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维持量地高辛治疗老年心力衰竭60例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21000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
  
  摘要目的:观察间歇维持量地高辛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60例患者给予间歇维持量地高辛0.25mg,隔日1次口服,连服4周,观察患者症状,必要时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结果:显效75%(45/60),总有效率88%(53/60),无效率12%(7/60),中毒率8%(5/60),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间歇维持量疗法具有疗效佳、不良反应少、中毒发生率较低的优点。
  关键词地高辛 心力衰竭 老年 疗效
  
  有报道老年人使用地高辛常规维持量疗法中毒发生率高达30.4%[1]。我们采用间歇维持量疗法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取得较好疗效,且中毒发生率较低,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0例均系内科住院慢性心衰病人,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60~86)岁;心功能按NYHA分级:Ⅳ级15例,Ⅲ级38例,Ⅱ级7例。基础心脏病分别为: 冠心病33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慢性肺心病10例,原发扩张性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其他心脏病2例。其中合并房颤26例、窦性心动过速17例、电解质紊乱15例、感染17例。
  方法:6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间歇维持量地高辛0.25mg,隔日1次口服,治疗4周,不使用其他“强心”制剂,不根据年龄、病因、心衰程度及肝肾功能等情况调整剂量。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毒反应者停用地高辛,并做相应治疗。所有病例并用利尿剂及钾盐, 同时根据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如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全部病例检测尿素氮、电解质及肝功能。4周后对无效者和随时对有中毒症状者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 ②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 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善。
  
  结果
  
  显效率75%(45/60),总有效率88%(53/60),无效率12%(7/60)。
  出现中毒反应5例(8%),其中冠心病4例,慢性肺心病1例,均发生于用地高辛后第10天以后,测血浆地高辛浓度2.1±0.6 ng/ml。5例出现中毒反应的患者肾功能均异常,4例伴低钾等电解质紊乱,3例伴较严重感染。中毒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乏力、心律失常等,经停药、补钾等处理后,中毒表现均在1~3 天内消失。
  7例无效患者中,4例肾功能异常,3例出现中毒反应,4例伴低钾等电解质紊乱。测血浆地高辛浓度 1.2±0.5 ng/ml。
  
