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物统计学是农林院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当前,这门课教学中遇到以下问题:教材中数学公式复杂和概念定理繁多;教师教学中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课本知识内容陈旧;对学生考核方式老套,缺少对实践技能的考察。因此,改革以存在问题为突破口,需要更加注重选用优秀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引入“启发式”教学手段,注重实践操作,在考核方式上加重对动手能力的考察。
关键词 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0-0278-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0.076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oughts on the Breakthrough of Biostatistics Teaching Reform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QIU Qing yan
(College of Forestr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Fujian 350002)
Abstract Biostatistics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which ha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encounter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complex mathematical formulas and numerous conceptual theorems in textbooks;mechanically instill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teaching, obsolete textbook knowledge content;old fashioned assessment methods, lack of inspec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Therefore,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electing excellent textbook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introducing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s, focusing on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inspec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in assessment methods.
Key words Biostatistics;Teaching reform;Effectiveness
生物统计学是国内农林院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原理来解释生物学中的一些数据变化规律的学科。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统计学思想、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同时能够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各专业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生产实践而服务[1]。然而,从目前一些农林院校这门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扎实,考试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将生物统计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弱。因此,这就促使教学者反思,如何反转这种局面。
1 农林院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中数学公式复杂和概念定理繁多
生物统计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是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也是将统计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运用于试验设计,然后根据试验设计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而通过数据分析来反映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得出结论。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的教材内容中,呈现最多的就是繁杂的数学公式和概念定理。例如,其中涉及概率的计算、概率分布、统计数的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与点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如方差的同质性检验、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单因素与多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如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等)以及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如对比设计、随机区组设计、裂区设计和正交设计等)。可想而知,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理论抽象,难以理解;概念和公式多且复杂,难以记忆和应用,导致该课程在教学上具有“难教”“难懂”“难学”的特点[2]。如果学生对某一章节内容理解不透的话,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导致学生陷入越听越听不懂、越听越没兴趣的恶性循环,进而萌生不想学的思想[3]。
1.2 教学中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课本知识内容陈旧
生物统计学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做太多的个人发挥,大都按部就班“照着讲”。也就是,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教师的讲解大都是把教材上的原理和公式重新演算一遍,只希望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即可。因此,这就造成学生按照教师讲的东西来做笔记,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抄,形成一种机械化的“教和学”的过程,教师难以进行教学创新,学生更是难以发散思维,触类旁通。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已很难适应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4]。事实上,对于生物统计学这门课来说,是不能以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思路来呈现其陈旧的知识体系的,因为这门课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性和较强的实操性,如果缺乏串联式、互动性和方法性(例如,关于Excel、SAS、SPSS、R语言和DPS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的教学,学生是难以全面捕捉到生物统计学中的核心精髓的,学生只会沦为课堂抄笔记、课后做作业的单向度工具。
关键词 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0-0278-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0.076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oughts on the Breakthrough of Biostatistics Teaching Reform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QIU Qing yan
(College of Forestr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Fujian 350002)
Abstract Biostatistics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which ha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encounter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complex mathematical formulas and numerous conceptual theorems in textbooks;mechanically instill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teaching, obsolete textbook knowledge content;old fashioned assessment methods, lack of inspec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Therefore,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electing excellent textbook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introducing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s, focusing on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inspec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in assessment methods.
Key words Biostatistics;Teaching reform;Effectiveness
生物统计学是国内农林院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原理来解释生物学中的一些数据变化规律的学科。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统计学思想、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同时能够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各专业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生产实践而服务[1]。然而,从目前一些农林院校这门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扎实,考试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将生物统计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弱。因此,这就促使教学者反思,如何反转这种局面。
1 农林院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中数学公式复杂和概念定理繁多
生物统计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是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也是将统计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运用于试验设计,然后根据试验设计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而通过数据分析来反映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得出结论。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的教材内容中,呈现最多的就是繁杂的数学公式和概念定理。例如,其中涉及概率的计算、概率分布、统计数的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与点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如方差的同质性检验、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单因素与多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如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等)以及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如对比设计、随机区组设计、裂区设计和正交设计等)。可想而知,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理论抽象,难以理解;概念和公式多且复杂,难以记忆和应用,导致该课程在教学上具有“难教”“难懂”“难学”的特点[2]。如果学生对某一章节内容理解不透的话,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导致学生陷入越听越听不懂、越听越没兴趣的恶性循环,进而萌生不想学的思想[3]。
1.2 教学中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课本知识内容陈旧
生物统计学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做太多的个人发挥,大都按部就班“照着讲”。也就是,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教师的讲解大都是把教材上的原理和公式重新演算一遍,只希望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即可。因此,这就造成学生按照教师讲的东西来做笔记,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抄,形成一种机械化的“教和学”的过程,教师难以进行教学创新,学生更是难以发散思维,触类旁通。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已很难适应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4]。事实上,对于生物统计学这门课来说,是不能以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思路来呈现其陈旧的知识体系的,因为这门课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性和较强的实操性,如果缺乏串联式、互动性和方法性(例如,关于Excel、SAS、SPSS、R语言和DPS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的教学,学生是难以全面捕捉到生物统计学中的核心精髓的,学生只会沦为课堂抄笔记、课后做作业的单向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