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建国以前部落发展史再探——《辽史·营卫志》“部族上”批判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w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史·营卫志》"部族上"向来被视作研究契丹建国以前部落发展史的核心文本,其中所示500多年的发展脉络和叙述框架构成了人们认识契丹早期史的基础,然而该文本的来源及其存在的系统性问题长期以来却鲜有人关注.这套完整的契丹史叙述实为元朝史官将中原、辽朝两个不同文献系统的材料加以杂糅、拼接的结果.摆脱元人叙述框架的干扰,正是契丹早期史研究摸索新方向、取得新突破的必要前提.
其他文献
为防止日本侵略势力的渗透,南京国民政府创设了阿拉善旗专员制度。因专员在派驻过程中,遭遇层层阻碍,最终被迫改置为军事专员,权责缩减。专员制度作为南京国民政府介入阿拉善旗地方政治的首次尝试,其尴尬境地也反映了在缺乏稳定环境与足够控制力的条件下,边疆政治整合所面临的困境。军事专员虽远未实现其设置的预期目的,但客观上有利于加强中央与阿拉善旗地方联系,从而有效地维护了边疆主权与统一。
在对《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夏幅》绘制背景、资料来源、地理要素梳理和考释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民族的地缘状况及历史演变,文章指出《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夏幅》绘制过程中的北部疆界“模糊性”问题并非个案,而是北方民族政权疆界划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必要重新审视与梳理。着眼未来,西夏文文献和考古出土资料将成为《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夏幅》修订的重要信息补充和资料来源。
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作用的法律基础既包括条约法也包括国际习惯法。历史性权利分属不同的法律基础,使其在海洋划界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代表的条约法,规定了历史性所有权或历史性海湾在领海划界中的优先作用,明确了历史性所有权、历史性水域在海洋划界争端解决程序中具有任择性例外的作用,并确立了历史性捕鱼权在群岛水域划界中具有特别适用的功能;而国际习惯法确立的历史性权利规则在海洋划界中的作用,虽然目前国际法上尚无明确规定,但在国际实践上,其主要以并行适用方式发挥作用。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不同作
19世纪80年代,清朝在对朝鲜政策上经历了从“防俄”到“联俄”的转变。“防俄”作为清朝对朝政策的首要目标持续至19世纪80年代中期。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朝鲜首当其冲,武力打开朝鲜国门、积极参与甲申政变等行为让清朝切实感受到日本对中朝藩属关系的威胁,开始视日本为最大对手,清朝的对朝政策由“防俄”转为“联俄”。
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我国南沙群岛政策呈现出阶段性变化。1933年“九小岛事件”发生之际,日本在对外政策中坚持“协调外交”路线,与法国达成妥协,实现共存。1936年当“南进”政策成为日本的国策时,向我国南沙群岛的扩张成为日本实施向外南洋扩张计划中的一部分。随着日本军部逐渐主导国家对外决策及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日本外务省从极力反对海军省的行动演变为积极献策,一致主张驱逐法国势力,武力侵占我国南沙群岛。1939年3月末,日本将我国南沙群岛非法“编入”领土。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我国南沙群岛政策演变是日本外务省
观察和思考不同时期党的重要历史文献中"中国民族""中华民族"两词使用频度的变化,可透视中国共产党从参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领导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构建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一词成为党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核心词语的过程.曾与之同义并用的"中国民族"则不再是独立能指的词语.词语使用变迁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途径和新境界的百年奋斗过程.
"团结稳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理论话语转向政策制定与社会动员的过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对其意涵进行完整把握:一方面需要从中央与地方(边疆)纵向整合的维度出发,确保国家整体架构的平稳有序与国家内部各层次主体关系的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现代国家共同体建设;另一方面需要从社会横向联结的维度出发,推进新疆社会各群体的和谐交往与交融共生,从而构建一个整体有机的团结社会.而将纵、横两个维度的关系与任务使命予以贯通结合,不仅构成了理解"团结稳疆"之内涵逻辑的整体性框架,也为中华民族共同
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思想孕育产生,其内涵是政治一统与"华夷有别".自秦以后,疆域一统和"华夷分治"成为汉至明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内涵.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华夷互动加速,强调"入华"为"正统".隋唐时期则偏重于"华夷一尊".五代宋辽金元时期"华"弱"夷"强,"大一统"的内涵更强调"合九州居正统".明朝在民族观念上趋向保守,更强调"华夷之辨"和"内外之别".清朝对"大一统"进行全新的阐释,突破了此前的"华夷之别"和"内外之别",突出华夷一体、中外
对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的理论构建与研究范式,中国边疆研究者应以中国学者的人文关怀为核心,秉持哲学思辨的态度与科学实证的研究精神,确立中国边疆研究者的中国边疆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在中国边疆研究者的自我理论体系视阈下,凿空中国边疆演进历程、特点与规律,呈现出中国边疆研究者的古代中国边疆研究的学科领地与疆界.
秦代的"故塞""故徼",是秦统一后初期的边界.其内大体是传统的"华夏"地区,其外是"蛮夷"地区.一方面,在理念上,秦统一后将"边塞""边徼"改称为"故塞""故徼",反映出从"有边"向"无边"的转变,彰显出"王者无外"的理念.另一方面,在现实中,虽已不承认"故塞""故徼"是其边境,但由于尚未消除匈奴、百越等带来的威胁,"故塞""故徼"仍然承担着军事防御、控制人员出入等边境职能,继续发挥着"严夷夏之防"的现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