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毛主席的人们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h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经常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后来成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我一次次到中国美术馆看画展;再后来,我调入《中国作家》编辑部,毗邻中国美术馆,有重要画展,都是第一时间前往观展。我看了很多毛泽东画的原作,且都是反复看、长时间看。可以说,我已经记住了构图、画面、人物、色调、色块、线条、笔触,记到再也“擦不掉”……
  20世纪90年代,我寻访了几位毛泽东画的作者。
  当时,《开国大典》的作者董希文和《转战陕北》的作者石鲁已经千古,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但万幸的是,我找到1972年在病中的董希文指导下复制油画《开国大典》的靳尚谊,他又是《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的作者;找到了在靳尚谊、赵域复制画上恢复《开国大典》原貌的阎振铎;找到了画《毛主席在井冈山》《毛主席在延安做整风报告》的罗工柳;找到了画《刘少奇与安源矿工》及《毛主席与安源矿工》的侯一民;找到了画《主席走遍全国的》的李琦,找到了画《延河边上》的钟涵……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一幅在人们的期望中诞生的油画。
  1951年,中国革命博物馆想要增添一幅反映新中国诞生的作品,这个重任落在中央美院青年画家董希文的肩上。这张画幅宽405厘米、高230 厘米,董希文画室很小,画幅顶天立地,他有时爬到高处画,有时躺在地上画,用两个多月时间,完成这幅旷世杰作。
  1953年4月,中南海怀仁堂里布置了一场特殊的展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观看了油画《开国大典》。毛主席称赞:“是大国,是中国。”又说油画《开国大典》,“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董希文回忆,他和毛主席握了手。
  董希文觉得刘主席画得不太理想,刘主席很随和,说“我随时跟你配合”。摄影家侯波就帮着拍照,左一张右一张的。董希文说,我给刘主席当了“导演”了。当时气氛很好,领袖也开玩笑。画面上董必武只有小半张脸,他们开玩笑说:“董老,画家只要一笔,就可以把您勾掉啦。”
  对于《开国大典》这幅画,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都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梁思成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艾中信说,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徐悲鸿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但他又评价说,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
  董一沙也说了这幅画的一些探索和思考:“父亲画天安门城楼上的地毯时,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他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强了地毯的质感。张澜长袍上的褶皱看上去是特意熨平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还有汉白玉的栏杆故意没有画得很白,而是偏黄,是为了体现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
  《开国大典》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那么,董希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画面?
  董希文选择把画面定格在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个时刻,这当然是《开国大典》的最佳选择。最好的表达必须让领袖和群众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这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才会有足够的气势和力量,也才能显示这个盛大节日庄严而又热烈的氛围。但是,他拿到的开国大典的照片,领袖和群众都是分开的。董希文的选择是艺术的真实,毛主席站在中间,领袖都站在左边一侧,占了画面的1/3,群众在右边一侧,占2/3。领袖和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互相呼应。这里有构图的大忌,却也成就巨大的突破。为了让群众场面更加开阔,董希文甚至省去挡在右侧画面的一根柱子,这更是一种胆识。这一撤,增加了群众场面的空间感和延伸感。



  关于《开国大典》,我还想说两件算是题外的小事,一件关于朱副主席,一件关于毛主席。
  记者陈正青拍摄的一张照片是董希文创作的重要依据,但是,检阅三军的朱总司令却并没有在镜头画面上。这么重要的时刻,朱总司令哪里去了?记者陈正青正要拍下毛主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个历史时刻,但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站的地方前边非常狭小,陈正青后背已经贴着汉白玉栏杆上,身子还在往后仰。这太危险了,总司令看到了,一个箭步跨过去,抱住他的双腿。一个关键的历史镜头拍下来了,而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却跑到镜头的外边。
