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两位教师分别执教《蚕姑娘》,一位教师先后两次执教《三借芭蕉扇》他们迥异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重视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蚕姑娘》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以其优美而诗意、夸张而直率的语言以及那份与教材偕同而来的情趣,受到学生的青睐。其中,导入新课时,围绕“蚕的认识”,教师甲是这样设计的:
老师揭示了课题,学习了“蚕”的字音字形后,就投影出一大段文字,边上有一小花框儿——“小知识”。
蚕,卵生。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蛾。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湿度、食物等都有关系,催青期一般十至十一天。幼虫期二十五天左右,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三至五天,羽化后的蚕蛾不再吃东西,在翅膀硬了以后就会交尾。每只雌蛾大约会产300—400粒卵……
老师一句一句地读给孩子听,遇到难懂的词句,停下解释或作出强调。此刻,课文被冷落在一边。那似懂非懂又极为枯燥的文字,令孩子们兴味索然,终于进入课文的学习了,课堂却早没有了期待的生动。
围绕“蚕的认识”,教师乙是这样设计的:
师:(出示课文插图)瞧啊,她就是蚕。小朋友觉得她可爱吗?说说她的样子。
生:她有长长的身体,白白的,扎着花头巾,笑眯眯的。
师:她真是可爱极了。
师:你知道她的本领吗?
生:她会吐丝。
师:是的。那么,你们知道蚕姑娘吐的丝儿有什么用吗?
生:我知道,可以织成布。
生:可以做成漂亮的丝绸。
生:可以做成漂亮的衣服。
师:是的,蚕吐出的丝是一种天然的高级织布原料。
师:你们瞧:(出示图片)这些就是蚕丝做成的衣服、被子、工艺品。人们觉得蚕就是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喜欢她吗?
生:(齐声回答)喜欢。
师:那么,就让我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吧,你会对她有更多了解的。
(学生投入地朗读课文)
对比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不难看出,围绕“蚕的认识”,教师甲显然想给学生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准备,但是,由于拓展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极为枯燥,又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疏离,所以导致了教学乏味。教师乙利用了课文插图这一直观形象的资源,配以契合课文情感基调的儿童化语言,适当拓展与课文语言、内容相得益彰的蚕丝产品图片,引起了学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所以课堂教学有情有趣。这源于教师甲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解分析,而教师乙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文体特点、语言特色,并挖掘教材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进行了教学设计。
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灵活组织教学过程。
《三借芭蕉扇》是一篇神话故事,现被选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有一位教师基于对学生兴趣点的不同把握,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第一次教学《三借芭蕉扇》后记:
在我的想象中,学生是喜欢《三借芭蕉扇》一文的,因为我认为小学生一般是比较喜欢幻想类作品的。于是,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段复述课文。2,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没有想到的是整堂课上大部分学生总是恹恹的,显示不出太多的兴趣,不愿与老师交流互动。我不解:我讲得那么精彩,学生为什么竟然是这样的反应呢?后来通过调查,我才发现学生普遍不喜欢这篇课文。他们认为这篇课文是虚构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不再喜欢虚构的东西,他们认为这是无聊的。
第二次教学《三借芭蕉扇》后记:
第一次教学《三借芭蕉扇》的经历引起了我的反思,再次执教这篇文章时,我先做了调查,而后重新调整了教学设计。调查下来的情况和上一次一样——学生普遍不喜欢《三借芭蕉扇》,他们不再喜欢虚构的东西,认为这很无聊。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原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了解神话的象征意义。教学目标的改变当然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改变。我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学生初步理解了魔幻小说的象征意义。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阅读了一些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事后,有学生这样说道:“这下我知道了神话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它不是假的。”
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具体的材料、经验性的知识,尤其是故事、小说一类的材料;到小学高年级时,他们对反应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较抽象的知识的兴趣逐渐增长起来。再教《三借芭蕉扇》,教师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点确实不在故事的内容上,而在对“虚构”的态度上。了解、分析了这一学情后,老师灵活调整了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侧重引导学生了解神话的象征意义。于是才有了学生的新认识——“这下我知道了神话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它不是假的。”正因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并合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所以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重视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蚕姑娘》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以其优美而诗意、夸张而直率的语言以及那份与教材偕同而来的情趣,受到学生的青睐。其中,导入新课时,围绕“蚕的认识”,教师甲是这样设计的:
