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帮助大学生克服人生困难、顺利步入社会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自身成长经历、家庭、身体和外部环境变迁。本文由此得出应从加强心理卫生宣传、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在我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对象。截至2015年,我国大学生已达到4018.1万人。心理健康程度关乎到大学生的人格与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高考一直都是每个家庭密切关注的焦点。因为家长认为高考为孩子们提供了公平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并寄希望于从大学毕业的学有所成的学子们能顺利找到安身立命的工作。其实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科学性。大学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两项教育缺一不可。大学生如果只学习专业知识不注重心理健康,将会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甚至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现在大学基本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同时也将大学生心理教育设成大学生的必修课。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习内容。
2、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良好基石
大学生大多年龄都在17至23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复杂的,在心理上仍然有高中生的青涩,又有对社会生活憧憬而表现出来的准成熟状态,而在身体上大多数大学生与成年人基本没有差异。因此,在心理健康上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决定大学生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而不是继续攻读硕士。在步入社会后,不论是求职,还是在工作当中,大学生无法避免的就是与人打交道。而与人交往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个人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强的人往往能在社会中如鱼得水,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提升人格魅力的有效途径。
3、能帮助大学生克服人生困境
由于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的这一特点,在面对人生困境的时候就特别缺乏应对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什么自身、认清困难的本质,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应对困难的坚强人格品质。虽然大学校园并不是社会,但比起高中校园生活要复杂得多。可以說大学校园就是学生们彻底脱离父母的监管步入社会的预备处。
在这个预备处中,学生将开始独自处理遇到的种种自己认为不可解决的苦恼和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要如何安排好玩和学的关系,如何和老师、同学相处,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等等问题,他们开始学习像一个成人一样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对他们遇到的新问题可能是爱莫能助的,因此大学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成长经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幼年或童年的幸福与否直接关系到成年后的性格和人格的养成。人在童年的痛苦经历往往影响这人的一生,有些人在成年后还总是做和痛苦经历有关的噩梦就是这个观点的印证。调查显示,幼年或童年遭遇家庭离异的儿童在长大后普遍有缺乏自信、过于胆小、无安全感等负面性格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些在小时候没有没有实现的愿望很有可能就是人成年后的执着追求,因为心里上潜在的未得到的不满足感需要得以平复。当然,快乐的成长经历对人也是有影响的,这类人往往不容易出现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因为在心理需求上来看,他们是一直被关爱和相对来说较满足的群体。
2、家庭状况
家庭状况包括家庭成员的状况、家庭的和睦程度、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收支状况等多个方面。家庭状况是伴随人一生都存在的客观存在。每个人都无法逃离家庭对他的影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傅聪正是得益于知识分子家庭的熏陶,以及其父傅雷的从小教导,才能有较好的英文基础,并得到好的音乐启蒙和教育,这个影响他的职业选择和性格的塑成。最近有关留守儿童的惨案频发,他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是学者们关注的主要方面。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需要过早的面对社会独立生活,这对其稚嫩的心理是极大挑战。大学生的家庭状况直接关系到他的性格、与人交往的态度、自信程度等多个方面。
3、身体状况
身体状况是一个人的客观身体条件。有先天疾病或者后天残疾的大学生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方面,他可能要克服别人的异样眼光,易产生厌烦、焦虑等情绪;另一方面,他可能自己就带有自卑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会影响他与其他人的交往,从而没有更多的朋友,朋友不多又会使其形成孤僻的性格。再者,一些是后天不注意锻炼所形成的亚健康身体影响到了心理状况,比如经常包夜上网游戏,不仅会造成近视眼,还会引发过劳现象,这些疲倦的身体信号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对自身形成不自信的心理。因此,身体状况不佳将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带来心理问题。
4、外部环境的变迁
外部环境的变迁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在生活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影响。例如,家庭突然遭遇变故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大学生在遇到这类情况时往往会出现心理的短暂失常,严重的会出现颓废、自暴自弃的心理。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造成的心理问题就越严重。另一种是换了新环境所出现的不适应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影响相较于上种较为平和,但确实较多大学生都会遇到的。经历过高考的大学生在大一时可能要面临如何适应新的大学生活的问题,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又要面临同床分离、步入社会等心理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心理健康宣传
