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烈日西藏”,西藏当代青年艺术家集体前台出镜
亚次丹 次格 酒塔
展厅正中摆放着一座8米高的藏式佛塔装置作品,它是由2200多个拉萨啤酒瓶摆放成的。在酒瓶塔下面环绕着一排没有打开的观众可以喝的拉萨啤酒,口渴的人较多,一两个小时内30箱拉萨啤酒差不多就被拿光了。展览的要求是喝完酒以后把瓶子放回原处,这既是开幕式酒会,本身又成为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行为艺术。
2010年9月10日,阳光明丽,北京通州区中国最大的村级美术馆——宋庄美术馆。简洁大气的现代建筑里,正举行“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展”的开幕典礼,仪式简洁而隆重。展厅里流动着许多身穿藏装的西藏艺术家,大家面容兴奋,按捺不住激动的神情。一进门的展厅正中摆放着一座8米高的藏式佛塔装置作品,它是由2200多个拉萨啤酒瓶摆放成的。在酒瓶塔下面环绕着一排没有打开的观众可以喝的拉萨啤酒,口渴的人较多,一两个小时内30箱拉萨啤酒差不多就被拿光了。展览的要求是喝完酒以后把瓶子放回原处,这既是开幕式酒会,本身又成为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行为艺术。观众和艺术家们相互热烈地寒暄着,整个大厅里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氛围,有点像过藏历新年。
可以说,北京的观众是第一次这样大规模地接触到西藏的当代艺术。这个展览作为第六届宋庄艺术节“跨界”的西藏单元展,由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先生主持。为筹划此次大展,栗宪庭先生准备了很长时间,亲自前去西藏拉萨考察,严格地评选作品。展览共有50位各族艺术家参加,作品包括架上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图片、电影以及行为艺术等,参展艺术家平均每人有5件作品,西藏大学的嘎德的作品最多,有10幅画和4件大型装置作品。
“烈日西藏”,在西藏的现代美术史上无疑是一件大事,相比较我们熟悉的西藏传统绘画,这个展览的作品所探讨的主题更为广泛,它涉及到历史、自然、人文、宗教、情感、个体身份、环境保护、艺术本体等等,它展示了西藏当代艺术的命脉及传承上,有一种文化混血的意象,即西藏的本土文化语境占主导线索,而内地人已经较熟悉的当代艺术语法,以及国际化的语言、观念模式,也起着重要的文化合成作用。在这里,艺术家尝试真诚地重新定义西藏文化和现实语境。
嘎德也是这次大展的西藏境内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他说,2009年他们在拉萨组织艺术家研讨会,11月预展,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出乎预料。栗老师的展览动机是考察西藏整体艺术生态。
西藏当代艺术呈现出鲜活力量和不同于内地当代艺术的思考角度,内地当代艺术家更多的是关注艺术家个人内心的体验,非常个人化,私密化。西藏当代艺术视野更多考虑西藏文化,考虑新时代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西藏传统文化在新的市场经济和流行文化冲击下带给每个个体的深切体验等等。这种大的层面上的冲击在今天可能显得更加强烈。
西藏当代艺术群体是有文化责任感的,不纯粹是艺术家的自娱自乐。在布展的过程中栗宪庭的工作人员说:“栗老师很久没有这么高兴了。”上上美术馆馆长王中文感慨地说:“栗老师的眼光永远是独到的!”
