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按,消灭“职业病”

来源 :健康与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en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冬暖夏凉的写字楼里工作,白领们经常久坐电脑前、操作复印机、处于空调环境中,所以容易感到眼睛干涩、头昏头痛、失眠多梦、颈椎部酸痛,同时因为忙碌经常不记得或顾不上饮水导致上火引起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以及其他一些病症。这些病症发病时,往往是以“疲劳”的表象作为掩盖,许多人不以为然,但如果忽视它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了解并预防这些特属办公室的病症非常重要。


  鼠标手
  按压穴位松弛肌肉
  放松肌肉,缓解痉挛
  鼠标手是我们使用鼠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鼠标手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长期处在一种力学框架下对肌群造成损伤。我们按压的这两个地方就是常用鼠标容易受损肌腱的附着点,体现了中医里面的经筋。经筋不是经络,经筋代表着中医对身体的力学状态的认知。当我们长期使用鼠标,肌肉持续的痉挛会损伤经筋。刺激经筋的穴位,使经络恢复正常,消除疼痛是中医在经筋方面的疗法。
  这种方法对预防鼠标手和治疗早期鼠标手的效果很好。如果大家经常按摩这两个地方,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鼠标手的症状。
  颈椎酸痛
  按压同时活动颈部


  调节肺经,解除寒湿
  很多人认为颈椎部酸痛是颈椎病,其实不是。酸痛是一种不舒适感,一种紧促感,是身体处于一种不是疼痛,但是极为不适的状态。
  在中医看,颈椎部酸痛不是经络问题。酸和痛不是一种东西,疼和痛也不是一种东西。酸和痛在中医里属于寒湿的状态,既有寒又有湿,往往是内脏的虚弱造成所属经络的状态。治疗颈椎部酸痛根本是要调节脏腑的情况,使所属经络强盛起来,排除寒湿,帮助消除症状,是从内到外的调理。
  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调整肺来调气,宣肺,排除寒湿。所以,我们按压的这个穴位是个很重要的能量穴,通过调节肺经的能量,调节肺的功能,解除寒湿。治疗时,用牙签按压100次以上,按压同时活动颈椎,便能宣肺调气,排除局部的寒湿,缓解颈椎部酸痛。
  慢性肠炎
  压制食指指甲根部


  调理大肠经
  慢性肠炎是一种多发症状,很多腹部肥胖的人都有大便不成形的情况,这虽然不能称为慢性肠炎,但这些人的肠功能肯定是不行的。
  调理慢性肠炎,我们的方法是运用大肠经的起端点,通过经络调脏腑来实现的。按压这个穴位会强化大肠的功能,使之恢复正常。
  对于肠道功能不正常,很多人都不在意,但是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很重视肠道健康的。中医认为脾胃不好,人就要生病;西医认为腹部肥胖是有“三高”风险的。从循环系统可以看出,肠道有我们最庞大的血液循环系统,如果肠道的血液循环出现问题,那么心脏的阻力和工作都是超负荷的,很容易导致血流供应出现问题。血流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血管的异常,如血管的阻塞和破裂、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等都是血管病的表现。所以,不要轻视肠道的异常,经常按压这个地方,消除肠道的不正常,对身体的长期健康是很重要的。
  高血压
  按压手背侧位穴位


  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其实都是生活方式病,饮食和作息的不规律,很容易造成身体的能量阻塞和垃圾在身体里面排不出来的状态。这个状态就会造成所谓的“三高”症状。所以,很多人问我得了这些病要怎么办时,我都让他们反思一下吃的问题。不是该吃什么,而是不该吃什么。当然,这需要长期的调理,要重新调整生活方式,节制饮食,锻炼身体,规律作息,这才是王道。在这个基础上再谈治疗才有意义。
  按压手背侧位
  对于症状的缓解和血压的降低,我们还是有些方法可以参考的,就是在手背的侧位部分取图中标注的穴位。这个穴位很有效,对于高血压有缓解作用,直接按压或用牙签刺激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眼睛干涩
  掐按外关穴


  经络不通眼干涩
  在大家用iPad、用手机、用电脑如此频繁的今天,眼睛干涩已经是一个常见的“病态”了,这种症状几乎人人都有,我也不例外。以下要介绍的方法其实就是我摸索出的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后来普及之后发现很有用。
  眼睛干涩很多时候是眼睛功能异常的表现,在中医看来是经络不通导致的,在通畅经络之后就能达到正常状态。
  掐按外关穴
  我们通过使用外关穴,按压也好,牙签刺激也好,能够很快让眼睛干涩的问题得到缓解。同理,它还能解决迎风流泪的问题,我个人因为经常用电脑工作,有一段时间得了迎风流泪的毛病,当时就是用这个穴位治好了。所以,大家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穴位还是很有用的。
  失眠
  按压合谷上


