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国民的文化意识大幅增强,国家不断出台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的非遗博物馆得以建立。本文以古法造纸为例,主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展示设计,分析以古法造纸为主题的博物馆在展示中的现状与问题,结合体验式为主的设计思路,分别从静态展示、动态展示、活态展示的角度,具体阐述古法造纸非遗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思路,旨在增强参观者的积极性及可参与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体验式;古法造纸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2
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的飞速进步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巨大冲击。原先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市场需求逐渐缩小,大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方式很快代替了传统的手工造纸。手工技艺类的非遗保护迫在眉睫,而博物馆的建立则可以为非遗提供一个保护与传承的空间,使非遗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其中,体验式展示设计应作为展示设计中的重点。
1 古法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遗产价值。传统造纸工艺也称“古法造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宣纸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手工纸及其承载的各种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方式和空间文化,其特点主要有非物质性、地域性、传承性、依附性、活态性等。古法造纸属于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通过特定的工艺流程、工具、原料制作出纸张,而这正体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依附性。不同地区的造纸原料各不相同,例如,陕西地区主要为构树皮,四川地区为竹子,皖南地区则为青檀树和水稻杆,这又体现出了非物質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在古法造纸的非遗展示中,不能以传统的静物展示为主,应更加注重其“无形”的文化内涵。
2 古法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国家政策对非遗保护的日益完善,非遗博物馆也日益增多。本节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古法造纸非遗博物馆,分析其现状和问题。
2.1 专题类博物馆数量较少
虽然我国非遗博物馆的数量日益增多,不同地区、不同非遗项目的博物馆层出不穷,但是多为地方区域的综合性非遗博物馆,由政府出资与管理建设。因为具有综合性,并不能细致地对每一项非遗项目进行最根本的保护,仅仅停留在展品的收集与保护上。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12家造纸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展览形式与外观较为相似,内容大同小异,缺乏创新。
2.2 展示手法单一,体验感不足
由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设计起步较晚,缺乏创意,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仅仅停留在传统单一的静态图文展示与实物展示上,给人一种审美疲劳的感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活态性决定了展示形式应该推陈出新,注重互动体验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介绍起良村传统造纸流程的时候,博物馆仅仅只有贴在墙上的几张展板的文字说明,没有视频的介绍。很多人参观完之后只是一知半解,在后续的古法造纸体验过程中难以按步骤进行下去,导致体验流于形式。这样的展示无法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无法让大众更好地了解与传播非遗文化。
2.3 运营理念陈旧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不单单要重视场地的营造,其后期的运营能为非遗的生存提供动力与保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运营理念陈旧,无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网络平台更新与宣传缓慢,文创类衍生产品单一,缺少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缺少非遗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创新产物。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主要依靠文化产业和地方企业带动场馆运营,仅仅依靠政府资金和原有产业无法实现产业升级,无法形成市场适应机制,容易导致市场竞争力丧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参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非遗博物馆。
3 体验式古法造纸博物馆展示设计思路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仅仅停留在静态展示上,注重展品及简单的图文展示,参观者的体验感不足,参与感不强,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其真正的文化内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与活态性的特征,其必须由“人”作为载体进行传承[2]。因此,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完善人与物的互动体验设计,使参观者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了解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魅力,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3.1 静态展示空间设计
