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笔之一:朗读指导应让学生知其然与所以然
目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已经注意到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但就目前情况看还有些表面文章。下面看一个小指导片断:
一位教师教《大道之行也》上课伊始检查学生的课文朗读情况,学生读后特别强调“是为大同。”应一字一顿的读。教师读三遍,学生模仿着读三遍,结果还是不理想,教师也很失望。学生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课堂气氛开始沉闷了。
这怪学生吗?不!
教师只注意指导朗读技巧,而不想想为什么学生读不好也模仿不好。学生刚接触古文不知其意,怎能读好?即使模仿得很象了,也不一定真正理解文意,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读。如果以问题带动思维理解了课文,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再读,效果肯定会很好的。可以问文中从哪几方面说了大同社会的特征?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怎样朗读才能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学生再结合注释和质疑讨论后,思考、概括出大同社会的特征:⑴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⑵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⑶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也理清了思路: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所以“是谓大同”在朗读时应一字一顿,不可平平淡淡。而且,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几乎能达到背诵。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为朗读而朗读,应该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之后的水到渠成,即朗读指导应让学生知其然与所以然。
随笔之二:解“惑”并思“惑”之因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有应需而教的的意识,通过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学生认读与理解课文的情况,通过质疑环节,为学生答疑解惑。但有时解“惑”并未思“惑”之因,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记住结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不能自己解决。也即只“授之鱼”而未“授之以渔”。
一位老师教《曹刿论战》时问学生“谁有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一位学生提出“忠之属也”的意思是什么?老师直接说注释上是不有吗?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是尽力做好分内的事。这样的解答和学生读注释没有什么区别。老师接着又问:“同学们记住了吗?来共同说一遍。”学生又齐读了一遍注释,也许是记住了。
我觉得,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学生没读注释对“忠之属也”的解释,而是学生读了也不明白呀!是每一个字怎样解的问题,是对文中“忠之属也”前面内容不理解的问题。不如读读原文的对话,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忠”是指代庄公说的“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些尽心尽意、尽力为人民的事情。“属”是“类”的意思,“之”应该是复指代词,代指庄公提到的事情,故本句话也就可以译为--“(您提到的这些)都是为百姓尽心做事这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打一仗了”。这样“解惑”,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记住结果的问题,还有探究释疑的过程与方法。不用再齐背一遍学生也掌握了,再遇到类似的难题,自己也有方法解决了。正像老子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要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我们既应当解“惑”并思“惑”之因,让知识在正确的方法的指导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生成。
随笔之三: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要有机结合
教师上课前要进行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问题与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方法,可谓绞尽脑汁了。但是一节课下来,索然无味,失落?无奈?苦苦思索,细细看课,终于发现其原因之一是教师们只重预设而忽视课中的有价值的生成,因而使教与学脱节,教学无效。
下面的例子可见其症结所在。
某老师教《羚羊木雕》一课,第一环节检查预习情况:⑴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⑵故事围绕什么展开的?学生回答得很好。第二环节是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这也很顺利。到第三个环节老师让学生选题说话:一个的木雕(妈妈、爸爸、奶奶、万芳、我、故事),学生情绪兴奋,回答积极,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有一位同学说:“一位和蔼的爸爸”另一位学生说:“一位重财轻义的爸爸”老师却听之任之,不置可否,继续他课前预设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放声朗读课文划出语言描写的句子,默读人物对话标出奶奶的神态和我的动作神态,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一直到下课,学生也没再读读关于爸爸的描写语句,也没再议议爸爸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学生想知道的教师给忽略了,教师所背记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就这样各自被动着进行到下课。教师却说:“这课越上越没意思了!”
怪学生吗?不!
我觉得如果教师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在学生对“爸爸”性格认识的分歧处,引导学生读文中写到爸爸的文字并细细体会:“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学生在品读中会在头脑中再现爸爸“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的严肃气氛,令人不知所措。“但是”后面的话才是爸爸的态度。从中可见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女儿是对女儿的宠爱,但是,他并不理解女儿和万芳之间的真挚的友谊,这话语中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学生自然会在读中体会到的。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了解人物鲜明的性格,教师再稍加引导,作者用墨简约,去让我们感受到鲜活的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描写方法?动作,语言,神态。学生会悟到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作用。在这一段文字的研读中把教师认为重点的东西也都解决了,只不过是和教师课前预设的思路有些不同而已,但是这是学生很要学的很喜欢的方式内容。
由上例可见,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课前预设是必要的,课中生成是重要,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课中要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单位:024300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教育研究室)
目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已经注意到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但就目前情况看还有些表面文章。下面看一个小指导片断:
一位教师教《大道之行也》上课伊始检查学生的课文朗读情况,学生读后特别强调“是为大同。”应一字一顿的读。教师读三遍,学生模仿着读三遍,结果还是不理想,教师也很失望。学生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课堂气氛开始沉闷了。
这怪学生吗?不!
