得感受。
3.2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注重文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校要想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就必须赋予高校教育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4]
首先,学习经典,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光辉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现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用作品中的经典重塑出当代的经典。教师要善于捕捉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情感以此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抓住作品中的对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弘扬,让学生懂得真善美,能够恰当地进行待人接物,从而培养起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次,延伸经典,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内心是美好的,反映在行动上也是积极的,一个人一旦具备了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就会不由自主地以真善美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大学生具有一定审美体验,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审美观都是积极的,例如,有些人的审美就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在。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的形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接触现当代文学的经典,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延伸现当代文学的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再次,运用经典,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人们都以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却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对工作力不从心,对生活迷茫困惑。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经典,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作品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启迪着大学生自立自强,正视压力与挫折,为大学生走出困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经典,努力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困难低头,坚定信念不迷失,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心。
总之,现当代文学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深入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养料,重塑人文精神,是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56-158.
[3] 刘鸿武.人文科学引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1.
[4] 郑玲玲.突出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文化品格——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5).
关键词:现当代 文学教学 大学生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01-02
现当代文学是一门集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其作品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奇葩。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表达现代思想情感及其心理的文学形式,极富学术魅力,诞生于“五四”前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蕴含丰富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知识,为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学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知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力求在思想上、精神上以及审美情趣上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1 人文精神的涵义分析及意义阐释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珍视、热爱人类在文明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一词起源于西方,起初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新思潮: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自由平等和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广义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是在古希腊哲学系统中逐步培育出的一种精神,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性强调的是人道主义精神,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与关怀。理性强调的是科学精神,指人类在思考中孜孜不倦地探寻真理。超越性在宗教层面上指出生命不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不止。[1]
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时代精神的全貌。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与时俱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现代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精神,这就决定了它所追求的内容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而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支持,对人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同时,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意义深远。
2 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大学教育提倡对人的价值追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的完美兼容,是重在体现人的全面价值的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与核心,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弘扬生命意识,彰显出个性与价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大学教育中渗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时代主体精神的优秀人才。[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盛行,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严重冲击着人们内在精神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向世俗化与功利化转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明显下降。人文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濒临消解。一些人面对诱惑不知该何去何从,道德意识薄弱,出现了狂热的拜金主义倾向。在生活中,精神极度空虚,缺乏崇高理想的支持,导致自身信仰的丧失。马加爵与药家鑫事件的出现,严重拷问着人们的灵魂,为一些人文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匮乏的人敲响了警钟,同时人文精神面临的危机也可见一斑。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肩负着国家振兴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缺失的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一旦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将会造成价值失范以及信仰危机,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下面,我们就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首先是外界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市场经济下,中外交流日益广泛,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物质性、实用性”与“功利性”的价值理念充斥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难免会让大学生们感到力不从心,功利心的驱使一时让大学生们难以抉择。过于功利化的价值衡量标准形成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人甚至认为文学只是用来供茶余饭后消遣的,使文学一度从“实用之学”的巅峰沦落至“无用之学”的深渊。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催生了世俗化与功利化的人群,使得人文学科得不到重视,导致了人文精神被冷落遗弃的现象。
其次是高校的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的生存是由生源维持的,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而学生选择学校看重的就是学校的就业率,因此,学校势必会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搭建好平台,以此吸引学生就读。以此为前提,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多倾向于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人文学科是作为辅助专业而开设的,学校对人文学科没有足够重视,学生也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文学科的地位,造成很多学生对学习人文学科的兴趣不足,热情不高,之所以学只是为了多拿些学分。很大一部分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稳定的好工作,而学校投其所好倾向于安排实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与课程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出现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种浅近功利的做法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再次是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受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处于机械化的记忆、被动化的接受,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人文内涵缺乏。人文学科的教学形式单一,政治说教的性质过重,缺少人文内涵的挖掘与延伸。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略。人文学科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极具艺术美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珍贵的文化资源。人文学科的魅力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切身体验才能体会的,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视,是关闭了学生发现美的一扇窗口。在教学中,缺失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做到深入地理解知识,而把学生当成“靶子”进行单项的知识传输,其结果只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文学的教育功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人们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内在修养。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人们责任感缺失,道德水平滑坡;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足;生命意识淡薄,人文素质降低。种种现象都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对这种现状,国民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极为迫切。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些文人,如张炜、韩少功等人曾与1994年前后,就人文精神展开了讨论,猛烈抨击了“价值失范、道德滑坡”的现象,并致力于人文精神的重塑。
现当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应承担起人文精神建构的责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奠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并吸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精髓,从而幻化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内涵,即“人的文学”。它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极富人道情怀。例如,周作人的作品,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抨击“非人的文学”。鲁迅先生鞭挞国民的劣根性,提出“立人”思想主张。梁实秋的作品展示的是光辉的“人性”,和梁实秋反映同一主题的还有沈从文先生在“希腊小庙”中供奉的“人性的真善美”。孙犁的作品推崇人性的自然与美好。莫言、余华的精彩作品,展示的是对生命与人性的哲思与拷问。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又同为人文精神的典范。现当代文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主题上看,都可称得上是人文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3.1 现当代文学教学应立足课堂,多角度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人文精神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体现的,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多角度地对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渗透。
在教学理念上,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将文化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进行迁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首先从作家生平与时代背景中汲取养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家创作的特殊环境。比如鲁迅小说中的“立人”思想,要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进行讲授,有助于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其次要结合现当代文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涵盖广、跨度大,折射了20世纪人们思想观念、价值情感以及生活状况的全貌。在对作品进行讲解时,势必会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3]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挖掘作家身上以及作品中彰显出的人文精神。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尊重并热爱生命,树立崇高的生命意识,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及作品都是人文精神的典范和经典。
例如史铁生,身残志坚,面对突然的变故所带来的生命的残缺以及伴随着的虚无状态,他的态度不是躲避,而是用手中的笔与残缺和困境坚强搏斗,最终获得胜利,证明了人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价值。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强的斗志以及普世的悲悯情怀。他根据切身经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生命的叩问,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其有益的。他的《命若琴弦》,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为一些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人树立了榜样。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代表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态度,对作品进行阅读就是在进行一场与作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的心灵交会,以他们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进而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与形式。播放录音,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的力量去弥补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播放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赏到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境遇。通过播放录音、视频等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教师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欣赏由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骆驼祥子》《家》《芙蓉镇》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写出心得感受。
3.2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注重文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校要想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就必须赋予高校教育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4]
首先,学习经典,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光辉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现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用作品中的经典重塑出当代的经典。教师要善于捕捉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情感以此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抓住作品中的对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弘扬,让学生懂得真善美,能够恰当地进行待人接物,从而培养起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次,延伸经典,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内心是美好的,反映在行动上也是积极的,一个人一旦具备了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就会不由自主地以真善美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大学生具有一定审美体验,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审美观都是积极的,例如,有些人的审美就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在。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的形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接触现当代文学的经典,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延伸现当代文学的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再次,运用经典,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人们都以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却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对工作力不从心,对生活迷茫困惑。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经典,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作品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启迪着大学生自立自强,正视压力与挫折,为大学生走出困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经典,努力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困难低头,坚定信念不迷失,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心。
总之,现当代文学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深入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养料,重塑人文精神,是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56-158.
[3] 刘鸿武.人文科学引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1.
[4] 郑玲玲.突出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文化品格——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