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其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应具有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的通识能力,还要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能力。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尤其是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及其内涵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麦克莱兰于1973年提出的。他认为胜任力是区分绩效出众者和绩效平平者差异的最显著特征,是决定工作绩效持久的品质和特征。我国学者也对胜任力作了许多研究。广州大学的邢强等学者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与实施成功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教师的个体特征,是教师从事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教师教育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既要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又要能够进行实习、实训教学,要同时具备双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可以这样界定: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是指高职教师个体所具备的、实施成功教学所需要的能力特征,包括理论胜任力、技术胜任力、整合胜任力和专业价值观。
笔者在文中涉及到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是上述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的一部分,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具备的所授学科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总和。笔者侧重探讨技术胜任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现状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比重很大的一部分。但是,高职院校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大专和成人大专院校改制、中专和中技学校升格,或大专与中专合并而成,因此师资队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扩招,师生比严重失调,为了改善师生比,学校大规模招聘新教师,使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为例,2009年统计显示,青年教师占63.38%,且80%以上是在2005年以后进入的。新吸纳的青年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或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和素质教育的培训,缺少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他们在教学方法、艺术、经验以及对教学技巧能力的掌握、社会实践、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应加大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培养力度,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数量多,教龄短,技术胜任力水平低
自2004年对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进行监察并实施红黄牌办法后,各高职院校迫于来自校内办学和校外评估、监察的压力,加大投入,大规模招聘新教师,改善生师比成为首选之举。由此青年教师增长速度较快,这些青年教师平均教龄不足五年,且学历层次较高,许多高职院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的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使青年教师达到教师总量的50%,甚至还要多一些。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为例,2009年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显示,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2.39%,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23%,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占63.38%。可见,青年教师数量多,教龄短,经验少,技术胜任力水平偏低。
2.非师范类比例高——缺乏基本的教学方法、艺术、经验
高职院校8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专业课教师,这些专业课教师几乎100%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即使20%的公共课青年教师中也有50%以上是非师范类毕业生。他们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科学,课堂上缺乏教育理论作指导,也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专业训练,虽然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之前也进修过教育理论课程,但对教育科学理论的掌握还较肤浅,未能深刻理解教学过程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因此很难将教学理论巧妙地融入到课堂中,缺乏必要的教学方法、艺术、经验。
3.参与社会实践少,操作能力差
接触社会与参与生产实践不多,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很少,甚至没有。9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由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自本世纪初,高校扩招后,进入高校就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是从高校扩招——研究生扩招后,从高校到高校,毕业后再进入高职院校工作,没有经历社会工作或进入企业实践的经历。然而,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之所在,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优势。所以,高职教育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展开,课程设置也应该致力于缩短学生能力和实际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这一优势的保持显然依赖于高职教学中大量优秀的实训教师。然而,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多数是从一个校门进入又一个校门,接触社会很少,社会生活经验严重不足,没有经过实践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练,在极需要社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职教育岗位上不适应,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对艰辛劳动的切身体验。因此,很难在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教育中体现出应有的模范作用,甚至引发学生对某些青年教师给予不良评价。
4.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资格上存在缺失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就业市场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决定了职教教师的资格必须有别于其他种类教师的资格。这种区别应该主要体现在职教教师对自己教授科目所对应职业的了解上。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中没有体现“若干年职业经验”的要求,我国很大部分职教教师缺乏与职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职业活动的实际运作了解太少,这是我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内容上的缺失,也是制约我国职教教师熟悉真实职业活动的关键,更是影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重要原因。
因此,应该在我国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资格整体框架内,深入研究分析职教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内涵与特色,借鉴发达国家职教教师资格的有关内容,尤其是对职教教师职业经验方面的资格要求,从而制定能够体现我国职教教师职业特色的职教教师资格制度,使青年教师胜任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培养方式与途径
1.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技巧能力的培养
(1)加强培养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学习是个体化的别人无法替代的行为,有效传递知识和技能是衡量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许多青年教师不知如何把自己所知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常常有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迫切需要掌握新的教育理论、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校应经常举办有关教育科学理论讲座和教师在职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组织管理教学的技能技巧,从而使他们更加重视教学的艺术性,重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学特点,更快地提高教学技巧。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巧,学校应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的备课方法,帮助他们熟悉课程,训练教学基本功,指导他们开展试讲,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使他们逐步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笔者所在学院每年都组织无课的、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评选。通过听课、评课,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评价,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另外,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建立“师带徒”制度;而且教研室应经常组织青年教师间相互听课、开评议会和讨论会,使青年教师不断感悟、反思、总结、改善、提高。