  讨论
  
  洋地黄作为传统的正性肌力药,已应用于心力衰竭治疗200余年,但对其使用价值及安全性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2]。地高辛是经过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估和被美国FDA批准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惟一一种洋地黄制剂。合适的药物剂量是治疗的关键之一。已有证据表明,较低剂量的地高辛既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3],又能纠正神经内分泌异常。而当地高辛剂量由0.20±0.07mg/日增加至0.39±0.11 mg/日时,左室功能虽进一步增加,但神经内分泌异常及临床症状并未进一步改善。较大剂量的地高辛有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倾向。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和过量中毒源于同一机制,即抑制心肌细胞膜上洋地黄受体,故长期持续应用洋地黄时,细胞膜上洋地黄受体数目和活性以及单位泵活性的改变会导致洋地黄疗效的降低,增加了洋地黄过量或中毒的几率[3]。 由于老年人窦房结兴奋性和传导束的传导性老化或退化,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或脂肪浸润,导致功能下降。加之老年心衰病人常伴低钾等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受损、感染等,如使用不当更易导致中毒,因此地高辛宜用小剂量(0.125 mg每日1次或0.25 mg隔日1次)。本组采用间歇维持量疗法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即能达到疗效(总有效率88%),又能减少中毒的发生(中毒率8%)。5例发生中毒反应的原因主要是地高辛吸收个体差异大,并发肾功不全、电解质紊乱等,经停药、补钾等处理后中毒表现均在1~3 天内消失。只要临床上严密观察危害较低,可以认为地高辛间歇维持量疗法疗效较好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封志强,刘连升.45例老年人洋地黄中毒临床分析.心肺血管病杂志,1994,13(4):215~216.
  2吕卓人,薛小临,姜馨,等. 洋地黄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地位的再评价.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0(3):185.
  3吕卓人,蔡尚郎,王育本,等.服用地高辛后红细胞受体数目及活性和变化.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993, 9: 210-21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总结肾上腺髓质脂肪瘤(AML)的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質脂肪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结果:13例AML中,右侧9例,左侧4例,CT表现为含脂肪组织的混杂密度影,无强化,1例有出血,MRI在T1WI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信号显著降低。结论:CT、MRI检查存在影像表现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可明确诊断
期刊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展缓慢,出现症状较晚,一旦进展后发展迅速,导致死亡率较高。胃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其中影像学检查是关键手段之一[1]。近年來,CT对胃癌的检出率、对恶性肿瘤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有了较大提高,成为胃癌诊断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选择41例胃癌患者,并经CT扫描,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16排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研究应用。方法:对263例异位妊娠患者先进行经腹彩超检查,再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检查的差异。结果:263例患者经腹彩超确诊98例(37.2%),不能确诊165例(62.7%);经阴道彩超确诊247例(93.9%),不能确诊16例(6%);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
期刊
现如今如何喂养新生儿,使她们能更好地生长发育,减少疾患的话题,已是每一位母亲或即将当母亲的人,最关心,最热议的话题。新生幼儿,特别是0~2岁幼儿,这个价段生长发育的好坏,是决定今后能否正常生长发育的最关键价段,喂养方法正确,就能很正常的生长发育,明显降低患病率及死亡率,为今后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反,喂养方法不正确就会造成新生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并常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甚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钼铑双靶乳腺摄影联合核磁共振(MRI)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小乳腺癌患者20例,所有病例均先行全数字化钼铑双靶乳腺摄影,再加做动态增强MRI检查,并且经过病理学诊断。总结小乳腺癌在钼铑双靶乳腺摄影及MRI中的影像学特点,并比对其病理学诊断。结果:钼铑双靶乳腺摄影对小乳腺癌诊断的大致符合率约80.6%,MRI检查的大致符合率约88.3%,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大致符合率则高达约
期刊
随着患者对无痛医疗认知程度的提高,相关科室医师的迫切要求、无痛技术的不断完善,无痛胃肠镜术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麻醉和消化内科的合作下开展已5年有余,本文主要就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开展无痛胃肠镜过程中的经验、制定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进行总结、阐述和介绍。  开展无痛胃肠镜的必要性  随着胃肠镜临床应用的增多,对于术中实行无痛的要求也增加,常规检查和治疗中,患者常有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感,胃肠镜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3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方法。方法:對94例患者行胃镜检查并钳取胃黏膜标本,分别用改良Giemsa染色法,硼酸美兰(BAMB)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检测Hp,以3种方法中任两种阳性为Hp感染标准,结果采用X2检验。结果:3种方法检测Hp感染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759>0.05),其中以IHC法检出率最高(95.89%)。结论:IHC法和改良Giem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美国强生公司稳步(Sure Step)血糖仪与东芝TBA-4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可比性,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血糖测定者,血糖仪标本为静脉血全血,静脉血血清,末梢血,采血后立即测试,血糖仪试条为随机附带,仪器用质控液校正。生化仪为同一标本采血后2小时内测试,血清是静脉血抽取后立即离心分离。结果:血糖仪检测其末梢血结果、静脉全血结果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喉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有喉部症状患者350例,采用Pentax VNL-1530型电子喉镜进行喉部检查及治疗,其中男208例,女142例,年龄14~74岁,平均32.6岁。结果:350例患者顺利接受检查并得出诊断,发现常见喉部疾病为慢性咽喉炎171例、声带小结18例和声带息肉24例,急性喉炎34例,咽喉异物76例。此外还发现一些以往很容易误诊的罕见疾病
期刊
对象:某市农村的184家药房。  方法:编制关于药房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对184家药房的负责人进行电话和见面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8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