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家口市是一座张扬着城市文化光辉的城市,因为张家口市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而且还拥有边塞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等众多城市文化名片,并且因为张家口市是2022年北京第24届冬奥会的协办城市,所以应当抓住与北京联合奥运会的机遇,积极向外进行文化推介,抓紧建设低碳奥运文化。而大清河作为张家口市的宝贵资源,更要与张家口地域文化相结合,抓住冬奥会的历史机遇,积极对外展示自己,从而带动张家口的城市发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方面,通过探寻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冬奥会的契合点,以滨河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分析大清河岸的优点与缺点,将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冬奥会的契合点渗透到大清河岸的方方面面,比如分区、驳岸道路、公共艺术等,以达到提升大清河河岸,从而扩大张家口地域文化全球影响力的目的。
关键词:张家口;地域文化;冬奥会;大清河岸;提升设计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中国北京击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这是我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举办的第三次奥运赛事。冬奥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此次奥运会北京为主办城市,张家口为协办城市,其中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
张家口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协办城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与内蒙古平原的交界处,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连接北京天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是河北省下辖地级市,又称“张垣”“武城”,其地势西北方向高,东南方向低,阴山山脉贯穿中部,属于内蒙古高原最南面的南缘。
大清河作为张家口市的宝贵资源,借助冬奥会进行文化推介逐渐成为热点,那么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将张家口的地域文化与大清河河岸相结合,探索张家口地域文化在大清河河岸的应用,从而设计出具有浓郁张家口地方特色的大清河河岸提升设计的方案,张家口地域文化可以体现在大清河岸的方方面面,比如驳岸的流线型,或者公共艺术的表现等。从而达到扩大张家口地域文化影响、提高张家口知名度的目的。
2.研究意义
虽然冬奥会不及夏季奥运会的影响力,但是也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并且对于张家口市这样一个发展较为不好的城市来说,也是一个历史机遇。有了冬奥会这样一个推介,作为张家口重要资源的大清河有了向更多人们展示的机会,所以将张家口地域文化渗透到大清河河岸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这样做可以一方面提高张家口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张家口的文化与经济发展,所以这同时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设计研究。
(二)研究现状
經过查阅文献,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冬奥会的结合,或者大清河岸的水的治理,也的确,众多研究机构以及个人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冬奥会的结合以及河岸的治理进行了探索,但是关于将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大清河河岸结合的研究确少之又少。
(三)研究的创新点
通过研究现状可以表明,众多研究机构以及个人学者把集中点都放在了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冬奥会的结合,以及单向性的大清河河岸的治理方面,而本文的研究重点则在于将张家口地域文化融入到大清河河岸,从由张家口秧歌文化红袍带元素抽象化为河上的步栈道设计,到“2022”元素抽象化为河两岸驳岸的设计,再到绿坪上由秧歌文化中秧歌扇、红袍带等元素抽象化为公共艺术的设计。
二、张家口地域文化的构成元素
(一)边塞文化
从历史上看,张家口相对于内地,一直处于边塞之地,尤其是宋元以来,北京定都以来张家口就成为了京都的门户之地,从她的名字“张家口”就能看出来,可见张家口是边塞之地无疑,而且张家口的一些文物和遗址,都具有边塞的风格,比如古长城、烽火台等。张家口地理位置特殊,是连接北方与中原的重要关口,所以这就决定了张家口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在文化和物质交流中也体现了边塞文化的特色,比如马市口、张库大道,这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在语言上就能看出来,语言因为多民族交融而丰富多彩。
因为张家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于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边塞文化包含了张家口所有的文化特色,民生的,军事的,草原的,贸易的等各个方面。