在造纸工具与流程的展示上,传统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附性特点决定了有很多载体需要呈现,而这些载体大多数为原料、用具和最终的成品。首先,造纸流程分为两大部分:制瓤和抄纸。制瓤区可具体展示不同时段的工序所需要的材料及工具,如造纸原料里的构树、桑树,制瓤中所用到的皮锅、石碾(图1)等,可以用室内造景的方法进行展示。抄纸区可通过微型泥塑表现不同工序中的场景,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在造纸的用途以及历史的展示上,古法造纸已有千年历史,生产出来的纸张洁白、细腻、耐存放、韧性好且防腐防蛀。我国也遗留了许多与纸有关的历史文物,如过去县衙张贴的告示及公文、寺庙抄写的经书等,而展示这些文物(图2)能更好地证明古法造纸的文化内涵。展品通常放在玻璃展柜里,给人一种距离感,由于缺少互动性,很多人在观看展品的时候都是一扫而过,并不会仔细研究每个展品。这一问题可以通过LED透明玻璃触控屏技术解决,既能增强互动体验感,也可以让参观者更加主动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旧时场景的复原展示上。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受不同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单独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完成品作为展品陈放会显得比较单调。现代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相去较远,参观者难以感受到其原生环境氛围,因此可按场景营造还原古法造纸的方式,表现古法造纸文化。利用一些公共装饰墙、雕塑来塑造一定的场景空间,能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眼前情境的独特之处,还能向参观者传达一定的隐性文化脉络。 3.2 动态多媒体交互体验展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展示手段层出不穷,展示形式变得多元化,极大地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感与沉浸感,主要可分为多媒体人机互动体验与机械操作类体验。
多媒体人机互动体验可通过设立视频放映室来实现,播放古法造纸专题纪录片以及制作工艺的视频,动态地展现传统古法造纸工艺,让公众从根源上了解造纸这门艺术,还可通过穿越电话机倾听非遗造纸传承人亲口介绍古法造纸,并设计与纸文化有关的交互装置。例如,可将造纸工序用卡通的形式展现出来,设计与文字相匹配的互动小游戏,或者通过电子屏幕进行折纸游戏,举办用纸盖楼的比赛与自画像活动。另外,要建立线上微信服务平台,满足参观者购票、展示讲解、导览、预约、定位等需求,有效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信息传播和互动沟通能力,扩大其受众范围。
机械操作类体验可让参观者通过操作机械装置,加深对展品文化信息的理解和认识。在古法造纸中,制瓤阶段分碾压、踏碓、切幡这三个步骤,需要用到特有的工具,如石碾、压杆、切幡刀。石碾与压杆可以作为操作型机械装置供参观者体验,而切幡这一步骤的体验,可将装置固定在一头进行,保证无安全隐患。
3.3 活态展演与非遗学堂
传统技艺类非遗应将“人”与“物”结合进行现场展示,将非遗的价值展现给参观者(图3)。设置一片专门的区域供非遗传承人近距离地展示古法造纸的过程,可以让公众了解古法造纸技艺的奥秘,这些视听感受也能激发公众浓厚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并且间接保证了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环境。
静态与动态的展示,以及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展演,能激发参观者的浓厚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设立古法造纸体验室恰好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古法造纸流程足足有17道工序,分别为采皮、扎捆、泡皮、蒸皮、碾压、灌浆、蒸瓤、漂洗、揉瓤、踏碓、切幡、捣浆、洗浆、打飞、抄纸、晾晒、揭纸。部分工序冗长而琐碎,对参观者而言观赏性比较差,光制瓤就得花好几天的时间,所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问题,将时间过长、观感较差的工序用动态演绎的方式展示出来,从切幡开始进行演示与体验,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一传统手工技艺[3]。结合现场的教授、学习、体验,这套系统的参与过程,能让参观者对古法造纸工艺产生系统而全面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可以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建立个人工作坊,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创作空间,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要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开设非遗造纸学堂,从历史、技法、传承的角度进行教学指导。
3.4 文创非遗集市
纸类衍生品是非遗博物馆展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增强参观者的学习体验,而且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好的文创产品的传播效益是不可比拟的,可以售卖工作坊的产品,古法制作的纸做工精良、质地细腻,深受书画爱好者青睐。古法造纸衍生品是手工技艺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的产物,例如加入花瓣的纸张、树叶做成的漂亮书签、画着蔡伦卡通图案的手机壳、剪纸、手工纸伞、DIY纸扇等。以年轻人时尚、新潮为导向,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4],能够提升参观者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与热情。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展示方式上,应深度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梳理展示要素与参观者的体验需求,创造出多维的体验模式与展示形式,增强可参与性、教育性、积极性,增进与参观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真正实现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播与传承,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5.
[2] 单雾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03.
[3] 刘家兴.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展示空间设计研究——以技艺类非遗为例[J].今古文创,2020(11):58-59.
