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中对课堂改革最突出的要求是从“以师为主”向“以生为本”转变,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担当引导者的角色。但课堂意外现象已成为预设教学方案的有力“挑战者”,若是遵循预设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就会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缺乏活力;若是遵循“以生为本”,就不能使用预设的教学方案,这给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增添难度。这个两难的问题难倒了不少的教师,如何才能鱼与熊掌兼得之?如何才能以生为本,构建活力课堂?我们必须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对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方向上进行预设,并对症下药,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一、牵线搭桥,专业牵引课堂方向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之初,特别是在情境导入的环节,由于缺乏对新知的了解,往往容易在数学情境中迷失方向。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给学生带来张开的剪刀、会弯曲的吸管、三角板,让学生从身边的物品中直观感知角,并得出结论:角的特征是尖的,会扎人。根据这一结论,有的学生判断剪刀的头也是角,因为它会扎人;有的学生判断足球门框没有角,因为它摸上去是圆滑的。出现这种情况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究其原因,也就是生活中的角是立体的,数学中的角是平面的,因此,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出现混乱。这时教师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分析角的特征,然后运用多媒体,将生活中的角转化为数学中的角,并引导学生从数学中的角里去观察、发现平面中的角的特征。
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环节中,不同的想法体现不同的认知起点,教师需认真倾听与呵护,并运用数学专业知识为其学习方向牵线搭桥,在教学中牵引课堂向教学的预设前进。
二、精雕细琢,设问引领思维走向
小学生在学习带有结论性的数学知识时,容易先入为主,记住结论,却不求甚解,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数学思维的有效训练,导致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缺乏灵活性。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刚刚揭示课题后,就有学生说出圆的周长C=πd或C=2πr。如果从得出结论的角度看,这是我们教师最期望出现的结果,但从数学学习的过程来看,它却会阻碍教师引导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其实,学生是从课本上看来的结论,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回答提出疑问:“圆的周长公式你是如何被发现的?π表示什么,从何而来?”由此很快将学生引入到“测量圆形物品的周长与直径,并从中发现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关系”的探究中去。当学生通过真实的测量计算发现周长/直径的比值并不是唯一时,教师还可以追问:“π值不变,但周长/直径的比值并不是唯一,π跟其是否能相等?”这样是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中,再引导学生明白有测量就有误差,且π本身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
因此,教师在教授带结论性的数学知识时,勿让学生的课堂表象迷惑眼睛,在对学情的预设时,须对教学内容精雕细琢,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置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探究。
三、因势利导,循误构建知识体系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认知上的偏差,教师切忌惊慌失措或视而不见,教师需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如学生学了乘法分配律后,往往和乘法结合律的计算方法相互干扰,这是知识负迁移所致。例如:计算40×8×25时,他们就错做成(40×25)×(8×25)。从其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所学的乘法结合律未达到精确分化程度,产生用乘法分配律代替乘法结合律,使计算显得不合理。教师可以借此一例,让学生比较40×8×25、(40×25)×(8×25)、(40+8)×25等三个式子的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清异同,避免混淆,以巩固正确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结构呈螺旋状上升姿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水平,因势利导,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寻其根源所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点石成金,巧评提升思维层次
小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后,由于自身思维层次的局限性,往往会停留在感知、理解的层面,并不会主动对新知进行更深的探究及提升。如教学“可能性”时,为让学生理解“可能”一词的含义,创设了一个小游戏:事先准备好一个袋子,并中袋中装入3个白球和3个黄球,然后先猜球后摸球,看谁能猜对。在游戏之初,教师抛砖引玉,先演练一遍游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提出探究要求:分组进行轮流猜轮流摸,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实验记录单。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仅停留在“谁猜对了”层面上,教师可以提出疑问:“每次都猜对的请举手。为什么那么多同学每次都没猜对?”从而顺势结合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这位同学还说到靠运气摸球,也就是有多种可能,有可能摸到白球,也有可能摸到黄球。”然后板书:可能。
