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思想,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文就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时,如何解决好教学目标确定、课程的设置及组织的选择、课程目标的评价、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几个问题作出阐述,并指出构建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b)-0043-01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体现了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反映了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实用化,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教育质量。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从现状来看,现有的课程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和构建能力本位下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1 教育目标的确定
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由于授课学时固定、教育资源有限,因此只能把精力集中在比较重要的目标上。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究竟是什么?从学生方面看,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欠佳;从社会需求方面看,我国各行业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从学科方面看,高职学科偏向于应用,强调实践性、职业性,所以高职教育应顺应客观规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有效对接。
由此得知,我们应当做到:(1)使所学者掌握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的基本技能,也可以从一个工作领域转向另一个新的领域,拓宽了学生在就业时的选择面;(2)为受教育者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在职时仍能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态度,只有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从中不难看出,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对学习者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目标进行,必须突出能力培养的特点,高职课程是“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高职课程要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核心,如果课程设置只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势必背离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宗旨。
2 课程设置原则、组织及内容的选择
2.1 课程设置的原则
针对高职学生状况,课程设置应体现以下原则: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运用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构建中,应处理好学科本位和能力本位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以应用为主线明确不同岗位相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并构建以培养专业基础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及发展能力为目标的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应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课程组织的方式
在课程组织上应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更为灵活的且更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精彩纷呈,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想学”。课程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应当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也要联系实际,积极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作出明确的安排。
2.3 课程设置的内容及难易程度
一是明确课程目标。二是明确课程模块内容及其设置和学时安排。三是明确课程的安排次序及衔接。四是优化教学设计。五是改进课程评价。就高职课程难易度而言,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他们“能学”,在理论上不宜过难、过多、过深,理论为实践服务,强调以“够用”为原则。在教学全程中,加大实践训练的频度和强度,倡导“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将基础知识融入能力标准中,降低理论课学习难度和深度。
3 课程目标的评价
评价是检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评价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课程体系影响深远。那么如何确定教育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對高职课程而言,就是评判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评价应突出对操作能力的考核。以能力为标准,以有效、可靠、灵活、公正为原则,建立课堂观察、口头提问、书面考试、调查报告、技能展示、陈述素材等多形式相结合的鉴定方式和较完整的评估体系,将学生、教师、企业、家长、教育部门等纳入评估系统,对课程设置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另外评价的情境应包括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做到考试与考查、闭卷与开卷、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完成、考场上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评价的手段应多样化,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他评与自评、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通过对评价结果的总结、分析和反思,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发现课程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改进并完善课程设置和课程组织,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的提高。
4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而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参与、情景的创设、资源的提供和问题的探究便成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从另一个视角审视了在能力本位下构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突出实用性、趣味性,使学习者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开发隐性课程,精心创设校内和校外、课内与课外情景,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促进教学双向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究中获得提高;积极创造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校内资源和实训场所、实习基地等校外资源,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程目标应指向人的自我实现,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适切性”原则,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课程结构的组织要注重“整合”,这种整合是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是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课程的评价采用陈述性报告、学习档案法、契约评价法、自我评价法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为评价的宗旨。这些对构建能力本位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一志,何新文.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宣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几对关系与构建原则[J].江苏高教,2008(4).
关键词:高职教育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b)-0043-01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体现了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反映了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实用化,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教育质量。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从现状来看,现有的课程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和构建能力本位下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1 教育目标的确定
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由于授课学时固定、教育资源有限,因此只能把精力集中在比较重要的目标上。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究竟是什么?从学生方面看,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欠佳;从社会需求方面看,我国各行业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从学科方面看,高职学科偏向于应用,强调实践性、职业性,所以高职教育应顺应客观规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有效对接。
由此得知,我们应当做到:(1)使所学者掌握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的基本技能,也可以从一个工作领域转向另一个新的领域,拓宽了学生在就业时的选择面;(2)为受教育者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在职时仍能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态度,只有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从中不难看出,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对学习者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目标进行,必须突出能力培养的特点,高职课程是“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高职课程要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核心,如果课程设置只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势必背离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宗旨。
2 课程设置原则、组织及内容的选择
2.1 课程设置的原则
针对高职学生状况,课程设置应体现以下原则: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运用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构建中,应处理好学科本位和能力本位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以应用为主线明确不同岗位相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并构建以培养专业基础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及发展能力为目标的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应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课程组织的方式
在课程组织上应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更为灵活的且更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精彩纷呈,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想学”。课程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应当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也要联系实际,积极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作出明确的安排。
2.3 课程设置的内容及难易程度
一是明确课程目标。二是明确课程模块内容及其设置和学时安排。三是明确课程的安排次序及衔接。四是优化教学设计。五是改进课程评价。就高职课程难易度而言,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他们“能学”,在理论上不宜过难、过多、过深,理论为实践服务,强调以“够用”为原则。在教学全程中,加大实践训练的频度和强度,倡导“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将基础知识融入能力标准中,降低理论课学习难度和深度。
3 课程目标的评价
评价是检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评价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课程体系影响深远。那么如何确定教育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對高职课程而言,就是评判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评价应突出对操作能力的考核。以能力为标准,以有效、可靠、灵活、公正为原则,建立课堂观察、口头提问、书面考试、调查报告、技能展示、陈述素材等多形式相结合的鉴定方式和较完整的评估体系,将学生、教师、企业、家长、教育部门等纳入评估系统,对课程设置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另外评价的情境应包括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做到考试与考查、闭卷与开卷、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完成、考场上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评价的手段应多样化,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他评与自评、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通过对评价结果的总结、分析和反思,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发现课程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改进并完善课程设置和课程组织,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的提高。
4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而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参与、情景的创设、资源的提供和问题的探究便成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从另一个视角审视了在能力本位下构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突出实用性、趣味性,使学习者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开发隐性课程,精心创设校内和校外、课内与课外情景,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促进教学双向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究中获得提高;积极创造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校内资源和实训场所、实习基地等校外资源,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程目标应指向人的自我实现,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适切性”原则,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课程结构的组织要注重“整合”,这种整合是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是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课程的评价采用陈述性报告、学习档案法、契约评价法、自我评价法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为评价的宗旨。这些对构建能力本位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一志,何新文.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宣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几对关系与构建原则[J].江苏高教,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