(二)旅游文化
张家口气候四季分明,自然风光独特,春天可以赏花、夏天可以避暑、秋天可以观赏景色、冬天可以滑雪,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见表1)。
另外还包括砂砾石旅游地、岩壁、沙丘、岩石洞穴甚至是生物化石点等。
(三)民俗文化
1.地方民俗文化
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战乱、寻找栖息地或者政府组织戍边移民,由北向南迁,于是张家口就成了走西口的中转站,而且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处于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过渡区,那么在文化和经济上都属于农牧交错带,因此张家口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文化融合以及地域特色鲜明的特征,比如在辽墓中出现的花鸟画,就可以印证以契丹民族为主导的辽代社会对汉民族艺术趣味的认同与接受。并且在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自己的文化符号。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节庆民俗文化以及曲艺民俗文化。
2.节庆民俗文化
人口的汇聚,意味着节日的融合,再加上边塞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节庆习俗文化体系。节庆习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年节文化,民间社火、文化庙会、剪纸展销、民俗展演以及点旺火、打树花、唱年戏、品小吃等原生态闹春民俗与文化旅游有效对接,吸引北京、天津等游客云集蔚县,体验浓郁年味,拉动了旅游经济发展,尤其是打树花表演,可以说是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带火了夜间旅游消费。打树花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使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犹如枝叶繁茂的树冠,壮观绚丽,如同烟花一样,而且打树花还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曲艺民俗文化
在民间曲艺方面,来自不同地区的各具特色的音乐与曲艺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在长期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种极具特色,深深扎根群众中的曲艺流派:蔚县秧歌、口梆子、康保东路二人台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蔚县秧歌,通过秧歌的表演来表达尊老爱幼、勤劳俭朴的劳动人民的优良品格,秧歌扇搭配红色袍带,舞动起来极具艺术性。
三、冬奥会相关内容
(一)冬奥会的起源与发展
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届数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4年共举办了22届,每四年一届。第23届冬奥会将于2018年02月09日至2018年02月25日在韩国平昌郡举行。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二)冬奥会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格言只有仅仅六个字,但是含义却非常丰富,“更快、更高、更强”不仅表示在奥运会中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畏强手,还表示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也要不断进取,不要甘于平庸,一定要朝气蓬勃,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无关年龄,要有一颗年轻的心,不断进取,挑战极限。
四、大清河河岸的提升设计
(一)大清河河岸的概况
大清河位于中国河北省,是中国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地跨晋、冀、京、津四省市,流域面积45131平方公里,本流域北界永定河,南邻滹沱河。北支为白沟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南、北拒马河、小清河、琉璃河、中易水、北易水等。白沟河与南拒马河在白沟镇汇合后,始称大清河。北支洪水经新盖房分洪道汇入东淀。南支为赵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瀑河、漕河、府河、唐河、潴龙河等,各河均汇入白洋淀。南支洪水经白洋淀调蓄后,由赵王新渠入东淀。东淀以下分别经独流减河和海河干流入海。东淀、文安洼、贾口洼为大清河中游洼淀,汛期用于缓洪蓄洪,减轻下游洪水威胁。独流减河位于天津市区南侧,河道从第六埠开始经天津市西青、静海、大港等三个区县至海口防潮闸,全长3000米左右。本次方案选定的是大清河区域“宣化县--涿鹿县”以及河对岸的“康保县--产业集聚区”,共12个区县(图2)
(二)大清河河岸的提升设计
1.驳岸道路方面
如图3所示,平面图上的河上红色步栈道是由蔚县秧歌文化的红袍带抽象化而来,并且加入了冬奥会“2022”的元素,将张家口文化与大清河完美的结合,而且当人们漫步在步栈道上时,可以俯瞰大清河的全景,并加深了人们对红袍带的认知。再看河两岸,运用了曲线型设计,也是由蔚县的秧歌红袍带抽象化而来。
2.公共藝术方面