西藏艺术界的“八五新潮”现象——从甜茶馆画派开始,走出他者的视野,走向当代生活和自己的内心
以前,西藏现代美术可以说是一个被“他者”叙述的美术史。即使有藏族艺术家的参与也是在以“他者”的思维扮演着别人的角色。从50年代农奴翻身解放到陈丹青式的乡土寻根至如今的香格里拉式表述,除个别作品真实地表达生活之外,基本上是一种“他者”的视角和“他者”意念中的西藏。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拉萨曾出现过一个甜茶馆画派。作为艺术现象,甜茶馆画派曾存在过大约3年时间。几位藏族艺术家参与其中。甜茶馆画派应该说受了内地八五艺术新潮的影响,有了西藏当代艺术萌芽的思想,主要进行抽象艺术和后印象派艺术的探索。除了阿由布,画一些装饰风格绘画外,大部分成员画油画。当时只在一个叫百乐的甜茶馆举办过两次画展。因为艺术理念还不成熟,大家各自的探索和追求方式还找不到一个共同认可的点,这个艺术群体就自然地解散了。但是其中一些成员的探索实践,还是为后来西藏当代艺术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003年,西藏根敦群培艺术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实际上就是一个画廊性质的实体,后更名为根敦群培艺术空间,现在是西藏当代艺术的主体力量。
紧随根敦群培画廊之后的是以西藏大学1999届毕业生为主体的匈奴达美艺术群体,它的发起人是丹增晋美,组织人是扎西罗布,成员共有8人。2004年底在西藏大学首展,2005年雪顿节在罗布林卡举办露天画展。后由于大家的艺术观念不合,到2010年已经名存实亡。
后来,在八廓街南街27号还出现了一个西藏当代艺术工作室,由清华美院毕业的王荣松找陈丹青为工作室提名。这个工作室由黄家林发起,工作室有裴庄欣、王荣松等人的作品。如今,以“烈日西藏”为契机,黄家林也加入了根敦群培艺术空间。
美隆艺术库也是在工作室成立热潮中于2007年出现的。地点就在西藏当代艺术工作室对面,是由边巴、黄扎吉发起。后来也是由于艺术见解的分歧解体,黄扎吉2010年加入了根敦群培艺术空间。
西藏的当代艺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脱胎于西藏画派。西藏画派是打破西藏传统的神本主义和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意识形态的新造神运动之后最具现代观念的艺术样式。如今根敦群培艺术空间的主要成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西藏画派脱离出来的。比如根敦群培艺术空间实际上的领军人物嘎德就曾经是韩书力的弟子。嘎德说:“我是韩老师的人室弟子,我认为西藏布画的成就在于把西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的绘画语境中。形式上包括将唐卡与内地的工笔重彩技法的结合。布画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持,这一点很重要,这是韩老师最大的功绩。画布面重彩对于我个人的艺术发展与成长,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但是在如今这个开放和被冲击的时代,一种风格的艺术肯定难以实现所有艺术家的梦想。有人说,西藏画派从一开始就是个人风格很强的绘画样式。如果将西藏所有布画画家作品作一个集体展示,就像一个画家在不同时期画同一种风格的画。虽然布画家们也在尝试运用新材料、新技法等五花八门的手段来拉开彼此的距离,但这就像一棵树上长出来的另外一些枝杈,本质没变。也有人说西藏画派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当代生活及个人生存状态的漠视,沉迷于营造异域情调和神秘气氛之中,表现所谓的香格里拉梦境。
当代艺术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线性的发展。这种反叛、创新和探索精神,使一些艺术家逐渐远离了西藏画派的理念,呈现出更前卫的艺术面貌。嘎德说:“自己后期就不太喜欢布画或者说西藏画派的审美取向所营造的那种神秘感,它强化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很美。但我觉得当代艺术家的责任不仅
亚次丹 次格 酒塔
展厅正中摆放着一座8米高的藏式佛塔装置作品,它是由2200多个拉萨啤酒瓶摆放成的。在酒瓶塔下面环绕着一排没有打开的观众可以喝的拉萨啤酒,口渴的人较多,一两个小时内30箱拉萨啤酒差不多就被拿光了。展览的要求是喝完酒以后把瓶子放回原处,这既是开幕式酒会,本身又成为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行为艺术。
2010年9月10日,阳光明丽,北京通州区中国最大的村级美术馆——宋庄美术馆。简洁大气的现代建筑里,正举行“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展”的开幕典礼,仪式简洁而隆重。展厅里流动着许多身穿藏装的西藏艺术家,大家面容兴奋,按捺不住激动的神情。一进门的展厅正中摆放着一座8米高的藏式佛塔装置作品,它是由2200多个拉萨啤酒瓶摆放成的。在酒瓶塔下面环绕着一排没有打开的观众可以喝的拉萨啤酒,口渴的人较多,一两个小时内30箱拉萨啤酒差不多就被拿光了。展览的要求是喝完酒以后把瓶子放回原处,这既是开幕式酒会,本身又成为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行为艺术。观众和艺术家们相互热烈地寒暄着,整个大厅里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氛围,有点像过藏历新年。
可以说,北京的观众是第一次这样大规模地接触到西藏的当代艺术。这个展览作为第六届宋庄艺术节“跨界”的西藏单元展,由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先生主持。为筹划此次大展,栗宪庭先生准备了很长时间,亲自前去西藏拉萨考察,严格地评选作品。展览共有50位各族艺术家参加,作品包括架上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图片、电影以及行为艺术等,参展艺术家平均每人有5件作品,西藏大学的嘎德的作品最多,有10幅画和4件大型装置作品。
“烈日西藏”,在西藏的现代美术史上无疑是一件大事,相比较我们熟悉的西藏传统绘画,这个展览的作品所探讨的主题更为广泛,它涉及到历史、自然、人文、宗教、情感、个体身份、环境保护、艺术本体等等,它展示了西藏当代艺术的命脉及传承上,有一种文化混血的意象,即西藏的本土文化语境占主导线索,而内地人已经较熟悉的当代艺术语法,以及国际化的语言、观念模式,也起着重要的文化合成作用。在这里,艺术家尝试真诚地重新定义西藏文化和现实语境。
嘎德也是这次大展的西藏境内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他说,2009年他们在拉萨组织艺术家研讨会,11月预展,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出乎预料。栗老师的展览动机是考察西藏整体艺术生态。
西藏当代艺术呈现出鲜活力量和不同于内地当代艺术的思考角度,内地当代艺术家更多的是关注艺术家个人内心的体验,非常个人化,私密化。西藏当代艺术视野更多考虑西藏文化,考虑新时代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西藏传统文化在新的市场经济和流行文化冲击下带给每个个体的深切体验等等。这种大的层面上的冲击在今天可能显得更加强烈。
西藏当代艺术群体是有文化责任感的,不纯粹是艺术家的自娱自乐。在布展的过程中栗宪庭的工作人员说:“栗老师很久没有这么高兴了。”上上美术馆馆长王中文感慨地说:“栗老师的眼光永远是独到的!”
