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岩溶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云南省泸西县小江典型岩溶农业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流域1982 ̄2003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定点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小江流域1982 ̄2003年610.12km2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变化,变化类型主要是由未利用地向耕地、林地以及林地向耕地的转变,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理智的生态决策是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林地、未利用地转变为耕地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大幅度降低,土壤pH明显升高,全钾、速效钾含量增加;短时间的退耕还林,土壤性质变化不明显;耕地转变为园地后,土壤性质得到明显的改善;而耕地转变为石漠化土地后,土壤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大幅度降低,土壤pH明显升高;同时,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的土壤性质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砂页岩地层中发育的土壤,表明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的土壤十分脆弱。
其他文献
<正>托起千年三塔的历史名刹大理崇圣寺是大理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典载大理崇圣寺始建于南诏国(唐),盛于大理国(宋),当时其规模"基方七里……有佛一万一千四百,屋八百九十
自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以来,竞争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热点。旅游竞争力是竞争力问题研究一大分支,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纵
对武夷学院二期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实地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校园声环境质量。结果表明:6个测点中有3个测点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同程度地超标,校园整体声环境质量一般。分析
高中物理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充分释放学习潜能,需要从实验操作、现象观察、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进行体验式学习需要注意把握:思维指导、反馈
文章阐释了应急物流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含义,结合雅安地震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发展对策。
本文针对生产管理学,中外通用的工作场地安排顺序的“从至表——试验法”存在的缺点,大胆地提出新方法——最大树法,弥补了原方法的不足、很快地找到最优方案近似解。
文章基于对新疆多民族社会人们交往状况的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探讨多民族社会人们的交往格局和文化互动。作者认为新疆多民族存在形成的多元文化场景使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带
根据秦巴山区20世纪末植被类型及覆盖度的分布,在GIS支持下测定秦巴山区植被生产和生态调节的物质量。利用生态经济学方法,测定各类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建立秦巴山区植被生态
乔治.奥威尔在他的《1984年》中,运用黑色幽默手法将一个极权的、泯灭人性的未来社会描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嘲讽、反英雄、夸张、谬论方法体现了黑色幽默艺术技巧。
建设工程合同是《合同法》分则所规定的15类合同之一,是一类特殊的合同,它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不同类型的建设工程合同其解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