如图4所示,并不只在平面规划方面,在公共艺术方面上张家口文化也均有体现,图4是将张家口蔚县秧歌文化中的红袍带和“2022”元素加以抽象设计成公共艺术,也可以是座椅,上面是坐的地方,下面还可以斜躺,这样的座椅分布在大清河两岸,作为点缀对整个大清河加以提升,从而达到扩大张家口地域文化影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瑞杰,刘小平.张家口历史文化资源的再认识.《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李月恳,白生武.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王丽文.从奥运年看中国设计的本土文化元素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作者简介:王家惠(1995年-),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景观),硕士生。
关键词:张家口;地域文化;冬奥会;大清河岸;提升设计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中国北京击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这是我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举办的第三次奥运赛事。冬奥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此次奥运会北京为主办城市,张家口为协办城市,其中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
张家口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协办城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与内蒙古平原的交界处,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连接北京天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是河北省下辖地级市,又称“张垣”“武城”,其地势西北方向高,东南方向低,阴山山脉贯穿中部,属于内蒙古高原最南面的南缘。
大清河作为张家口市的宝贵资源,借助冬奥会进行文化推介逐渐成为热点,那么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将张家口的地域文化与大清河河岸相结合,探索张家口地域文化在大清河河岸的应用,从而设计出具有浓郁张家口地方特色的大清河河岸提升设计的方案,张家口地域文化可以体现在大清河岸的方方面面,比如驳岸的流线型,或者公共艺术的表现等。从而达到扩大张家口地域文化影响、提高张家口知名度的目的。
2.研究意义
虽然冬奥会不及夏季奥运会的影响力,但是也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并且对于张家口市这样一个发展较为不好的城市来说,也是一个历史机遇。有了冬奥会这样一个推介,作为张家口重要资源的大清河有了向更多人们展示的机会,所以将张家口地域文化渗透到大清河河岸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这样做可以一方面提高张家口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张家口的文化与经济发展,所以这同时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设计研究。
(二)研究现状
經过查阅文献,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冬奥会的结合,或者大清河岸的水的治理,也的确,众多研究机构以及个人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冬奥会的结合以及河岸的治理进行了探索,但是关于将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大清河河岸结合的研究确少之又少。
(三)研究的创新点
通过研究现状可以表明,众多研究机构以及个人学者把集中点都放在了张家口地域文化与冬奥会的结合,以及单向性的大清河河岸的治理方面,而本文的研究重点则在于将张家口地域文化融入到大清河河岸,从由张家口秧歌文化红袍带元素抽象化为河上的步栈道设计,到“2022”元素抽象化为河两岸驳岸的设计,再到绿坪上由秧歌文化中秧歌扇、红袍带等元素抽象化为公共艺术的设计。
二、张家口地域文化的构成元素
(一)边塞文化
从历史上看,张家口相对于内地,一直处于边塞之地,尤其是宋元以来,北京定都以来张家口就成为了京都的门户之地,从她的名字“张家口”就能看出来,可见张家口是边塞之地无疑,而且张家口的一些文物和遗址,都具有边塞的风格,比如古长城、烽火台等。张家口地理位置特殊,是连接北方与中原的重要关口,所以这就决定了张家口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在文化和物质交流中也体现了边塞文化的特色,比如马市口、张库大道,这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在语言上就能看出来,语言因为多民族交融而丰富多彩。
因为张家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于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边塞文化包含了张家口所有的文化特色,民生的,军事的,草原的,贸易的等各个方面。
(二)旅游文化
张家口气候四季分明,自然风光独特,春天可以赏花、夏天可以避暑、秋天可以观赏景色、冬天可以滑雪,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见表1)。
另外还包括砂砾石旅游地、岩壁、沙丘、岩石洞穴甚至是生物化石点等。
(三)民俗文化
1.地方民俗文化