西藏艺术界的“八五新潮”现象——从甜茶馆画派开始,走出他者的视野,走向当代生活和自己的内心
以前,西藏现代美术可以说是一个被“他者”叙述的美术史。即使有藏族艺术家的参与也是在以“他者”的思维扮演着别人的角色。从50年代农奴翻身解放到陈丹青式的乡土寻根至如今的香格里拉式表述,除个别作品真实地表达生活之外,基本上是一种“他者”的视角和“他者”意念中的西藏。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拉萨曾出现过一个甜茶馆画派。作为艺术现象,甜茶馆画派曾存在过大约3年时间。几位藏族艺术家参与其中。甜茶馆画派应该说受了内地八五艺术新潮的影响,有了西藏当代艺术萌芽的思想,主要进行抽象艺术和后印象派艺术的探索。除了阿由布,画一些装饰风格绘画外,大部分成员画油画。当时只在一个叫百乐的甜茶馆举办过两次画展。因为艺术理念还不成熟,大家各自的探索和追求方式还找不到一个共同认可的点,这个艺术群体就自然地解散了。但是其中一些成员的探索实践,还是为后来西藏当代艺术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003年,西藏根敦群培艺术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实际上就是一个画廊性质的实体,后更名为根敦群培艺术空间,现在是西藏当代艺术的主体力量。
紧随根敦群培画廊之后的是以西藏大学1999届毕业生为主体的匈奴达美艺术群体,它的发起人是丹增晋美,组织人是扎西罗布,成员共有8人。2004年底在西藏大学首展,2005年雪顿节在罗布林卡举办露天画展。后由于大家的艺术观念不合,到2010年已经名存实亡。
后来,在八廓街南街27号还出现了一个西藏当代艺术工作室,由清华美院毕业的王荣松找陈丹青为工作室提名。这个工作室由黄家林发起,工作室有裴庄欣、王荣松等人的作品。如今,以“烈日西藏”为契机,黄家林也加入了根敦群培艺术空间。
美隆艺术库也是在工作室成立热潮中于2007年出现的。地点就在西藏当代艺术工作室对面,是由边巴、黄扎吉发起。后来也是由于艺术见解的分歧解体,黄扎吉2010年加入了根敦群培艺术空间。
西藏的当代艺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脱胎于西藏画派。西藏画派是打破西藏传统的神本主义和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意识形态的新造神运动之后最具现代观念的艺术样式。如今根敦群培艺术空间的主要成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西藏画派脱离出来的。比如根敦群培艺术空间实际上的领军人物嘎德就曾经是韩书力的弟子。嘎德说:“我是韩老师的人室弟子,我认为西藏布画的成就在于把西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的绘画语境中。形式上包括将唐卡与内地的工笔重彩技法的结合。布画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持,这一点很重要,这是韩老师最大的功绩。画布面重彩对于我个人的艺术发展与成长,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但是在如今这个开放和被冲击的时代,一种风格的艺术肯定难以实现所有艺术家的梦想。有人说,西藏画派从一开始就是个人风格很强的绘画样式。如果将西藏所有布画画家作品作一个集体展示,就像一个画家在不同时期画同一种风格的画。虽然布画家们也在尝试运用新材料、新技法等五花八门的手段来拉开彼此的距离,但这就像一棵树上长出来的另外一些枝杈,本质没变。也有人说西藏画派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当代生活及个人生存状态的漠视,沉迷于营造异域情调和神秘气氛之中,表现所谓的香格里拉梦境。
当代艺术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线性的发展。这种反叛、创新和探索精神,使一些艺术家逐渐远离了西藏画派的理念,呈现出更前卫的艺术面貌。嘎德说:“自己后期就不太喜欢布画或者说西藏画派的审美取向所营造的那种神秘感,它强化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很美。但我觉得当代艺术家的责任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