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技能训练学科,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它除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感、记忆能力和识谱能力之外,它主要发展学生的音乐感觉,使其运用到音乐表演实践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这门学科找不到切入点,特别是练耳部分较为突出。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这门学科的教学。
一、关于视唱
视唱,它是主要训练学生的音准、节秦、识谱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视唱曲目的难易程度,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而采取不同的要求。演唱专业、民族乐器演奏专业的学生,可以采取固定调或首调名法,视唱1至2个升降号的曲调就可以了。而钢琴专业、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要求用固定调唱名法,视唱2至3个升降调的曲调,并带有变化音。在教学中让学生力求由浅人深的训练,首先从音程度数上着手,先从一度音程、二度音程、三度音程开始,等一、二、三度唱得比较熟练之后,再加四度音程、五、六、七度音程,唱时速度稍慢一些,在老师给出标准音时,让学生自己找出第一个音的音高,这样对于学生音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必须利用内在的乐感、节奏感,正确而流畅、富于表情的演唱。
视唱时,一定要做到“唱”、“听”、“记”、“打节拍”一起进行。“唱”要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音不准就不能很好的表达乐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也就失去了视唱的意义:“听”跟着钢琴的音准,
提高自己对音高的概念:“记”就是培养自己对旋律的记忆能力,不要求一遍记住,再唱第二遍时,有熟悉感即可;“打节拍”目的是要从最初的阶段就能很好地体会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手打拍时,动作必须和视唱的速度保持一致,通过打节拍准确地唱出单位拍的时值和节拍的拍感。
当拿到一条视唱时,首先要看一下旋律的调号、调式的特点、速度的快慢、曲式的结构,要了解旋律的高低、注意旋律中各种力度记号、换气记号,把每一首视唱都当作一首歌曲来演唱,不要单纯地唱出音准、节奏、时值,这样才能正确地表现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关于练耳
练耳主要训练学生的听觉,包括听记单音或音组、和声音程、三和弦和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节奏、旋律等。
(1)单音的听辨。
单音的听记不是很难,就七个基本音级,再加上#f、$g和“b这三个变化音,g和bb很好听,是标准音的下方小二度和上方小二度,#f1就不太好听,因为f和f就半音之差,f到a是大三度,而f到a是小三度,是明显的音程色彩不一样,大三度色彩明亮、饱满,给人一种很厚实的感觉,而小三度色彩暗淡、柔和,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这两种感觉明显是不一样的,一听就能听出来,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2)和声音程的听辨
和声音程的听记就比较麻烦一些,因为是两个音同时发出声音,学生不仅要弄清楚大、小、纯、增、减各种不同性质的音程,还要辨别不同音程的色彩,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音响效果的对比,这对音程的听记有很大的帮助。听记时先听音高的也可以,先听音低的也可以。听高音时,把低音抛开,脑子里只有高音;听低音时,把高音抛开,脑子里只有低音,弹第三遍时可把两个音合起来听,要做到这样很难,但只要做到了听记和声音程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因为听记和声音程是以标准音为准,如果弹一个e-b还好听一些,一个在标准音下面,一个在标准音上面,可如果两个都在标准音下而,或是两个都在标准音上面,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时如果听出其中一个音,而另一个音听不出来,还可以根据音程的性质来判断另一个音,如d-e只听出d,又是感觉像是大二度,那就可以判断出另一个音是e了,不可能是c,因为c离标准音比较远一些,c到d厚重一些,d到e轻盈一些。
(3)和弦的听辨
和弦的听辨,包括构唱和听辨两个方面,主要训练三和弦、七和弦的原位和转位,训练时一定要从结构上弄清楚三和弦、七和弦原味与转位的性质、和弦的色彩、和弦的内部音程结构。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先听原位和弦再听转位和弦,和弦听辨的训练可以从不同的音级上构成不同性质的和弦,然后再转位,熟悉各个和弦的性质。同时也可在同一个低音上作不同和弦的构唱,如c、e、g构成大三和弦,而c、e、a给人一种柔和、小调的感觉,这是由于和弦内部的音程结构所决定的,这样就好区分了。还有听时要注意低音,只要低音听剥了,其它的音一般没问题。也可以从和弦性质上判断一个和弦,如f、a、c只听出a与c,而f没有听出来,这时感觉这个和弦又像大三和弦,那就可以判断低音为f,绝对不会是e,因为e、a、c是小三和弦的四六和弦,其和弦色彩是小调的感觉,这样和弦听记就迎刃而解了。
(4)节奏的听辨节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形态多样、结构千变万化。但如果把节奏的基本形态都归类起来,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就不那难听了。对于节奏的训练,要做到“会念”、“会打”、“会听”、“会写”。“念”、“打”可能简单一些,可“听”、“写”就不那么简单,通常一条节奏是四小节,多一些的是八小节,而学生最初听到的是第一小节,最后听到的是最后一小节,中间的没记下来。这样老师在弹第二遍时,就可以补充中间的,第三遍合起来听,这要做是很有效的。在学习时有目的的根据节秦组合成一个曲型的节奏型,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容易掌握。
(5)旋律的听辨
旋律听记是单音与节奏节拍的综合体,在听记时把音组、节奏型结合到一起,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容易接受,把旋律的音乐结构、曲式特点、进行的规律、有无重复处,快速地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这需要学生具备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超强的音乐记忆能力,有很强的乐感和记谱能力,才能完整地做好听记练习。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首调、固定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要求用固定调来记,而演唱专业、民族乐器演奏专业的学生,对固定调不敏感,喜欢用首调来记谱,这也是允许的,但必须标明什么涧,例如c在F调中记做5、必须在旋律前面标上1=F,这样做容易引起首调与固定调相混淆,最好使用固定调记谱。