教师只注意指导朗读技巧,而不想想为什么学生读不好也模仿不好。学生刚接触古文不知其意,怎能读好?即使模仿得很象了,也不一定真正理解文意,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读。如果以问题带动思维理解了课文,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再读,效果肯定会很好的。可以问文中从哪几方面说了大同社会的特征?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怎样朗读才能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学生再结合注释和质疑讨论后,思考、概括出大同社会的特征:⑴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⑵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⑶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也理清了思路: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所以“是谓大同”在朗读时应一字一顿,不可平平淡淡。而且,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几乎能达到背诵。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为朗读而朗读,应该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之后的水到渠成,即朗读指导应让学生知其然与所以然。
随笔之二:解“惑”并思“惑”之因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有应需而教的的意识,通过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学生认读与理解课文的情况,通过质疑环节,为学生答疑解惑。但有时解“惑”并未思“惑”之因,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记住结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不能自己解决。也即只“授之鱼”而未“授之以渔”。
一位老师教《曹刿论战》时问学生“谁有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一位学生提出“忠之属也”的意思是什么?老师直接说注释上是不有吗?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是尽力做好分内的事。这样的解答和学生读注释没有什么区别。老师接着又问:“同学们记住了吗?来共同说一遍。”学生又齐读了一遍注释,也许是记住了。
我觉得,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学生没读注释对“忠之属也”的解释,而是学生读了也不明白呀!是每一个字怎样解的问题,是对文中“忠之属也”前面内容不理解的问题。不如读读原文的对话,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忠”是指代庄公说的“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些尽心尽意、尽力为人民的事情。“属”是“类”的意思,“之”应该是复指代词,代指庄公提到的事情,故本句话也就可以译为--“(您提到的这些)都是为百姓尽心做事这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打一仗了”。这样“解惑”,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记住结果的问题,还有探究释疑的过程与方法。不用再齐背一遍学生也掌握了,再遇到类似的难题,自己也有方法解决了。正像老子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要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我们既应当解“惑”并思“惑”之因,让知识在正确的方法的指导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生成。
随笔之三: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要有机结合
教师上课前要进行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问题与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方法,可谓绞尽脑汁了。但是一节课下来,索然无味,失落?无奈?苦苦思索,细细看课,终于发现其原因之一是教师们只重预设而忽视课中的有价值的生成,因而使教与学脱节,教学无效。
下面的例子可见其症结所在。
某老师教《羚羊木雕》一课,第一环节检查预习情况:⑴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⑵故事围绕什么展开的?学生回答得很好。第二环节是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这也很顺利。到第三个环节老师让学生选题说话:一个的木雕(妈妈、爸爸、奶奶、万芳、我、故事),学生情绪兴奋,回答积极,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有一位同学说:“一位和蔼的爸爸”另一位学生说:“一位重财轻义的爸爸”老师却听之任之,不置可否,继续他课前预设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放声朗读课文划出语言描写的句子,默读人物对话标出奶奶的神态和我的动作神态,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一直到下课,学生也没再读读关于爸爸的描写语句,也没再议议爸爸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学生想知道的教师给忽略了,教师所背记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就这样各自被动着进行到下课。教师却说:“这课越上越没意思了!”
怪学生吗?不!
我觉得如果教师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在学生对“爸爸”性格认识的分歧处,引导学生读文中写到爸爸的文字并细细体会:“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学生在品读中会在头脑中再现爸爸“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的严肃气氛,令人不知所措。“但是”后面的话才是爸爸的态度。从中可见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女儿是对女儿的宠爱,但是,他并不理解女儿和万芳之间的真挚的友谊,这话语中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学生自然会在读中体会到的。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了解人物鲜明的性格,教师再稍加引导,作者用墨简约,去让我们感受到鲜活的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描写方法?动作,语言,神态。学生会悟到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作用。在这一段文字的研读中把教师认为重点的东西也都解决了,只不过是和教师课前预设的思路有些不同而已,但是这是学生很要学的很喜欢的方式内容。
由上例可见,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课前预设是必要的,课中生成是重要,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课中要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单位:024300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