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战乱、寻找栖息地或者政府组织戍边移民,由北向南迁,于是张家口就成了走西口的中转站,而且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处于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过渡区,那么在文化和经济上都属于农牧交错带,因此张家口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文化融合以及地域特色鲜明的特征,比如在辽墓中出现的花鸟画,就可以印证以契丹民族为主导的辽代社会对汉民族艺术趣味的认同与接受。并且在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自己的文化符号。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节庆民俗文化以及曲艺民俗文化。
2.节庆民俗文化
人口的汇聚,意味着节日的融合,再加上边塞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节庆习俗文化体系。节庆习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年节文化,民间社火、文化庙会、剪纸展销、民俗展演以及点旺火、打树花、唱年戏、品小吃等原生态闹春民俗与文化旅游有效对接,吸引北京、天津等游客云集蔚县,体验浓郁年味,拉动了旅游经济发展,尤其是打树花表演,可以说是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带火了夜间旅游消费。打树花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使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犹如枝叶繁茂的树冠,壮观绚丽,如同烟花一样,而且打树花还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曲艺民俗文化
在民间曲艺方面,来自不同地区的各具特色的音乐与曲艺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在长期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种极具特色,深深扎根群众中的曲艺流派:蔚县秧歌、口梆子、康保东路二人台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蔚县秧歌,通过秧歌的表演来表达尊老爱幼、勤劳俭朴的劳动人民的优良品格,秧歌扇搭配红色袍带,舞动起来极具艺术性。
三、冬奥会相关内容
(一)冬奥会的起源与发展
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届数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4年共举办了22届,每四年一届。第23届冬奥会将于2018年02月09日至2018年02月25日在韩国平昌郡举行。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二)冬奥会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格言只有仅仅六个字,但是含义却非常丰富,“更快、更高、更强”不仅表示在奥运会中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畏强手,还表示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也要不断进取,不要甘于平庸,一定要朝气蓬勃,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无关年龄,要有一颗年轻的心,不断进取,挑战极限。
四、大清河河岸的提升设计
(一)大清河河岸的概况
大清河位于中国河北省,是中国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地跨晋、冀、京、津四省市,流域面积45131平方公里,本流域北界永定河,南邻滹沱河。北支为白沟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南、北拒马河、小清河、琉璃河、中易水、北易水等。白沟河与南拒马河在白沟镇汇合后,始称大清河。北支洪水经新盖房分洪道汇入东淀。南支为赵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瀑河、漕河、府河、唐河、潴龙河等,各河均汇入白洋淀。南支洪水经白洋淀调蓄后,由赵王新渠入东淀。东淀以下分别经独流减河和海河干流入海。东淀、文安洼、贾口洼为大清河中游洼淀,汛期用于缓洪蓄洪,减轻下游洪水威胁。独流减河位于天津市区南侧,河道从第六埠开始经天津市西青、静海、大港等三个区县至海口防潮闸,全长3000米左右。本次方案选定的是大清河区域“宣化县--涿鹿县”以及河对岸的“康保县--产业集聚区”,共12个区县(图2)
(二)大清河河岸的提升设计
1.驳岸道路方面
如图3所示,平面图上的河上红色步栈道是由蔚县秧歌文化的红袍带抽象化而来,并且加入了冬奥会“2022”的元素,将张家口文化与大清河完美的结合,而且当人们漫步在步栈道上时,可以俯瞰大清河的全景,并加深了人们对红袍带的认知。再看河两岸,运用了曲线型设计,也是由蔚县的秧歌红袍带抽象化而来。
2.公共藝术方面
如图4所示,并不只在平面规划方面,在公共艺术方面上张家口文化也均有体现,图4是将张家口蔚县秧歌文化中的红袍带和“2022”元素加以抽象设计成公共艺术,也可以是座椅,上面是坐的地方,下面还可以斜躺,这样的座椅分布在大清河两岸,作为点缀对整个大清河加以提升,从而达到扩大张家口地域文化影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瑞杰,刘小平.张家口历史文化资源的再认识.《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李月恳,白生武.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王丽文.从奥运年看中国设计的本土文化元素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作者简介:王家惠(1995年-),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景观),硕士生。