  我们都记住毛主席在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身穿的那件深色的衣服,无疑,它是文物了。但是,现在,这套衣服并没有保存在国家博物馆里,为什么?事后,毛主席把这套衣服送给他的警卫员,警卫员的身材比毛主席小,就把那衣服改成小一号的。后来,这套小一号的衣服保存在天津的博物馆。这仿佛成为一种缺憾,可细想想,却又别有一种深意在。
  由于画家董希文,我们失去的都得到了补偿。而对于董希文来说,一个立意,一个主题,刻骨铭心,领袖和人民在一起。董希文以他的杰作《开国大典》开了毛主席和人民在一起的主题先河。

《主席走遍全国》


  《开国大典》之后,反映毛主席和人民在一起的绘画,出现很多好作品。   中央美院附中教师集体创作的年画《当代英雄》,画面非常开阔,全国各族的劳动模范一字摆开,毛主席站在他们中间,走进人民大会堂。画面是人民大会堂从里往外看,两根大柱像顶天柱。毛主席和劳模迎面走来,背后,天宇广阔,远处横在蓝天底下的是历史博物馆,以它淡淡的黄色衬托前面的人群,整个画面充满一股豪情。
  孙滋溪的《天安门前》(我记得也叫《在毛主席身边》),构想新颖别致。农村几代人上北京,在天安门前照相,有老农,有干部,有青年男女,有转业军人,有少先队员,在他们背后,刚好是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各具形态。人人共此时易,此时又人人难——这幅画达到这样的境界。
  刘文西的素描《毛主席和陕北农民》,农民很朴实,毛主席很亲切。
  在这些画里,影响最大的是李琦的《主席走遍全国》。
  当时,尤其是农村,没有电视,家里只能看到的是毛主席的标准像。《主席走遍全国》中,毛主席很慈祥很亲切,又印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说,《主席走遍全国》这幅画也走遍全国。
  李琦9岁跟父亲到了延安,不久,就看到毛主席。他们是在路上遇到了毛主席的,主席参加一个会议回来,警卫员提着灯给他照路,毛主席还驻足和他父亲说话。后来,李琦参加延安的儿童剧团,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经常看他们的演出。有时,他没卸妆就跑到台下,坐在毛主席怀里一起看演出。有一回,李琦的“小胡子”掉了,主席还帮他找,用手在地上摸。
  1958年,李琦到十三陵水库工地体验生活,毛主席也来参加劳动,工地上人山人海,李琦刚好被人挤到毛主席身边。警卫员把他当作记者,就让他一直陪着毛主席。毛主席的鞋跟被人踩掉了,警卫员要帮他提,他摆摆手,自己蹲下身子,把鞋提好。李琦心里油然产生当年在延安时的那种亲切感。见毛主席汗流浃背,他就用自己的草帽给主席扇风。
  也许,《主席走遍全国》的创作灵感就萌生在这一刻。
  李琦1960年创作了《主席走遍全国》,这幅画在他心里整整酝酿了两年。
  《主席走遍全国》中毛主席的形象风尘仆仆,风把主席额头上几缕头发吹起。主席很自信,眺望前方,穿着朴素——白衬衣,领口的一个扣子还松开着,一手叉腰,一手抓着一顶草帽自然地垂下,却又把草帽扣在自己灰色的长裤上。整个画面有紧有松,头发飘飞,领口松开,却又腰带紧束。草帽贴身,帽带飘起……
  《主席走遍全国》最成功的是毛主席的脸部刻画。大部分毛泽东画,毛主席的形象都有相似的照片。《主席走遍全国》中的主席形象是一个例外,他不是根据某张照片画出来的毛主席。我想,李琦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一个活生生的毛主席。毛主席的眼、嘴、脸部肌肉,那一丝笑意。它不是来自画家的笔,而是来自画家的心。
  《主席走遍全国》原作高2.5米。描绘毛主席身上衣服的线条潇洒流畅准确,既简练又丰富,加一笔嫌多,减一笔不足。这幅画画面上只有毛主席一个人,却感觉它洋溢着一种情感氛围,因为,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转战陕北》与《延河边上》


  说到毛主席和人民在一起,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两幅画,一是石鲁的《转战陕北》,一是钟涵的《延河边上》。一个以景为主,毛主席远远地站在黄土高原突兀的断崖上。一个画毛主席和老农谈心,画的是背影。
  吴冠中说,《转战陕北》中从毛主席的身影到前山后山,大大小小的形体都基于方,形象中“大”与“方”的单纯处理拍合了“大大方方”的概念,产生了磅礴之势。方的锐角大都被磨掉了,寓圆于方。画面于是并存着方与圆的两种基本形,它们控制了整个画面,它们交错着向心浓缩成身影的方块与脑袋及草帽的圆点,奠定了方与圆的司令部……
  刘骁纯说,它以突兀而立,深厚雄沉的黄土冲激断崖的有力造型为基本语汇,塑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在美术史上第一次揭示了被人视为光秃秃、难以入画的黄土高原特有的神韵,以此展开了毛泽东博大的心理时空,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鲜明的抒情色彩和象征色彩……石鲁的勇气令人震惊,在当时出现的一批有影响的革命历史画卷之中,没有一个他这樣以景为主来表现历史事件。
  石鲁已故,我找到了罗工柳。
  1959年,罗工柳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负责历史画的筹备工作,从全国调集画家,创作革命历史画。当时,石鲁是西安画派主将,又参加过陕北转战,于是特邀他创作《转战陕北》。小样出来后,由罗工柳、蔡若虹过目,非常满意,通知石鲁马上放大。
