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新一代人身上
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清华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各位老师,向你们致以最衷心和最热烈的祝贺!
清华,承载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四年来,你们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园。清晨到图书馆前排队占座,黄昏去紫荆操场挥汗如雨,在课堂上倾听思考,在寝室里夜话人生。你们是最后一届记得十食堂的同学,是清华路、学堂路、紫荆路命名后第一届毕业的同学,也是让当年的“校内网”、现在的“人人网”风靡起来的第一届同学。
四年时光,我也与你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还记得你们在紫荆楼前,为汶川灾区群众献血的长龙;也记得在主楼前,你们为玉树人民祈福的身影;还记得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你们在天安门前整齐通过的方阵;更记得北京奥运期间,你们在水立方志愿服务的笑容……
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你们中有不少人还会继续留在清华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也有很多人将要离开这里,到国内外新的地方去学习、工作、生活。无论走到哪里,“清华”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到“行胜于言”的校风;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会通理念,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精神;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和“我愿以身许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再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传统……这些都是你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嘱托。多少年后,老师教给你们的许多知识也许已经过时或者已被遗忘,但我相信,清华的精神将融在你们中大多数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你们的行动上。
此时此刻,如果让我送给同学们一段临别赠言,我想站在今天这个时代,再来阐释一下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何谓自强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林家翘先生应邀到芝加哥大学访问时,曾对他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做事就要做到一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清华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树立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我衷心地鼓励各位同学,不要随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轻言放弃,而要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业!
何谓厚德载物?清华的建立与国耻相连,救亡图强、爱国奉献从来就是清华人心中最重的传统和责任。大礼堂西侧闻一多先生塑像旁边,刻着他的一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相信清华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热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处于何种情况,要“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你们是清华在百年华诞前送别的最后一届本科生。“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清华过去百年的辉煌,是由你们的学长担当起来的,而清华新百年的光荣,则寄托在你们新一代清华人的肩上。我衷心希望你们不负清华的培育,也衷心地祝愿你们每一位都健康、幸福、成功!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编辑 姜雪
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清华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各位老师,向你们致以最衷心和最热烈的祝贺!
清华,承载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四年来,你们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园。清晨到图书馆前排队占座,黄昏去紫荆操场挥汗如雨,在课堂上倾听思考,在寝室里夜话人生。你们是最后一届记得十食堂的同学,是清华路、学堂路、紫荆路命名后第一届毕业的同学,也是让当年的“校内网”、现在的“人人网”风靡起来的第一届同学。
四年时光,我也与你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还记得你们在紫荆楼前,为汶川灾区群众献血的长龙;也记得在主楼前,你们为玉树人民祈福的身影;还记得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你们在天安门前整齐通过的方阵;更记得北京奥运期间,你们在水立方志愿服务的笑容……
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你们中有不少人还会继续留在清华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也有很多人将要离开这里,到国内外新的地方去学习、工作、生活。无论走到哪里,“清华”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到“行胜于言”的校风;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会通理念,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精神;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和“我愿以身许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再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传统……这些都是你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嘱托。多少年后,老师教给你们的许多知识也许已经过时或者已被遗忘,但我相信,清华的精神将融在你们中大多数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你们的行动上。
此时此刻,如果让我送给同学们一段临别赠言,我想站在今天这个时代,再来阐释一下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何谓自强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林家翘先生应邀到芝加哥大学访问时,曾对他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做事就要做到一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清华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树立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我衷心地鼓励各位同学,不要随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轻言放弃,而要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业!
何谓厚德载物?清华的建立与国耻相连,救亡图强、爱国奉献从来就是清华人心中最重的传统和责任。大礼堂西侧闻一多先生塑像旁边,刻着他的一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相信清华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热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处于何种情况,要“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你们是清华在百年华诞前送别的最后一届本科生。“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清华过去百年的辉煌,是由你们的学长担当起来的,而清华新百年的光荣,则寄托在你们新一代清华人的肩上。我衷心希望你们不负清华的培育,也衷心地祝愿你们每一位都健康、幸福、成功!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编辑 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