开展微格教学,加速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培养。微格教学是1963年由德瓦埃·特·艾伦(D.Allen)开发的一种培训模式。它是建筑在现代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特定技能技巧。这种培训模式在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和质量,主要应用在师范院校和其他教师培训机构,可以将其引入校本培训,培养青年教师的技术胜任力。
(2)开展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提高。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是通过长期积淀和探索获得的。高职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缺乏高职教学经验,不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了使他们尽快掌握授课技巧,熟悉授课内容,要对青年教师安排观摩听课。通过观摩听课学习,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基本环节,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笔者所在学院每年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对比赛结果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加以推广,不足之处及时改正。这样既激发了青年教师教学的内驱力,又提高了青年教师设计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
2.加强对青年教师所授专业技术技巧能力的培养
社会对高职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还要求他们拥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即要求他们成为“讲师 工程师”型的“双师型”教师。例如,护理教师应能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外科教师应该胜任基本的临床工作……然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最大的问题之一就在于,学生对专业所要求技能的求知欲与教师所授专业的专业技术胜任力之间的差距。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青年教师必须自觉参与实践。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到实践单位工作、学习,让青年教师带队组织学生进行见习和毕业实习,以促进青年教师所授专业技术技巧能力的提高。
(1)进行技能操作比赛。笔者所在学院多年来在每年的5.12护士节,组织青年教师及学生进行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护理操作水平。
(2)到工作一线锻炼。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完成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而且要做好实训和实践指导,这关系到整个教学的得失成败,所以更要求专业教师具有相应的实践技能的指导能力。因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型人才要走向一线,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上必须更加贴近生产。青年教师应定期去教学一线(医院、工厂、实训基地等)上班,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操作能力。例如,临床课老师在课余时间应经常去医院上班,既能提高自己的临床经验,又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课堂内容。
(3)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扩大从行业企业引进的兼职专业教师队伍。建立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使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因其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专业教学中,某些对于动作技能有着特殊要求的课程,在学校的专职教师所掌握的一般技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从行业企业聘任一些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直接从事专门化技能劳动的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担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这样,不但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而且能够带动青年教师实践技能的迅速提高。
3.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等均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层面,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转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求高职教师尽快将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的导师、合作者、学习顾问,转变为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在信息化社会,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青年教师,除了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较深的专业素养外,还必须跟上社会的发展,了解、跟踪该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及时补充新知识,调整教学,力求把最新的知识和理论渗透到教学当中。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以满足现代教学需要。
高职院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开发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尽快取得现代教育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完善对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测评方法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评价研究有40多年的历史,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只有近10年的历史,无论在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上还是对教师制度建设的指导上,都有一些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地方。评估教师的胜任力,比较常见的测评方式是根据教师的讲课表现,尤其是课堂教学效果来对教师的相互作用技能进行测评,具体方法有教学观察、教学观摩、教学录像、教学日历等,并通过学生评教、同事评教、专家评教、领导评教等方式来进行衡量。这种评价方法更侧重于对青年教师教学技巧的评价,忽视了对青年教师所授专业所要求技术技巧能力的评价。因此,只有科学、民主的多维度测评,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才能更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提高。
5.促进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技能型教育,就必须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独特的个性,探索完善“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培训发展之路。因此,对青年教师除了进行有针对性的包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的专业培训外,还应特别强调“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要求。一方面,通过青年教师在职学习,包括教研活动、课题项目研究开发、学历进修、攻读学位等多种模式,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平;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参与国内外各种新技术培训和认证考试,报考专业技师,取得新技术专业资格证书,从而更好地胜任高职教学工作。
6.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参与科研
(1)创造条件鼓励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时时“充电”。保证教师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上进心与责任感,培养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树立“给人一勺水,当有一桶水”的理念。学校在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时,对青年教师的进修与深造就应做出合理的计划和经费预算;在政策上向青年教师倾斜,尽可能地让青年教师进行在职学习,参加学术会议;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做访问学者。这样既能增加青年教师的学术前沿信息,又能增加与同行的交流,及时获取学术前沿信息,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提升青年教师的胜任力。