可见,在小学数学学习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为了让课堂既有活力又有效率,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课堂实况,有目的地预设课堂的放与收。推动探究的开展能丰富学生体验;适时的巧评,可以帮助学生跳出原有的思维层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力的学生是活力课堂的源头,学生思维具有活力,其课堂便拥有活力。作为教师,必须“以生为本”,才能构建活力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牵线搭桥,专业牵引课堂方向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之初,特别是在情境导入的环节,由于缺乏对新知的了解,往往容易在数学情境中迷失方向。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给学生带来张开的剪刀、会弯曲的吸管、三角板,让学生从身边的物品中直观感知角,并得出结论:角的特征是尖的,会扎人。根据这一结论,有的学生判断剪刀的头也是角,因为它会扎人;有的学生判断足球门框没有角,因为它摸上去是圆滑的。出现这种情况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究其原因,也就是生活中的角是立体的,数学中的角是平面的,因此,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出现混乱。这时教师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分析角的特征,然后运用多媒体,将生活中的角转化为数学中的角,并引导学生从数学中的角里去观察、发现平面中的角的特征。
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环节中,不同的想法体现不同的认知起点,教师需认真倾听与呵护,并运用数学专业知识为其学习方向牵线搭桥,在教学中牵引课堂向教学的预设前进。
二、精雕细琢,设问引领思维走向
小学生在学习带有结论性的数学知识时,容易先入为主,记住结论,却不求甚解,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数学思维的有效训练,导致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缺乏灵活性。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刚刚揭示课题后,就有学生说出圆的周长C=πd或C=2πr。如果从得出结论的角度看,这是我们教师最期望出现的结果,但从数学学习的过程来看,它却会阻碍教师引导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其实,学生是从课本上看来的结论,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回答提出疑问:“圆的周长公式你是如何被发现的?π表示什么,从何而来?”由此很快将学生引入到“测量圆形物品的周长与直径,并从中发现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关系”的探究中去。当学生通过真实的测量计算发现周长/直径的比值并不是唯一时,教师还可以追问:“π值不变,但周长/直径的比值并不是唯一,π跟其是否能相等?”这样是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中,再引导学生明白有测量就有误差,且π本身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
因此,教师在教授带结论性的数学知识时,勿让学生的课堂表象迷惑眼睛,在对学情的预设时,须对教学内容精雕细琢,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置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探究。
三、因势利导,循误构建知识体系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认知上的偏差,教师切忌惊慌失措或视而不见,教师需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如学生学了乘法分配律后,往往和乘法结合律的计算方法相互干扰,这是知识负迁移所致。例如:计算40×8×25时,他们就错做成(40×25)×(8×25)。从其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所学的乘法结合律未达到精确分化程度,产生用乘法分配律代替乘法结合律,使计算显得不合理。教师可以借此一例,让学生比较40×8×25、(40×25)×(8×25)、(40+8)×25等三个式子的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清异同,避免混淆,以巩固正确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结构呈螺旋状上升姿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水平,因势利导,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寻其根源所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点石成金,巧评提升思维层次
小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后,由于自身思维层次的局限性,往往会停留在感知、理解的层面,并不会主动对新知进行更深的探究及提升。如教学“可能性”时,为让学生理解“可能”一词的含义,创设了一个小游戏:事先准备好一个袋子,并中袋中装入3个白球和3个黄球,然后先猜球后摸球,看谁能猜对。在游戏之初,教师抛砖引玉,先演练一遍游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提出探究要求:分组进行轮流猜轮流摸,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实验记录单。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仅停留在“谁猜对了”层面上,教师可以提出疑问:“每次都猜对的请举手。为什么那么多同学每次都没猜对?”从而顺势结合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这位同学还说到靠运气摸球,也就是有多种可能,有可能摸到白球,也有可能摸到黄球。”然后板书:可能。
可见,在小学数学学习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为了让课堂既有活力又有效率,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课堂实况,有目的地预设课堂的放与收。推动探究的开展能丰富学生体验;适时的巧评,可以帮助学生跳出原有的思维层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力的学生是活力课堂的源头,学生思维具有活力,其课堂便拥有活力。作为教师,必须“以生为本”,才能构建活力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