  作品挂在历史博物馆,周总理、周扬、陆定一来审查,有一个人拉一下陆定一的胳膊说:“陆部长,您看这画是不是有点问题?怎么看不到战士、群众?”陆定一不假思索,说:“群众都在山沟里。”
  就这样,一锤定音。
  《转战陕北》轰动画坛,而石鲁,一夜之间名满神州。
  《延河边上》是钟涵的毕业创作,指导老师是罗工柳。为了创作这幅画,钟涵去了两趟延安。据说草稿的近景:延河边上,劳动回来,有的战士在饮马,有的战士在洗衣服。远景:毛主席和陕北老农边走边谈心。画主席的背影,钟涵以前没人画过,很新鲜。罗工柳出了主意,远近景作了调换。
  罗工柳去了一趟广州,回来时发现画面变了。毛主席和老农迎面走过来,据说是董希文看过草稿,说,可不敢这么画。钟涵把画背影的想法放弃了。罗工柳不干,他说好就好在画背影。他说,这幅画一出来,中国就多了一位画家钟涵。
  我记得北京人艺,戏台上也出现毛主席(于是之饰)的背影,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转战陕北》和《延河边上》都画了黄土高原。《转战陕北》那片蓄意让它像岩石一样矗立着让毛主席站立的暗红色的黄土高原,《延河边上》那片毛主席和老农比较浓重的身影面对的亮黄色的黄土高原。两片黄土高原不但有力地衬托了人物,而且都有自己独立的形象。
其他文献
什么是“老字号”?长寿的企业和企业名称品牌。多长的寿数能称得老字号?人有百年寿星之称,企业有百年老号之说。前门大栅栏就有众多老字号,大多是百余年,最长寿的号称600岁。这让人不由得想追寻:他们是怎么修得的长寿,有什么特殊的道行?六必居:大酱园和大“油盐店”  说到六必居,北京人一准要侃六必居严嵩题匾的传说,且有各种版本,说法不一。对六必居字号的解释,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在六必居店堂里挂着的
期刊
2021年7月6日,由著名戏曲剧作家张永和先生编剧的北京曲剧《王致和》在天桥艺术中心再度上演,落第举人华丽变身“东方奶酪”——臭豆腐创始人的传奇故事,又一次令京城观众大饱耳福。儒生的自尊与骄傲  王致和本人是清朝康熙年间安徽籍的举人,这是历史的真实。我们知道在清朝,一个省能够中举的秀才不过二三百人,而在一个县里,能够中举的也不过一二人。这说明王致和是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同时,这与徽州地区“贾而好
期刊
李友华,女,共产党员, 1951年出生,2006年开始参与环保事业.目前是安北民族团结社区德胜门爱心斑马线团队的负责人.rn说起斑马线,大家都熟悉,几乎一出门,次次举头望,天天脚下
期刊
我国民生工程中,医疗卫生事业是重要环节,医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实际意义,落实思政培训工作是提高医疗服务供给水平的主要途径.网络环
北京人,无论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对于如何教育他们的子女,是一件很费心力的事。尤其现在大多还是独生子女,所谓千顷地一根苗的孩子千娇百宠,正如相声大师侯宝林所说的那样: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甚至屁都不敢放,怕放个屁给崩着。这当然是相声包袱。可实质上对孩子的宠爱,和这些话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在下上了几岁年纪,又忝列文艺专家,同时又写了好几出所谓育人教化的戏曲大戏,于是也有人向我讨教药方。
期刊
似乎很难去了解一个完整的果靖霖。  网络上,关于他的采访并不多,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隐匿状态:不接受采访,不录制综艺,极少使用社交平台。他从不在乎所谓的“流量曝光”,也不喜欢刻意去向大众展露自己的生活。站在镜头前,他完成作为明星的阐述,而余下大部分的闭关时间,则是以读书、写作、喝茶来消度,填补作为演员之外,那部分欠缺下来的表达。  不能否认,“华表影帝”果靖霖,正在试图撕掉“演员”所特殊持有的
期刊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Stanis?awLem)在波兰享有很高声誉,《索拉里斯星》等作品是他的“封神之作”,导演塔可夫斯基根据《索拉里斯星》改编的电影《飞向太空》也备受瞩目。2021年,恰逢莱姆诞辰百年,波兰政府宣布今年为“莱姆年”。而在国内科幻界鲜为人知的是莱姆的科幻理论思考,例如他的德语随笔《科幻中的机器人》。  这篇随笔收录在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出版的《科幻:理论与历史》论文集中。文集收录共
期刊
侯莹,女,北京人,1984年出生,2018年开始参与环保事业.侯莹是温泉镇凯盛家园小区的一名业主,也是一名有着8年驾龄的老司机,但在生活里,她却从不开车,始终本着“3510绿色出行”
期刊
童话的美rn我家是在1997年升级用上了彩色电视机,仍然清晰地记得看的第一部剧是动画片,彩色世界带给我的视觉冲击至今记忆如新,用惊为天人也不足以形容.树是红橙黄绿青千姿百
期刊
智库是思想或智能的一种集合,其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智库在一个国家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决策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韩国教育开发院是韩国重要的现代智库之一,其组织要素包括协调合作、能力发展、打破边界和组织联系。它通过组织引导与行动一致的协调合作,整合资源与提升能力的能力发展,增强直接服务客户的可能性而打破边界,与外部组织建立业务联系而增强组织联系,由此实现组织行动、资源整合和使命履行。协调合作是韩国教育开发院组织行动的集体导向、能力发展是整合资源的组织需要、打破边界是客户需要的客观需要、组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