(2)鼓励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活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技术胜任力是很难获取的。实践出才干,理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并不断体会,才能加深理解、概括升华;实践只有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并不断总结,才能提升实战水平。因此,技术胜任力的培养要落到实处,要求高职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到科研活动中,保持智力优势,有效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带着问题,钻研理论,丰富理论。学校应树立“科研兴校”意识,加大科研活动资助力度。老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尽可能吸收年轻人参与,使青年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技术胜任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一、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及其内涵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麦克莱兰于1973年提出的。他认为胜任力是区分绩效出众者和绩效平平者差异的最显著特征,是决定工作绩效持久的品质和特征。我国学者也对胜任力作了许多研究。广州大学的邢强等学者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与实施成功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教师的个体特征,是教师从事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教师教育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既要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又要能够进行实习、实训教学,要同时具备双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可以这样界定: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是指高职教师个体所具备的、实施成功教学所需要的能力特征,包括理论胜任力、技术胜任力、整合胜任力和专业价值观。
笔者在文中涉及到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是上述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的一部分,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具备的所授学科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总和。笔者侧重探讨技术胜任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现状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比重很大的一部分。但是,高职院校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大专和成人大专院校改制、中专和中技学校升格,或大专与中专合并而成,因此师资队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扩招,师生比严重失调,为了改善师生比,学校大规模招聘新教师,使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为例,2009年统计显示,青年教师占63.38%,且80%以上是在2005年以后进入的。新吸纳的青年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或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和素质教育的培训,缺少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他们在教学方法、艺术、经验以及对教学技巧能力的掌握、社会实践、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应加大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培养力度,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数量多,教龄短,技术胜任力水平低
自2004年对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进行监察并实施红黄牌办法后,各高职院校迫于来自校内办学和校外评估、监察的压力,加大投入,大规模招聘新教师,改善生师比成为首选之举。由此青年教师增长速度较快,这些青年教师平均教龄不足五年,且学历层次较高,许多高职院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的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使青年教师达到教师总量的50%,甚至还要多一些。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为例,2009年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显示,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2.39%,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23%,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占63.38%。可见,青年教师数量多,教龄短,经验少,技术胜任力水平偏低。
2.非师范类比例高——缺乏基本的教学方法、艺术、经验
高职院校8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专业课教师,这些专业课教师几乎100%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即使20%的公共课青年教师中也有50%以上是非师范类毕业生。他们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科学,课堂上缺乏教育理论作指导,也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专业训练,虽然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之前也进修过教育理论课程,但对教育科学理论的掌握还较肤浅,未能深刻理解教学过程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因此很难将教学理论巧妙地融入到课堂中,缺乏必要的教学方法、艺术、经验。
3.参与社会实践少,操作能力差
接触社会与参与生产实践不多,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很少,甚至没有。9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由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自本世纪初,高校扩招后,进入高校就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是从高校扩招——研究生扩招后,从高校到高校,毕业后再进入高职院校工作,没有经历社会工作或进入企业实践的经历。然而,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之所在,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优势。所以,高职教育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展开,课程设置也应该致力于缩短学生能力和实际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这一优势的保持显然依赖于高职教学中大量优秀的实训教师。然而,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多数是从一个校门进入又一个校门,接触社会很少,社会生活经验严重不足,没有经过实践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练,在极需要社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职教育岗位上不适应,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对艰辛劳动的切身体验。因此,很难在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教育中体现出应有的模范作用,甚至引发学生对某些青年教师给予不良评价。
4.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资格上存在缺失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就业市场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决定了职教教师的资格必须有别于其他种类教师的资格。这种区别应该主要体现在职教教师对自己教授科目所对应职业的了解上。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中没有体现“若干年职业经验”的要求,我国很大部分职教教师缺乏与职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职业活动的实际运作了解太少,这是我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内容上的缺失,也是制约我国职教教师熟悉真实职业活动的关键,更是影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重要原因。
因此,应该在我国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资格整体框架内,深入研究分析职教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内涵与特色,借鉴发达国家职教教师资格的有关内容,尤其是对职教教师职业经验方面的资格要求,从而制定能够体现我国职教教师职业特色的职教教师资格制度,使青年教师胜任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培养方式与途径
1.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技巧能力的培养
(1)加强培养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学习是个体化的别人无法替代的行为,有效传递知识和技能是衡量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许多青年教师不知如何把自己所知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常常有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迫切需要掌握新的教育理论、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校应经常举办有关教育科学理论讲座和教师在职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组织管理教学的技能技巧,从而使他们更加重视教学的艺术性,重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学特点,更快地提高教学技巧。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巧,学校应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的备课方法,帮助他们熟悉课程,训练教学基本功,指导他们开展试讲,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使他们逐步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笔者所在学院每年都组织无课的、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评选。通过听课、评课,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评价,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另外,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建立“师带徒”制度;而且教研室应经常组织青年教师间相互听课、开评议会和讨论会,使青年教师不断感悟、反思、总结、改善、提高。