以上是我对视唱练耳教学法的一点总结,如有不当的地方,诚望各位专家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一、关于视唱
视唱,它是主要训练学生的音准、节秦、识谱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视唱曲目的难易程度,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而采取不同的要求。演唱专业、民族乐器演奏专业的学生,可以采取固定调或首调名法,视唱1至2个升降号的曲调就可以了。而钢琴专业、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要求用固定调唱名法,视唱2至3个升降调的曲调,并带有变化音。在教学中让学生力求由浅人深的训练,首先从音程度数上着手,先从一度音程、二度音程、三度音程开始,等一、二、三度唱得比较熟练之后,再加四度音程、五、六、七度音程,唱时速度稍慢一些,在老师给出标准音时,让学生自己找出第一个音的音高,这样对于学生音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必须利用内在的乐感、节奏感,正确而流畅、富于表情的演唱。
视唱时,一定要做到“唱”、“听”、“记”、“打节拍”一起进行。“唱”要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音不准就不能很好的表达乐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也就失去了视唱的意义:“听”跟着钢琴的音准,
提高自己对音高的概念:“记”就是培养自己对旋律的记忆能力,不要求一遍记住,再唱第二遍时,有熟悉感即可;“打节拍”目的是要从最初的阶段就能很好地体会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手打拍时,动作必须和视唱的速度保持一致,通过打节拍准确地唱出单位拍的时值和节拍的拍感。
当拿到一条视唱时,首先要看一下旋律的调号、调式的特点、速度的快慢、曲式的结构,要了解旋律的高低、注意旋律中各种力度记号、换气记号,把每一首视唱都当作一首歌曲来演唱,不要单纯地唱出音准、节奏、时值,这样才能正确地表现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关于练耳
练耳主要训练学生的听觉,包括听记单音或音组、和声音程、三和弦和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节奏、旋律等。
(1)单音的听辨。
单音的听记不是很难,就七个基本音级,再加上#f、$g和“b这三个变化音,g和bb很好听,是标准音的下方小二度和上方小二度,#f1就不太好听,因为f和f就半音之差,f到a是大三度,而f到a是小三度,是明显的音程色彩不一样,大三度色彩明亮、饱满,给人一种很厚实的感觉,而小三度色彩暗淡、柔和,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这两种感觉明显是不一样的,一听就能听出来,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2)和声音程的听辨
和声音程的听记就比较麻烦一些,因为是两个音同时发出声音,学生不仅要弄清楚大、小、纯、增、减各种不同性质的音程,还要辨别不同音程的色彩,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音响效果的对比,这对音程的听记有很大的帮助。听记时先听音高的也可以,先听音低的也可以。听高音时,把低音抛开,脑子里只有高音;听低音时,把高音抛开,脑子里只有低音,弹第三遍时可把两个音合起来听,要做到这样很难,但只要做到了听记和声音程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因为听记和声音程是以标准音为准,如果弹一个e-b还好听一些,一个在标准音下面,一个在标准音上面,可如果两个都在标准音下而,或是两个都在标准音上面,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时如果听出其中一个音,而另一个音听不出来,还可以根据音程的性质来判断另一个音,如d-e只听出d,又是感觉像是大二度,那就可以判断出另一个音是e了,不可能是c,因为c离标准音比较远一些,c到d厚重一些,d到e轻盈一些。
(3)和弦的听辨
和弦的听辨,包括构唱和听辨两个方面,主要训练三和弦、七和弦的原位和转位,训练时一定要从结构上弄清楚三和弦、七和弦原味与转位的性质、和弦的色彩、和弦的内部音程结构。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先听原位和弦再听转位和弦,和弦听辨的训练可以从不同的音级上构成不同性质的和弦,然后再转位,熟悉各个和弦的性质。同时也可在同一个低音上作不同和弦的构唱,如c、e、g构成大三和弦,而c、e、a给人一种柔和、小调的感觉,这是由于和弦内部的音程结构所决定的,这样就好区分了。还有听时要注意低音,只要低音听剥了,其它的音一般没问题。也可以从和弦性质上判断一个和弦,如f、a、c只听出a与c,而f没有听出来,这时感觉这个和弦又像大三和弦,那就可以判断低音为f,绝对不会是e,因为e、a、c是小三和弦的四六和弦,其和弦色彩是小调的感觉,这样和弦听记就迎刃而解了。
(4)节奏的听辨节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形态多样、结构千变万化。但如果把节奏的基本形态都归类起来,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就不那难听了。对于节奏的训练,要做到“会念”、“会打”、“会听”、“会写”。“念”、“打”可能简单一些,可“听”、“写”就不那么简单,通常一条节奏是四小节,多一些的是八小节,而学生最初听到的是第一小节,最后听到的是最后一小节,中间的没记下来。这样老师在弹第二遍时,就可以补充中间的,第三遍合起来听,这要做是很有效的。在学习时有目的的根据节秦组合成一个曲型的节奏型,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容易掌握。
(5)旋律的听辨
旋律听记是单音与节奏节拍的综合体,在听记时把音组、节奏型结合到一起,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容易接受,把旋律的音乐结构、曲式特点、进行的规律、有无重复处,快速地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这需要学生具备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超强的音乐记忆能力,有很强的乐感和记谱能力,才能完整地做好听记练习。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首调、固定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要求用固定调来记,而演唱专业、民族乐器演奏专业的学生,对固定调不敏感,喜欢用首调来记谱,这也是允许的,但必须标明什么涧,例如c在F调中记做5、必须在旋律前面标上1=F,这样做容易引起首调与固定调相混淆,最好使用固定调记谱。
以上是我对视唱练耳教学法的一点总结,如有不当的地方,诚望各位专家老师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