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之辨相关论文
《汉书》的民族书写与班固的民族思想密不可分。《汉书》设立少数民族传的民族传记书写、主张华夷共祖的民族同源书写、反映民族交......
华夷之辨以进退于礼乐文明为转化机制,侧重于“中国”的准入性。由此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促使学者在民族国家叙事面前坚持“文明......
地域气候、生活习性等不同因素造就了汉民族右衽、少数民族左衽的主要服饰特征。左右衽背后是一直以来的“华夷之辨”的正统论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思想孕育产生,其内涵是政治一统与"华夷有别".自秦以后,疆域一统和"华夷分治"成为汉至明时期"大一统......
道咸同时代是中国历史发生最重大变革的时代。西方世界在经历了中世纪的蒙昧之后,快速发展并且极欲改变世界格局,而古老中国还期冀......
元末明初,华夷交替,出现了两个不同族群背景的“中国”。面对元明鼎革这一“用夏变夷”的历史转折,高丽文人李穑陷入了认同困境。......
先秦时期形成的服事制和“五方之民”思想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与实践的源头。尽管“华”与“夷”在中国历史上所指的两大群......
韩国朝鲜朝末期巨儒田愚的弟子择其平生所著《艮斋私稿》中篇目辑成的《秋潭别集》是田愚最特殊的代表作,其内容重在辨析夷夏之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对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演变有个系统认识.自先秦至明清,基于“大一统”思想的“华夷之辨”影......
边疆与中原一体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清以前的历代王朝固守" 华夷之辨" 思想,由此造成"内外分治",进而衍生边疆问题.清朝......
梅花象喻从南宋以来逐渐被塑造成华夏文化的象征,这一过程与思想界从华夷之辨到夷夏之防的转变密切相关.在当时,对民族、国家与文......
摘要:晚清广东顺德籍文人梁乔汉刊于1900年的诗集《港澳旅游草》展示了近代中国沿海开埠城市一个普通下层文人的华夷意识。《港澳旅......
业财融合能改善经营管理、提升风险防控、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因管理认知的偏差、融合动力的不足、综合人才的短......
清代三山五园不仅是北京城西郊的著名苑囿,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因此逐渐进入与清朝有宗藩关系的朝鲜王朝君臣的视野,并......
长期以来,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华夷之辨”,一直是广大患者关心的问题.笔者在此再次对糖尿病中西医治疗问题进行探讨,只求客观分析,......
华夷观为清初令出之基础,是清初帝王不遗余力的王朝治理技术。清初帝王之华夷观呈现为基于大一统、本民族(满族)主体性的华夷一家......
吴政纬的著作《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以朝鲜使者为叙述视角,追寻自壬辰倭乱(1592)至康乾盛世(178......
吴政纬的著作《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以朝鲜使者为叙述视角,追寻自壬辰倭乱(1592)至康乾盛世(178......
1840年,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道光皇帝被迫允签了《南京条约》,可是清朝统治者长期形成的“华夷之辨”、“夷夏之防”......
鸦片战争伊始 ,道光皇帝用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来看待英国 ,在军力不济时 ,不可避免地采用“羁縻”策略 ,这一策略在近代外交关系中......
《乘槎录》系嘉庆年间朝鲜士人崔斗灿经意外漂流至中国后所撰的漂流纪事作品。在对中国的观察想象中,《乘槎录》呈现了朝鲜士人二......
19世纪中叶,列强的炮舰肆无忌惮地游弋在中国的万里海疆,清军以木制帆船装备的水师根本担不起守疆卫土的责任,两千年来奉为圭臬的......
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建宁崇安(今武夷山市)人,生活于北宋、南宋之际,是南渡之初理学第一个重要派别——湖湘学派的开创者,......
清乾隆年间,曾借修《四库全书》为名,对康熙《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搜缴抽改,其目的是为了淡化民族意识,为清......
汉族儒士群体,对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政权,并非一开始就忠心拥戴,而是有个由抵制到合作的变化过程。原因之一是这个群体普遍存在着......
康熙亲自执政之时,虽然大规模的武装抗清斗争已经过去,但汉族士大夫们的反清意识仍然十分强烈。士心不得,则民心难得,而士人之心只能以......
本文对饶宗颐有关史学正统论研究的意义、方法、依据、学术创新以及个人在正统观上的理念作了全面的探讨 ,对饶氏提出五德终始说“......
由中国明史学会与凤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10月30—31日在凤阳县召开。上午,南炳文......
以往学界对春秋"华夷之辨"的研究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以思想观念中的华夷之辨涵盖现实中的华夷之辨,以长时段的宏观的华夷之辨......
本文从微观社会空间和宏观历史时间的双向维度考察晋东南黄土聚落介休张壁村的地方历史与村落叙事。关注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张壁人......
一提起古代的民族思想,“严华夷之辨”、“异内外”、“夷夏大防”一类歧视少数民族的言语就会闪现在人们的脑际,并且还会毫不犹豫......
“天下观”这一以文化而不以民族作为区分原则的文化观念、心理观念,与“华夷之辨”一样几乎统筹了中国上下两千余年的文化心理。......
阮朝开国君主阮福映早年曾流亡暹罗,并在拉玛一世朝廷供职.越南内战期间,阮福映通过向拉玛一世进献金银树和高价值农产品来获得暹......
我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周边地区的文明中心,以此出现了一种中国中心主义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华夷之辨,中国是世界中心,是文明......
“华夷之辨”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朝鲜王朝受朱子学影响颇深,囿于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民族文化,对于这一命题的接受有着缓慢而......
明清之际,面对北方“夷狄”——满族的入侵,以儒家士人为主体的汉族人民以各种方式进行了长久而激烈的反抗斗争。对于这些在儒家文化......
杜佑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对唐初民族政策的继承;安史之乱后,杜佑重新思索中央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主张......
在传统上,中国是一个不重视宗教信仰的国家,但是,中国的精英阶层,即知识分子,却大多对宗教,特别是佛教,抱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感,所谓......
《岭外代答》是南宋人周去非在广西做官后对广西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记录的一本总结性的著作。学界以往对《岭外代答》的关注......
政治话语的博弈在政治传播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清代前期,华夷之辨话语对清王朝的正统性辩护与合法性建构造成了尖锐挑战,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