[4] 张娜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艺术时空,2019(05):60-66.
作者简介:王慧(1972—),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史论、艺术设计。
李祯晏(1996—),男,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环境设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体验式;古法造纸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2
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的飞速进步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巨大冲击。原先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市场需求逐渐缩小,大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方式很快代替了传统的手工造纸。手工技艺类的非遗保护迫在眉睫,而博物馆的建立则可以为非遗提供一个保护与传承的空间,使非遗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其中,体验式展示设计应作为展示设计中的重点。
1 古法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遗产价值。传统造纸工艺也称“古法造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宣纸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手工纸及其承载的各种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方式和空间文化,其特点主要有非物质性、地域性、传承性、依附性、活态性等。古法造纸属于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通过特定的工艺流程、工具、原料制作出纸张,而这正体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依附性。不同地区的造纸原料各不相同,例如,陕西地区主要为构树皮,四川地区为竹子,皖南地区则为青檀树和水稻杆,这又体现出了非物質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在古法造纸的非遗展示中,不能以传统的静物展示为主,应更加注重其“无形”的文化内涵。
2 古法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国家政策对非遗保护的日益完善,非遗博物馆也日益增多。本节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古法造纸非遗博物馆,分析其现状和问题。
2.1 专题类博物馆数量较少
虽然我国非遗博物馆的数量日益增多,不同地区、不同非遗项目的博物馆层出不穷,但是多为地方区域的综合性非遗博物馆,由政府出资与管理建设。因为具有综合性,并不能细致地对每一项非遗项目进行最根本的保护,仅仅停留在展品的收集与保护上。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12家造纸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展览形式与外观较为相似,内容大同小异,缺乏创新。
2.2 展示手法单一,体验感不足
由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设计起步较晚,缺乏创意,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仅仅停留在传统单一的静态图文展示与实物展示上,给人一种审美疲劳的感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活态性决定了展示形式应该推陈出新,注重互动体验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介绍起良村传统造纸流程的时候,博物馆仅仅只有贴在墙上的几张展板的文字说明,没有视频的介绍。很多人参观完之后只是一知半解,在后续的古法造纸体验过程中难以按步骤进行下去,导致体验流于形式。这样的展示无法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无法让大众更好地了解与传播非遗文化。
2.3 运营理念陈旧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不单单要重视场地的营造,其后期的运营能为非遗的生存提供动力与保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运营理念陈旧,无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网络平台更新与宣传缓慢,文创类衍生产品单一,缺少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缺少非遗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创新产物。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主要依靠文化产业和地方企业带动场馆运营,仅仅依靠政府资金和原有产业无法实现产业升级,无法形成市场适应机制,容易导致市场竞争力丧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参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非遗博物馆。
3 体验式古法造纸博物馆展示设计思路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仅仅停留在静态展示上,注重展品及简单的图文展示,参观者的体验感不足,参与感不强,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其真正的文化内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与活态性的特征,其必须由“人”作为载体进行传承[2]。因此,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完善人与物的互动体验设计,使参观者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了解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魅力,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3.1 静态展示空间设计
