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我国最基础的教学科目,在学习中贯穿了整个教学阶段,对学生一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阅读技能是学习语文所必要的。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领会文章或者题目的意思,让学生可以全面性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成绩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91-02
一、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提升小學生语文阅读能力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对语文教学知识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良好的认知和理解力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保障,在培养阅读能力时,学生对排列句式、词语的结构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进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相应的得到提升。在语文的教学中,语文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了写作和口语两方面,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对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加深了学生的了解,也有效的提升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1.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条件与保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营造出新奇、有趣、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都能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中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便触动他们的心灵,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在二、三年级的阅读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借助实体情境启发学生深入观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掌握教材内容。特别是在阅读一些常识性的篇目的时候,教师应主动营造出逼真的阅读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找春天》及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亲自到大自然中体会课文情境,借着真实而有趣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阅读课程的兴趣。相信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与观察经历之后,学生再阅读课文的话,就会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到阅读过程中,有利于对教材内容的透彻理解。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把新课改理念当成指导思想,充分彰显自身的教学指导价值,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生动的阅读课情境,让学生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阅读过程中来。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这篇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课文内容对应的影像,利用有感情的、形象化的语言对视频内容进行描述:“瞧!这就是我们好心而又有点儿傻气的风娃娃,它有一副热心肠,而有时会因好心办了坏事情,那么风娃娃怎么做才能愿望成真呢?”借助教师设置的这一悬念,及其学生强烈的获得问题大胆的好奇心,从而使得他们都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文阅读活动中。
2.教授阅读技巧
语文阅读当中有些文章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但某些文章只需知道其中大概即可,这在教材中精读、略读课文的分类中也有相应体现。略读即是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通过大致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了解故事的主线以及具体背景与文章主题思想。而精读文章不仅需要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建立整体框架,还需要结合文章语境进行全面分析,对文章进行分段总结,分别了解各个段落所表达的具体思想情感,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摘录精彩片段并撰写读书报告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在阅读文章时,教师需指导学生进行重点研读,例如,教师在教学《草虫的村落》一课时,要紧抓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略读文章了解大体脉络,精读文章精彩片段,通过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方式,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全文。在这一课中,可沿文章思路进行略读,首先找到“草虫的村落”在哪儿,然后再紧跟作者思路发现在草虫的村落存在的事物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然后再进行精读,通过“归来的游侠”体会草虫村落的悠然之感来感受文章的精彩片段。学生通过此类阅读技巧的训练,阅读能力便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阅读效率也会取得相应的效果。
3.加强课外阅读
小学课本所收录的文章不过百篇,即使加上平时考试试卷上的文章,学生的阅读量也远远不能达到相应要求。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阅读量绝不可能满足阅读能力及学科素养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搜集优秀课外文章推荐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了充足的阅读量之后,学生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会大大提升,同时也能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可在教室后面设置图书角,学生可把自己的读物放到图书角分享给其他同学,教师也可拿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添加在图书角当中,使学生在课间或放学后仍然可以沉浸在书海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另外,教师还可向学校申请专门开辟阅读课,可每周举行一次,专门用于读书感悟、经验的分享。学生可在课堂之中向大家推荐自己读到的好书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在分享结束之后,再根据自身阅读情况撰写读书报告,实现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可将课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联系来指导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例如,教师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仅仅学习这一片段并不能体会到闰土完整的人物性格,也不能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推荐阅读《故乡》一文,从而使学生对于闰土有全新的理解。
4.生活化教学,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每一篇课文讲述的都是与人类相关的事情,只是有的文章可能离人类的生活没有那么亲切,可能会让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然而我们学习的最大目的和作用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然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所以,老师在教学课堂中也可以合理地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提升了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时刻督促、不断提醒,通过内外因的充分结合来完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这一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曾丽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220.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91-02
一、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提升小學生语文阅读能力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对语文教学知识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良好的认知和理解力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保障,在培养阅读能力时,学生对排列句式、词语的结构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进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相应的得到提升。在语文的教学中,语文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了写作和口语两方面,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对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加深了学生的了解,也有效的提升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1.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条件与保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营造出新奇、有趣、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都能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中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便触动他们的心灵,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在二、三年级的阅读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借助实体情境启发学生深入观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掌握教材内容。特别是在阅读一些常识性的篇目的时候,教师应主动营造出逼真的阅读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找春天》及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亲自到大自然中体会课文情境,借着真实而有趣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阅读课程的兴趣。相信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与观察经历之后,学生再阅读课文的话,就会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到阅读过程中,有利于对教材内容的透彻理解。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把新课改理念当成指导思想,充分彰显自身的教学指导价值,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生动的阅读课情境,让学生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阅读过程中来。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这篇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课文内容对应的影像,利用有感情的、形象化的语言对视频内容进行描述:“瞧!这就是我们好心而又有点儿傻气的风娃娃,它有一副热心肠,而有时会因好心办了坏事情,那么风娃娃怎么做才能愿望成真呢?”借助教师设置的这一悬念,及其学生强烈的获得问题大胆的好奇心,从而使得他们都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文阅读活动中。
2.教授阅读技巧
语文阅读当中有些文章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但某些文章只需知道其中大概即可,这在教材中精读、略读课文的分类中也有相应体现。略读即是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通过大致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了解故事的主线以及具体背景与文章主题思想。而精读文章不仅需要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建立整体框架,还需要结合文章语境进行全面分析,对文章进行分段总结,分别了解各个段落所表达的具体思想情感,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摘录精彩片段并撰写读书报告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在阅读文章时,教师需指导学生进行重点研读,例如,教师在教学《草虫的村落》一课时,要紧抓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略读文章了解大体脉络,精读文章精彩片段,通过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方式,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全文。在这一课中,可沿文章思路进行略读,首先找到“草虫的村落”在哪儿,然后再紧跟作者思路发现在草虫的村落存在的事物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然后再进行精读,通过“归来的游侠”体会草虫村落的悠然之感来感受文章的精彩片段。学生通过此类阅读技巧的训练,阅读能力便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阅读效率也会取得相应的效果。
3.加强课外阅读
小学课本所收录的文章不过百篇,即使加上平时考试试卷上的文章,学生的阅读量也远远不能达到相应要求。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阅读量绝不可能满足阅读能力及学科素养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搜集优秀课外文章推荐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了充足的阅读量之后,学生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会大大提升,同时也能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可在教室后面设置图书角,学生可把自己的读物放到图书角分享给其他同学,教师也可拿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添加在图书角当中,使学生在课间或放学后仍然可以沉浸在书海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另外,教师还可向学校申请专门开辟阅读课,可每周举行一次,专门用于读书感悟、经验的分享。学生可在课堂之中向大家推荐自己读到的好书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在分享结束之后,再根据自身阅读情况撰写读书报告,实现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可将课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联系来指导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例如,教师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仅仅学习这一片段并不能体会到闰土完整的人物性格,也不能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推荐阅读《故乡》一文,从而使学生对于闰土有全新的理解。
4.生活化教学,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每一篇课文讲述的都是与人类相关的事情,只是有的文章可能离人类的生活没有那么亲切,可能会让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然而我们学习的最大目的和作用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然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所以,老师在教学课堂中也可以合理地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提升了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时刻督促、不断提醒,通过内外因的充分结合来完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这一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曾丽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