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T血流灌注对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CT血流灌注,探讨和分析其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试验组)与60例正常的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多排螺旋CT机对两组人群进行头颅平扫后,再进行灌注扫描。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右嗅区脑血流和脑血容量分别为(14.65±6.38)、(20.21±5.13);(2.57±0.79)、(1.88±0.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研究发现,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CT血流灌注进行诊断,能够做到及早地发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诊断价值;CT;血流灌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59-01
  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发生老年痴呆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1]。近年来,老年性痴呆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同时影像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我院对收治的患者采用CT血流灌注进行诊断,探讨和分析其诊断的临床价值,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收治的60例老年性痴呆症患者,都是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设为试验组。其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36例;患者的年龄在61-86岁之间,平均为(73.5±3.0)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学历6例、高中文化9例、初中文化18例、小学或者文盲27例。同时选择文化程度和年龄等与其相当的6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作为此次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仪器:GE Light Speed VCT 64 slice CT、GE ADW 4.4 Workstation、PHILIPS Brilliance16排螺旋CT。
  造影剂:非离子对比剂优维显,浓度:300mgI/ml。
  告诉患者在检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检查前碘过敏试验,禁食和禁饮。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给患者进行镇静处理。让患者处于仰卧位,用头托和固定带将患者的头部固定。
  对两组都进行CT平扫,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机,取标准头部基线,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横轴扫描。层厚:6mm,视野:350×350mm;矩阵:1024×1024,电压和电流:80Kv、100mAs[2]
  在对患者进行常规头颅平扫之后,对患者的颞角起始部位和颞叶以及内嗅区等进行CTP扫描[3]。层厚:6mm,使用CT专用的高压注射器,流速:4ml/s,经过其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高速注射370mg/ml优维显,2mL/kg。在注射造影剂7s之后,对其进行同层的动态扫描,1次/s,共进行80次。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右嗅区脑血流和脑血容量分别为(14.65±6.38)、(20.21±5.13);(2.57±0.79)、(1.88±0.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老年性痴呆症主要有阿尔茨海默氏病和血管性痴呆以及其他类型痴呆[4]。近年来,经过研究发现,导致患者发生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血管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脑血流灌注就会出现减少,但是一般不会导致发生老年痴呆的发生。但是,对于一些高危性的血管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和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症状,使得患者的脑部血流出现异常的改变,进而导致患者的脑血流出现减少,最终发生痴呆症状。
  然而老年痴呆症状的表现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丧失而导致患者出现脑萎缩性的灌注不足,一般发生在人体的内嗅皮层和海马,其次为人体的大脑皮层和大脑白质。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元细胞出现坏死和树突联络丧失,常常还会伴有胶质的增生,进而使得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在对患者进行CT平扫时,发现患者的脑萎缩现象。
  对患者采用头颅CT灌注成像能将CT和MR图像不能显示出的微循环和生理代谢改变显示出来,主要是利用对比剂团注和连续快速同层扫描技术,进而能够快速递将组织血管的变化程度和血流灌注情况进行有效地反映。
  总之,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CT血流灌注进行诊断,能够做到及早地发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德鹏.三七抗老年痴呆药效物质的提取纯化及其组合药物的发现初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25:15-16.
  [2] 刘晓军.BacopasideⅠ抗抑郁及抗老年痴呆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06:11-15.
  [3] 唐震,陈峰,施玲华,傅红梅,瞿正万.低剂量CT血流灌注成像诊断老年痴呆症[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04):635-639.
  [4] 王洪欣.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老年痴呆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1,(07):525-52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痰培养标本共计4261例,分离出病原菌926株,阳性率为21.7%,其中G一菌696株(75.2%)、G +菌153株(16.5%)、真菌77株(8.3%)。临床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讨论梅毒抗体经ELISA法检测后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方法 选取梅毒患者1620例,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对其血清中的梅毒抗体采用ELISA法来进行检测,两组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再进一步使用TP-PA试剂来确诊。结果 检测出老年组假阳性率为3.4%,中青年组假阳性率为1.2%,两组之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年龄为导致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呈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检查病灶部位,并分析乳腺结节的CDFI级别。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总符合率为93.58%;恶性病灶血流信号总显示率(88.57%)明显高于良性病灶的总显示率(51.16%),两者差异显著(χ2=12.3982,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健康人群颈部超声检测资料的分析,讨论颈部动脉硬化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随机860例进行检测的健康人群分为四组:A组:50岁以下、B组:50岁以上(含)至59岁、C组:60岁(含)至69岁、D组:70岁(含)以上。分别进行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的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以及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结果 颈动脉硬化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 颈部血管超声检测能对颈部动脉硬化病
期刊
【摘要】 目的 针对VITCK2 Compact在检测奇异变形菌对亚胺培南药敏试验中的局限性,利用纸片扩散法探索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运用VITCK2 Compact AST-GN16药敏卡测定82株奇异变形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按亚胺培南将所测菌株分为三组即Ⅰ组亚胺培南耐药MIC≥16、Ⅱ组亚胺培南耐药MIC=4,Ⅲ组亚胺培南敏感MIC≤1,同时进行K-B法测定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结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儿童末梢血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儿童喂养及保健管理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4至5月进行健康体检的0-16岁儿童2016名,取其无名指指端末梢血,使用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BH5100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情况。结果 5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元
期刊
【关键词】 血气分析;酸碱平衡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72-01  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通过对病人动脉血血液中多项指标的检验,综合分析,用于观察病人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从而反应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如: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或者很多情况下两者并存,如: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等
期刊
【摘要】 我中心在一次处理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井水和粪便里检出人毛滴虫滋养体,确定这起群体性发病是经水传播人毛滴虫感染,引起病人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症状。证实人毛滴虫感染不仅对人有致病作用,引起群体性骤集性感染发病,而且感染性强。但其离开特定的环境,抵抗力弱。回顾这次经过,对人毛滴虫感染途径、致病性、以及检验人员在这次调查处理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检验人员在工作中意外发现病原体意识,因此作者认为
期刊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好发于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危及生命健康。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自2002——2012年间使用EMS-9STANDARD经颅多普勒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46例进行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结核病痰涂片的检查状况,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 选取我中心结核科120例结核病患者通过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其结果判定按照《痰涂片镜量保证手册》来进行。结果 总共120例结核病患者做痰检,总的涂阳率为19.4%;男性的涂阳率为19.3%,女性的涂阳率为13.5%,其中15-34岁组的涂阳率为27.6%,34-54岁的涂阳率为18.3%,55-74岁的涂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