老师揭示了课题,学习了“蚕”的字音字形后,就投影出一大段文字,边上有一小花框儿——“小知识”。
蚕,卵生。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蛾。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湿度、食物等都有关系,催青期一般十至十一天。幼虫期二十五天左右,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三至五天,羽化后的蚕蛾不再吃东西,在翅膀硬了以后就会交尾。每只雌蛾大约会产300—400粒卵……
老师一句一句地读给孩子听,遇到难懂的词句,停下解释或作出强调。此刻,课文被冷落在一边。那似懂非懂又极为枯燥的文字,令孩子们兴味索然,终于进入课文的学习了,课堂却早没有了期待的生动。
围绕“蚕的认识”,教师乙是这样设计的:
师:(出示课文插图)瞧啊,她就是蚕。小朋友觉得她可爱吗?说说她的样子。
生:她有长长的身体,白白的,扎着花头巾,笑眯眯的。
师:她真是可爱极了。
师:你知道她的本领吗?
生:她会吐丝。
师:是的。那么,你们知道蚕姑娘吐的丝儿有什么用吗?
生:我知道,可以织成布。
生:可以做成漂亮的丝绸。
生:可以做成漂亮的衣服。
师:是的,蚕吐出的丝是一种天然的高级织布原料。
师:你们瞧:(出示图片)这些就是蚕丝做成的衣服、被子、工艺品。人们觉得蚕就是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喜欢她吗?
生:(齐声回答)喜欢。
师:那么,就让我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吧,你会对她有更多了解的。
(学生投入地朗读课文)
对比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不难看出,围绕“蚕的认识”,教师甲显然想给学生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准备,但是,由于拓展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极为枯燥,又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疏离,所以导致了教学乏味。教师乙利用了课文插图这一直观形象的资源,配以契合课文情感基调的儿童化语言,适当拓展与课文语言、内容相得益彰的蚕丝产品图片,引起了学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所以课堂教学有情有趣。这源于教师甲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解分析,而教师乙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文体特点、语言特色,并挖掘教材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进行了教学设计。
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灵活组织教学过程。
《三借芭蕉扇》是一篇神话故事,现被选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有一位教师基于对学生兴趣点的不同把握,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第一次教学《三借芭蕉扇》后记:
在我的想象中,学生是喜欢《三借芭蕉扇》一文的,因为我认为小学生一般是比较喜欢幻想类作品的。于是,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段复述课文。2,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没有想到的是整堂课上大部分学生总是恹恹的,显示不出太多的兴趣,不愿与老师交流互动。我不解:我讲得那么精彩,学生为什么竟然是这样的反应呢?后来通过调查,我才发现学生普遍不喜欢这篇课文。他们认为这篇课文是虚构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不再喜欢虚构的东西,他们认为这是无聊的。
第二次教学《三借芭蕉扇》后记:
第一次教学《三借芭蕉扇》的经历引起了我的反思,再次执教这篇文章时,我先做了调查,而后重新调整了教学设计。调查下来的情况和上一次一样——学生普遍不喜欢《三借芭蕉扇》,他们不再喜欢虚构的东西,认为这很无聊。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原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了解神话的象征意义。教学目标的改变当然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改变。我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学生初步理解了魔幻小说的象征意义。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阅读了一些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事后,有学生这样说道:“这下我知道了神话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它不是假的。”
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具体的材料、经验性的知识,尤其是故事、小说一类的材料;到小学高年级时,他们对反应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较抽象的知识的兴趣逐渐增长起来。再教《三借芭蕉扇》,教师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点确实不在故事的内容上,而在对“虚构”的态度上。了解、分析了这一学情后,老师灵活调整了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侧重引导学生了解神话的象征意义。于是才有了学生的新认识——“这下我知道了神话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它不是假的。”正因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并合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所以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