  按压合谷上可诱导睡眠
  失眠的穴位,这个穴位并不是课本上教的治疗失眠的穴位,而是源于生活中的经验。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这个位置大概在合谷上的位置,在合谷和二间、三间之间的位置,对于诱导睡眠还是很有效的。
  最早使用这个穴位并不是针对患者,给患者我们常规用镇静安神、补肾、降心火、心肾不交这个思路来扎针,很少用这个穴位。我用得比较频繁是因为有了孩子之后,我负责看孩子,孩子晚上不睡觉,这是很麻烦的。我晚上习惯看书,而孩子是越到晚上越闹,于是我就用这个办法,有时候拿着他的手按一会儿,他就乖乖睡着了,所以我觉得这个穴位非常灵。虽然说我让孩子早睡觉的本意是想给我争取更多的时间看书,但是这客观上也让孩子养成了早睡的好习惯。
  中医里也很重视孩子的睡眠,孩子不睡觉、睡颠倒都不好,要让孩子尽量形成节律的睡眠。而且,现代研究也表明,孩子的发育主要是在睡眠时间,孩子睡得好对他将来的大脑发育也好。
  注意
  给孩子使用这个穴位时要注意力度要由轻入重,如果一上来就压得很重的话,孩子立刻就醒了。所以,要轻轻地、由轻入重地按压,会有很好的诱导睡眠效果。
其他文献
桂平沙姜炒清远鸡  材料:  鲜沙姜50 g,清远鸡500 g,小葱30 g,盐、糖、鸡粉、花雕酒、酱油、生粉、蒜末各少许,食用油适量。  做法:  1. 清远鸡切成小块,加入盐、糖、生粉、酱油、花雕酒腌制入味。  2. 鲜沙姜拍至松散。  3. 鸡肉过油炸制到8成熟,捞出备用。  4. 锅里下油将蒜末、小葱、沙姜煸香,加入鸡块炒匀,再加入适量水焖至水干。最后加入酱油、鸡粉炒匀即可。  功效:化痰
期刊
提到药膳,很多人会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认为食材不够高档名贵、用料不够细致讲究、做法不够冗长复杂、火候不够精细到位,便算不得一款拿得出手的“药膳”,更谈不上“食疗”的功效。其实,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材,看似平凡普通,但作为药膳的原料绝不逊色。王卫东大厨的理念便是如此:任何常见普通的食材,都是上佳的“药食同源”原料。普通的食材、普通的做法,只要顺其性质稍加改良,便具有了食疗的功效。  陈皮  陈皮主
期刊
材料:  甜玉米2个,清水500 mL,白糖20 g,淡奶100 mL(牛奶也可以)。  做法:  1. 准备所需材料。  2. 将甜玉米洗净后,用刀顺着玉米棒将玉米粒切下来。  3. 将玉米粒倒入锅中,倒入过滤好的清水大火煮开后,撇掉浮沫。再转中小火煮10分钟左右。  4. 将煮过的玉米粒连同煮的汤倒入搅拌机中。  5. 搅打呈茸状后,用滤网筛出玉米汁。  6. 在过滤出的玉米汁里加入淡奶搅匀。
期刊
葛尼塔咖啡  这是一道著名的意大利甜点,经常作为意大利人晚餐的最后一道菜。  材料:  白砂糖90 g,浓缩咖啡600 mL,鲜奶油适量。  做法:  1. 将糖倒入咖啡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后,放入冰箱内冷冻3个小时,直到其出现明显冰碴,用叉子搅拌咖啡,之后再放入冰箱冷冻1个小时。取出冻咖啡,再用叉子搅拌,如此重复多次,直到混合物完全冷冻。  2. 将冷冻的咖啡放入冷藏间20分钟,去掉冰碴,盛
期刊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咖啡作为一种饮品,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上有10亿多人的清晨是由一杯咖啡开始的。尽管,关于咖啡与健康的争论由来已久,但依然不能减少人们对它的热爱和痴迷,因为“在喜爱咖啡的人眼中,它比千个吻更甜,比葡萄佳酿更醉人。”  随着一句“味道好极了”的广告语,咖啡这个在西方世界销量最高的饮品已经大张旗鼓地走进中国,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所喜爱。如今,无论
期刊
“男闺蜜”,顾名思义,做的是闺蜜的事,但性别是“男”的。很多女人身边会有这样一个男性朋友:天然无公害,环保又健康。跟他交往,不必担心情爱纠缠会伤心,更不必发愁利益争斗会伤身。不论走到哪里,他都是她最忠实的谈伴。有些话跟老公不能说、跟闺蜜不好说,没关系,他是最好的听众。这样一个蓝颜知己,实在是女人们都渴望的生活奢侈品。  其实每个女人都有闺蜜,但“闺蜜”和“男闺蜜”之间,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女人
期刊
2005年3月,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气候科学家预言,因厄尔尼诺现象再次来临,2015年可能成为全球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2015年5月开始,印度安得拉邦等地迎来47℃以上的持续高温,尽管印度人同往年一样喝着特制的 “绿色饮料”(一种用薄荷和草药以及香料制作的特色饮料,具有防暑降温的功效),并尽可能的前往海滩度假,但持续高温仍旧使得他们不得不停课、放假以应对极端天气。进入伏天之后,我国多地
期刊
口腔溃疡是常见病,到底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口腔溃疡,医学上称为“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因素与患者自身免疫条件有关。尽管入秋时节,由于气候变化人体容易出现免疫系统异常从而诱发疾病,但从患者统计来看,口腔溃疡的发病率一年四季并无明显季节变化。除自身免疫外,遗传以及其他疾病也是引发口腔溃疡的重要因素。统计资料表明,在口腔溃疡病例中,父母均有患病史其子女患病率为62.
期刊
《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经久化微尘,一念清静成正觉。”静坐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身心安泰。而把梵音唱诵、音钵和瑜伽等自然疗法融合在一起,更适合当下需要打开内心和释放压力的人们。  音疗冥想第一式:金刚坐呜鸣调息  步骤  1. 两腿合并,跪地,臀部坐于两脚之间,稍离开地面,以便伸腰。脊柱伸直,腰稍上提,松肩,颌稍收,眼半闭,均匀呼吸,双手相交扣,保持金刚坐姿。  2.
期刊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电子产品满足了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为工作沟通、社交娱乐、理财购物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想象,没有手机、没有WiFi,日子咋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南极和北极,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看手机。”人们因为对移动电子产品的迷恋而忽视面对面沟通,忽视身边的伴侣和亲人。从小事做起,试试每天关机一小时,你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