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主动建构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慎重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即有效的教学需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还应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合理运用课堂评价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促使课堂教学实现最优化,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策略之一:感知激活策略
教学中,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教师在教学预设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质,从情感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思维上要富有挑战性,在实践上要具有可操作性。另外,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自由、安全的学习气氛,逐步建立起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比如:教师在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时,把复习特征这一环节设计成游戏形式。课一开始的“找朋友”活动,吸引了全体同学,教师先让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3名同学到前面来,然后让带牙膏盒、茶叶筒等学具的同学去找朋友,最后再让作为朋友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你们是朋友,生活中你们还有哪些朋友?通过交流,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形状及特点就清晰而深刻地印在了同学的头脑中了,课上学生动了,气氛活了,概念在轻松、有趣的过程中也被牢固掌握了。
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玩具车,然后分小组进行玩具车展示,在学生兴致正浓时启发提问:看到这些玩具车,你想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学生接二连三地提出:(1)每个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形的?(2)车轮做成三角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可不可以呢?(3)车轴为什么要安装在车轮的中心?由现实情境中引发出的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会对数学产生深厚的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创设一些愉悦的情境,真正寓教于乐。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自然就会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积极地思考和努力地探索起来。教学中,教师还可采取猜猜谜语、讲讲故事、念念儿歌、做做游戏等形式,有机地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内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活了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
策略之二:弹性要求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允许学生有差异的发展。其涵义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掌握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而且更要清楚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适应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参与学习的广泛性。因此,教师要制定教学的分层目标,提出分层要求,采取分层训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1.弹性定位,让更多的学生敢参与。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个性特征出发,在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训练的难易程度上,都要制定分层目标和方法,即在日常的教学中表现为分类的特点。可以原则上将学生分解为薄弱困难类(甲组)、基本巩固类(乙组)和深化发展类(丙组)三个类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进行分类指导与要求,又要能实施分类评估和激励。在预设和安排口答、板演、练习、作业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些内容分成甲、乙、丙三类,并在课外练习中鼓励甲组学生在独立、正确解答甲类题以后,再去尝试完成乙类题;乙组学生可以在正确解答乙类题以后,再去选做丙类题;丙组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增加富有思考性的补充题。教师在巡视检查、批改辅导中尤其要关注甲类学生,期待他们在扎实地完成基本知识后尽快“破格升类”。当然,这种分层分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调整类别,使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能力的要求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弹性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愿参与。事实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消灭差异,而是推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课堂提问、板演、练习、个别辅导时,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以及知难而进的毅力为出发点,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为原则,因人而异的使教学成为“活”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难易程度有意识的分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述、动手操作、板演展示等,应以激励表扬和正面引导为主,允许学生出差错,尤其对学困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更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分析错因,引导其改正,尤其对改正后的成功,同样应给予表扬与鼓励,以此不断激励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如此,既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课堂的始终,又能在师生及生生的相互激励中推进参与的深度。
策略之三:分合交错策略
所谓分合交错指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互交替。通常情况下,学生自主探究后应进行合作学习,促使人人都去独立思考,使得人人都能发表意见,从而有效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成合作小组的成员尽可能学力互补、心理相容,如此有利于对外竞争、对内协作。
教学中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先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只有在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各个成员在组内合作交流,这样的合作才更有价值。
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合作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先分。在学生欣赏了古代的“沙漏”和“现代的多种钟面”后,教师让学生上讲台每人领取一个空白钟面,并要求学生先各自在空白钟面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在组内交流——介绍自己所画的钟面,说说它属于哪一类时间(整时的、几时几分的还是几时几刻的),最后进行自我评价——我画得如何(画错的予以改正)。
2.后合。在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拨一拨时间,合作说一说时间来弄明白时针、分针、秒针三者之间的关系,小格与大格的关系以及时与分的关系。最后进行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设计未来的钟。教学中由于教师合理地运用了分合交错的策略,使整节课的教学条线清晰、板块鲜明、浑然一体,学生更是兴趣盎然、如鱼得水,很快就理解、掌握了有关“时、分”方面的知识。
策略之四:学法指导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策略与方法,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最后过渡到“我会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增强动手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大凡数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迎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知识和数学模型,就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动手操作材料,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获得大量感性认知,从而建立表象,这是学生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表明,这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教学圆柱、圆锥的高时,尽管教材上有明确的定义,并且还在课本上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直观图,但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比较薄弱,对于这两个立体图形的高的定义还是感到比较抽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不太容易理解与掌握。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活动。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用山药或胡萝卜削成的圆柱,教师投影上演示并指导学生照着样子操作:(1)首先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上面和下面两个底面的圆心;(2)接着让学生用一根妈妈织毛衣用的直的铝针穿过两圆心(铝针即为圆柱的中心线)。(3)然后再用美工刀紧挨着铝针将圆柱从上而下垂直切成两半。最后,指导学生同桌互相观察切成两半后的半圆柱体,学生很容易发现它的截面是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圆柱的高实质上就是这个长方形上下对边的距离。有了这样的动手操作实践,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高的真正含义的理解和掌握可谓水到渠成,同时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
2.精心设置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割与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两个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转化之后得到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的联系呢?”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有很高的思维价值,弄清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推导面积公式的整个过程。这样的问题设置,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生思考的维度及要说的话也就会很多,最后在交流与归纳中得出:它们的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2)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趁热打铁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以上的发现,那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并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由于学生已经弄清了两个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沟通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空间形式,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已经变的游刃有余。再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再提问启发:能不能用你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然后让学生动手尝试。实践证明,学生很自然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总之,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有效教学不是老师教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数学活动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焕发出生命活力。