在造纸工具与流程的展示上,传统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附性特点决定了有很多载体需要呈现,而这些载体大多数为原料、用具和最终的成品。首先,造纸流程分为两大部分:制瓤和抄纸。制瓤区可具体展示不同时段的工序所需要的材料及工具,如造纸原料里的构树、桑树,制瓤中所用到的皮锅、石碾(图1)等,可以用室内造景的方法进行展示。抄纸区可通过微型泥塑表现不同工序中的场景,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在造纸的用途以及历史的展示上,古法造纸已有千年历史,生产出来的纸张洁白、细腻、耐存放、韧性好且防腐防蛀。我国也遗留了许多与纸有关的历史文物,如过去县衙张贴的告示及公文、寺庙抄写的经书等,而展示这些文物(图2)能更好地证明古法造纸的文化内涵。展品通常放在玻璃展柜里,给人一种距离感,由于缺少互动性,很多人在观看展品的时候都是一扫而过,并不会仔细研究每个展品。这一问题可以通过LED透明玻璃触控屏技术解决,既能增强互动体验感,也可以让参观者更加主动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旧时场景的复原展示上。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受不同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单独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完成品作为展品陈放会显得比较单调。现代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相去较远,参观者难以感受到其原生环境氛围,因此可按场景营造还原古法造纸的方式,表现古法造纸文化。利用一些公共装饰墙、雕塑来塑造一定的场景空间,能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眼前情境的独特之处,还能向参观者传达一定的隐性文化脉络。 3.2 动态多媒体交互体验展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展示手段层出不穷,展示形式变得多元化,极大地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感与沉浸感,主要可分为多媒体人机互动体验与机械操作类体验。
多媒体人机互动体验可通过设立视频放映室来实现,播放古法造纸专题纪录片以及制作工艺的视频,动态地展现传统古法造纸工艺,让公众从根源上了解造纸这门艺术,还可通过穿越电话机倾听非遗造纸传承人亲口介绍古法造纸,并设计与纸文化有关的交互装置。例如,可将造纸工序用卡通的形式展现出来,设计与文字相匹配的互动小游戏,或者通过电子屏幕进行折纸游戏,举办用纸盖楼的比赛与自画像活动。另外,要建立线上微信服务平台,满足参观者购票、展示讲解、导览、预约、定位等需求,有效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信息传播和互动沟通能力,扩大其受众范围。
机械操作类体验可让参观者通过操作机械装置,加深对展品文化信息的理解和认识。在古法造纸中,制瓤阶段分碾压、踏碓、切幡这三个步骤,需要用到特有的工具,如石碾、压杆、切幡刀。石碾与压杆可以作为操作型机械装置供参观者体验,而切幡这一步骤的体验,可将装置固定在一头进行,保证无安全隐患。
3.3 活态展演与非遗学堂
传统技艺类非遗应将“人”与“物”结合进行现场展示,将非遗的价值展现给参观者(图3)。设置一片专门的区域供非遗传承人近距离地展示古法造纸的过程,可以让公众了解古法造纸技艺的奥秘,这些视听感受也能激发公众浓厚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并且间接保证了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环境。
静态与动态的展示,以及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展演,能激发参观者的浓厚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设立古法造纸体验室恰好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古法造纸流程足足有17道工序,分别为采皮、扎捆、泡皮、蒸皮、碾压、灌浆、蒸瓤、漂洗、揉瓤、踏碓、切幡、捣浆、洗浆、打飞、抄纸、晾晒、揭纸。部分工序冗长而琐碎,对参观者而言观赏性比较差,光制瓤就得花好几天的时间,所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问题,将时间过长、观感较差的工序用动态演绎的方式展示出来,从切幡开始进行演示与体验,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一传统手工技艺[3]。结合现场的教授、学习、体验,这套系统的参与过程,能让参观者对古法造纸工艺产生系统而全面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可以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建立个人工作坊,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创作空间,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要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开设非遗造纸学堂,从历史、技法、传承的角度进行教学指导。
3.4 文创非遗集市
纸类衍生品是非遗博物馆展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增强参观者的学习体验,而且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好的文创产品的传播效益是不可比拟的,可以售卖工作坊的产品,古法制作的纸做工精良、质地细腻,深受书画爱好者青睐。古法造纸衍生品是手工技艺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的产物,例如加入花瓣的纸张、树叶做成的漂亮书签、画着蔡伦卡通图案的手机壳、剪纸、手工纸伞、DIY纸扇等。以年轻人时尚、新潮为导向,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4],能够提升参观者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与热情。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展示方式上,应深度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梳理展示要素与参观者的体验需求,创造出多维的体验模式与展示形式,增强可参与性、教育性、积极性,增进与参观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真正实现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播与传承,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5.
[2] 单雾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03.
[3] 刘家兴.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展示空间设计研究——以技艺类非遗为例[J].今古文创,2020(11):58-59.
[4] 张娜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艺术时空,2019(05):60-66.
作者简介:王慧(1972—),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史论、艺术设计。
李祯晏(1996—),男,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