社会、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都应该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对于社会来说,应重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常识,在遇到心理出现问题的大学生时要勇于伸出援手。对于政府来说,应在全社会氛围内努力营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如出台鼓励专家撰写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书籍和公益讲座的有关政策。对于学校来说,应调动老师和同学关注心理健康的积极性,通过举办大型演讲比赛来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当然,开设相关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是必须的。对于社区来说,应举办关注心理健康的宣传活动,同时开展心理医生到社区义诊的活动。对于家庭来说,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努力为家庭而积极生活,努力经营家庭,和睦的家庭就是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活动和生活的主要区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所依靠的主要就是学校的力量。首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助组织,比如学生会、学校社团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扰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其次,可以充分调动老师的作用。老师的作用不仅是教授知识,还可以起到指导人生,甚至指引学生价值观的作用。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多加鼓励,在课外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心理疏导。再次,就是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来专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可以利用寝室同窗的关系,找一些比较有正能量的学生来带动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对他们进行初步的心理疏导。
3、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应保持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大学生往往在出现心理困难的时候第一想到的是家人,如果家人能给予坚实的依靠,很多小的问题就可以第一时间化解。其次,尽量多向孩子传输正面的价值观。很多家长急切的希望孩子成功,希望他们在任何比赛中都拿第一。这样无形中就给孩子压力。要允许孩子有失败的经历,这样才能有培养抵抗失败能力的机会。再次,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家庭的和睦状况对孩子的性格、心态都有很大影响。紧张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无形中有焦虑的心态,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学业不够好自然会产生低落的心态。和睦的家庭下孩子更能够有舒畅和安全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莫少红.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谐教育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2]范红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8年01期
[3]崔凤华.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作者简介:
张人才,男,河南周口人,1984年2月2日出生,2011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在我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对象。截至2015年,我国大学生已达到4018.1万人。心理健康程度关乎到大学生的人格与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高考一直都是每个家庭密切关注的焦点。因为家长认为高考为孩子们提供了公平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并寄希望于从大学毕业的学有所成的学子们能顺利找到安身立命的工作。其实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科学性。大学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两项教育缺一不可。大学生如果只学习专业知识不注重心理健康,将会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甚至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现在大学基本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同时也将大学生心理教育设成大学生的必修课。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习内容。
2、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良好基石
大学生大多年龄都在17至23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复杂的,在心理上仍然有高中生的青涩,又有对社会生活憧憬而表现出来的准成熟状态,而在身体上大多数大学生与成年人基本没有差异。因此,在心理健康上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决定大学生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而不是继续攻读硕士。在步入社会后,不论是求职,还是在工作当中,大学生无法避免的就是与人打交道。而与人交往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个人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强的人往往能在社会中如鱼得水,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提升人格魅力的有效途径。
3、能帮助大学生克服人生困境
由于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的这一特点,在面对人生困境的时候就特别缺乏应对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什么自身、认清困难的本质,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应对困难的坚强人格品质。虽然大学校园并不是社会,但比起高中校园生活要复杂得多。可以說大学校园就是学生们彻底脱离父母的监管步入社会的预备处。
在这个预备处中,学生将开始独自处理遇到的种种自己认为不可解决的苦恼和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要如何安排好玩和学的关系,如何和老师、同学相处,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等等问题,他们开始学习像一个成人一样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对他们遇到的新问题可能是爱莫能助的,因此大学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成长经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幼年或童年的幸福与否直接关系到成年后的性格和人格的养成。人在童年的痛苦经历往往影响这人的一生,有些人在成年后还总是做和痛苦经历有关的噩梦就是这个观点的印证。调查显示,幼年或童年遭遇家庭离异的儿童在长大后普遍有缺乏自信、过于胆小、无安全感等负面性格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些在小时候没有没有实现的愿望很有可能就是人成年后的执着追求,因为心里上潜在的未得到的不满足感需要得以平复。当然,快乐的成长经历对人也是有影响的,这类人往往不容易出现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因为在心理需求上来看,他们是一直被关爱和相对来说较满足的群体。