策略之一:感知激活策略
教学中,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教师在教学预设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质,从情感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思维上要富有挑战性,在实践上要具有可操作性。另外,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自由、安全的学习气氛,逐步建立起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比如:教师在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时,把复习特征这一环节设计成游戏形式。课一开始的“找朋友”活动,吸引了全体同学,教师先让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3名同学到前面来,然后让带牙膏盒、茶叶筒等学具的同学去找朋友,最后再让作为朋友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你们是朋友,生活中你们还有哪些朋友?通过交流,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形状及特点就清晰而深刻地印在了同学的头脑中了,课上学生动了,气氛活了,概念在轻松、有趣的过程中也被牢固掌握了。
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玩具车,然后分小组进行玩具车展示,在学生兴致正浓时启发提问:看到这些玩具车,你想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学生接二连三地提出:(1)每个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形的?(2)车轮做成三角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可不可以呢?(3)车轴为什么要安装在车轮的中心?由现实情境中引发出的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会对数学产生深厚的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创设一些愉悦的情境,真正寓教于乐。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自然就会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积极地思考和努力地探索起来。教学中,教师还可采取猜猜谜语、讲讲故事、念念儿歌、做做游戏等形式,有机地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内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活了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
策略之二:弹性要求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允许学生有差异的发展。其涵义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掌握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而且更要清楚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适应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参与学习的广泛性。因此,教师要制定教学的分层目标,提出分层要求,采取分层训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1.弹性定位,让更多的学生敢参与。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个性特征出发,在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训练的难易程度上,都要制定分层目标和方法,即在日常的教学中表现为分类的特点。可以原则上将学生分解为薄弱困难类(甲组)、基本巩固类(乙组)和深化发展类(丙组)三个类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进行分类指导与要求,又要能实施分类评估和激励。在预设和安排口答、板演、练习、作业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些内容分成甲、乙、丙三类,并在课外练习中鼓励甲组学生在独立、正确解答甲类题以后,再去尝试完成乙类题;乙组学生可以在正确解答乙类题以后,再去选做丙类题;丙组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增加富有思考性的补充题。教师在巡视检查、批改辅导中尤其要关注甲类学生,期待他们在扎实地完成基本知识后尽快“破格升类”。当然,这种分层分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调整类别,使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能力的要求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弹性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愿参与。事实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消灭差异,而是推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课堂提问、板演、练习、个别辅导时,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以及知难而进的毅力为出发点,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为原则,因人而异的使教学成为“活”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难易程度有意识的分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述、动手操作、板演展示等,应以激励表扬和正面引导为主,允许学生出差错,尤其对学困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更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分析错因,引导其改正,尤其对改正后的成功,同样应给予表扬与鼓励,以此不断激励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如此,既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课堂的始终,又能在师生及生生的相互激励中推进参与的深度。
策略之三:分合交错策略
所谓分合交错指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互交替。通常情况下,学生自主探究后应进行合作学习,促使人人都去独立思考,使得人人都能发表意见,从而有效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成合作小组的成员尽可能学力互补、心理相容,如此有利于对外竞争、对内协作。
教学中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先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只有在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各个成员在组内合作交流,这样的合作才更有价值。
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合作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先分。在学生欣赏了古代的“沙漏”和“现代的多种钟面”后,教师让学生上讲台每人领取一个空白钟面,并要求学生先各自在空白钟面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在组内交流——介绍自己所画的钟面,说说它属于哪一类时间(整时的、几时几分的还是几时几刻的),最后进行自我评价——我画得如何(画错的予以改正)。
2.后合。在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拨一拨时间,合作说一说时间来弄明白时针、分针、秒针三者之间的关系,小格与大格的关系以及时与分的关系。最后进行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设计未来的钟。教学中由于教师合理地运用了分合交错的策略,使整节课的教学条线清晰、板块鲜明、浑然一体,学生更是兴趣盎然、如鱼得水,很快就理解、掌握了有关“时、分”方面的知识。
策略之四:学法指导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策略与方法,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最后过渡到“我会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增强动手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大凡数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迎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知识和数学模型,就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动手操作材料,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获得大量感性认知,从而建立表象,这是学生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表明,这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教学圆柱、圆锥的高时,尽管教材上有明确的定义,并且还在课本上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直观图,但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比较薄弱,对于这两个立体图形的高的定义还是感到比较抽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不太容易理解与掌握。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活动。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用山药或胡萝卜削成的圆柱,教师投影上演示并指导学生照着样子操作:(1)首先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上面和下面两个底面的圆心;(2)接着让学生用一根妈妈织毛衣用的直的铝针穿过两圆心(铝针即为圆柱的中心线)。(3)然后再用美工刀紧挨着铝针将圆柱从上而下垂直切成两半。最后,指导学生同桌互相观察切成两半后的半圆柱体,学生很容易发现它的截面是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圆柱的高实质上就是这个长方形上下对边的距离。有了这样的动手操作实践,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高的真正含义的理解和掌握可谓水到渠成,同时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
2.精心设置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割与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两个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转化之后得到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的联系呢?”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有很高的思维价值,弄清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推导面积公式的整个过程。这样的问题设置,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生思考的维度及要说的话也就会很多,最后在交流与归纳中得出:它们的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2)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趁热打铁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以上的发现,那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并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由于学生已经弄清了两个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沟通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空间形式,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已经变的游刃有余。再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再提问启发:能不能用你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然后让学生动手尝试。实践证明,学生很自然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总之,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有效教学不是老师教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数学活动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