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安恩与奶牛》的孤独性与同一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008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安恩本该关心奶牛的精神情感,但不理会奶牛厌烦集市这一细节入手,通过安恩和奶牛的细节描写还原安恩的真实心理,揭示奶牛与安恩的同一性。安恩只是想接近市井生活,享受人世的热闹,虽然这个要求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但善良的安恩害怕对别人造成打扰,自尊心极强的安恩害怕别人知道自己这一卑微的要求,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排斥,极力掩藏自己的孤独寂寞的精神伤疤和寻求精神慰藉的真实动机。
  关键词: 《安恩与奶牛》 主题 孤独 同一性
  只要天不下雨,85岁老人陈振斌定会早早出门,上街溜达。出门在外,他坐得最多的是公交车。上午10点半,陈爹又登上了公交车。12点半左右到达终点站,陈爹还坐在车上。司机好心提醒:“爹爹,到站了,要下车了。”这时,陈爹吐出三个字:“还没到。”司机猜想陈爹可能是坐过了站,便启动车子上路。下午3点,汽车再次回到了终点站,司机上前询问:“是找不到家了?”陈爹的回答仍然是:“还没到。”有人问:坐公交车是为了什么呢?陈爹用笔划出两个字:说话。陈爹坐的不是公交车,是寂寞。
  ——摘自2013年12月12日《三湘都市报》
  看到这条并不鲜见的新闻时,我的心头忽的想起牵着孤独的奶牛在集市散心的安恩。《安恩与奶牛》的主题一般理解为人类对动物的关怀,从关怀动物的肉体到更关注动物的精神世界。绝大多数参考资料都认同这个这一“显性”主题,但也有部分读者提出质疑。笔者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却体味到安恩身上掩藏着一股比上文中的陈爹更孤独的悲凉。
  一、令人费解的矛盾
  “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那头奶牛虽然和她相互依偎,但奶牛“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很显然,奶牛并不喜欢这个在“人”的眼里看起来非常热闹的地方。关心奶牛的安恩视奶牛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当然会非常关注奶牛的感受。安恩本意是想带奶牛到集市散心,怎么会意识不到奶牛的“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她怎会不带奶牛立刻离开?这显然与关心奶牛的精神情感这一主题相悖。这让我们不得不猜想:年迈贫穷而孤独的安恩与奶牛相依为命,因不堪凄凉孤寂的生活而结伴来到集市,享受人间的热闹排遣晚年的孤寂。
  二、安恩的内心世界
  “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她为何“腼腆羞怯”?为何又“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腼腆羞怯”而又“引人注意”这一矛盾心态,是揭开安恩这一人物形象内心世界的总钥匙。
  外貌形象是人物精神世界的外显。“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作者运用白描式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自尊而庄重的老农妇的形象。如果她仅仅是带奶牛到嘈杂而肮脏的牲口交易市场散心,那么她本可以不用穿着得如此干净整洁、如此正式而庄重。她的精心装扮与嘈杂肮脏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她的精心装扮中可以看到安恩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她不仅自尊,而且希望这个世界尊重她的存在。她希望与这个世界发生某种联系,她不想被这个世界抛弃。她太孤独了,她希望这个世界在意她。
  她也很在意这个世界。“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她此时关注的不是孤独的奶牛,而是在关注这个“熙来攘往”的人世,“竖起耳朵凝神倾听”这人世间的声音。马儿为何嘶鸣?船夫吆喝什么?马戏班上演什么节目?小丑又在喊叫什么?这些安恩都不关心,她在意的是嘶鸣声、吆喝声、鼓声咚咚声、高声喊叫声一切“有声”且“有生”的东西,她在安闲地、旁若无人地享受这阳光下人世间温暖的喧闹。
  乃至在她“不屑的斜视了一下”屠夫的藤杖,转过脸去,“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这一切都表明她内心隐藏着深深的孤独,希望得到这个世界的慰藉。
  安恩只是想融入市井生活,“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希望人们关注她,享受人世的热闹,虽然这一切人间的喧哗在普通人看来是极其稀松平常的,这个要求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但善良的安恩害怕对别人造成打扰,自尊心极强的安恩害怕别人知道自己这一卑微的要求,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排斥,所以“腼腆羞怯”地极力掩藏自己的孤独寂寞的精神伤疤和寻求精神慰藉的真实动机。
  近“市”情更怯,不敢“应”来人。在普通人看来,带奶牛来集市散心是可以正当言说的理由,但安恩总是千方百计掩藏难言之隐。锱铢必较的商贩前来问询时,她如果仅仅是带着奶牛来散心,大可不必如此谦恭,更不必做出“把鼻孔擦个不停”这个表示内心紧张不安的标志动作。紧跟着的那个人“死乞白赖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安恩本应感到十分厌烦,但只是“摇摇头”。折回来的那个人,“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但安恩除了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绝外,异乎寻常的“有些窘迫不安”,人们的质疑询问离她内心的隐秘更近了一步,她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当受到“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的质问时,安恩“气愤的说不出话”,但如果仅仅是带着奶牛散心,那么神色不应该“有些慌乱”,很显然人们的质问触及了她的难言之隐。如果仅仅是带着奶牛散心更不用“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她就完全可以将理由平和地说出,而不必如此卑微。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都指向那个想掩藏孤独寂寞的精神伤疤和寻求精神慰藉的真实动机。
  三、安恩与奶牛的同一性