开展微格教学,加速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培养。微格教学是1963年由德瓦埃·特·艾伦(D.Allen)开发的一种培训模式。它是建筑在现代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特定技能技巧。这种培训模式在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和质量,主要应用在师范院校和其他教师培训机构,可以将其引入校本培训,培养青年教师的技术胜任力。
(2)开展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提高。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是通过长期积淀和探索获得的。高职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缺乏高职教学经验,不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了使他们尽快掌握授课技巧,熟悉授课内容,要对青年教师安排观摩听课。通过观摩听课学习,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基本环节,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笔者所在学院每年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对比赛结果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加以推广,不足之处及时改正。这样既激发了青年教师教学的内驱力,又提高了青年教师设计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
2.加强对青年教师所授专业技术技巧能力的培养
社会对高职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还要求他们拥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即要求他们成为“讲师 工程师”型的“双师型”教师。例如,护理教师应能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外科教师应该胜任基本的临床工作……然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最大的问题之一就在于,学生对专业所要求技能的求知欲与教师所授专业的专业技术胜任力之间的差距。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青年教师必须自觉参与实践。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到实践单位工作、学习,让青年教师带队组织学生进行见习和毕业实习,以促进青年教师所授专业技术技巧能力的提高。
(1)进行技能操作比赛。笔者所在学院多年来在每年的5.12护士节,组织青年教师及学生进行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护理操作水平。
(2)到工作一线锻炼。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完成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而且要做好实训和实践指导,这关系到整个教学的得失成败,所以更要求专业教师具有相应的实践技能的指导能力。因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型人才要走向一线,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上必须更加贴近生产。青年教师应定期去教学一线(医院、工厂、实训基地等)上班,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操作能力。例如,临床课老师在课余时间应经常去医院上班,既能提高自己的临床经验,又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课堂内容。
(3)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扩大从行业企业引进的兼职专业教师队伍。建立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使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因其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专业教学中,某些对于动作技能有着特殊要求的课程,在学校的专职教师所掌握的一般技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从行业企业聘任一些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直接从事专门化技能劳动的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担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这样,不但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而且能够带动青年教师实践技能的迅速提高。
3.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等均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层面,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转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求高职教师尽快将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的导师、合作者、学习顾问,转变为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在信息化社会,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青年教师,除了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较深的专业素养外,还必须跟上社会的发展,了解、跟踪该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及时补充新知识,调整教学,力求把最新的知识和理论渗透到教学当中。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以满足现代教学需要。
高职院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开发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尽快取得现代教育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完善对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测评方法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评价研究有40多年的历史,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只有近10年的历史,无论在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上还是对教师制度建设的指导上,都有一些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地方。评估教师的胜任力,比较常见的测评方式是根据教师的讲课表现,尤其是课堂教学效果来对教师的相互作用技能进行测评,具体方法有教学观察、教学观摩、教学录像、教学日历等,并通过学生评教、同事评教、专家评教、领导评教等方式来进行衡量。这种评价方法更侧重于对青年教师教学技巧的评价,忽视了对青年教师所授专业所要求技术技巧能力的评价。因此,只有科学、民主的多维度测评,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才能更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技术胜任力的提高。
5.促进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技能型教育,就必须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独特的个性,探索完善“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培训发展之路。因此,对青年教师除了进行有针对性的包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的专业培训外,还应特别强调“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要求。一方面,通过青年教师在职学习,包括教研活动、课题项目研究开发、学历进修、攻读学位等多种模式,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平;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参与国内外各种新技术培训和认证考试,报考专业技师,取得新技术专业资格证书,从而更好地胜任高职教学工作。
6.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参与科研
(1)创造条件鼓励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时时“充电”。保证教师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上进心与责任感,培养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树立“给人一勺水,当有一桶水”的理念。学校在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时,对青年教师的进修与深造就应做出合理的计划和经费预算;在政策上向青年教师倾斜,尽可能地让青年教师进行在职学习,参加学术会议;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做访问学者。这样既能增加青年教师的学术前沿信息,又能增加与同行的交流,及时获取学术前沿信息,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提升青年教师的胜任力。
(2)鼓励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活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技术胜任力是很难获取的。实践出才干,理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并不断体会,才能加深理解、概括升华;实践只有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并不断总结,才能提升实战水平。因此,技术胜任力的培养要落到实处,要求高职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到科研活动中,保持智力优势,有效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带着问题,钻研理论,丰富理论。学校应树立“科研兴校”意识,加大科研活动资助力度。老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尽可能吸收年轻人参与,使青年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技术胜任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家政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