2、家庭状况
家庭状况包括家庭成员的状况、家庭的和睦程度、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收支状况等多个方面。家庭状况是伴随人一生都存在的客观存在。每个人都无法逃离家庭对他的影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傅聪正是得益于知识分子家庭的熏陶,以及其父傅雷的从小教导,才能有较好的英文基础,并得到好的音乐启蒙和教育,这个影响他的职业选择和性格的塑成。最近有关留守儿童的惨案频发,他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是学者们关注的主要方面。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需要过早的面对社会独立生活,这对其稚嫩的心理是极大挑战。大学生的家庭状况直接关系到他的性格、与人交往的态度、自信程度等多个方面。
3、身体状况
身体状况是一个人的客观身体条件。有先天疾病或者后天残疾的大学生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方面,他可能要克服别人的异样眼光,易产生厌烦、焦虑等情绪;另一方面,他可能自己就带有自卑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会影响他与其他人的交往,从而没有更多的朋友,朋友不多又会使其形成孤僻的性格。再者,一些是后天不注意锻炼所形成的亚健康身体影响到了心理状况,比如经常包夜上网游戏,不仅会造成近视眼,还会引发过劳现象,这些疲倦的身体信号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对自身形成不自信的心理。因此,身体状况不佳将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带来心理问题。
4、外部环境的变迁
外部环境的变迁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在生活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影响。例如,家庭突然遭遇变故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大学生在遇到这类情况时往往会出现心理的短暂失常,严重的会出现颓废、自暴自弃的心理。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造成的心理问题就越严重。另一种是换了新环境所出现的不适应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影响相较于上种较为平和,但确实较多大学生都会遇到的。经历过高考的大学生在大一时可能要面临如何适应新的大学生活的问题,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又要面临同床分离、步入社会等心理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心理健康宣传
社会、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都应该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对于社会来说,应重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常识,在遇到心理出现问题的大学生时要勇于伸出援手。对于政府来说,应在全社会氛围内努力营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如出台鼓励专家撰写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书籍和公益讲座的有关政策。对于学校来说,应调动老师和同学关注心理健康的积极性,通过举办大型演讲比赛来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当然,开设相关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是必须的。对于社区来说,应举办关注心理健康的宣传活动,同时开展心理医生到社区义诊的活动。对于家庭来说,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努力为家庭而积极生活,努力经营家庭,和睦的家庭就是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活动和生活的主要区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所依靠的主要就是学校的力量。首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助组织,比如学生会、学校社团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扰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其次,可以充分调动老师的作用。老师的作用不仅是教授知识,还可以起到指导人生,甚至指引学生价值观的作用。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多加鼓励,在课外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心理疏导。再次,就是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来专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可以利用寝室同窗的关系,找一些比较有正能量的学生来带动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对他们进行初步的心理疏导。
3、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应保持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大学生往往在出现心理困难的时候第一想到的是家人,如果家人能给予坚实的依靠,很多小的问题就可以第一时间化解。其次,尽量多向孩子传输正面的价值观。很多家长急切的希望孩子成功,希望他们在任何比赛中都拿第一。这样无形中就给孩子压力。要允许孩子有失败的经历,这样才能有培养抵抗失败能力的机会。再次,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家庭的和睦状况对孩子的性格、心态都有很大影响。紧张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无形中有焦虑的心态,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学业不够好自然会产生低落的心态。和睦的家庭下孩子更能够有舒畅和安全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莫少红.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谐教育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2]范红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8年01期
[3]崔凤华.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作者简介:
张人才,男,河南周口人,1984年2月2日出生,2011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