  那么,奶牛仅仅是安恩去集市安享喧闹的道具吗?抑或奶牛仅仅是安恩相依为命寻求精神慰藉的对象吗?作者在开头用两段精彩的素描,分别展现了安恩与奶牛的形象,我们分明看到安恩与奶牛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都没有”,“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但她有着心酸的往事:“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无论安恩如何不舍,贫穷的安恩只能将它送进屠宰场。安恩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她年轻时一定也勤劳能干,她会耕种养殖,她能织衣染布,可能有一段美好的情感(在丹麦,青年男女互赠木屐表白爱情),可能还有一男半女,然而这一切都像那头奶牛一样都被拿走了。现在她老了,虽然她依然勤劳、善良、自尊,但生活留给她的只有凄凉孤独的晚景,还有与她相依为命的奶牛。安恩与奶牛的命运何其相似。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是你看风景,还是看风景人在看你”?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还是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这一梦,扑朔了周与蝶的分别,迷离了物与我的界限。是孤独的奶牛依偎着孤独的安恩,还是孤独的安恩抚慰着孤独的奶牛?孤独的安恩,孤独的奶牛。孤独的奶牛,孤独的安恩。安恩就是命运悲惨的奶牛,奶牛就是浸透孤独的安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该篇小说为诺贝尔得奖之作。名著总是以有限的文本形式引发人们无限的内涵解读。名著的永恒魅力之一就在于其此。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一直以缓慢的速度呈现,并且我国的农民生活水平逐渐呈低质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有效加快对我国整体农村的不断建设,国家也在不断投入相应的科技技术支持。并且,建立出科学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并改善其实质的生活水平,所以为了确保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在农业经济上获得全新的提升,则需要通过一系列手段的支持与应用来确保
摘 要:在传统经济现代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平台经济为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对传统经济来说,平台经济具有促使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专业化水平等积极引导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发展的短板,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最大限度发挥平台经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从平台经济的时代价值探讨了发展平台经济的重要性,并且从政策、企业和合作几个层面关注了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方法。  关键
摘 要:以黑龙江省为代表的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产业结构上的不足逐步地显现了出来。如何以新经济的视野驱动老工业基地的發展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为例,对其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变革予以总结,并就其中绿色金融生态的价值予以阐释。黑龙江省在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进程中在支持力度、发展体系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有一定的不足,应逐步地通过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支
摘 要: 时代呼唤发展型教师。不少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出现“高原现象”,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要越过这个阶段,必须建立中青年教师发展支持系统:重视职后培训,做实校本教研,完善评价机制;必须完善中青年教师主动发展的个性心理:升华职业理想,强化自我意识,提高反思能力。  关键词: 中青年教师 可持续发展 高原现象 对策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作支撑,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要一支主动发展
摘 要: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解读翻译现象的学科,对于译品的长存现象也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分析了译品长存现象的合理性,论述了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经历选择与适应,能动地产出优质且可以长存的译品。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译品长存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作为发轫于中国本土的翻译研究范式,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光景,继西方两次主要的翻译研究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
摘 要: 高职教师心理健康是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还关系到高职院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对高职教师中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技术和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教育开始快速发展。高职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工作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