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原因所在。但是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本身角度出发因其具有多元化教育功能、课堂形式多样、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等特点,既对教学者提出了更好要求其也面临更大挑战。其课程建设需要社会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并时刻监督。而本文试着分析“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现状,并找出其根本性原因。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目标、新课程改革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在此基础上,“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也相继在小学教科书中出现,其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这两门课程没有出现之前。社会学科和思想品德这两门学科没有统一起来,小学思想道德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得学生置于封闭的空间来接受思想道德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限制了学生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然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道德影响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道德是不可能脱离生活实际而单独存在的,因此也无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学生在了解课内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其思想领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情操的一个平台,为学生未來更好的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当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存在现状分析
1、笔者在深入调查后发现,城乡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有些纯粹是敷衍了事,甚至于有些学校还没有将“品德与生活(社会)”纳入其教学范围,实施开课率低下直接作用于其产生的效果,和教育部下一步工作计划的调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尽管在国家严格规定下要求实施,但是受各方面制约,例如:师资水平、学校重视程度等,虽然学校课程表中出现了这一课程,但是其形同虚无,作用没有充分展现出来。例如:预先设计一个学习的教学目标,在短时间内完成,剩余时间让学生应对其它学业的负担;课堂过程中都是教学者“一站式”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本身是否存在问题等。
2、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健康成长有直接关系,从目前形势来看,从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者比例相对较少,在调查研究后发现,语文老师担任这门课程的老师比例在7%左右,原有的思想道德老师担任这门课程老师在25%左右,学生专门聘请相关专业的老师占据2%。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思想道德老师,既要面对原有基础上教学任务,还必须超额完成其它教学任务,而在此情况之下,教学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重要性,又会较多的考虑到学生在“主课”上学习任务。再有,教学者担任兼助教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的主要原因,换一种方式来说,是因为其精力有限,短期执教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够准确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直接影响教学效率。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反思
1、教学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准确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拓展学生的思想领域,可以笼统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学科门类综合化,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事物,培养起逻辑思维能力。其二,功能方面的综合化处理,在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两者之间寻求结合点,才能够使其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在开展“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者本身要具有全面认识,充分把握教学目标,摆脱以往注重本学科而忽视“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现象,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促使学生各方面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践。再有,教学者要充分阅读教材,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在教学课程中要尽量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对学生的沟通来反馈自身教学信息,这样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
2、“品德与生活(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有助于其学习的氛围
将生活实际融入课堂是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在课程资源有效挖掘和处理过程中,要求教学者依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例如:夹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地或者学校发生的某件事。课程同样也要求学生将自身生活感受带入到课程当中,才能够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意义最大化。教材并不是纯理论的知识,更不是唯一的,鉴于此,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的机会,及时发现课堂上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是开放性课堂的存在,而教学者对课堂的整体把握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结题
当前在小学阶段中“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现状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在反思过程中发现,这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或一种方式来说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而且让我们对人才成长规律和国民综合素养的提升有一个全新认识。也只有根本性的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才能够让其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今宁.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开设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2:42-44.
[2]张丽萍. 如何培养师范生从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8:22-24.
[3]金启根.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综合性拓展探究[J]. 教学与管理,2007,17:32-33.
[4]杨今宁. 品德与社会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弱化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2,05:62-65.
[5]杨今宁.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强化的路径探索[J]. 课程·教材·教法,2012,04:56-59.
[6]闫彩红,刘殿臣. 实施发展性评价 促进教师发展——基于红河学院“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实践[J]. 理论观察,2013,01:127-128.
作者简介--李琴 1970年7月出生,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中级职称,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成人教育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学科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目标、新课程改革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在此基础上,“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也相继在小学教科书中出现,其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这两门课程没有出现之前。社会学科和思想品德这两门学科没有统一起来,小学思想道德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得学生置于封闭的空间来接受思想道德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限制了学生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然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道德影响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道德是不可能脱离生活实际而单独存在的,因此也无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学生在了解课内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其思想领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情操的一个平台,为学生未來更好的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当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存在现状分析
1、笔者在深入调查后发现,城乡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有些纯粹是敷衍了事,甚至于有些学校还没有将“品德与生活(社会)”纳入其教学范围,实施开课率低下直接作用于其产生的效果,和教育部下一步工作计划的调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尽管在国家严格规定下要求实施,但是受各方面制约,例如:师资水平、学校重视程度等,虽然学校课程表中出现了这一课程,但是其形同虚无,作用没有充分展现出来。例如:预先设计一个学习的教学目标,在短时间内完成,剩余时间让学生应对其它学业的负担;课堂过程中都是教学者“一站式”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本身是否存在问题等。
2、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健康成长有直接关系,从目前形势来看,从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者比例相对较少,在调查研究后发现,语文老师担任这门课程的老师比例在7%左右,原有的思想道德老师担任这门课程老师在25%左右,学生专门聘请相关专业的老师占据2%。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思想道德老师,既要面对原有基础上教学任务,还必须超额完成其它教学任务,而在此情况之下,教学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重要性,又会较多的考虑到学生在“主课”上学习任务。再有,教学者担任兼助教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的主要原因,换一种方式来说,是因为其精力有限,短期执教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够准确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直接影响教学效率。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反思
1、教学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准确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拓展学生的思想领域,可以笼统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学科门类综合化,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事物,培养起逻辑思维能力。其二,功能方面的综合化处理,在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两者之间寻求结合点,才能够使其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在开展“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者本身要具有全面认识,充分把握教学目标,摆脱以往注重本学科而忽视“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现象,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促使学生各方面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践。再有,教学者要充分阅读教材,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在教学课程中要尽量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对学生的沟通来反馈自身教学信息,这样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
2、“品德与生活(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有助于其学习的氛围
将生活实际融入课堂是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在课程资源有效挖掘和处理过程中,要求教学者依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例如:夹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地或者学校发生的某件事。课程同样也要求学生将自身生活感受带入到课程当中,才能够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意义最大化。教材并不是纯理论的知识,更不是唯一的,鉴于此,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的机会,及时发现课堂上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是开放性课堂的存在,而教学者对课堂的整体把握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结题
当前在小学阶段中“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现状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在反思过程中发现,这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或一种方式来说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而且让我们对人才成长规律和国民综合素养的提升有一个全新认识。也只有根本性的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才能够让其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今宁.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开设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2:42-44.
[2]张丽萍. 如何培养师范生从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8:22-24.
[3]金启根.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综合性拓展探究[J]. 教学与管理,2007,17:32-33.
[4]杨今宁. 品德与社会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弱化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2,05:62-65.
[5]杨今宁.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强化的路径探索[J]. 课程·教材·教法,2012,04:56-59.
[6]闫彩红,刘殿臣. 实施发展性评价 促进教师发展——基于红河学院“国门学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实践[J]. 理论观察,2013,01:127-128.
作者简介--李琴 1970年7月出生,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中级职称,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成人教育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学科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