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手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操作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56-01
众所周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活动能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它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动手操作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学生都是好动的,而且都有好奇的心理,实践也证明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儿童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动手操作,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从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新知。实践操作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发挥一定自主能动性。另外,研究也表明动手操作有利于促进儿童左右脑的协调发展,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挖掘儿童的智力潜能,能使人的智力得到发展。
二、动手操作活动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具有能动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是一种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建构知识的平台。动手操作,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新知识有所发现。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比如一元硬笔、圆柱形笔筒、圆柱形茶杯。教师让学生测量出它们一周的长度以及它们的直径,然后让学生观察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即圆周率,进而得到周长的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上述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就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一定会观察、分析、比较。因为动手操作活动和学生的大脑思维活动是紧密相连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图略)。然后通过分析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又通过观察与比较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高,进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想象和学会创造。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就是渗透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然后给学生提供不同学习材料,有多个三角形包括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和一些不規则的图形,也有平行四边形,任学生选择不同的图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高除以2。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就会创造出很多的方法。例如,学生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再将一个三角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的要求,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但是,动手操作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的动手操作要与独立思考相结合;(2)学生的动手操作要与合作探索相结合;(3)学生的动手操作要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
五、结束语
动手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操作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学,让动起来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求知、做人的乐园, 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姬相如.浅析数学中如何通过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2).
[2]吴维进.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1(06).
[3]高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2011(01).
[4]成金祥.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2).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56-01
众所周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活动能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它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动手操作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学生都是好动的,而且都有好奇的心理,实践也证明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儿童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动手操作,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从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新知。实践操作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发挥一定自主能动性。另外,研究也表明动手操作有利于促进儿童左右脑的协调发展,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挖掘儿童的智力潜能,能使人的智力得到发展。
二、动手操作活动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具有能动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是一种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建构知识的平台。动手操作,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新知识有所发现。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比如一元硬笔、圆柱形笔筒、圆柱形茶杯。教师让学生测量出它们一周的长度以及它们的直径,然后让学生观察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即圆周率,进而得到周长的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上述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就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一定会观察、分析、比较。因为动手操作活动和学生的大脑思维活动是紧密相连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图略)。然后通过分析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又通过观察与比较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高,进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想象和学会创造。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就是渗透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然后给学生提供不同学习材料,有多个三角形包括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和一些不規则的图形,也有平行四边形,任学生选择不同的图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高除以2。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就会创造出很多的方法。例如,学生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再将一个三角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的要求,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但是,动手操作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的动手操作要与独立思考相结合;(2)学生的动手操作要与合作探索相结合;(3)学生的动手操作要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
五、结束语
动手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操作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学,让动起来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求知、做人的乐园, 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姬相如.浅析数学中如何通过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2).
[2]吴维进.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1(06).
[3]高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2011(01).
[4]成金祥.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